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d醫學中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輔仁大學 臨床心理學系碩士班 黃健所指導 温耘婕的 述情障礙與因應策略之關聯:探討調節焦點與自我效能之調節、中介角色 (2021),提出csd醫學中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述情障礙、因應策略、調節焦點、自我效能。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鄭守夏所指導 蔡雅芳的 住院病人就醫經驗測量工具之驗證與應用 (2021),提出因為有 住院服務、病人經驗、醫療品質、推薦的重點而找出了 csd醫學中文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csd醫學中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述情障礙與因應策略之關聯:探討調節焦點與自我效能之調節、中介角色

為了解決csd醫學中文的問題,作者温耘婕 這樣論述:

述情障礙的特質最早在身心症患者中所發現,Sifneos(2000)形容述情障礙之特徵為:「無法使用適當的話語描述情緒感受,並在區辨情緒感受與軀體感受之表現顯著缺陷,缺乏內在幻想及現實刻板的思考模式」,此特質屬於相對穩定的人格特質,而非短暫狀態(Luminet et al., 2001)。述情障礙的特質不只與身心症有關,其傾向使用逃避型因應策略更導致述情障礙為許多生理、精神疾病之危險因子(Taylor et al., 1997; Moriguchi et al., 2007)。過去研究對於述情障礙者使用逃避型因應策略動機的探索多著重在其本身已有的情緒困難,顯示述情障礙與逃避型因應之間為持續不斷

的負向循環,然而因應歷程中個體自我特質及評估歷程亦為重要的一環(Lazarus & Folkman, 1984),因此本研究納入調節焦點與自我效能的觀點,假設自我效能為述情障礙與因應策略間的中介變項,調節焦點為此中介模式之調節變項,以進一步分析述情障礙者在因應策略選擇中自我及認知評估歷程。本研究共收取246位20歲以上社區民眾,採用「多倫多述情量表」、「簡明因應量表」、「調節焦點量表」及「廣泛性自我效能感量表」,以Hayes(2019)之Process 3.3模式15進行調節中介分析及模式4進行簡單中介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在述情障礙預測逃避型因應策略的部分將受到調節焦點所調節;當調節焦點偏向促進

焦點時將降低述情障礙對逃避型因應策略的預測,當調節焦點偏向預防焦點時則將提升,然而當個體高度傾向預防焦點時,調節中介模式成立,述情障礙將透過較低的自我效能而降低逃避型因應策略之使用。在述情障礙預測趨近型因應策略之預測路徑則受到自我效能所中介,自我效能提升將提高述情障礙對趨近型因應策略的預測。本結果意涵藉由調節焦點與自我效能的介入可打破過往對於述情障礙與逃避型因應策略之間的負向循環,可作為未來臨床實務工作者提供述情障礙特質者服務時之參考。

住院病人就醫經驗測量工具之驗證與應用

為了解決csd醫學中文的問題,作者蔡雅芳 這樣論述:

背景:自1990年代起,病人權益與病人為中心的健康照護逐漸受到醫療照護提供者重視,醫療品質的測量從過去採取照護提供者的觀點,逐漸走向從需求者-病人的觀點來設計,也因此國外學者開始發展病人經驗的測量工具。但相對於歐美國家,亞洲國家用來測量住院病人就醫經驗的工具相對較少。本研究共分三個子題來驗證一個具有信效度的住院病人就醫經驗的測量工具,並探討個人與組織因素會影響住院病人就醫經驗。研究目的:1.檢測鄭守夏(2019)發展的住院病人就醫經驗調查問卷(Patient Experience of Hospital Care, PEHC)之信度與效度。2.探討個人與組織因素會影響住院病人的就醫經驗。3檢

視病人經驗是否為醫院規模與病人推薦之間的中介變項。研究方法:研究資料主要來自鄭守夏(2019)執行之「住院病人就醫經驗調查運作模式之先驅研究」回收之郵寄問卷,其中郵寄問卷(無給予禮卷)共回收3,182份問卷,郵寄問卷(有給予禮卷)共回收536份問卷,兩者共3718份問卷資料,扣除無效問卷後,最後分析之資料共3118筆研究資料。資料分析使用IBM SPSS 22.0版與AMOS 24.0版統計分析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與解釋性統計分析。研究結果:本研究利用項目分析、信度分析、以及探索性因素分析等技術,挑選合適的量表項目,建構PEHC量表。第一個研究子題,獲得整體量表的信度Cronbach’s α

值大於0.7,各構面(包含醫師、護理人員、醫病互動、尊重與心理支持、出院準備服務、醫院環境)的Cronbach’s α值也大於0.7。各構面的組成信度都大於0.7,收斂效度都高於0.5。模型配適度GFI>0.9,RMSEA0.9,IFI>0.9。第二個研究子題分析結果發現:病人個人因素(包含個人特質:有偶/無偶、個人平均月所得、教育程度;住院特質:住院管道、是否有手術或侵入性治療、住院日數)與病人整體就醫經驗呈現正相關。醫院特質(包含健保業務區域、醫院層級、醫師人數、護理人數、急性病床數)與病人整體就醫經驗呈現正相關。第三個研究子題發現:醫院層級與病人整體就醫經驗呈現正相關,醫院規模與病人推薦

醫院的意願呈現正相關,當病人就醫的醫院層級愈高,病人推薦醫院的意願也會愈高,而病人就醫經驗是醫院規模與病人推薦醫院意願的部分中介變項。結論:本研究發現PEHC是一份具有進度與效度的病人經驗量表,醫院特質與病人個人因素會影響病人經驗的評分,而病人經驗好壞可以部分解釋醫院規模與病人推薦的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