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hz頻段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5ghz頻段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美)科爾曼寫的 CWNA官方學習指南(第3版):認證無線網絡管理員PW0-105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802.11ac與新一代無線網路技術標準發展與演進 - 電子時報也說明:1999年追加了5GHz頻段、較先進的OFDM(正交分頻多工)調變技術的802.11a,與同樣2.4GHz頻段、DSSS調變技術的802.11b規格,連線速率分別達到54、11Mbps,戶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鄭慕德所指導 黃斯榆的 第五代行動通訊與無線網路共存干擾抑制探討 (2020),提出5ghz頻段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FR1頻段、無線區域網路、共存干擾、鏈路預算、接收器靈敏度、系統隔離度。

而第二篇論文明新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系碩士在職專班 呂文嘉所指導 彭煜瑋的 WIFI雙饋入微帶陣列天線之設計與應用 (2019),提出因為有 多重輸入多重輸出、無線區域網路、雙饋入、陣列天線的重點而找出了 5ghz頻段的解答。

最後網站iPhone 12 你不知道的小秘密:正式支援5GHz 頻段的個人熱點 ...則補充:一直以來iPhone 的個人熱點都僅支援2.4GHz 頻段,不像很多Android 手機陸陸續續都加入5G、2.4G 兩種選項,以Apple 近年的做事風格是蠻正常,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5ghz頻段,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CWNA官方學習指南(第3版):認證無線網絡管理員PW0-105

為了解決5ghz頻段的問題,作者(美)科爾曼 這樣論述:

《CWNA官方學習指南(第3版):認證無線網絡管理員PW0 105》是供你備考PW0-105 CWNA認證考試的最新版書籍。本書內容全面,涵蓋備考需要掌握的全部內容,包括射頻基礎知識、射頻組件、無線LAN拓撲、無線接入、入侵監控、無線攻擊、故障排除以及其他許多重要主題和概念。主要內容◆ 全面系統講述所有考試目標,助你自信備考◆ 實用的「動手練習」幫你鞏固關鍵技能◆ 「真實場景」將你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於實際工作中◆ 每章末尾的「復習題」頗具挑戰性,可用於為考試熱身◆ 每章的「考試要點」列出考前必須熟練掌握的要點,這是本書的一個重要特色◆ 本書提供的易撕考點卡詳細列出所有官方考試目標,指出每個目標

對應的章號,以便你對照每個目標跟蹤備考情況David D. Coleman 是Aerohive 網絡公司的全球培訓經理,該公司是屢獲殊榮的協作控制無線局域網架構的創立者,網址是www.aerohive.com。Coleman 負責Aerohive 合作伙伴和客戶的培訓事務,為來自全球各地的IT 專業人員講授無線網絡管理、無線網絡安全和無線幀分析課程。Coleman 著有多本無線網絡領域的書籍和白皮書,他被認為是802.11 技術領域的權威,是CWNE #4。Coleman 平時居住在美國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 第1章 無線標准、組織與基礎概述1.1 無線局域網歷史回顧1.2

標准組織1.2.1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1.2.2 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通信部門1.2.3 電子與電氣工程師協會1.2.4 互聯網工程任務組1.2.5 Wi-Fi聯盟1.2.6 國際標准化組織1.3 核心層、分布層與訪問層1.4 通信基礎1.4.1 理解載波信號1.4.2 理解鍵控法1.5 小結1.6 考試要點1.7 復習題第2章 射頻基礎2.1 射頻信號的定義2.2 射頻特性2.2.1 波長2.2.2 頻率2.2.3 振幅2.2.4 相位2.3 射頻傳播行為2.3.1 射頻波傳播2.3.2 吸收2.3.3 反射2.3.4 散射2.3.5 折射2.3.6 衍射2.3.7 損耗(衰減)2.3.8 自

由空間路徑損耗2.3.9 多徑現象2.3.10 增益(放大)2.4 小結2.5 考試要點2.6 復習題第3章 射頻組件、測量與數3.1 射頻組件3.1.1 發射機3.1.2 天線3.1.3 接收機3.1.4 主動輻射器(IR)3.1.5 等效全向輻射功率3.2 功率單位和相對單位3.2.1 瓦特3.2.2 毫瓦3.2.3 分貝3.2.4 dBi3.2.5 dBd3.2.6 dBm3.2.7 平方反比法則3.3 射頻數學3.3.1 10與3規則3.3.2 射頻數學小結3.4 本底噪聲3.5 信噪比3.6 接收信號強度指示3.7 鏈路預算3.8 衰落容限/系統操作容限3.9 小結3.10 考試要點

3.11 復習題第4章 射頻信號與天線概念4.1 方位圖與正視圖(天線輻射包絡圖)4.2 解析極化圖4.3 波束寬度4.4 天線類型4.4.1 全向天線4.4.2 半定向天線4.4.3 高度定向天線4.4.4 扇形天線4.4.5 天線陣列4.5 可視視距4.6 射頻視距4.7 菲涅耳區4.8 地球曲率4.9 天線極化4.10 天線分集4.11 多進多出4.12 MIMO天線4.12.1 室內MIMO天線4.12.2 室外MIMO天線4.13 天線連接與安裝4.13.1 電壓駐波比4.13.2 信號損耗4.13.3 天線安裝4.14 天線配件4.14.1 電纜4.14.2 接頭4.14.3 分離

器4.14.4 放大器4.14.5 衰減器4.14.6 避雷器4.14.7 接地棒與接地線4.15 小結4.16 考試要點18.5.1 MSDU聚合(A-MSDU)18.5.2 MPDU聚合(A-MPDU)18.5.3 塊確認18.5.4 縮減幀間間隔18.5.5 HT電源管理18.6 HT工作模式18.6.1 20/40MHz信道工作模式18.6.2 HT保護模式(0~3)18.6.3 RTS/CTS與CTS-to-Self18.7 小結18.8 考試要點18.9 復習題附錄A 復習題答案附錄B 略語表、首字母縮略詞及功率管理規定附錄C 關於本書附加學習工具4.17 復習題第5章 IEEE

802.11標准5.1 IEEE 802.11原始標准5.2 批准通過的IEEE 802.11-2007修正案5.2.1 802.11b 1205.2.2 802.11a 1205.2.3 802.11g 1215.2.4 802.11d 1245.2.5 802.11h 1245.2.6 802.11i 1255.2.7 802.11j 1265.2.8 802.11e 1275.3 批准通過的Post-2007修正案5.3.1 802.11r-20085.3.2 802.11k-20085.3.3 802.11y-20085.3.4 802.11w-20095.3.5 802.11n-20

095.3.6 802.11z-20105.3.7 802.11u-20115.3.8 802.11v-20115.3.9 802.11s-20115.4 IEEE 802.11修正案草案5.4.1 802.11p 1325.4.2 802.11aa 1325.4.3 802.11ac 1335.4.4 802.11ad 1335.4.5 802.11ae 1335.4.6 802.11af 1335.4.7 802.11ah 1345.5 已經失效的修正案5.5.1 802.11F5.5.2 802.11T5.6 802.11m任務組5.7 小結5.8 考試要點5.9 復習題第6章 無線網絡

與擴頻技術6.1 ISM頻段6.1.1 900MHz ISM頻段6.1.2 2.4GHz ISM頻段6.1.3 5.8GHz ISM頻段6.2 UNII頻段6.2.1 UNII-1(低)頻段6.2.2 UNII-2(中)頻段6.2.3 UNII-2擴展頻段6.2.4 UNII-3(高)頻段6.3 3.6GHz頻段6.4 4.9GHz頻段6.5 未來的Wi-Fi頻段6.6 窄帶傳輸與擴頻傳輸6.7 跳頻擴頻6.7.1 跳頻序列6.7.2 駐留時間6.7.3 跳變時間6.7.4 調制6.8 直序擴頻6.8.1 DSSS數據編碼6.8.2 調制6.9 分組二進制卷積碼6.10 正交頻分復用6.10.

1 卷積編碼6.10.2 調制6.11 2.4GHz信道6.12 5GHz信道6.13 相鄰信道、非相鄰信道與重疊信道6.14 吞吐量與帶寬 1636.15 通信抗逆力 1646.16 小結 1646.17 考試要點6.18 復習題第7章 無線局域網拓撲結構7.1 無線網絡拓撲結構7.1.1 無線廣域網(WWAN)7.1.2 無線城域網(WMAN)7.1.3 無線個人域網7.1.4 無線局域網7.2 802.11拓撲結構7.2.1 接入點7.2.2 客戶端7.2.3 集成服務7.2.4 分布系統7.2.5 無線分布系統7.2.6 服務集標識符7.2.7 基礎服務集7.2.8 基礎服務集標識符7

.2.9 基本服務區7.2.10 擴展服務集7.2.11 獨立基礎服務集7.2.12 Mesh基礎服務集7.3 802.11配置模式7.3.1 接入點模式7.3.2 客戶端模式7.4 小結7.5 考試要點7.6 復習題第8章 802.11媒介訪問8.1 CSMA/CA與CSMA/CD8.2 沖突檢測8.3 分布式協調功能(DCF)8.3.1 幀間間隔(IFS)8.3.2 Duration/ID字段8.3.3 載波偵聽8.3.4 隨機回退計時器8.4 點協調功能8.5 混合協調功能8.5.1 增強的分布式信道訪問8.5.2 HCF控制信道訪問8.6 塊確認8.7 Wi-Fi多媒體8.8 通話公平

機制8.9 小結8.10 考試要點8.11 復習題第9章 802.11 MAC架構9.1 數據包、 幀和位9.2 數據鏈路層9.2.1 MAC服務數據單元9.2.2 MAC協議數據單元9.3 物理層9.3.1 PLCP服務數據單元9.3.2 PLCP協議數據單元9.4 802.11和802.3互操作性9.5 三種802.11幀類型9.5.1 管理幀9.5.2 控制幀9.5.3 數據幀9.6 信標管理幀9.6.1 被動掃描9.6.2 主動掃描9.7 認證9.7.1 開放式系統認證9.7.2 共享密鑰認證9.8 關聯9.8.1 認證狀態與關聯狀態9.8.2 基本速率與支持速率9.8.3 漫游9.8

.4 重關聯9.8.5 解除關聯9.8.6 解除認證9.9 確認幀9.10 分片9.11 保護機制9.11.1 RTS/CTS9.11.2 CTS-to-Self9.12 數據幀9.13 電源管理9.13.1 主動模式9.13.2 節電模式9.13.3 流量指示圖9.13.4 傳輸流量指示消息9.13.5 通告流量指示消息9.13.6 WMM節電模式與U-APSD9.13.7 802.11n電源管理9.14 頻段引導9.15 小結9.16 考試要點9.17 復習題第10章 無線局域網架構10.1 無線局域網客戶端設備10.1.1 無線射頻(網)卡類型10.1.2 無線射頻(網)卡芯片組10.1

.3 客戶端實用程序10.2 管理、控制和數據平面10.2.1 管理平面10.2.2 控制平面10.2.3 數據平面10.3 WLAN架構10.3.1 自治型WLAN架構10.3.2 無線網絡管理系統10.3.3 集中式WLAN架構10.3.4 分布式WLAN架構10.3.5 統一無線局域網結構10.4 專業無線局域網基礎設施10.4.1 無線工作組網橋10.4.2 無線局域網網橋10.4.3 家用無線路由器10.4.4 無線局域網Mesh接入點10.4.5 無線局域網陣列10.4.6 虛擬接入點系統10.4.7 實時定位系統10.4.8 Wi-Fi語音10.5 小結10.6 考試要點10.7

復習題第11章 無線局域網部署和垂直市場11.1 常見無線局域網應用與設備部署注意事項11.1.1 數據11.1.2 語音11.1.3 視頻11.1.4 實時定位服務11.1.5 移動設備11.2 企業數據接入與終端用戶的移動性11.3 網絡延伸到遠端11.4 建築物之間的橋接11.5 無線運營商-- 最后一英里的數據交付11.6 小型辦公室/家庭辦公室11.7 移動辦公網絡11.8 教育/教室使用11.9 工業-- 倉儲和制造11.10 醫療保健-- 醫院和辦公室11.11 市政網絡11.12 熱點-- 公共網絡接入11.13 交通網絡11.14 執法網絡11.15 快速應急網絡11.16

固網與移動網的融合11.17 無線局域網與健康11.18 無線局域網供應商11.19 小結11.20 考試要點11.21 復習題第12章 無線局域網排錯12.1第2層重傳問題12.1.1 射頻干擾12.1.2 多徑現象12.1.3 鄰頻干擾12.1.4 低信噪比12.1.5 不匹配的功率設置12.1.6 近/遠問題12.1.7 隱藏節點12.2 802.11信號覆蓋要點12.2.1 動態速率調整12.2.2 漫游12.2.3 三層漫游12.2.4 同頻干擾12.2.5 信道復用/多信道體系結構12.2.6 單信道體系結構12.3 容量與覆蓋12.3.1 超大尺寸的覆蓋蜂窩12.3.2 物理環

境12.4 語音和數據12.5 性能12.6 天氣影響12.7 小結12.8 考試要點12.9 復習題第13章 無線局域網安全架構13.1 無線局域網安全基礎13.1.1 數據保密13.1.2 認證、授權與統計13.1.3 分段13.1.4 監控與安全策略13.2 傳統的無線局域網安全機制13.2.1 傳統的認證方式13.2.2 靜態WEP加密13.2.3 MAC地址過濾13.2.4 SSID隱藏13.3 強健安全機制13.3.1 強健安全網絡13.3.2 認證與授權13.3.3 PSK認證13.3.4 私有PSK認證13.3.5 802.1X/EAP架構13.3.6 EAP類型13.3.7

生成動態加密密鑰13.3.8 四次握手13.3.9 WPA/WPA2-Personal解決方案13.3.10 TKIP加密13.3.11 CCMP加密13.4 流量分段13.4.1 虛擬局域網13.4.2 基於角色的訪問控制13.5 基礎架構安全13.5.1 物理安全13.5.2 接口安全13.6 VPN無線安全13.6.1 三層VPN13.6.2 SSL VPN13.6.3 VPN部署13.7 訪客WLAN安全13.8 小結13.9 考試要點13.10 復習題第14章 無線攻擊、入侵監控與安全策略14.1 無線攻擊14.1.1 非法無線設備14.1.2 對等攻擊14.1.3 竊聽14.1.4

加密破解14.1.5 認證攻擊14.1.6 MAC欺騙14.1.7 管理接口漏洞14.1.8 無線劫持14.1.9 拒絕服務攻擊14.1.10 廠商漏洞攻擊14.1.11 社會工程學14.2 入侵監控14.2.1 無線入侵檢測系統14.2.2 無線入侵防御系統14.2.3 移動WIDS14.2.4 頻譜分析儀14.3 無線安全策略14.3.1 一般性安全策略14.3.2 功能性安全策略14.3.3 信息安全法規14.3.4 無線局域網安全策略建議14.4 小結 38814.5 考試要點 38814.6 復習題 388第15章 射頻現場勘測基礎 39315.1 無線局域網現場勘測概述 3941

5.1.1 客戶簡報15.1.2 業務需求15.1.3 容量與覆蓋要求15.1.4 現有的無線網絡15.1.5 基礎架構連接性15.1.6 安全期望15.1.7 訪客接入15.2 文檔與報告15.2.1 表格與客戶文檔15.2.2 交付報告15.2.3 附加報告15.3 垂直市場15.3.1 室外勘測15.3.2 美觀15.3.3 政府15.3.4 教育15.3.5 醫療15.3.6 熱點15.3.7 零售業15.3.8 倉儲業15.3.9 制造業15.3.10 多租戶大樓15.4 小結15.5 考試要點15.6 復習題第16章 現場勘測系統與設備16.1 現場勘測定義16.1.1 協議分析與

頻譜分析16.1.2 頻譜分析16.1.3 覆蓋分析16.1.4 接入點布局與配置16.1.5 應用分析16.2 現場勘測工具16.2.1 室內現場勘測工具16.2.2 室外現場勘測工具16.3 覆蓋分16.3.1 手工覆蓋分析16.3.2 預測性覆蓋分析16.3.3 自組無線局域網16.4 小結16.5 考試要點16.6 復習題第17章 以太網供電(PoE)17.1 以太網供電(PoE)歷史回顧17.1.1 非標准PoE17.1.2 IEEE 802.3af修正案17.1.3 IEEE 802.3-2005標准第33條款17.1.4 IEEE 802.3at-200917.2 PoE設備概述

17.2.1 受電設備17.2.2 供電設備17.2.3 端接式供電設備17.2.4 中跨式供電設備17.2.5 供電設備引腳分配17.3 規划與部署PoE17.3.1 功率規划17.3.2 冗余17.3.3 802.11n與PoE17.4 小結17.5 考試要點17.6 復習題第18章 高吞吐量(HT)與802.11n18.1 802.11n-2009修正案18.2 MIMO技術18.2.1 射頻鏈18.2.2 空間復用18.2.3 MIMO分集18.2.4 空時分組編碼18.2.5 循環移位分集18.2.6 傳輸波束成形18.3 HT信道18.3.1 20MHz HT與20MHz Non-

HT信道18.3.2 40MHz HT信道18.3.3 40MHz不兼容18.3.4 保護間隔18.3.5 調制編碼方案18.4 HT物理層18.4.1 Non-HT傳統格式18.4.2 HT混合格式18.4.3 HT綠地格式18.5 HT MAC層

5ghz頻段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小米旗下的 POCO 在 2020 年 11 月 24 號發佈了 POCO 品牌全新的入門級手機 POCO M3,雖然只是千元價位的入門機,但性能絕對不失禮!我們一起和大家看看!

POCO M3 用了高通 SnapDragon 662 處理器,內置 4GB 記憶體,分為 64GB和 128GB 內存兩個版本,預載 Android 10 和小米 MIUI 12,雖然不算太強,但作為入門級手機,已經算是相當不錯。POCO M3 配置了6.53寸 19.5:9 FHD+ 的 Dot Drop 水滴屏幕,屏佔比高達 90.34%,機側具備指紋辨識解鎖。Sim卡槽方面,POCO M3 採用真3卡設計,可以同時放 2 張 NanoSIM 和 1張 MicroSD 記憶卡,支援雙 4G 同時待機,絕對是這部機的加分位。Wi-Fi方面,也支援 5GHz 頻段。

POCO M3 配置 3 個後置鏡頭,包括 4800 萬像素,支援自動對焦的主鏡、2百萬像素的景深和2百萬像素的微距鏡頭,未有配置超廣角和遠攝鏡頭,相信是為了和中、高階手機有清晰的分野,不過官方就強調, 4800萬像素主鏡拍攝的照片在放大的情況下同樣清晰,一般生活拍攝絕對應付有餘。POCO M3也配備 800 萬像素前置鏡頭,支援縮時拍攝、AI修圖等功能。

POCO M3 也得到 Hi-Res Audio 認證,無論在聽音樂或者看片,雙喇叭提供高質素的聲音輸出,比其他入門機優勝。

電量也是 POCO M3 的賣點,6000mAh 的電量絕對足夠多於一天的使用需要,如果只是作為 Second Phone 不是經常使用,幾天充一次電也不成問題。官方表示,POCO M3 可以提供最多 583 小時的待機、或者 17 小時的影片播放電力。另外,POCO M3 使用 USB-C 接口,支援最高 18W 有線快充,隨機也會附送一個最高支援 22.5W 的充電插頭。

POCO M3 將會推出黃、藍和黑色三款顏色,64GB 版本開售價是 US$129,11 月 27 日開始在美國率先發售。馬來西亞的開售特價是 RM499,香港方面暫時未有官方訂價,相信 64GB 版本的售價大約為 HK$1000 左右。

第五代行動通訊與無線網路共存干擾抑制探討

為了解決5ghz頻段的問題,作者黃斯榆 這樣論述:

摘要5G行動通訊在過去兩年商轉後增加使用許多過去未使用的頻段,包含了Frequency Range 1(FR1)的3.5GHz 及4.7GHz ;還有Frequency Range 2(FR2)的毫米波段頻率(24GHz~52GHz),有了這些額外的頻寬加入,可提高行動通訊的使用頻寬及網路速度,向5G通訊的三大應用情境邁進: 1.增強行動寬頻eMBB (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 2.超可靠低延遲通訊URLLC (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3.大規模機械型通訊 mMTC (massive Machine T

ype Communications)。但在原本就屬頻帶高使用率的FR1頻段,加入n77(3.3~4.2GHz)及n79(4.4~4.9GHz) 頻率使用後,大幅增加干擾問題。其中全新的挑戰就是在5G n79 與WLAN 5GHz頻段的共存鄰頻干擾抑制方法。目前晶片商提出n79與WLAN共存干擾的方法,是使用軟體控制的機制,根據發射功率高低設定門檻,並透過彼此間GPIO( 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 數位訊號來達到相互通知進而將被干擾接收器切換至保護模式,這樣即可透過軟體控制相互干擾狀況避免高功率訊號進入接收器造成硬體永久損壞的情形發生。共存干擾軟體控制的導入

,可以在日趨縮小化的通訊產品上,提供一個保護機制,使行動通訊設備不會在正常使用下損壞,但也衍生相鄰頻段無法共存使用的問題,降低了原有頻帶的單位時間使用效率及平均吞吐量。本論文針對現有軟體解決方案,分析保護機制啟動後對於吞吐量的影響,目標在不導入軟體機制下如何讓接收器晶片不會損壞。首先,根據晶片相關規格透過鏈路預算(link budget),得到WLAN 5G低雜訊放大器 (Low Noise Amlifier,LNA)是損壞可能性較高的瓶頸點,透過修改行動通訊產品在電路板路徑及輻射天線相關位置,評估輻射後的功率在接收器端的能量是否降低到晶片不損壞要求,最後透過板端及輻射實驗佐證通訊產品系統在接

收器可靠度是否符合預期。此外,調整阻抗匹配元件及強化不同天線間的隔離度,亦可降低接收器靈敏度共存使用惡化程度,最終提升通訊產品在共存使用吞吐量及使用效率高於原始設計。本論文透過系統鍊路預算為基礎,設計出一套分析及優化的流程,在不增加濾波器元件及機構成本下,提升通訊產品隔離度,強化共存系統接收器抗損壞能力,並改善原設計機制n79與WIFI 5GHz無法共存降低吞吐量及使用者體驗不佳問題。

WIFI雙饋入微帶陣列天線之設計與應用

為了解決5ghz頻段的問題,作者彭煜瑋 這樣論述:

Wi-Fi又稱作「無線熱點」是一個建立於IEEE 802.11標準的無線區域網路技術。 IEEE 802.11的裝置已安裝在市面上的許多產品如個人電腦、遊戲機、MP3播放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印表機、筆記型電腦以及其他可以無線上網的週邊裝置。 Wi-Fi目前已演進至第六代的802.11ax其最高速度為10.53Gbps且廣泛使用於ISM頻帶的2.4GHz頻段。然而微波爐以及藍牙裝置亦操作在此相近頻道容易干擾到WiFi使其傳輸速度減慢。若操作於5GHz頻段則較不易受到干擾。故藉由雙頻路由器只能選擇在於2.4GHz或5GHz之間某一個頻段做收信號與發信號,已達到不受干擾之傳輸速度。

本論文將設計一款雙饋入微帶陣列天線以應用於無線網路之路由器上使其不僅體積小可安裝於無線網路路由器內部且輻射效能佳。其次也可應用於多重輸入多重輸出(MIMO)2Tx2Rx技術的路由器中,因此具有相當高之商業價值。此天線運用SUS430不銹鋼作為底板加上FR-4 電路板(PCB)作為輻射天線結構設計之組成,應用螺絲柱支撐可增加介質空氣高度也方便快速設計與修正並有效增加天線增益值。SUS430不銹鋼具有硬度高、不易變形的特性可牢固天線結構強度適合應用於嚴峻環境內。 經由實驗量測得到在反射係數(S11)≦-10dB的條件下操作頻率範圍涵蓋了2.4GHz~2.5GHz。雙饋入陣列天線設計時已將

互相輻射向量正交化讓隔離度也符合要求控制在-15dB以下,使其在增益與半功率頻寬(HPBW)方面表現更佳。故本論文所設計完成之雙饋入陣列天線確實適用於具2Tx2Rx MIMO架構之無線網路路由器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