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S 2473 SS400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製造科技研究所 楊哲化所指導 吳善硯的 應用非線性超音波技術評估鋼疲勞損傷 (2013),提出CNS 2473 SS400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鋼CNS SS400、不銹鋼SUS 304、疲勞損傷、非線性超音波技術。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CNS 2473 SS400,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應用非線性超音波技術評估鋼疲勞損傷

為了解決CNS 2473 SS400的問題,作者吳善硯 這樣論述:

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商業化的競爭,傳統的破壞力學、材料力學所設計的產品已經無法同時兼顧高品質、高可靠度卻低成本,而這些高科技產品往往伴隨著後續高維修成本,所以如何使產品擁有較低的生產成本,又可以發揮材料高效能,以及高安全性,非破壞檢測技術是不可或缺。而影響這些尖端產品表現的原因,往往在於製造方面就已經出了問題,隨著精度之提高,傳統超音波技術已經無法檢測出製造前材料本身之微小缺陷或使用中產品之初步破壞跡象,因此之後有非線性超音波技術的應用。 其中又以減少結構使用中之維護成本以及安全性最為重要,因此本研究主要利用非線性超音波量測系統,產生高能量的波入射鋼材,透過穿透法在另一端接收其

二倍頻訊號,再依二倍頻振幅與基頻振幅平方之比值計算鋼材的非線性因子。由於二倍頻訊號遠比基頻訊號小,因此如何得到材料本身微小變化所產生的二倍頻訊號也是本文之重點。然後依上述方法對鋼材在不同疲勞週期下量測其非線性因子,藉由不同疲勞週期與其非線性因子之關係,可以繪製材料非線性因子與循環應力次數曲線。最後結果顯示,隨著施加循環應力次數的增加,非線性因子也有增加的趨勢,因此利用非線性超音波技術可以用來評估鋼的疲勞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