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5鋁合金抗拉強度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劉傳璽、尤尚邦所指導 鄭凱維的 應用田口法於AZ31鎂合金薄板摩擦攪拌銲接之最佳參數設計 (2021),提出7075鋁合金抗拉強度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鎂合金、摩擦攪拌銲接、田口法、抗拉強度。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模具工程系 許進忠所指導 高啟源的 鋁合金7075線材輥軋之高階曲線輥輪槽型設計與成形分析 (2021),提出因為有 輥軋伸線製程設計、Bézier曲線槽型設計、7075鋁合金、田口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7075鋁合金抗拉強度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7075鋁合金抗拉強度,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應用田口法於AZ31鎂合金薄板摩擦攪拌銲接之最佳參數設計

為了解決7075鋁合金抗拉強度的問題,作者鄭凱維 這樣論述:

本研究使用精密型五軸加工機,配合自行設計得夾具夾持厚度為1 mm之AZ31鎂合金薄板試片,固定於工作平台上進行摩擦攪拌銲接,使用田口法減少實驗次數並找出最適參數組合以得到最佳的抗拉強度,用L9的田口直交表設計加工參數,三種因子與各三種水準分別為攪拌頭肩部尺寸(2、2.5、3 mm)、主軸轉速(14000、15000、16000 rpm)以及進給速度(5、10、15 mm/min)。銲接後再進行銲道的表面觀察、微硬度試驗、金相顯微組織觀察、拉伸試驗及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測分析,實驗後得到以下幾項結論:1. 銲道的孔洞缺陷直接影響銲道的抗拉強度,從拉伸試驗的斷裂面能看出其斷裂位置並非原本的對接邊

,而是銲道造成的孔洞處斷裂,抗拉強度最高的編號5試片其孔洞缺陷最小,抗拉強度最高,能判斷孔洞缺陷對銲道抗拉強度有非常大的負面影響。2. 最高的抗拉強度為編號五試片,其參數為2.5 mm肩部尺寸、15000 rpm、15 mm/min,抗拉強度為169.052 Mpa,約為母材強度的65%,最低的抗拉強度為編號1試片,其參數為2 mm肩部尺寸、14000 rpm及5 mm/min,抗拉強度為30.804 Mpa,為母材強度的11%。3. 編號5號試片出現延性破壞的酒窩狀(dimple)組織,顯示本試片在拉伸過程中產生了塑性變形,其他八組試片發現材料的斷面呈現劈裂面或自由表面,尚未完全塑性變形

便破斷,可以得知其他組別試片的破斷面皆為脆性破壞。4. 透過田口法,找出之最適參數為A2(2.5 mm肩部尺寸)、B2(15000 rpm)、C3(15 mm/min)參數組合,其剛好為實驗參數配置的編號五號試片。

鋁合金7075線材輥軋之高階曲線輥輪槽型設計與成形分析

為了解決7075鋁合金抗拉強度的問題,作者高啟源 這樣論述:

線材輥軋(wire rolling)是透過多組輥輪對長條形材料輥軋成形至所需斷面尺寸,以圓形或異型斷面輪廓之型材作為扣件成形用線材使用,結合後段抽線成形製程,以抽線眼模提高斷面輪廓尺寸精度。本論文提出雙輥式線材熱作輥軋槽型設計方法,以20 mm 之鋁合金7075 圓棒素材輥軋至直徑16mm為例,進行二階段研究,第一階段為圓-橢圓-圓(R-O-R)及圓-Bézierr曲線-圓(R-B-R)槽型設計之差異性分析,以確認圓-Bézier曲線-圓輥軋槽型設計之可行性;第二階段針對圓-Bézier曲線-圓進行田口法最佳化製程設計,考慮線材溫度、輥軋速度及摩擦條件,以獲得較佳之成形條件。使用固定面積減縮

比進行道次及槽形輪廓設計,為探討橢圓槽形之長短軸比率效應,上下輥輪間之橢圓槽垂直軸長分別取17.6 mm,16 mm及14.4 mm (16 mm之1.1、 1.0 及 0.9倍,垂直壓縮量2.4 mm,4 mm及5.6 mm),橢圓之水平軸長則由面積減縮比計算,而下輥輪間之Bézier曲線槽垂直高度取16 mm之0.9倍(較大下壓量)。本論文提出Bézierr曲線槽之控制點決定方法,以達成平滑槽型及面積減縮比限制。第一階段之分析結果顯示,圓-橢圓-圓槽型在槽型設計時,第一站垂直壓縮量5.6 mm 之扭力較垂直壓縮量2.4 mm 高23%,但是垂直壓縮量2.4 mm在第二站輥軋時造成嚴重溢料且

扭矩較垂直壓縮量5.6 mm設計高一倍。Bézier曲線槽型設計時(垂直壓縮量5.6 mm),第一站扭力較垂直壓縮量2.4 mm 高16%,但是在第二站輥圓之成品無溢料缺陷,最大輪廓偏差度較其他三組佳。由第一成形站之等效應變分佈比較,Bézier曲線槽型設計分佈平順,表示胚料由外到內均勻變形,在第二站成形所需的由線力(Fx) 也比其他三組R-O-R設計低。由田口分析所得之最佳輥軋製程條件為線材溫度400℃、輥軋切線速度20mm/s、定剪摩擦0.45時扭力最小,為161 N-m。本研究已建立材輥軋原型機設計及製造組立,並進行初步實驗,輥軋實驗所得之輥軋負荷曲線與CAE分析趨勢相近,完成之成品最大

直徑偏差在垂直方向為6%,在水平方向為1%,實驗結果證明本研究所提出之Bézier曲線槽型設計可行且產品尺寸與輪廓精度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