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l port to port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航運管理學系 蔡豐明、趙時樑所指導 洪維欣的 利用QFD探討貨櫃航商服務品質之經營策略-以海運承攬業者為例 (2015),提出Yml port to port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重要度績效分析法、品質機能展開法、海運承攬運送業、貨櫃航商、經營策略、航運策略聯盟、多角化策略。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余銘忠所指導 楊珊珊的 結合資料包絡分析與模糊偏好關係評估航運公司營運績效 (2009),提出因為有 航運公司法、模糊偏好關係、資料包絡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Yml port to port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Yml port to port,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利用QFD探討貨櫃航商服務品質之經營策略-以海運承攬業者為例

為了解決Yml port to port的問題,作者洪維欣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以海運承攬業者之角度探討貨櫃航商服務品質之經營策略,首先根據文獻建構當前承攬業者對於定期航商之服務需求,透過重要滿意度問卷,以台灣地區海運承攬業者為研究對象,調查各需求項之重要度及滿意度,藉由重要度績效分析法來解析貨櫃航商應優先改善之項目排序,分析出顧客所重視的衡量因素,隨後依據過去學者研究來進行船公司可以改善服務品質之方案建立營運策略構面,接著透過品質機能展開法來發展其執行之優先順序,貨櫃航商便能針對海運承攬業者之需求做出改善策略。本研究結果可分兩方面,包括:透過第一階段問卷及IPA分析後,歸納得知貨櫃航商服務品質改善之優先改善項目順序結果:安全運輸及準時性、優惠的運輸費用、合理

的處理及附加費、從業人員海運專業知識、營運碼頭機具運作正常、貨櫃及船舶良率、方便快速的電子系統、良好的服務態度及人員形象、應有的階梯費率、整合型運輸服務、多國代理行及承攬業、多樣密集的航線組合、即時貨況及文件資料查詢、優良的公司商譽形象等。根據前測問卷所得結論與並參考相關文獻來發展貨櫃航運業者經營策略,利用品質機能展開法設計與回收問卷後,本研究進一步提出十三項定期貨櫃航運業者經營策略順序建議如下:具有優良的服務品質與高度的顧客忠誠度及滿意度、擁有高度市場占有率及高獲利率、提供流暢的託運手續與提升交貨/提貨的準時性、培養客服人員的應變能力及專業態度、提高文件準確率及船期穩定度、提供駁船/鐵路/拖

車複合運送、落實員工教育訓練制度、船公司與複合運輸工具之間的運量共享、整合併裝/報關業/船務代理/物流相關業務、建置專用碼頭貨櫃集散站及貨櫃與船舶製造、經營散裝船運/航空郵輪業/零售/觀光或其他產業、船公司間共同派船及運費同盟、配合碼頭與港務局及裝卸公司共同合資。最後,本研究根據上述實證結果提出建議以供貨櫃航商改善服務品質之參考,據以制定以海運承攬業為導向之經營管理方針,以提升定期貨櫃航運市場的貨櫃航商於市場之佔有率及競爭力。

結合資料包絡分析與模糊偏好關係評估航運公司營運績效

為了解決Yml port to port的問題,作者楊珊珊 這樣論述:

全球金融危機使得貨櫃貿易受到嚴重衝擊,在競爭激烈的海運市場中,如何透過提升服務品質與營運績效以增加競爭優勢,將是一個重要課題。本研究應用DEA 與模糊偏好關係法(Fuzzy Preference Relations),評估並比較2005 年至2009 年間亞洲地區六大國際航運公司之營運績效。本研究將改善傳統CCR 模式鑑別能力較低的缺點,透過交叉效率值之計算以區隔較接近之效率值。為了使效率值更具鑑別度,再運用模糊偏好關係兩兩比較之特性,求算出更精確之效率值。研究結果顯示,各航運公司間之效率表現,COSCO(2007)、COSCO(2008)、Evergreen Group (2007)、Ev

ergreen Group (2008)及Hanjin(2008)屬於表現較好的航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