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2O3 name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Name the elements presentt n Al2O3 And write the valencies ...也說明:Name the elements presentt n Al2O3 And write the valencies of all elements present too - Science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機械工程系所 吳宗信所指導 林育宏的 低腔壓高濃度過氧化氫混合式火箭引擎之研究 (2021),提出Al2O3 name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混合式火箭引擎、渦漩注入式燃燒室、高濃度過氧化氫、聚丙烯、推力控制、低腔壓、深度節流、前瞻火箭研究中心。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化學暨生物化學研究所 于淑君所指導 于興唐的 錨定含氮雜環碳烯於金奈米粒子載體式觸媒 — 可循環及持續使用的催化系統應用於Hantzsch反應及Fischer酯化反應 (2020),提出因為有 Haztzsch反應、Fischer酯化反應、含氮雜環碳烯離子液體、金奈米粒子、載體式觸媒、觸媒回收再利用的重點而找出了 Al2O3 name的解答。

最後網站Refractive Index of Al2O3 for Thin Film Thickness Measurement則補充:Aluminium oxide is the family of inorganic compounds with the chemical formula ... other names, reflecting its widespread occurrence in nature and industry.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Al2O3 name,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低腔壓高濃度過氧化氫混合式火箭引擎之研究

為了解決Al2O3 name的問題,作者林育宏 這樣論述:

本論文為混合式火箭系統入軌段火箭引擎的前期研究,除了高引擎效率的要求外,更需要精準的推力控制與降低入軌段火箭的結構重量比,以增加入軌精度與酬載能力。混合式火箭引擎具相對安全、綠色環保、可推力控制、管路簡單、低成本等優點,並且可以輕易地達到引擎深度節流推力控制,對於僅能單次使用、需要精準進入軌道的入軌段火箭推進系統有相當大的應用潛力。其最大的優點是燃料在常溫下為固態、易保存且安全,即使燃燒室或儲存槽受損,固態的燃料也不會因此產生劇烈的燃燒而導致爆炸。雖然混合式推進系統有不少優於固態及液態推進系統的特性,相較事先預混燃料與氧化劑的固態推進系統及可精準控制氧燃比而達到高度燃燒效率的液態推進系統,混

合式推進系統有擴散焰邊界層燃燒特性,此因素導致混合式推進系統的燃料燃燒速率普遍偏低,使得設計大推力引擎設計時需要長度較長的燃燒室來提供足夠的燃料燃燒表面積,也導致得更高長徑比的火箭設計。針對此問題,本論文利用渦漩注入氧化劑的方式,增加了氧化劑在引擎內部的滯留時間,並藉由渦旋流場提升氧化劑與燃料的混合效率以及燃料耗蝕率;同時降低引擎燃燒室工作壓力以研究其推進效能,並與較高工作壓力進行比較。本論文使用氮氣加壓供流系統驅動90%高濃度過氧化氫 (high-test peroxide) 進入觸媒床,並使用三氧化二鋁 (Al2O3) 為載體的三氧化二錳 (Mn2O3) 觸媒進行催化分解,隨後以渦漩注入的

方式注入燃燒腔,並與燃料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進行燃燒,最後經由石墨鐘形噴嘴 (bell-shaped nozzle) 噴出燃燒腔後產生推力。實驗部分首先透過深度節流測試先針對原版腔壓40 barA引擎在低腔壓下的氧燃比 (O/F ratio)、特徵速度 (C*)、比衝值 (Isp) 等引擎性能進行研究,提供後續設計20 barA低腔壓引擎的依據,並整理出觸媒床等壓損以及燃燒室等流速的引擎設計轉換模型;同時使用CFD模擬驗證渦漩注射器於氧化劑全流量下 (425 g/s) 的壓損與等壓損轉換模型預測的數值接近 (~1.3 bar)。由腔壓20 barA 引擎的8秒hot-f

ire實驗結果顯示,由於推力係數 (CF) 在低腔壓引擎的理論值 (~1.4) 相較於腔壓40 barA引擎的推力係數理論值 (~1.5) 較低,因此腔壓20 barA引擎的海平面Isp相較於腔壓40 barA引擎的Isp 低了約13 s,但是兩組引擎具有相近的Isp效率 (~94%),且長時間的24秒hot-fire測試顯示Isp效率會因長時間燃燒而提升至97%。此外,氧化劑流量皆線性正比於推力與腔壓,判定係數 (R2) 也高於99%,實現混合式火箭引擎推力控制的優異性能。透過燃料耗蝕率與氧通量之關係式可知,低腔壓引擎在相同氧化劑通量下 (100 kg/m2s) 較腔壓40 barA引擎降低

了約15%的燃料耗蝕率,因此引擎的燃料耗蝕率會受到腔體壓力轉換的影響而變動,本論文也針對此現象歸納出一校正方法以預測不同腔壓下的燃料耗蝕率,此校正後的關係式可提供未來不同腔壓引擎燃料長度設計上的準則。最後將雙氧水貯存瓶的上游氮氣加壓壓力從約58 barA降低至38 barA並進行8秒hot-fire測試,結果顯示仍能得到與過往測試相當接近的Isp效率 (~94%),而此特性除了能讓雙氧水及氮氣貯存瓶擁有輕量化設計的可能性,搭配具流量控制的控制閥也有利於未來箭體朝向blowdown type型式的設計,因此雙氧水加壓桶槽上的氮氣調壓閥 (N2 pressure regulator valve)

將可省去,得以降低供流系統的重量,並增加箭體的酬載能力,對於未來箭體輕量化將是一大優勢。

錨定含氮雜環碳烯於金奈米粒子載體式觸媒 — 可循環及持續使用的催化系統應用於Hantzsch反應及Fischer酯化反應

為了解決Al2O3 name的問題,作者于興唐 這樣論述:

本篇論文以硫醇官能基修飾含氮雜環碳烯(NHC)離子液體,合成硫化含氮雜環碳烯(NHC)離子液體1-(6-mercaptohexyl)-3-methyl- imidazolium hexafluorophosphate, [hmimSH]PF6(6),並以正辛基硫醇為保護劑的金奈米粒子(7)為載體,利用置換法(place exchange)將離子液體[hmimSH]PF6(6)錨定於金奈米粒子(7)表面,成功製備出表面修飾有含氮雜環碳烯的金奈米粒子[NHC-Au NPs](8)。由於金奈米粒子本身的性質及其表面所修飾的有機分子,在多數有機溶劑中擁有很好的分散性,而本論藉由此特性以簡便、易操作的

液相光譜分析儀器,例如核磁共振光譜儀,對金奈米粒子7或8進行結構鑑定與定性以及定量分析,並以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測量金奈米粒子的粒徑分佈情況。由文獻報導得知含氮雜環碳烯離子液體可作為觸媒,對特定有機反應具有良好的催化效率,但如何將觸媒回收、純化、再利用卻是一大挑戰。本篇論文分別以離子液體觸媒[hmim]PF6(2)與載體式觸媒(8)針對醛類分子、乙醯乙酸乙酯、5,5-二甲基-1,3-環己二酮(dimedone)和醋酸銨進行的Hantzsch反應,以及醇類分子和醋酸進行的Fischer酯化反應,探討兩系統在催化活性上的差異。而研究結果發現均相的離子液體觸媒(2)其催化效率與載體式觸媒(8)

相近,完全不會因為將其固定在金奈米粒子表面所經歷的‟非均相”過程而降低其催化活性。同時,我們也在實驗過程中意外的發現以正辛基硫醇為保護劑的金奈米粒子(7)對於上述兩種催化反應皆具有一定的催化效果,因此本論文也針對[hmim]PF6(2)、金奈米粒子(7),以及載體式觸媒(8)的催化活性進行比較,藉以了解三種觸媒的催化機制與差異性。最後,本研究利用金奈米粒子在溶劑中的可分散性、可沉澱性,以及沉澱後的再分散特性探討載體式觸媒(8)催化苯甲醛、乙醯乙酸乙酯、5,5-二甲基-1,3-環己二酮(dimedone)和醋酸銨之間的Hantzsch反應效率、觸媒回收與再生使用效率。研究結果發現,即使經過十次催

化循環,載體式觸媒(8)仍能保有非常高的催化活性,並且透過簡便離心方式便可輕易將觸媒回收,而此系統不僅經過多次循環再利用後仍能維持非常高的回收效率,同時也具有高穩定性,回收後的觸媒經氫核磁共振光譜及穿透式電子顯微鏡成像分析均證實與參與催化反應前相比較無明顯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