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nyard中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國立中興大學 土壤環境科學系所 黃政華所指導 劉敬慈的 高二氧化碳下棘孢木黴菌製劑對防治番茄萎凋病之影響 (2020),提出barnyard中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氣候變遷、木黴菌、番茄萎凋病、生物防治劑。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農藝學研究所 林彥蓉所指導 殷菘譽的 臺灣小米種原農藝性狀與穀粒理化性質之探討 (2017),提出因為有 小米(Setaria italica)、農藝性狀、穀粒理化性質、澱粉水解效率的重點而找出了 barnyard中文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barnyard中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高二氧化碳下棘孢木黴菌製劑對防治番茄萎凋病之影響

為了解決barnyard中文的問題,作者劉敬慈 這樣論述:

氣候變遷為近年來關注的重要議題,高溫及CO2濃度的提高可能影響尖孢鐮刀菌與木黴菌之拮抗關係。本研究評估營養源對棘孢木黴菌Trichoderma asperellum CHF 78及尖孢鐮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lycopersici FOL 146菌絲生長影響,並評估不同養液配方對 CHF 78防治番茄萎凋病之影響。以水瓊脂作為基底單獨添加0.1及1 % (w/v) 之碳或氮源評估其對CHF 78及FOL 146菌絲生長之影響。依菌絲生長優劣選擇0.1 % (w/v) 硝酸鉀、 0.1 % (w/v) 麥芽糖、0.1 % (w/v) 硝酸鉀 + 0.1 % (

w/v) 麥芽糖 、1 % (w/v) 麥芽糖及1 % (w/v) 天門冬醯胺及養液配方DE (每升含1.79 g Na2HPO4 、 2.7 g NH4Cl、0.25 g MgSO4·7H2O、 0.25 g KCl 、 5 g Dextrose) 結合CHF 78之固態發酵源體,於500及1000mol mol-1 二氧化碳濃度下評估CHF 78防治番茄萎凋病及對番茄植株性狀之影響。此外,以水瓊脂作為基底單獨添加0.1及1 % (w/v) 磷酸鹽類及含鉀化合物做菌絲生長速率測試,並將寡營養溶液、DE、三仙膠 (X) 及麥芽糊精 (M) 作為製劑配方探討其對CHF 78及FOL 146菌絲

生長與拮抗能力之影響。結果顯示,水瓊脂添加0.1及1 % (w/v) 氮源並無顯著增加CHF 78之菌絲生長。CHF 78於銨態氮、硝酸態、碳源、磷酸鹽類、含鉀化合物中,菌絲促進率逐日下降。1% (w/v) 葡萄糖、乳糖、磷酸二氫鉀之水瓊脂培養基均顯著可促進木黴菌生長,而1% (w/v) 硝酸態氮、碳源及含鉀化合物促進FOL 146菌絲生長率均高於0.1% (w/v) 處理。含DE之CHF 78處理於不同二氧化碳濃度下可顯著降低番茄萎凋病之罹病度。此外,0.1 % (w/v) 麥芽糖可顯著提高地上部鮮重與乾重。三仙膠與麥芽糊精可顯著促進CHF 78分生孢子的發芽率,且可增加CHF 78對FOL

146之抑制率。本研究顯示,養分配方DE可顯著提高CHF 78防治番茄萎凋病之效率,有助於未來發展CHF 78之生物製劑配方。

臺灣小米種原農藝性狀與穀粒理化性質之探討

為了解決barnyard中文的問題,作者殷菘譽 這樣論述:

小米(Setaria italica)為世界上穀類作物中之次要作物,是小穀類作物(Millets)中產量位居第二大宗者,其耐旱與耐貧瘠等特性使之成為某些邊緣地區之主食如中國大陸北方、印度和部分非洲國家。小米之營養價值由於人類飲食習慣的改變而在近年來備受重視,然而針對小米之營養價值和理化特性研究仍然非常有限。有鑑於此,本研究收集臺灣小米共133個品系,種植於臺中農試所並調查其農藝性狀,穀粒理化特性,分析內容包含直鏈澱粉含量測定、快速黏度分析與澱粉水解效率。農藝性狀中具有統計上之顯著差異者包含株高、抽穗期、穗長與穗寬。株高的範圍54.7~124.7公分、平均93.7公分;抽穗天數的範圍53.7~

109.5天、平均為75.2天;穗長範圍為9.6~56.72公分、平均為23.4公分;穗寬的範圍1.12~3.17公分、平均2.02公分;千粒重的範圍為0.96~2.85公克、平均1.85公克。從SEM觀察穀粒橫切面之結果顯示小米澱粉顆粒屬於多邊形(Polygonal)且可能為複粒澱粉(Compound granule),於Type-IV和Type-IX之小米中可觀察到澱粉中心之空洞構造。小米收集系之直鏈澱粉含量介於0.7-16.9%,其中以Type-IV基因型之品系佔多數,與直鏈澱粉之含量結果相符合。各RVA參數於本小米收集系間皆具有廣泛的變異,然而PKV與BDV之參數透過Wx對偶基因型之解

釋量不高,說明除了直鏈澱粉含量外,仍有其他因子明顯地控制小米之澱粉糊化特性。透過RVA之參數與澱粉水解效率,發現Type-III和Type-IX之品系PKV較Type-I高,然而其AAC含量卻與較Type-I低。於水解效率之結果亦可觀察到Type-III和Type-IX之品系RS與Type-I相近。以上現象皆說明Type-III和Type-IX品系之支鏈澱粉可能與Type-I品系有結構上的差異。於相近之直鏈澱粉含量範圍中水稻之澱粉水解效率較小米品系低,此現象可能為澱粉粒內部之空洞、通道與表面孔洞所導致。本研究針對133個小米品系針對農藝性狀與穀粒理化特性進行初步的調查,為未來小米的研究奠定基礎

,其中變異性甚大之農藝性狀為將來各個育種目標提供有價值之育種資源。而透過RVA分析之穀粒理化特性中可發現諸多小米品系間,具有潛力運用於各類食品加工或小米產品之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