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link R32 晶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國立中興大學 分子生物學研究所 許文輝所指導 黃秀琳的 利用微陣列基因晶片探討鴨繁殖性狀之分子遺傳標記 (2010),提出D link R32 晶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鴨、DNA晶片、DNA多態性、基因型鑑定、標記輔助選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D link R32 晶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利用微陣列基因晶片探討鴨繁殖性狀之分子遺傳標記

為了解決D link R32 晶片的問題,作者黃秀琳 這樣論述:

本研究之目的在利用微陣列基因晶片探討鴨輸卵管之蛋白分泌部及宮道接合組織差異表現的基因,進一步研究其與孵化率及受精持續天數等繁殖性狀有關基因型的相關性,期能供標記輔助選拔之用。在孵化率的試驗中,利用自行點製的cDNA晶片找尋與此性狀相關之差異表現基因,並在這些基因中,找到了新的RFLP-PCR標記,可用來選拔高孵化率個體: cDNA晶片的數據顯示,在低孵化率群中,ovomucoid之mRNA表現量大於高孵化率族群者1.5倍,real-time PCR的數據與來自晶片的結果相符。我們也比較ovomucoid蛋白質表現量在高、低孵化率兩族群間的差異,結果顯示,低孵化率族群的ovomucoid蛋白比

高孵化率群的表現量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