google變簡體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google變簡體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胡丹寫的 大明後宮有戰事 和彭明輝的 崇高之美:彭明輝談國畫的情感與思想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偵測及移除惡意的行動版網頁幕後重新導向也說明:... 變的目標 · 2018 年Google I/O 大會:SEO 專員和網站管理員應該觀看哪幾場座談會直播 ... 隆重推出簡體中文版Google 網站管理員工具 · 簡體中文網誌登場介紹. 6 月. 我們從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流 和聯經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戰略暨國家安全碩士在職專班 蔡育岱所指導 黃鈺峰的 網路虛假訊息與臺灣現行查核及審查機制-以政府機關常見受理案件為例 (2021),提出google變簡體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虛假訊息、事實查核、社群媒體、協力廠商查核組織。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法律研究所 李紀寬所指導 何宣逸的 我國資料保護之法制研究-以資料財產化為中心 (2020),提出因為有 資料經濟、資料有價、資料自主、資料財產化、個人資料資產化、資料財產權、資料人格權、人格權財產價值、巨量資料財產權的重點而找出了 google變簡體字的解答。

最後網站免裝軟體,網頁全文繁/簡轉換(Google Chrome)則補充:以前大家在瀏覽網頁時可能常常會需要一些繁簡轉換軟體或套件,才能將簡體中文的網頁內容轉換成繁體中文,其實後來在Google Chrome 內建翻譯功能之後,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google變簡體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大明後宮有戰事

為了解決google變簡體字的問題,作者胡丹 這樣論述:

  本書是「明宮揭祕」系列的第二部,這部「女版」宮史,有請朱明皇室的女性成員粉墨登場。   作者廣徵博引,剝開層層史料,深入歷史現場,用平易生動的語言,講述明朝帝后嬪妃的愛恨情仇,刻畫後宮女性群體的悲喜人生,描寫后妃「外家」大起大落的波折命運,同時也揭露宮廷內部激烈殘酷的爭鬥與衝突。其中牽出了好幾個明宮大案、疑案、謎案,多是學者沒講過的,或有人講過、但含糊不清沒有結論的,尤為值得關注。   歷史到底有多少純粹的真實,有多少徹底的謊言?在一片迷霧中,本書將帶領讀者去觀察紅牆如林、重門深鎖的宮闈後面,到底發生了什麼隱祕故事,盡可能接近和還原歷史的真相。 作者簡介 胡丹   網名「皇帝不

稱朕」,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三峽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明史學會會員,主要研究明、清史及歷史文化傳播。長期活躍在中國史研究的科研一線,同時致力於歷史文化的普及工作。所著「明宮揭祕」系列白話歷史作品,在天涯論壇的「煮酒論史」版發表後,立即以其扎實的史學功底、犀利幽默的筆法、豐富的想像力、厚重的歷史感和隨處綻發的新見吸引了大量讀者。作者亦被多家媒體譽為令人期待的新銳歷史作家。著有《大明王朝家裡事兒》、《大明後宮有戰事》、《明代宦官史料長編》等書。 □《實用歷史叢書》出版緣起 □前言   第一卷  重八公的幸福生活 第1章  朱家「老奶奶」好凶 第2章  男兒氣

概不當家 第3章  重八之相,貴不可言 第4章  省級高幹朱姑爺的黃金時代 第5章  重八公也曾遊龍戲鳳 第6章  未嘗妄將一婦子──例外! 第7章  好個齊人之福! 第二卷  諸王身世之謎 第8章  生子也要爭第一 第9章  「假子」到底是假 第10章  暴君後宮的「託兒所」 第11章  燕王自證嫡子  第12章  大哥的身世四弟說了算 第13章  大明天子竟然「非我族類」 第14章  李淑妃白得了三個兒子 第15章  孝陵太監的導遊解說詞 第16章  永樂皇帝也著了道 第17章  老朱家是一個「大家庭」 第三卷  淒風慘雨明皇宮 第18章  「藍鬍子」朱皇帝 第19章  以青春的熱血去

澆那具枯骨 第20章  殉葬也有人情講 第21章  「天使」高麗選美 第22章  親手剮人,皇帝發瘋了! 第23章  宮亂!宮亂! 第24章  娘,我去了! 第25章  朝鐘一聲響,天子換人了! 第26章  景帝的風流債 第27章  天子竟要賄買臣子 第28章  站腳須防牆倒 第29章  殉葬的絕響 第四卷  皇親國戚衰落記 第30章  與朱元璋簽合同最不可靠 第31章  凡外戚,不許掌國政 第32章  外戚預政的絕響 第33章  明宮狸貓換太子 第五卷  假冒皇親 第34章  宮中禁止吐痰 第35章  同穴而異路 第36章  一切,為了皇嗣 第37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萬 第38章  群騙

招搖長安道 第39章  孝宗的愛情之湯特別濃 第40章  忠臣化作冤鬼 第六卷  張皇親覆滅記 第41章  張國舅成了謀反案的被告 第42章  「鄭旺妖言」案──武宗身世成謎 第43章  「鄭皇親」高調回歸 第44章  怪哉!伯父為爹,親爹為叔 第45章  邵太妃的悲喜人生 第46章  皇帝堅定地為母后站台助威 第47章  張皇親的大難到了 第48章  食腐者的盛宴 第七卷  最後的皇親 第49章  陳、王兩家爭認皇親 第50章  終是一筆糊塗帳 第51章  光宗「生產力」排名不低 第52章  少年皇帝落入婦人之手 第53章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 第54章  皇后是重犯之女? 第55章  魏

閹垮台,皇親平反 □後記 □附錄:明朝皇帝世系圖 前言                                                                             新浪博客:皇帝不稱朕 胡丹                                                                                                                                           本書是我的「明宮揭祕」系列的第二部。   二○一三年七月,「明宮揭祕」系列首發於

「天涯論壇」的「煮酒論史」版塊,帖名曰「明宮鬧鬼」。我在書名中採入「鬧鬼」二字,絕非做「標題黨」,作炫奇之態以勾人。此書擬名,基於兩個理由:   其一,明宮裡真的鬧鬼!眾所周知,明代方士非常活躍,從天子到士民,都喜歡結交各路「大師」,還出了一位有名的「道士皇帝」嘉靖帝。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士最大的對頭是「鬼怪」,他們最主要的專業,是捉鬼。翻翻史書,不難發現,從洪武到萬曆時期,有許多宮廷鬧鬼的故事,只是前人較少注意。我曾經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辦的《紫禁城》發表一篇專文,名字就叫〈明宮鬧鬼〉(二○一二年第十期)。此為一。   其二,古代專制王朝的後宮,本就是鬼影幢幢,難稱正大之地;宮廷生

活和皇室關係中,充滿了爾虞我詐和陰謀詭計,父子兄弟同氣連枝,卻宛如敵國。這世上本沒有鬼,人心裡戾氣積鬱太多,鬼胎就容易懷上。明代宮廷裡冷漠、決絕甚至是血腥的人際衝突與爭鬥,用「鬧鬼」來形容,不正中肯綮麼?人做鬼事,與厲鬼潛行,都是見不得陽光的。我做此書,將其揭出,彷彿鬼屋揭蓋,讓它們暴露於眾位看官的眼前。   此帖發表後,獲得較好的反響,並很快在大陸出版。然而,「古鬼」雖無害於今人,此書也不是真的寫鬼怪虛誕之事,但「鬼」這個字頗觸時忌,不可用於書名,故紙質出版物重新定名。   該系列第一部,叫《大明王朝家裡事兒》。依照我對「明宮揭祕」系列內容的分配,此書主角是大明「第一家庭」的「爺們兒」,

也就是皇帝父子叔姪等男性成員。而您手中的這部,名叫《大明後宮有戰事》,作為前者的姊妹篇,則請朱明皇室的女性成員粉墨登場。借用當下時髦的話語來說,第一部是這部「明宮大戲」的「男版」,第二部則是它的「女版」。第三部我寫這個家庭的家奴──大明王朝的那些大太監們,大陸版即將推出,在此提前預告。   本書大致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講述朱元璋是如何充實他的後宮的。原來,「洪武大帝」也曾「遊龍戲鳳」,做出許多荒唐失德之事!他的女人來源甚廣,有些還是強取豪奪而來,並由此引發了皇子們的身世之謎,疑雲重重,頗富傳奇色彩。   第二部分,大明王朝已進入「後洪武時代」,後宮依然腥風血雨。忝在「偉大帝王」

之列的明成祖朱棣,屢屢在後宮施行大屠殺,朝鮮妃權氏死亡疑案、內亂案、慘絕人寰的四朝妃嬪殉葬……令人眼亂咋舌,彷彿看一部後宮題材的連環驚悚劇。   第三部分,仁宣以後,大明王朝的後宮漸趨平靜,雖然沒有了大規模的肆意殺戮,但牽涉宮廷的大案、宮人之間的鉤心鬥角,暗潮湧動,從未平息。后妃們的命運與她們的娘家(又稱外家,即大明的外戚)緊密相連。這一時期,有四件大案與明朝政治緊緊糾纏在一起,它們是孝宗初年的「假冒皇親案」、孝宗末年至武宗初年的「鄭旺妖言案」、嘉靖朝的「張皇親案」與天啟年間的「真假皇親案」。許多外戚家族遭到皇帝的殘酷打擊,並不能阻止一些人削尖腦殼、打破腦袋,希望跟皇上家攀上親戚,然而禍福倏

忽轉換,讀來令人扼腕。   過去我們一說「明宮案」,總說明末「梃擊、紅丸、移宮」三案,講的人太多,本書則避開。我要講的大案或疑案、謎案,多是學者沒講過的,或有人講過、但含糊不清沒有結論的。我將廣徵博引,剝開層層史料,深入歷史現場,用平易生動的語言將這幾個大案講得清楚透徹。     書稿殺青後,我重新瀏覽目錄,發現這部「女版」宮史,幾乎看不到什麼溫情、浪漫與兒女情長,全書按照時代的順序寫下來,居然由一個個宮廷大案串聯著!   難怪在詩歌裡,宮廷女人無不是絕望的;在戲劇小說裡,宮廷史幾乎等同於宮鬥劇。藝術創作以歷史為依據,而歷史呈現給我們的著實令人「步步驚心」。   現在電視劇總喜歡注明「本

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云何云何。而我要說的是,本書完全建立在紮實的歷史資料基礎之上,沒有任何的發揮(允許合理的想像),看官盡可放心閱讀。   在此,是不是應該附一個「掩嘴而笑」的表情呢?唯願朋友們讀罷此書,掩卷亦真一笑。                                                                                                          二○一五年八月二十八日   後記 新浪博客:皇帝不稱朕                                                   

                                                                           胡丹     同樣一本書,已經寫了前言,為什麼還要寫後記?讀者會不會覺得此公癖好「立言」,且性兼囉嗦呢?本書大陸簡體字版,是沒有後記的。   可是遠流責任編輯陳穗錚女士,囑我作一文,亦豈敢違命?反而思之,我由一名歷史學者,轉型寫一些通俗的歷史讀物,確實有感存乎胸臆之間。大概後記的作用,就是給作者一個機會,使他滿腹九轉之言,可以找到許多聽眾,有一個快意抒發的機會吧。故欣然鋪紙落筆。   「鋪紙落筆」,是過去常說的話,可紙在哪裡?筆在何方?莫說一

個後記,就是此書厚厚一疊二十萬言,也沒一個字兒落在「紙」上呀。鋪紙已為老話,紙筆已作「故物」,足見這個時代在媒介形態和傳播方式上發生了何等的巨變!沒有這些變化,當下「草根寫史」以及通俗史文的繁榮,無論如何是不可想像的。我想在這方面談談我的看法──   歷史著述,第一門功夫,就是傅斯年先生說的,「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材料」。材料即史料,是歷史研究和寫作的素材。歷史重構與解析只能建立在堅實的史料基礎上,做到「有幾分材料說幾分話」。胡適先生提出「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還是著落於充實的史料準備。一個歷史學家,必須成為一位力能引五車之人──所謂「學富五車」也。「五車」裡裝的什麼?全是史料。研究歷

史很像做「書蟲」,在故紙堆裡爬來爬去,蝕字而樂(當然,史料的範圍不止書籍,還包括口碑材料與地上地下的文物遺跡等)。   歷史研究的特殊性決定了,寫史只能是據有特殊資源的少數人,如國史館官員和江南藏書家們的特權;一般人則難為無米之炊,只能以耳食之物、道聽途說之言,再穿綴若干條傳抄的材料,勉強敷衍成文。   有人說,中國是一個史學民族,史學就是中國的宗教;自古「經史」並稱,史學的地位非常高。然而受制於傳統的知識傳播形態,可以說,二千年來,史學的成果與人們讀史、學史的興趣,始終處於不對等、不對接的狀態。人們對歷史的飢渴和求知慾,只能從戲曲、小說中得到滿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人們通過白話小說《東

周列國志》和《三國演義》了解「東周」和「三國」。   一百年前,梁啟超先生力倡「新史學」,批判了傳統史學的「四弊二病」,闡發了史學開啟民智的功能。但一直以來,歷史學依然門閥高深,令人望而卻步。想寫的寫不出,想讀的讀不到。這種狀況,直到進入網路時代,才得到根本的改變。   網路時代是所謂「草根歷史寫手」的春天,帶來了通俗史文的繁榮。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網路,為業餘寫作者提供了發表的平台,其門檻之低,讓所有願意一試身手者都可以隨時公開他的作品,而過去非專業人士幾乎是沒有可能發表歷史作品的;網路資源的共享性,為歷史寫手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資料,許多不易見的古籍和學術成果都有了自由流通的電子版

;並且,網路語言的滲透和引入,使得通過網路傳播的歷史讀物富於趣味,沒有閱讀障礙,更易讓讀者親近。   於是一時間,網上出現了一大批卓富影響力的通俗歷史作品和歷史寫作者。有的作品,點擊率以千萬計!這樣的傳播效應,是任何一位史學大師都難以企及的。優秀的網路史文,很快從線上走到線下,轉換成紙質出版物,成為圖書市場的新寵。   坦白地講,我作為歷史學者,對此是心羨而動的。我於明史淫浸有年,掌握大量材料,研究成果豐富,但發表在專業期刊上的作品,畢竟讀者有限,總希望自己對於歷史的一些認識能有更大範圍的傳布。可以說,網路時代也給了我同等的機會。這是我在兩年前寫作並在網路發表「明宮揭祕」系列作品的初衷。

  作為一名受過嚴格史學專業訓練的學者,改轍撰寫通俗作品,無疑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材料如何處理、採用何等筆法及用詞等等;我對當下通俗史文的發展趨向,也有一點小見,願意一併說出來,與朋友們分享。   通過兩年來的跨界實踐,我以為,專業歷史寫作與通俗歷史讀物寫作,主要有兩個不同:   其一,專業歷史文章,除了需要創新價值(也就是常說的「三新」:新材料、新觀點和新角度),再就是嚴格的學術規範。譬如,對所引材料和觀點,必須做出注釋;行文中,哪些是自己發揮的,哪些是借鑒前人成果的,都要逐一標注清楚,各歸其道,否則就有「學術不端」之嫌。而現在的通俗歷史讀物,沒有任何「標準」的限制,選題上炒現飯、重複

撞車的多,標題炫奇古怪,筆法肆意汪洋,這是市場讀物媚眾的通病。   其二,史學論文的讀者,主要是數量有限的史學工作者──俗稱「圈兒裡人」,作者不必擔心讀者「不懂」;而對於一般讀者,學術論文就是難啃的骨頭了,讀起來「枯燥乏味」。與之相反,通俗史文面對的是廣大受眾,為了增加點擊率,它必須盡量下探大眾閱讀能力的底線,為此史文見不得古文,凡「古」必反(改文言為當代白話),行文須生動有趣,插科打諢,不一而足。   應該說,不是每個人文學者都能完美地向通俗作家過渡,曾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明星學者,就因為作品涉及抄襲(其實是用了某人的觀點而沒有出註)吃了官司。他辯解說,我寫的是通俗作品,不是學術論文,不需要

加那麼多註!   那麼問題來了,通俗讀物固然不必像學術論文那樣遵守嚴格的規範,是否就默認了,其標準可以降低呢?我們換個角度來看,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歷史讀物,都不是學者所寫,往往出自從網路崛起的「草根」之手。他們的寫作就更無標準可言了,其水準如何保證?又由誰來評判?   許多史文作者,還都是快手,筆力極健,一天內寫出好幾千字不為難事(而一篇高水準的學術論文可能要積累好幾年才能寫出),而且東西兩萬里,上下五千年,沒有不能寫的。打開那些被稱為「小說」的通俗史文,繁文如盛夏之水,常常數十萬言,一個註也沒有,材料使用上隨意截取雜糅,讀者根本無法鑒別書中所用材料的來源及其真實程度。   學術研究制定

那麼嚴格的規範,就是為了保證史料和觀點的源流清楚明白,不會在新的書寫中導致材料的異化和變形。而許多歷史寫手雜引二手、三手,甚至多手的材料(史學的標準是盡量引用第一手的原始材料),有的還利用百度、谷歌(Google)上搜到的材料,而對材料本身缺乏辨析力,並受制於學識,習慣發表狹隘偏激或已經過時的觀點,不能將前沿的最新研究成果傳遞給讀者。現在關於歷史的一些激烈爭議,不少就出自這樣的通俗作品,網上聚訟,鬧得厲害,其實多為鑿空之論,發論者對他所議論的對象缺乏深入的研究,往往依靠幾條孤立的自以為是的「新史料」,就要推翻前人多年積累的研究成果和定論。   據我的觀察,也是許多出版界朋友的共識,認為當下所

謂「歷史小說」(實非小說),已呈明顯的落潮之勢。   那麼,是讀者對歷史不感興趣了嗎?不是,是讀者對歷史作品的要求更高了。歷史作品要的是沉澱之深、積澱之厚、引徵之博,而不是喧囂之高、立論之奇。那些內容單薄,多靠文字遊戲和文采增其聲價的讀物,已無法滿足評鑒能力越來越高的讀者的需求。我們看一些歷史類榜單,不難發現,不少史學大家的成名之作,穩固地占據著暢銷和長銷的地位,正是其證明。   近十年來通俗歷史作品的大潮,對於滿足讀者讀史的興趣、培養大眾基礎的史學知識,不可稱無功。這十年也是讀者不斷進步的十年,現在已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寫手作為「中介」的時代已告終結。   這是我的一個基本判斷。   

那麼當由誰來引領新的大潮呢?我覺得,這應當是史學工作者的責任,希望更多的史學同仁,學有餘力的話,都能嘗試著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轉化成大眾讀物。我們做文史工作的,「術業有專攻」,所攻者為何?當然不是搞個發明創造,或建座大樓,那是什麼呢?就是不斷創造優秀的精神產品,並用之去影響更多的人。   最後,還想對台灣的讀者朋友說一句「親熱話」。   我曾經在台灣的學術期刊上發表過學術論文,與台灣的史學同行也素有交流;今年春節前還曾有環島之行,美麗的阿里山、日月潭、太魯閣,善良和氣的台灣民眾,熱情的導遊阿榮,都給我留下美好的回憶;我的女兒還經常提到台北的一○一大樓,相信不久之後我們會故地重遊……希望這本小書

,先帶著我對台灣的祝福,飛越海峽。 二○一五年八月二十八日 《大明後宮有戰事》第32章-外戚預政的絕響 明代的皇后,從成祖徐皇后之後,出身都不高。比如我們多次提及的仁宗之后(皇后)、宣宗之母(皇太后)、英宗之祖母(太皇太后)張氏,河南永城人,洪武二十八年(一三九五年) 選為燕世子妃(朱高熾妻),其父張麒官兵馬副指揮之職。從明代開始,京城分東西南北中,一共五城,各設兵馬指揮司,為正六品武職。依明朝定制,親王妃之父授兵馬指揮,世子及郡王妃的父親授兵馬副指揮。這真的很有意思,與皇帝結親, 馬上就有官兒當,這官帽子算是聘禮嗎?從張麒授官的情況來看,將五城兵馬司正、副指揮作為特授給「戚畹」的恩榮

官,從洪武中期就開始了。但外戚任職兵馬司,只是掛銜,拿乾餉,並不真的管事。張麒在女兒嫁入燕王府之前,應該只是一名普通百姓或軍士。沒料到他女婿有一天會做太子,嘖嘖,不得了,此公搖身一變,也做「戚畹」了,連升三級,做到京衛指揮使。對他來說,最大的遺憾是沒能熬到女婿做皇帝、女兒做皇后的那一天,不曉得他女婿即位後,會追封他這位老國丈為彭城伯,又晉封為侯。張麒有兩個兒子,一名昶,一名昇,兩兄弟都追隨朱棣靖難。張昶在永樂初年累官至錦衣衛指揮使,他妹夫仁宗即位後,令他繼承了他父親追封的彭城伯,還許他的子孫世襲──這便宜明明是照顧老張家來的嘛!爵位本是國家賞功大典,非軍功不授。雖然之前有朱元璋封其外祖父陳公為

揚王,封其岳丈馬公為徐王,包括仁宗封張麒為彭城侯,都是追封,本人生前並未叨此殊榮。而到張昶這兒,憑著他妹妹做皇后,自己是皇帝老倌的大舅子,就撈到一頂世襲罔替的鐵帽子。這便形成一個慣例:自後凡皇帝外家近親,一般都生封伯,死贈侯。曾經有人對此表示反對,還是那些話頭,說爵位是國家用來賞功的,不是犒賞媳婦兒父兄的,可是他們忘了,這「國家」是誰的?還不是老朱家的,他要賞誰就賞誰!當然,新例的形成基於這樣一個事實──后妃之家多為普通百姓。過去與皇室聯姻的,無不是門高戶大的勳閥之家,在這之後,大明王朝的親戚就變窮酸了,盡是些小家寒戶。但與皇室締婚之後,尤其是他家女兒在後宮蒙寵,那簡直就是掉進金窩窩裡,馬上可

以得到高爵厚祿的獎賞和回報,感謝他們為老朱家培養了一位優秀的好兒媳!

網路虛假訊息與臺灣現行查核及審查機制-以政府機關常見受理案件為例

為了解決google變簡體字的問題,作者黃鈺峰 這樣論述:

網際網路蓬勃發展,人們不再需要靠著報紙、電視來瞭解世界,社群媒體更成為人們接收資訊的第一選擇,然而大眾對於所接收到的訊息只要符合其價值觀或立場便會不加思索或查證便隨手轉發出去,每個人成為媒體的一環,加上社群媒體演算法機制,讓使用者所接觸到的訊息是通過「過濾氣泡」(filterbubble)和「迴聲室效應」(echo chamber)的篩選進而形成「資訊同溫層」,隔離與其他立場的訊息,造成使用者認知偏差。 隨著虛假訊息的氾濫,各國提出不同方式來管制,受惠於我國憲法所保障言論自由,政府僅能就現有法律上特定幾種事件進行事後審查及處罰,民間團體協力廠商查核組織也加入查核運動,而網路社交平臺則是

有設下相關使用規則來管制,來探討我國多方查核虛假訊息機制,我國政府必得正視虛假訊息氾濫的問題並從不同方面著手解決,才能有效杜絕虛假訊息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崇高之美:彭明輝談國畫的情感與思想

為了解決google變簡體字的問題,作者彭明輝 這樣論述:

透過千年來的國畫史 我們就像是在見證中國人的情感變化和生命歷程   彭明輝(心靈勵志暢銷作家,《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作者):   我開始認真研究國畫,原本是想要從國畫去體驗,中國人在數千年歷史內有過哪些偉大的情感與人格,以便回答自己「人活著有什麼值得追求的?人活著有什麼值得珍惜的?」   後來,我在范寬與五代的山水畫裡,領略到國畫背後莊嚴、崇高的情感世界與思想,也藉此看見自己內在世界裡,那一份莊嚴、崇高而近乎神聖的情懷,   因而確信:人活著,有遠比名利更值得追求、領會的精神世界等待我們去開發。靠著這份信念的引導,我才走出虛無。   跨出狹義的繪畫藝術,   心靈勵志暢銷作家

彭明輝援引書法藝術的精神、   《史記》記載中孔子與季札的音樂美學,   以及彩陶、青銅器的特色為佐證,相互發明,   結集成《崇高之美:彭明輝談國畫的情感與思想》,勾勒出先秦以降的中國美學精神。   藝術保留人類數千年的情感變化,直透、鮮活有如往昔,認真揣摩可以感受到許多超乎言詮的情感、胸懷,有如跟千年前的古人當面對話。   周朝以來中國有其一脈相承的美學精神,特別重視藝術形式、內在情感和人格三者不分的緊密關係,使得藝術創作突破「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的格局,變成一個值得以生命相許的終生職志,也因而讓我們有機會藉由國畫名作而看見前人偉大的生命丰采。   彭明輝新作《崇高之美》

力求深入淺出,論述的視野也遠比傳統國畫更寬廣:它以國畫為探討的焦點,但是把討論的背景安置在中西繪畫的對比,以及彩陶、青銅、先秦音樂美學與書法的精神面貌。本書視野橫跨古今中外,用以相互發明,企圖藉此較周延地掌握中國繪畫的美學與文化特質,從而釐清在這中西文化衝突的時代裡,我們該如何進行藝術、美學與文化的取捨與傳承。   【隨書附贈】范寬《谿山行旅圖》、李成《寒林平野圖》複製版海報各一張 作者簡介 彭明輝   劍橋大學控制工程博士,曾獲中國畫學會「藝術理論金爵獎」與「帝門基金會藝術評論獎」,現任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學系榮譽退休教授。   40歲以前閉門讀書;40歲以後開始摸索跟這塊土地與同

胞互動的方式。   1995年愚人節與朋友創辦新竹文化協會,開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1996年與朋友一起成功地擊退中央與地方炒地皮集團的1,025公頃香山濕地開發案。1999年擔任社區營造學會理事,因為看見社區組織有樁腳化的危險,開始謀思替代策略。   1999年參與朋友的災區「921民報」工作與災區重建工作。   1999年與朋友發起社區大學,並擔任全國促進會常務理事;後因為社區大學偏重中產階級的需要而漠視工、農,退出該團體,轉而與美濃的朋友一起研究WTO與農業。   2003年在朋友協助下建立「社區大學SARS資訊網」,寫出全球第一本《SARS防護手冊》。   2004年開始參與生命教育,

並曾擔任生命教育學會常務理事。   2012年出版《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商周)、《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彭明輝談困境與抉擇》(聯經)、《2020台灣的危機與挑戰》(聯經)。   2013年出版《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彭明輝談現實與理想》(聯經)、《有核不可?擁/反核的33個關鍵理由》(天下雜誌)。   2014年出版《崇高之美:彭明輝談國畫的情感與思想》(聯經)。   目前為農陣自由學者。但最喜歡寫的文章是影評、畫論、小說導讀,以及人生哲學。   部落格:mhperng.blogspot.com/ 序 前言 第一章 開創山水畫史的《匡廬圖》 水墨取代敷色,寫意凌

駕寫實 恢弘莊嚴的《匡廬圖》 開創水墨新法的〈筆法記〉 六要、六法與青綠山水 第二章 北宋首選《谿山行旅圖》 氣勢磅礴,曠古絕今 天尊地卑,層次井然 心隨筆運的原作,氣遺象死的仿作 第三章 范寬的心路歷程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谿山行旅圖》的神祕情感與六要 第四章 北宋大山水的筆墨世界 四面斬絕,不通人跡的《關山行旅圖》 五代與北宋山水的情感世界 李成的深邃懿美 第五章 山水畫精神導源 書畫同源與筆墨的情感世界 西畫的參照與對比 孔子操琴的精神傳承 第六章 大自然與可居可遊的山水 可居可遊的遐想世界 超乎「美」的「崇高之美」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第七章 寫意山水與南北宗 披麻皴的情

感世界 南北宗的美學與抉擇 寫意山水與情感的抉擇 第八章 花鳥畫的流變與創新 花鳥畫的寫意與寫實 花鳥畫的創新與突破 減筆畫與潑墨的興起 第九章 文人畫與美術革命的論爭 文人畫到底是什麼? 人性與情感的美學 國畫的形式與內涵 第十章 從大歷史看水墨創新的困境 從大歷史的框架看近代水墨的「困境」 創新的形式與內涵 水墨與色彩的糾葛 結語 序   這是一本談國畫的書,也是一本談中國文化與美學精神的書。我心中的讀者是想要了解國畫的人,以及想要藉由國畫去管窺中國文化的人。這本書的特色,除了力求深入淺出之外,就是遠比傳統國畫論述更寬廣的視野:它以國畫為探討的焦點,但是把討論的背景安置在中西繪

畫的對比,以及彩陶、青銅、先秦音樂美學與書法的文化傳承。視野橫跨古今中外,是為了較不偏頗地掌握中國繪畫的美學與文化特質,從而釐清在這中西文化衝突的時代裡,我們該如何進行藝術、美學與文化的取捨與傳承。   這本書以國畫欣賞作為起點,分析國畫名作的構圖與筆法,引導讀者去親自感受名作的藝術特質與情感,以及這些作品背後的美學思想和人格情操。我期待能藉此讓讀者親自去感受、揣摩五代與北宋山水畫名作中,莊嚴、崇高的情懷,畫家對人性尊嚴的堅持與篤信,中國人面對大自然時那種近乎宗教的肅穆、崇仰之情,以及藝術最深刻的意義和成就。其次,我也嘗試著去理解歷代山水畫與花鳥畫的轉變,以及這些轉變的文化與人性意涵,藉此了

解人在不同歷史階段與現實條件下,可以有哪些選擇。最後,我嘗試著從中西文化的比較,以及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傳承上,去理解國畫的精神意涵和文化上的獨特價值,以及我們今天夾在中西文化交匯處的窘境與機會,希望作為年輕人汲取中西文化精髓時的參考,以及自我發展的借鏡。   周朝以來,中國有其一脈相承的美學精神,特別重視藝術形式、內在情感和人格三者不分的緊密關係,使得藝術創作突破「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的格局,變成一個值得以生命相許的終生職志,也讓我們有機會藉由國畫名作而看見前人偉大的生命丰采。為了探索這些名作背後的思想與美學精神,本書跨出狹義的繪畫藝術,援引書法藝術的精神、《史記》記載中孔子與季札

的音樂美學,以及彩陶、青銅器的特色為佐證,相互發明,企圖勾勒出先秦以降的中國美學精神。   我希望讀者能從藝術品去直接感受儒家「天尊地卑」的情感,甚至進一步將這些感受拿來跟我們熟讀過的《論語》等經典相印證,彼此發揮,突破純賴抽象文字去意會中國古典文化、思想的窘境。這樣一種文化研究的取向,既可以跳脫文字的空洞想像,與歷代註解的束縛,又有確實可靠的文物作佐證,而不致蹈空入虛,穿鑿附會,是我在年過三十之後最信賴的方法。   本書最後一章談清末民初以來,國畫與西畫的論爭,其實它也是百年來中西文化論戰的縮影;而國畫現代化過程的取捨,也呼應著中國文化在當代社會的衝突與取捨。我希望這一章的討論,有助於讀

者釐清國畫與西畫的衝突與化解之道,它也確實暗藏著我數十年來關於中西文化融合的一些思考線索。   五代和北宋的名畫讓我相信:人是很不簡單的動物,因為他的心裡有一份莊嚴、崇高而近乎神聖的情感與懷抱。專攻美術史而名聞國際的中研院方聞院士也說過:第一次在故宮看到范寬《谿山行旅圖》的真跡,使他「變成今天的我」,因為它「以敏感、簡潔、沉著自在的方式,表現大自然山水磅礡的氣象,它對自然世界有一種心理觀照和視野,是我們從未在西方風景畫,如莫內、塞尚或弗拉曼克名作裡所能感受的。我妻子和我一下子被這無上榮寵的機會給震懾住了」。我希望本書可以引導讀者去認識這種震撼和感動。   過去關於國畫作品的分析都太粗略,對

構圖與筆法的介紹言簡意賅,寥寥數語帶過,或流於一廂情願的濫情渲染,因此一般人讀完之後依舊難得其門而入。為了突破上述缺點,本書以可觀的篇幅,分析作品的情感(感受)跟構圖、筆法的關係,同時用原畫和仿作(或相近作品)的對比引導讀者,培養大家感受原作的能力,希望大家可以親自體會原畫構圖的巧思,以及筆法的特色,感受「意在言外」而「難以言詮」的情感,不只是陶醉在與畫面無關的美麗詞藻,或空疏浮泛的形容。   前人對國畫作品的情感與思想雖然也有所討論,但往往也是詞藻華麗而牽強附會的空泛議論,或者言簡意賅,不容易領略其意旨,以至於跟我們在作品中的實際感受嚴重脫節。本書試圖從作品分析、畫論以及歷代畫評這三個軸線

一起下手,嘗試去揣摩、分析畫家的人格特質與心路歷程,希望在這個較大視野與多元的角度下,去認識畫家的情感與思想。   五代與北宋山水是國畫的登峰造極之作,花鳥畫則開啟國畫另一個向度的精神和意義。   表面上,千年來的國畫貌似而神似,事實上,在這上千年裡國畫的精神與技法迭有變化,只不過變化緩慢,創新與承繼並進,因此可以清楚地看到,前後的繼承關係綿延不斷,卻不容易看見變革的部分。但是,如果將清末吳昌碩的花鳥與北宋范寬的《谿山行旅圖》做比較,就可以看出來兩者的工具不變,筆墨的運用已經丕變,而人的精神、感情與繪畫的目的,更早已迥異其趣──吳昌碩不可能畫得出范寬的山水,范寬則不可能去畫吳昌碩那種花鳥。

我希望在本書裡釐清,國畫的精神如何從北宋山水演變到花鳥,以及清末吳昌碩的篆書入畫。   此外,我也企圖闡述國畫迥異於西畫之處,從而回答、提醒讀者國畫在西潮衝擊下的可貴之處。   我開始認真研究國畫,原本是想要從國畫去體驗,中國人在數千年歷史內有過哪些偉大的情感與人格,以便回答自己「人活著有什麼值得追求的?人活著有什麼值得珍惜的?」後來,我在范寬與五代的山水畫裡,領略到國畫背後莊嚴、崇高的情感世界與思想,也藉此看見自己內在世界裡,那一份莊嚴、崇高而近乎神聖的情懷,因而確信:人活著,有遠比名利更值得追求、領會的精神世界,等待我們去開發。靠著這份信念的引導,我才走出虛無。   將自己在國畫中的

體驗,跟我在中國經典中所獲得的啟發相比,我發現文字留給讀者的想像空間太大、太不確實,以至於任何穿鑿附會或浮誇的想像都是可能的,因此我們很容易懷疑自己在文字世界當中建立起來的人生信念。面對繪畫,那種感受比較確實、直接,而所提供的線索遠比有限的文字更豐富。因此,我開始積極從繪畫作品認識前人生命中最深刻而精彩的感動,因而體認到:人類過去數千年的情感變化,在藝術裡保留得直透、鮮活有如往昔,可以感受到許多超乎言詮的情感、胸懷,認真揣摩下,有如跟千年前的古人當面對話。   通過千年來的國畫史,我們就像是在直接見證,中國千年來許多種人的情感變化和他們的生命歷程。   我跟國畫的因緣相當久遠:我從小喜愛書

法,勤練將近二十年,並且在這基礎上累積出法書碑帖和國畫的欣賞經驗。一九八三年起,我用史作檉的形上美學觀點寫了一系列的國畫評論〈國畫之精神內涵──回顧與前瞻〉,姚夢谷先生因而特地頒授「金爵獎」給我。   一九九四年起擔任清華大學藝術中心主任,並兼任台北市立美術館諮詢委員,為美術圈內與圈外的人,寫了許多篇繪畫欣賞與評論的文章,其中〈從大歷史看水墨畫的困境〉一文獲頒「帝門基金會藝術評論獎」。   歷經三十年欣賞、思索和寫作的經驗,希望這本書能夠達成「深入淺出」的寫作目標,將我在國畫和中西文化裡所獲得的感動和省思,帶給更多想了解的人。 前言   這本書希望引導讀者去看見歷代名畫的動人情感,但是

我的寫作無法代替名畫本身,就像旅遊導覽手冊無法替代親臨現場的旅遊經驗。因此,看這本書時需要有好的名畫複製品在手上,邊讀邊從畫作裡去親自感受我企圖提示的情感。本書的附圖雖然已經力求其品質,但是網路上有許多超高畫素的數位圖檔,可以增進讀者對這些作品細節的了解。因此,我想在這裡先扼要介紹幾個較重要的網路資源,以便讀者可以利用它們加強閱讀的成效。此外,為了力求深入淺出與可讀性,本書無法深入討論較專門的細節,也沒有按照學術   慣例給相關的參考文獻。這個缺點也可以靠下述的網路資源彌補。   其次,宋朝以前的國畫名作真偽問題頗多爭議,造成國畫欣賞與評論的嚴重困擾與挑戰。   我想利用此前言,扼要建議如

何克服這個難題,以及我自己寫作時的拿捏原則,做為讀者的參考。   最後一點提醒:本書第一章討論荊浩的《匡廬圖》,並且試圖引導讀者去感受這幅畫裡隱約溢散的莊嚴、崇高之情。如果讀者發現很難感受到本書所提的那一份情感,不需在意,可以接著在第二章的引導下去體會范寬《谿山行旅圖》的情感。因為,《谿山行旅圖》的情感較雄渾磅礡而容易感受,了解第二章後再回過來重讀第一章,或許就會較容易感受到《匡廬圖》裡微弱的情感。   一、重要的網路資源   故宮曾經辦過北宋書畫特展「大觀」,並留下一個專屬的網站「大觀北宋書畫」,其中高解析度數位圖檔,有四十六件唐、五代與宋朝最具代表性的繪畫作品,包括荊浩、關仝、董源、

巨然、范寬、郭熙、李唐等,本書討論到的重要代表作,在這些數位影像裡可以看到較清楚的作品細節,是很重要的網路資源。這個網站有兩個入口,「大觀北宋書畫」在tech2.npm.gov.tw/sung/,這個網站無法一次看到所有作品的清單,用起來不方便。如果搜尋「大觀宋版圖書特展」,會找到另外一個入口︰www.npm.gov.tw/exh95/grandview/,循著以下的路徑「大觀宋版圖書特展↓大觀─北宋書畫展↓展品清單」走,就可以找到該網站內所有數位典藏的作品清單,再重複點擊任何作品名稱,就可以進入互動式的數位圖檔,放大比例可以互動調整,相當方便。另外一個辦法是直接輸入展品清單的網址:www.n

pm.gov.tw/exh95/grandview/painting/dill_ch.html。   故宮另一個重要的數位網站是「典藏精選∙繪畫類」,裡面有唐代到清朝,最具代表性的國畫數位影像和作品簡介,包括趙孟頫、黃公望、倪瓚等元朝畫家,與明代的唐寅、沈周、文徵明,清朝的四王等最著名的作品。只要Google「故宮 典藏精選 繪畫」,就會找到「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資源↓典藏精選↓繪畫」這個選項,網址︰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3000117。   此外,故宮還有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專屬網站和數位影像,裡面有海峽兩岸所藏兩段《富春山居圖》

的數位影像「無用師卷」和「剩山圖」,以及有名的摹本「子明卷」,影像最左上方可以控制放大倍率以便看細節。Google「故宮 富春山居圖」,就會找到「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國立故宮博物院」這個網站,網址︰www.npm.gov.tw/exh100/fuchun/ch_02.html。   如果想要了解故宮任何典藏品的進一步資料,包括尺寸、基本資料、作品特徵與真偽問題的扼要說明,以及與該作品有關的重要參考文獻等,可以利用「故宮書畫數位典藏資料檢索」(painting.npm.gov.tw/npm_public/index.htm)這個網路資料庫。這個資料庫中,每項收藏品都有一份項目完整、內容簡要

的說明,依序包括收藏品類型、品名、作者、外在形式、題跋資料、印記資料、色彩、技法、作品內容、相關文字參考資料;其中最後一大項「相關文字參考資料」,又含好幾個子項目:收藏著錄、參考書目、內容簡介、網頁展示說明等。   其中「內容簡介」一項,簡要提示有關該作品真偽的扼要訊息。譬如一向被視為李成真跡的《寒林平野圖》,就在「內容簡介」的最後一句寫上︰「本幅樹石畫法模仿李成寒林特徵,從畫風看應為明代仿作。」   歷代畫論是了解中國美術一項重要的參考,紙本的出版物可以考慮購買俞劍華主編的《中國畫論類編》。網路上有一個免費的簡體字網站《历代画论合辑》(http://www.eywedu.com/hual

un/),資源極其豐富,包括南北朝以迄當代的歷代畫論、俞劍華主編的《中國畫論類編》,以及好幾本中國繪畫史的當代著作。   二、國畫欣賞與作品真偽問題的困擾   談中國的藝術不能不談國畫,談國畫就不能不談五代與北宋初年的山水畫,尤其是開創五代與北宋大山水的荊浩、關仝、李成與范寬,以及五代的董源、巨然與北宋的郭熙、李唐。   很可惜,這些人流傳至今的代表作幾乎都有真偽的爭議,或許只有范寬的《谿山行旅圖》,和李唐的《萬壑松風圖》是確切無疑的真跡,其他很可能是仿作、摹本,或者因為保存狀況不佳,或修復過程失當,而只留下原作的一些痕跡,無法當作是確切無疑的完整真跡。   《谿山行旅圖》應該是目前故

宮所有典藏中,藝術價值最高的一幅畫,也是人類精神文明最極致的表現之一,在任何西方藝術品之前都絕不遜色。這一幅絹本的巨幅山水竟然能夠歷經千年戰亂而沒有毀損,實在是奇蹟。以北宋中期郭熙的《早春圖》為例,它完成於一○七二年,成畫時間約比《谿山行旅圖》晚四十至五十年,但或許是在歷次重新裝裱的過程中受到不當的修補,以致有超過三分之二的部分可能已經盡失原味(詳見第六章〈大自然與可居可遊的山水〉)。   至於時間更早的作品,就更難完整無缺的保留下來。荊浩的代表作《匡廬圖》很可能是品質較高的摹本,而且臨摹的人可能改變了其中部分的構圖,而沒有完全忠於原作;關仝的代表作《關山行旅圖》也有可能是摹本,或是保存過程

有問題,以致應該只有乾墨皴擦的山巖立面,卻很像是被溼墨暈染過,顯不出粗礪堅硬的質感,以及堅毅不屈的神采。至於董源與巨然的所有作品,都有可能是元朝偽託之作,跟原作鮮少關聯。這些因素都嚴重妨礙我們認識五代與北宋山水畫的精神原貌(詳見第七章〈寫意山水與南北宗〉)。   如果我們只根據信實可靠的作品去認識五代與北宋的山水,范寬會變成整個國畫史上的異類。除了《谿山行旅圖》之外,藝術成就次高的作品,有可能變成元朝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或李唐的《萬壑松風圖》,其他五代與北宋的山水畫變成都是次要的。但是,歷代畫論的評價都指出,李成與關仝的作品絕不下於范寬,而遠高於郭熙、李唐和黃公望,荊浩的作品水準應該至少

接近范寬。此外,五代與宋朝加起來將近四百年,很難讓人相信這期間沒有任何作品水準接近《谿山行旅圖》,或者高於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與李唐的《萬壑松風圖》。   因此,只根據既有的作品去了解五代與北宋的國畫是非常有問題的,甚至會讓我們只知元明清而不知有五代與南北宋,以致認定國畫的歷史成就遠不如西畫。這樣的理解,無疑是對歷史真相的嚴重扭曲。   我寧可採取另一種解決途徑:瞎子摸象。用畫作與畫論中,較可信的局部線索去相互比對,逐步拼湊起一個歷史的概略骨架,再憑我自己的藝術欣賞經驗與其他文化史線索,去描繪出歷史的輪廓,最後靠我對人性的了解與自己的想像,去縫補最後殘缺的輪廓。   要拼湊一千年前的美

術史絕對是極端困難的,不僅畫作流失且真偽難辨,連畫論都有可能不是完整的原作,而是屢經口傳與傳抄之後,衍文、脫落、誤傳等因素夾雜其間,以致真偽難辨,文意晦澀難解。荊浩的〈筆法記〉就有這問題。我是以《谿山行旅圖》和荊浩的〈筆法記〉作為重建五代畫史的起點,再從荊浩、關仝與李成的代表作中取其精粹,捨去我有疑問的線索,參照歷代畫論去揣摩荊浩、關仝與李成原本可能的概略模樣。最後再從書法史、中西畫史與文化特質去推敲五代與北宋繪畫的精神。不過,為了讓本書讀起來較流暢,我在寫作時捨去了所有反覆推敲的過程,只試圖勾勒出我自己最後的結論與主要線索。   畢竟這不是一本學術著作,它只是企圖作為讀者欣賞國畫世界的導覽

手冊,希望讀者可以藉此發展第一手欣賞經驗的能力,並進一步去親身涉獵,一窺國畫的堂奧。 第二章 北宋首選《谿山行旅圖》《谿山行旅圖》是北宋范寬晚年的代表作,也應該是國畫史上最氣勢磅礡的雄偉鉅作,和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備受古今中外藝術史家的推崇。它表現出肅穆、莊嚴而崇高的精神,讓我們可以具體領略中國傳統「天尊地卑」的情感,遠比經書抽象文字的模糊敘述,更震撼人心而感動五內。這樣的成就足以與西方任何頂尖藝術品相抗衡,它所呈展的情感與精神世界,則是西方畫作所未曾見的。研究中國美術的中研院方聞院士一見傾心,以曾親見此圖而終身以此為榮,並且從此在世界美術史前,不覺得矮人一截。連批評國畫甚力的徐悲鴻都讚歎

說:「范中立《谿山行旅圖》大氣磅礡,沉雄高古,誠辟易萬人之作。」以下就讓我們來細心品味這一幅畫的精彩處。《谿山行旅圖》是北宋范寬的代表作,應該也是國畫史上最氣勢懾人的雄偉鉅作,和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它也很可能是今傳所有荊浩、關仝、李成、范寬等人作品中唯一的真跡。范寬一向被讚譽為北宋以來山水三大家,同為北宋著名畫家的米芾在《畫史》中稱讚他:「物象之幽雅,品固在李成上,本朝自無人出其右。」北宋劉道醇的《聖朝名畫評》則說:「范寬以山水知名,為天下所重。真石老樹,挺生筆下,求其氣韻,出於物表。而又不資華飾,在古無法,創意自我,功期造化。」北宋郭若虛的《圖畫見聞志》也說他的作品:「峰巒渾厚,勢壯雄強,

搶筆俱均,人屋皆質者,范氏之作也。」徐悲鴻曾經在〈故宮所藏繪畫之寶〉一文中讚歎:「中國所有之寶,故宮有其二。吾所最傾倒者,則為范中立《谿山行旅圖》,大氣磅礡,沉雄高古,誠辟易萬人之作。」此外,在我的印象裡,以中國繪畫史學養享譽國際的美國籍教授高居翰也說過:如果讓我從故宮的全部典藏裡挑一件,我就只要范寬的《谿山行旅圖》。這一幅備受古今中外盛譽的故宮鎮館之寶,到底有何迷人之處?

我國資料保護之法制研究-以資料財產化為中心

為了解決google變簡體字的問題,作者何宣逸 這樣論述:

隨著資訊與通信產業快速發展,資料的加值應用成為商機所在,「資料經濟」一詞漸受大眾矚目。然而,資料之法律性質為何?是否可成為權利客體?誰擁有使用或收益權限?此等問題在我國還未有充分討論。所謂的資料,是指「適合用於溝通、解釋或處理之對其中蘊含資訊內容可進行重新詮釋的形式化表現方式」,其於巨量資料、人工智慧、區塊鏈及物聯網等科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就個人資料部分,我國現行《個人資料保護法》係以人格權作為保護基礎,大法官解釋亦明文指出個人資料之自主控制屬於隱私權範疇;至於產業資料部分,除非符合《著作權法》、《營業秘密法》等智慧財產權法相關法定要件,否則不受保護。經本文實證研究發現,《個人資料保護法》有

無法彰顯出資料有價概念、難以突顯資料之歸屬權與應用權等問題;而《著作權法》及《營業秘密法》則有財產化程度不高,即便受保護,其財產價值也未如預期之問題。本文主要以美國法作為參考對象,並分就個人資料與產業資料兩部分,首先界定何謂資料、其於我國現行法律體系之定位,接著探討以財產權保護資料的可能性,最後提出資料保護法制架構新構想,試圖打破我國以往將個人資料自主控制涵蓋於人格權、隱私權下之想法,並挑戰未對巨量資料給予適當保護的現況,期望能喚起國人對「資料有價」之意識,邁向真正的資料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