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k-p偏高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alk-p偏高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詹哲豪寫的 你需要知道的101個健康檢查知識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嘉義​血液常規檢查 - 大恩整體自然醫學診所也說明:急性肝炎者可能高達500~1000以上,脂肪肝、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者可會偏高。(此項目活性低,故應立即檢測,以免偏低。) ALK-P鹼性磷酸酵素

長庚大學 商管專業學院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醫務管理組 莊玉如所指導 江承晏的 台灣北部某健診中心中老年人骨質疏鬆症之盛行率與相關因素探討 (2015),提出alk-p偏高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骨質疏鬆、危險因子、骨密度、雙能量X光、健康檢查。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臨床醫學研究所 吳明賢所指導 胡光濬的 不同年齡層膽道結石疾病患者的臨床表現 (2012),提出因為有 年齡、膽道結石、臨床症狀、肝功能檢查、腹部超音波、逆行性內視鏡膽道鏡的重點而找出了 alk-p偏高的解答。

最後網站肝功能檢查霧煞煞!GOT?Alk-P?原來大有學問 - 蕃新聞則補充:rGT 亦來自心肌、胰臟、腎臟及腦。若兩種酵素都上升,表示發生了膽汁排泄障礙或肝浸潤的病變。如果只有Alk-P 值上升,可能有骨骼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alk-p偏高,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你需要知道的101個健康檢查知識

為了解決alk-p偏高的問題,作者詹哲豪 這樣論述:

  健康檢查一定要去大醫院做嗎?   健檢報告上這麼多名詞,到底在說什麼?   這些疑問本書一次解答。   不想再被健檢報告弄得一頭霧水了嗎?   只要讀了這一本,人人都是健檢達人。      花了錢檢查身體,倘若不能夠好好理解報告上面的道理,那麼不就太浪費了嗎?台大醫檢博士詹哲豪另一新力作,以淺白文字搭上圖解,為讀者詳盡介紹健檢報告上頭各種難懂的專有名詞到底在說什麼。      為讀者量身打造檢測,選擇適合自己目前狀況的健康檢查。從排泄物篩檢、血液檢查、肝腎功能測定,再到各種常見疾病的檢驗,本書網羅各種讀者可能面對到的問題,僅用一本全解析。      除了健康檢查學理報告的解讀之外,本書

同時在第二部分為讀者介紹「需要知道的身體知識」,諸如:一天要喝多少水才夠?我最近老是口渴、喝水多、常跑廁所,是糖尿病嗎?抽血檢查為什麼要空腹等,告訴讀者自己一直以來都想知道的身體知識。      要有健康的身體,必須要先能夠了解自己的身體,本書便是以這樣的初衷,帶給讀者更多的知識,引領讀者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而能打造出更美好的未來。    本書特色      ◎每一則健康檢查知識皆採一面文章,搭配一面圖片的風格,閱讀本身輕鬆無負擔,適合用作健康議題推廣用。      ◎市面過敏書籍大多仍以自己在家健康檢查的觀念書為主;少以「科普」式觀點切入。故,本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以學理切入,帶領讀者讀懂

在各項健康檢查中晦澀的詞彙與專有名詞,使讀者知其然亦知所以然;第二部分則使讀者了解,當面對醫師時,醫生口中一些常聽到的疾病,究竟代表什麼意思,而又該如何往哪裡尋求協助呢?幫助讀者更能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本書便是從學理與生活雙管齊下介紹健康檢查。      ◎本書羅列101條關於檢康檢查與身體疾病的學理知識,讀者能依循自己的需要與興趣,挑選想知道的章節便可迅速閱讀、掌握重點。

台灣北部某健診中心中老年人骨質疏鬆症之盛行率與相關因素探討

為了解決alk-p偏高的問題,作者江承晏 這樣論述:

台灣即將進入高齡社會,骨質疏鬆症盛行率將逐年上升,隨之而來的骨鬆性骨折醫療照護成本,必造成家庭及社會沉重負擔,本研究針對北部某健診中心資料庫進行大規模回溯分析,探討中老年人骨質疏鬆症盛行率與相關因素,提供公共衛生政策推展及未來研究參考。研究對象為2008年至2012年至北部某地區醫院接受雙能量X光吸收法之健康檢查中老年人,共9,039位。檢查部位為腰椎第一至第四節,及兩側髖骨之股骨頸及股骨,以各部位骨密度檢查結果最低T值做診斷,資料分析包括個案年齡、性別、身高、體重、BMI、檢驗結果、骨質密度檢查結果、骨折率及自填骨質疏鬆風險評估問卷共16項問題,使用卡方檢定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探討骨質疏鬆相

關風險因子,達統計顯著性之相關變項則進一步以多元邏輯斯迴歸分析。結果顯示,骨質疏鬆症盛行率為9.8%、低骨量盛行率為52.4%,其中男、女性骨質疏鬆症及低骨量盛行率分別6.6%、49.8%及13%、54.9%;年齡較大者、身高減少者、BMI<24 kg/m2者、鹼性磷酸酶(Alk-p)數值大於94 U/L異常者及「父母曾被診斷有骨鬆或曾在輕微跌倒後骨折」者共5項,為男、女性罹患低骨量、骨質疏鬆症之共同顯著因子,另外「是否體重過輕?(BMI值少於19)」及「有長期吸菸習慣,或曾經吸煙?」等2項則為男性單獨之顯著性因子。體重過輕及吸菸屬可控因素,建議監控身體健康狀況下,中老年人BMI至少維持24k

g/m2左右,避免抽煙,定期健康檢查,早期篩檢及治療,預防骨鬆性骨折,維護良好的健康生活品質。

不同年齡層膽道結石疾病患者的臨床表現

為了解決alk-p偏高的問題,作者胡光濬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在成年人口中,膽結石的盛行率約有5-10%。70歲以上的老年病患發現膽結石的比例甚至高達25-30%。根據過去的文獻報告,有10-20%的膽結石患者會併患為膽道結石。臨床上在病患接受膽囊切除術時,膽道結石的有無,將會影響後續治療的方法及步驟。而膽道結石的確診,是依據侵入性的逆行性內視鏡膽道鏡檢查(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結果為主。然而ERCP不僅昂貴,風險也高,而膽道疾病又是以中老年患者居多。所以,在進行ERCP之前,先以非侵入性的檢查,來選擇適當的病患再進行逆行性內視鏡膽道鏡檢查,在臨床上就是一重要

的課題。在術前的非侵入性檢查評估中,主要依據病患本身的症狀、肝功能的檢查及腹部超音波的檢查,來推測有無膽道結石的存在。因為膽道結石疾病的患者,是以中老年人為主,而針對不同年齡層的膽道結石病患,其術前的臨床表現是否有所不同,值得進一步探討。研究目的: 探討不同年齡層的膽道結石病患,其臨床症狀、肝功能的檢查及腹部超音波的檢查結果,是否有所不同。研究方法: 本研究為回溯性研究,研究資料收集從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間,年齡在18至64歲之間,以及2004年7月至2008年6月間,年齡在65至85歲之間,因胰臟與膽道系統疾病於馬偕紀念醫院接受一般生化檢查,腹部超音波檢查及逆行性內視鏡

膽胰管攝影術檢查及治療的病患。將這群病患分成18-64歲(成年組)、65-74歲(少老年組)、75-84歲(中老年組)、大於85歲(老老年組)等四個年齡層,分析不同年齡層病患,術前的臨床表徵,資料內容包含肝功能(包括aspartate amino- transferase(AST),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alkaline phosphatase (ALK-P), total and direct bilirubin) 等檢驗,腹部超音波檢查結果。並以逆行性內視鏡膽道鏡檢查,作為膽道結石確診的依據。同時排除: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藥物性肝炎、自體免

疫性肝炎、代謝性肝臟疾病患者,及曾經接受內視鏡括約肌切開術的患者。在各年齡的分組中,以STATA ( for student)進行統計分析,以student’s t test檢測各個變項中,有無膽道結石者,有無明顯差異。研究結果:研究期間內總共收錄了443位病患進行分析,其中成年組:143人,少老年組:168人,中老年組:97人,老老年組:35人。在臨床表徵方面,於成年組及少老組中確診為膽道結石的患者,有膽絞痛(Biliary colic)表現者比例明顯偏高(成年組:89%,少老年:78%),有黃疸表現者,於成年組中確診為膽道結石的患者,比例也較高(67% vs 39%,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