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轉dc 24v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ac轉dc 24v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高吉祥寫的 模擬電子線路與電源設計 和蔡杏山的 電子工程師自學成才手冊(提高篇)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ALF4-048 - Datasheet - 电子工程世界也說明:Except for 110V and 230V specify AC or DC type. Replacement bulbs. available. See page 54. 24V AC/DC. (filament bulb). White.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電子工業 和電子工業所出版 。

明新科技大學 電機工程系碩士班 蘇信銘所指導 黃禎岳的 無橋式功因修正轉換器研製 (2021),提出ac轉dc 24v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功率因數修正器、平均電流控制法、圖騰柱型功率因數修正器。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電子研究所 荊鳳德所指導 古淯辰的 兼具高可靠性與低變異度的 Cu/GeOxNy/P+-Si 電阻式記憶體 (2021),提出因為有 電阻式記憶體、金屬導電絲、銅、高可靠度、低變異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ac轉dc 24v的解答。

最後網站產品中心| 科寶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COP Security則補充:AC /DC 電源供應 · PoE 交換器用變壓器 · AC/DC 轉DC12V 電源 · AC/AC 電源供應 · AC/DC 電源供應 ... AC/DC 24V至DC 12V轉換器, 3A. AC/DC 24V至DC 12V轉換器, 3A 1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ac轉dc 24v,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模擬電子線路與電源設計

為了解決ac轉dc 24v的問題,作者高吉祥 這樣論述:

本書是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培訓教程第2分冊,是針對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特點和需求編寫的。全書共4章,簡要介紹了交直流穩壓、穩流電源設計,放大器設計,信號源設計,濾波器設計,並以提高設計與製作能力為出發點,精選了涉及類比電子線路和電源設計相關的典型賽題21道,對每道賽題進行了詳細的題目分析、方案論證和設計方法介紹。 高吉祥 男,國防科技大學教授,長期從事電子和通信專業領域教學和科研工作,輔導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成績突出,是我社資深作者。 第1章 交直流穩壓、穩流電源設計 001 1.1 穩壓、穩流電源設計基礎 001 1.1.1 直流穩壓電源

001 1.1.2 基準電壓源 008 1.1.3 直流恒流源 017 1.1.4 開關穩壓電源 021 1.2 數控恒流源設計 [(2005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F題)] 024 1.2.1 任務與要求 024 1.2.2 題目分析 026 1.2.3 方案論證 026 1.2.4 硬體設計 031 1.2.5 軟體設計 042 1.2.6 測試方法及測試結果 043 1.3 三相正弦變頻電源設計 [2005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G題)] 045 1.3.1 任務與要求 045 1.3.2 題目分析 046 1.3.3 方案論證 046 1.3.4 硬體設計 060 1.3.5 軟體

設計 068 1.3.6 系統測試 074 1.3.7 結論 078 1.4 開關穩壓電源 [2007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E題)] 078 1.4.1 任務與要求 078 1.4.2 題目分析 080 1.4.3 方案論證 081 1.4.4 電路設計與參數計算 088 1.4.5 測試結果及分析 095 1.5 光伏並網發電類比裝置 [2009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A題)(本科組)] 097 1.5.1 任務與要求 097 1.5.2 題目分析 101 1.5.3 採用硬體生成SPWM的光伏並網發電裝置 105 1.5.4 採用軟體生成SPWM的光伏並網發電裝置 111 1.6 開

關電源模組並聯供電系統 [2011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A題)(本科組)] 115 1.6.1 任務與要求 115 1.6.2  題目分析 117 1.6.3 採用TD1501LDAJ作為主控晶片的擴流裝置 119 1.7 單向AC-DC變換電路 [2013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A題)] 127 1.7.1 任務與要求 127 1.7.2 題目分析 129 1.7.3 方案論證 132 1.7.4 主電路的參數設計 137 1.7.5 系統軟體設計分析 138 1.7.6 測試結果及分析 139 1.8 電能收集充電器 [2009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E題)(本科組)] 140 1

.8.1 任務與要求 140 1.8.2 題目分析 142 1.8.3 採用集成晶片實現DC-DC轉換的電能收集充電器 147 1.8.4 採用反激變換器的電能收集充電器 151 1.9 雙向DC-DC變換器 [2015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A題)] 157 1.9.1 任務與要求 157 1.9.2 題目分析 159 1.9.3 方案論證 160 1.9.4 電路與程式設計 163 1.9.5 理論分析與計算 165 1.9.6 測試方案與測試結果 166 1.10 直流穩壓電源及漏電保護裝置 [2013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L題)(高職高專組)] 168 1.10.1 任務與要求

168 1.10.2 題目分析 170 1.10.3 方案論證 171 1.10.4 測試方案與測試結果 175 1.11 微電網類比系統 [2017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A題)] 175 1.11.1 任務與要求 175 1.11.2 題目分析 177 1.11.3 系統方案 178 1.11.4 理論分析與計算 179 1.11.5 電路與程式設計 180 1.11.6 測試方案與測試結果 183 附錄1 電路部分 184 附錄2 代碼部分 185 1.12 LED閃光燈電源 [2015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H題)(高職高專組)] 186 1.12.1 任務與要求 186 1.12

.2 系統方案選擇和論證 188 1.12.3 系統軟體設計 193 1.12.4 系統測試 193 第2章 放大器設計 195 2.1 放大器設計基礎 195 2.1.1 概述 195 2.1.2 運算放大器 196 2.1.3 功率放大器 203 2.1.4 丁類(D類)功率放大器 204 2.1.5 專用集成放大電路介紹 206 2.2 手寫繪圖板 [2013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G題)] 220 2.2.1 任務與要求 220 2.2.2 題目分析 222 2.2.3 方案比較與選擇 224 2.2.4 系統結構與理論分析及計算 224 2.2.5 電路與程式設計 226 2.2

.6 測試方案及測試結果 228 2.3 高效率音訊功率放大器設計 [2001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D題)] 230 2.3.1 任務與要求 230 2.3.2 題目分析 231 2.3.3 方案論證 232 2.3.4 主要電路工作原理分析與計算 234 2.3.5 系統測試及資料分析 241 2.4 簡易心電圖儀設計 [2004年湖北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B題)] 243 2.4.1 任務與要求 243 2.4.2 簡易心電圖儀作品解析 245 2.4.3 系統設計 250 2.4.4 系統軟體設計 255 2.4.5 系統測試方法及資料 256 2.5 簡易照明線路探測儀 [2013

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K題)(高職高專組)] 257 2.5.1 任務與要求 257 2.5.2 題目分析 259 2.5.3 系統方案 260 2.5.4 理論分析與計算 261 2.5.5 電路與程式設計 262 2.5.6 測試方案與測試結果 264 2.6 低頻功率放大器 [2009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G題)(高職高專組)] 265 2.6.1 任務與要求 265 2.6.2 題目剖析 267 2.6.3 具備參數檢測及顯示功能的低頻功率放大器 271 2.6.4 基於MOS管的低頻功率放大器 274 第3章 信號源設計 278 3.1 信號源設計基礎 278 3.1.1 

正弦波振盪器 278 3.1.2 非正弦波振盪器 280 3.1.3 555電路結構及應用 281 3.1.4 直接數位頻率合成技術 284 3.2 波形發生器設計 [2001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A題)] 290 3.2.1 題目分析 291 3.2.2 方案論證 292 3.2.3 系統設計 300 3.2.4 調試過程 305 3.2.5 指標測試 305 3.2.6 結論 306 3.3 信號發生器 [2007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H題)(高職高專組)] 307 3.3.1 題目分析 308 3.3.2 方案論證 308 3.3.3 硬體設計 309 3.3.4 軟體設計 31

1 3.3.5 測試方案與測試結果 312 第4章 濾波器設計 313 4.1 開關電容濾波器 313 4.1.1 基本原理 313 4.1.2 實際電路 314 4.1.3 LTC1068介紹 317 4.2 程式控制濾波器 [2007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D題)(本科組)] 328 4.2.1 任務與要求 328 4.2.2 題目分析 330 4.2.3 方案論證 331 4.2.4 理論分析與計算 332 4.2.5 系統電路設計 335 4.2.6 系統軟體設計 338 4.2.7 測試方法與測試結果 338 4.2.8 結論 339 4.3 可控放大器 [2007年全國大學生電

子設計競賽(I題)(高職高專組)] 339 4.3.1 任務與要求 339 4.3.2 題目分析 340 4.3.3 方案論證 341 4.3.4 硬體設計 342 4.3.5 系統軟體設計 344 4.3.6 測試結果 345 4.4 自我調整濾波器 [2017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E題)] 345 4.4.1 任務與要求 345 4.4.2 題目分析 347 4.4.3 系統方案 347 4.4.4 濾波器的理論分析與計算 348 4.4.5 電路與程式設計 349 參考文獻 351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工業和資訊化部人事教育司共同主辦的,

面向全國高等學校本科、專科學生的一項群眾性科技活動,目的在於推動普通高等學校在教學中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協作精神和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加強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訓練和培養;鼓勵廣大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活動,把主要精力吸引到學習和能力培養上來,促進高等學校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同時,也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自1994年至今已成功舉辦13屆,深受全國大學生的歡迎和喜愛,參賽學校、參賽隊和參賽學生的數量逐年增加。對參賽學生而言,電子設計競賽和賽前系列培訓,使他們獲得了電子綜合設計能力,鞏固了所學知識,培養了他們用所學理論指導實踐,團結一致,協同作戰的綜合素質;通過參加競賽

,參賽學生可以發現學習過程中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為畢業後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打下更好的基礎,為將來就業做好準備。對指導老師而言,電子設計競賽是新、奇、特設計思路的充分展示,更是各高等學校之間電子技術教學、科研水準的檢驗,通過參加競賽,可以找到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對各高等學校而言,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現已成為學校評估不可缺少的項目之一,這種全國大賽是提高學校整體教學水準、改進教學的一種好方法。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只在單數年份舉辦。然而,近年來,許多地區、省、市在雙數年份也單獨舉辦地區性或省內電子設計競賽,許多學校甚至每年舉辦多次電子設計競賽,目的在於通過這類電子設計大賽,讓更多的學生受益。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組委會為組織好這項賽事,於2005年編寫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獲獎作品選編(2005)》。我們在組委會的支持下,從2007年開始至今,編寫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培訓教程”(共14冊),深受參賽學生和指導教師的歡迎與喜愛。 據不完全統計,培訓教程出版發行後,已被數百所高校採用為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及各類電子設計競賽培訓的主要教材或參考教材。讀者紛紛來信、來電表示,這套教材寫得很成功、很實用,同時也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因此,從2017年開始,我們對培訓教程進行了整編。新編寫的5本培訓教程包括《基本技能訓練與綜合測評》《類比電子線路與電源設計》《數位系統與自動

控制系統設計》《高頻電子線路與通信系統設計》《電子儀器儀錶與測量系統設計》。 《類比電子線路與電源設計》是新編系列教程的第2分冊,是在前幾個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刪除了陳舊的內容,增加了2013年、2015年和2017年的競賽內容。全書共4章,內容包括交直流穩壓、穩流電源設計、放大器設計、信號源設計和濾波器設計。全書搜集整理歷屆關於類比電子線路與電源設計方面的競賽試題25道,將它們歸類為4章,每章的第一節都介紹與本章相關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及關鍵器件。每道賽題均給出題目分析、方案論證及比較、理論分析與參數計算、軟硬體設計、測試方法、測試結果及結果分析。 參加本書編寫工作的有高吉祥、吳了、董

招輝、歐陽宏志、廖靈志、劉亮、朱俊標等。本書由高吉祥擔任主編,吳了、董招輝擔任副主編,歐陽宏志、廖靈志、劉亮、朱俊標等人參加了部分章節的編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傅豐林教授在百忙之中對本書進行了主審。長沙學院電子資訊與電氣工程學院院長劉光燦、副院長劉輝為本書的立項、組織做了大量工作。南華大學王彥教授、湖南科技大學吳新開為本書的編寫提供了大量優秀作品和論文。北京理工大學羅偉雄教授、武漢大學趙茂泰教授等人為本書編寫出謀劃策,對本書的修訂提出了寶貴意見,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時間倉促,書中難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歡迎廣大讀者和同行批評指正。   編者  

無橋式功因修正轉換器研製

為了解決ac轉dc 24v的問題,作者黃禎岳 這樣論述:

本論文目的在研製一無橋式功因修正轉換器,硬體電路以圖騰柱型功率因數修正電路為核心,利用外迴路電壓感測電路與內迴路電流感測電路完成本控制。本研究採用平均電流控制法來實現功率因數修正功能。平均電流控制法以雙迴圈PI控制器來實現,由輸入電壓極性與波形角度傳給雙迴圈PI控制系統運算,外迴圈PI控制器控制電壓,內迴圈PI控制器控制電流,軟體是以瑞薩電子公司生產的R5F562TAADFP數位訊號處理器實現,經實測結果顯示功率因數可達0.98以上,總諧波失真率最大為11.644%。證明本控制器可達功率因數修正的效果。

電子工程師自學成才手冊(提高篇)

為了解決ac轉dc 24v的問題,作者蔡杏山 這樣論述:

《電子工程師自學成才手冊》分為基礎篇、提高篇、精通篇三冊。本書為提高篇,主要包括電路分析基礎,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器,選頻電路,正弦波振蕩器,調製與解調電路,頻率變換與反饋控制電路,電源電路,數字電路基礎與門電路,數制、編碼與邏輯代數,組合邏輯電路,時序邏輯電路,脈衝電路,D/A轉換器和A/D轉換器,半導體存儲器,電力電子電路,常用晶元(集成電路)及其應用電路等內容。本書具有基礎起點低、內容由淺入深、語言通俗易懂、結構安排符合學習認知規律的特點,適合作為電子工程師提高的自學圖書,也適合作為職業學校和社會培訓機構的電子電路教材。 蔡杏山,電子電工類暢銷書作者,常年工作于教學

一線,已編著出版《電子元器件知識與實踐課堂》、《輕鬆入門學彩色電視機技術》等多冊圖書,深受讀者好評。 第1章  電路分析基礎1 1.1  電路分析的基本方法與規律1 1.1.1  歐姆定律1 1.1.2  電功、電功率和焦耳定律3 1.1.3  電阻的串聯、並聯與混聯4 1.2  複雜電路的分析方法與規律6 1.2.1  基本概念6 1.2.2  基爾霍夫定律6 1.2.3  疊加定理9 1.2.4  大衛南定理10 1.2.5  最大功率傳輸定理與阻抗變換11 第2章  放大電路14 2.1  基本放大電路14 2.1.1  固定偏置放大電路14

2.1.2  分壓式偏置放大電路16 2.1.3  交流放大電路17 2.1.4  放大電路的三種基本接法18 2.1.5  朗讀助記器的原理與檢修(一)22 2.2  負反饋放大電路24 2.2.1  回饋知識介紹24 2.2.2  回饋類型的判別24 2.2.3  負反饋放大電路28 2.2.4  負反饋對放大電路的影響29 2.2.5  朗讀助記器的原理與檢修(二)30 2.3  功率放大電路32 2.3.1  功率放大電路的三種狀態32 2.3.2  變壓器耦合功率放大電路33 2.3.3  OTL功率放大電路34 2.3.4  OCL功率放大電路36

2.3.5  BTL功率放大電路37 2.3.6  朗讀助記器的原理與檢修(三)38 2.4  多級放大電路40 2.4.1  阻容耦合放大電路40 2.4.2  直接耦合放大電路40 2.4.3  變壓器耦合放大電路41 2.5  場效應管放大電路41 2.5.1  結型場效應管及其放大電路41 2.5.2  增強型絕緣柵型場效應管及其放大電路43 2.5.3  耗盡型絕緣柵型場效應管及其放大電路45 第3章  集成運算放大器47 3.1  直流放大器47 3.1.1  直流放大器的級間靜態工作點影響問題47 3.1.2  零點漂移問題48 3.2  差動放大器4

8 3.2.1  基本差動放大器48 3.2.2  實用的差動放大器50 3.2.3  差動放大器的幾種連接形式52 3.3  集成運算放大器及其應用53 3.3.1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基礎知識53 3.3.2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線性應用電路54 3.3.3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非線性應用電路58 3.3.4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保護61 3.4  小功率集成身歷聲功放器的原理與檢修62 3.4.1  電路原理62 3.4.2  電路的檢修63 第4章  選頻電路64 4.1  LC諧振電路64 4.1.1  串聯諧振電路64 4.1.2  並聯諧振電路65 4.2

  選頻濾波電路66 4.2.1  低通濾波器(LPF)66 4.2.2  高通濾波器(HPF)67 4.2.3  帶通濾波器(BPF)67 4.2.4  帶阻濾波器(BEF)68 4.2.5  有源濾波器69 第5章  正弦波振盪器72 5.1  振盪器基礎知識72 5.1.1  振盪器組成72 5.1.2  振盪器的工作條件72 5.2  RC振盪器73 5.2.1  移相式RC振盪器73 5.2.2  橋式RC振盪器74 5.3  可調音訊信號發生器的安裝與檢修76 5.3.1  電路原理76 5.3.2  電路的檢修76 5.4  LC振盪器77 5.

4.1  變壓器回饋式振盪器77 5.4.2  電感三點式振盪器78 5.4.3  電容三點式振盪器79 5.4.4  改進型電容三點式振盪器80 5.5  石英晶體與晶體振盪器81 5.5.1  石英晶體81 5.5.2  晶體振盪器82 第6章  調製與解調電路84 6.1  無線電信號的發送與接收84 6.1.1  無線電信號的發送84 6.1.2  無線電信號的接收85 6.2  調幅調製與檢波電路86 6.2.1  調幅調製電路86 6.2.2  檢波電路87 6.3  調頻調製與鑒頻電路88 6.3.1  調頻調製電路88 6.3.2  鑒頻電路89

第7章  頻率變換與回饋控制電路96 7.1  頻率變換電路96 7.1.1  倍頻電路96 7.1.2  混頻電路97 7.2  回饋控制電路98 7.2.1  自動增益控制電路(AGC)99 7.2.2  自動頻率控制電路(AFC)100 7.2.3  鎖相環控制電路(PLL)101 第8章  電源電路103 8.1  整流電路103 8.1.1  半波整流電路103 8.1.2  全波整流電路105 8.1.3  橋式整流電路106 8.1.4  倍壓整流電路108 8.2  濾波電路109 8.2.1  電容濾波電路110 8.2.2  電感濾波電路

111 8.2.3  複合濾波電路112 8.2.4  電子濾波電路113 8.3  穩壓電路114 8.3.1  簡單的穩壓電路114 8.3.2  串聯型穩壓電路114 8.3.3  0~12V可調電源的原理與檢修116 8.4  開關電源118 8.4.1  開關電源基本工作原理118 8.4.2  三種類型的開關電源工作原理分析118 8.4.3  自激式開關電源120 8.4.4  他激式開關電源123 第9章  數位電路基礎與門電路124 9.1  數位電路基礎124 9.1.1  類比信號與數位信號124 9.1.2  正邏輯與負邏輯125 9.1

.3  三極管的三種工作狀態125 9.2  基本門電路126 9.2.1  及閘126 9.2.2  或閘127 9.2.3  反閘129 9.3  門電路實驗板電路原理與實驗130 9.3.1  電路原理130 9.3.2  基本門實驗131 9.4  複合門電路132 9.4.1  反及閘132 9.4.2  反或閘133 9.4.3  與反或閘134 9.4.4  異或閘135 9.4.5  同或閘137 9.5  集成門電路138 9.5.1  TTL集成門電路138 9.5.2  CMOS集成門電路144 第10章  數制、編碼與邏輯代數149

10.1  數制149 10.1.1  十進位149 10.1.2  二進位149 10.1.3  十六進位151 10.1.4  數制轉換151 10.2  編碼152 10.2.1  8421BCD碼、2421BCD碼和5421BCD碼152 10.2.2  餘3碼153 10.2.3  格雷碼154 10.2.4  同位碼154 10.3  邏輯代數155 10.3.1  邏輯代數的常量和變數155 10.3.2  邏輯代數的基本運算規律155 10.3.3  邏輯運算式的化簡157 10.3.4  邏輯運算式、邏輯電路和真值表相互轉換157 10.3.5 

 邏輯代數在邏輯電路中的應用159 第11章  組合邏輯電路161 11.1  組合邏輯電路分析與設計161 11.1.1  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161 11.1.2  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162 11.2  編碼器163 11.2.1  普通編碼器164 11.2.2  優先編碼器164 11.3  解碼器167 11.3.1  二進位解碼器167 11.3.2  二十進位解碼器170 11.3.3  數碼顯示器與顯示解碼器172 11.4  數碼管解碼控制器的電路原理與實驗178 11.4.1  電路原理178 11.4.2  實驗操作179 11.5  加法器1

79 11.5.1  半加器179 11.5.2  全加器180 11.5.3  多位加法器181 11.6  數值比較器182 11.6.1  等值比較器182 11.6.2  數值大小比較器183 11.7  資料選擇器185 11.7.1  結構與原理185 11.7.2  常用資料選擇器晶片187 11.8  同位器187 11.8.1  同位原理187 11.8.2  同位器構成188 第12章  時序邏輯電路190 12.1  觸發器190 12.1.1  基本RS觸發器190 12.1.2  同步RS觸發器192 12.1.3  D觸發器193

12.1.4  JK觸發器195 12.1.5  T觸發器196 12.1.6  主從觸發器和邊沿觸發器197 12.2  寄存器與移位暫存器199 12.2.1  寄存器199 12.2.2  移位暫存器200 12.3  計數器205 12.3.1  二進位計數器205 12.3.2  十進位計數器209 12.3.3  任意進制計數器210 12.3.4  常用計數器晶片211 12.4  電子密碼控制器的電路原理與實驗214 12.4.1  電路原理215 12.4.2  實驗操作217 第13章  脈衝電路219 13.1  脈衝電路基礎219 13

.1.1  脈衝的基礎知識219 13.1.2  RC電路220 13.2  脈衝產生電路223 13.2.1  多諧振盪器223 13.2.2  鋸齒波發生器225 13.3  脈衝整形電路226 13.3.1  單穩態觸發器226 13.3.2  施密特觸發器229 13.3.3  限幅電路233 13.4  555計時器/時基電路235 13.4.1  晶片外形與內部電路結構236 13.4.2  應用237 13.5  電子催眠器的電路原理與實驗240 13.5.1  電子催眠原理240 13.5.2  電路原理241 13.5.3  實驗操作及分析242

第14章  D/A轉換器和A/D轉換器243 14.1  概述243 14.2  D/A轉換器243 14.2.1  D/A轉換原理243 14.2.2  D/A轉換器種類244 14.2.3  D/A轉換晶片ADC0832247 14.3  A/D轉換器249 14.3.1  A/D轉換原理249 14.3.2  A/D轉換器種類250 14.3.3  A/D轉換晶片ADC0809253 第15章  半導體記憶體256 15.1  順序記憶體256 15.1.1  動態移存單元256 15.1.2  動態移存器257 15.1.3  兩種典型的順序記憶體257

15.2  隨機記憶體259 15.2.1  隨機記憶體的結構與原理259 15.2.2  存儲單元261 15.2.3  記憶體容量的擴展263 15.3  唯讀記憶體265 15.3.1  固定唯讀記憶體(ROM)266 15.3.2  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PROM)267 15.3.3  可改寫唯讀記憶體(EPROM)268 15.3.4  電可改寫唯讀記憶體(EEPROM)269 第16章  電力電子電路270 16.1  整流電路(AC-DC變換電路)270 16.1.1  不可控整流電路270 16.1.2  可控整流電路272 16.2  斬波電路

(DC-DC變換電路)275 16.2.1  基本斬波電路276 16.2.2  複合斬波電路280 16.3  逆變電路(DC-AC變換電路)283 16.3.1  逆變原理283 16.3.2  電壓型逆變電路283 16.3.3  電流型逆變電路288 16.3.4  複合型逆變電路290 16.4  PWM控制技術293 16.4.1  PWM控制的基本原理293 16.4.2  SPWM波的產生294 16.4.3  PWM控制方式297 16.4.4  PWM整流電路301 16.5  交流調壓電路302 16.5.1  單向晶閘管交流調壓電路302

16.5.2  雙向晶閘管交流調壓電路303 16.5.3  脈衝控制交流調壓電路304 16.5.4  三相交流調壓電路306 16.6  交變頻電路(ACAC變換電路)306 16.6.1  單相交交變頻電路306 16.6.2  三相交交變頻電路309 第17章  常用晶片(積體電路)及其應用電路311

兼具高可靠性與低變異度的 Cu/GeOxNy/P+-Si 電阻式記憶體

為了解決ac轉dc 24v的問題,作者古淯辰 這樣論述:

記憶體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讓人類需要兼具大量資料儲存空間與快速讀寫性能的記憶體,目前市面的固態硬碟與DRAM的讀寫速度仍有一段差距,因此需要研究新的記憶體來達成這個目標,電阻式記憶體有著快速的讀寫速度與高密度堆積的潛力,為目前主流新興記憶體的一種,但元件的變異度太大使得電阻式記憶體難以有更大的儲存容量,因此本研究著重於變異度的改善。本篇用銅當作上電極,藉由銅導電絲的形成來轉換阻態,絕緣層則沉積GeOx與GeOxNy來比較性質差異。結果可觀察到GeOxNy元件的特性得到大幅改善,與同製程下的GeOx相比,擁有更低的變異度與更高的可靠度,脈衝操作的耐久性可以超過10^6、資料於

85°C下可保存超過10^4且直流耐久性可超過10^3,CV值則從原本的20-30%降低到10%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