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IC LR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系 施天從所指導 廖泉裕的 400-Gb/s高速四階脈波振幅調變光接收模組研製 (2017),提出GBIC LR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光收發模組、光接收模組、四階脈波振幅調變。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GBIC LR,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400-Gb/s高速四階脈波振幅調變光接收模組研製

為了解決GBIC LR的問題,作者廖泉裕 這樣論述:

本論文設計25-Gb/s長距離小封裝光收發模組(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 transceiver ,SFP-LR)與400-Gb/s高速四階脈波振幅調變(4-level 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 PAM-4)光發射接收模組。25-Gb/s長距離小封裝光收發模組,在光發射端,使用波長1310nm分佈回饋式雷射(Distributed Feedback Laser, DFB)並採用TO56高速罐型封裝之光發射次模組(Transmitter Optical Sub-Assembly, TOSA),光接收端部分,使用光電二極體(Photod

iode, PD)、含限幅放大功能的轉阻放大器(Transimpedance Amplifier, TIA),並採用TO46高速罐型封裝之光接收次模組(Receiver Optical Subassembly, ROSA),以及搭配內建時脈回復電路(Clock and Data Recovery ,CDR)單通道驅動接收電路晶片。400-Gb/s四階脈波振幅調變光接收模組,在光接收端,使用單模四通道檢光二極體陣列(array)、含四通道線性放大功能的轉阻放大器(Quad Linear TIA)電路晶片。此外,本論文也對研製之模組進行量測,使用25.78125-Gb/s 231-1的偽隨機二元序

列(Pseudo-Random Bit Sequence, PRBS)訊號進行長距離小封裝光收發模組BtB(back to back)及經過十公里單模光纖(Single Mode Fiber ,SMF)傳輸測量,測得光發射端訊號眼圖消光比為3.727dB、訊雜比為6.5、上升時間為18.52ps、下降時間為30.23ps、抖動值10.939ps、遮罩餘裕度為16.8%;經單模光纖十公里傳輸後接收端訊號眼圖訊雜比為7.03、上升時間為14.21ps、下降時間為15.42ps、抖動值為10.853ps,且在誤碼率為10-12的條件下,接收端靈敏度為-7.9dBm,證實本論文設計之光收發收模組能成功

進行25-Gb/s十公里傳輸。在光發射端使用50-Gb/s 215-1的交流訊號搭配馬赫-曾德爾調變器(Mach Zender Modulator, MZM)及可調諧雷射(Tunable Laser, TL),進行400-Gb/s高速四階脈波振幅調變光接收模組BtB(back to back)及經過十公里單模光纖(Single Mode Fiber ,SMF)傳輸測量,誤碼率分別為5.18×10-7及1.92×10-4,符合IEEE 802.3bs KP4前向誤差修正(FEC)標準,證實本論文設計之光接收模組能成功進行400-Gb/s十公里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