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PL dc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國立中山大學 教育研究所 施慶麟、鄭英耀所指導 吳佳純的 「BASIC量表」電腦化分類測驗系統之建置 (2018),提出3PL dc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電腦化分類測驗、試題反應理論、國軍BASIC量表。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食品安全與風險管理研究所 蕭心怡所指導 劉睿涵的 即食高麗菜絲供應鏈李斯特菌之風險評估 (2018),提出因為有 微生物風險評估、即食蔬菜、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的重點而找出了 3PL dc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3PL dc,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BASIC量表」電腦化分類測驗系統之建置

為了解決3PL dc的問題,作者吳佳純 這樣論述:

為維持國軍精神戰力,我國國防部採用BASIC量表針對入伍新兵進行心理狀況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採取不同的因應方式,以適時介入心理輔導效能,避免憾事發生。以往有關BASIC量表的分析,均以人工方式進行判讀分類,然隨著資訊、科技的發達,心理測驗的發展從傳統的紙筆測驗進展至電腦化測驗(computerized based testing, CBT),其中電腦化適性測驗(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CAT)及電腦化分類測驗(computerized classification testing, CCT)的發展,不僅可以減短施測時間,更可以有效減少題數並發揮測驗的功能

。二者主要的差異在於評估的目的不同,CAT之主要目的在於準確估計出受測者的真實能力,而CCT則是將受測者進行分類,毋需估計受測者的真實能力。為了在國軍精實案之後,以有限的心輔人力達到入伍新兵之心理健康評估工作,因此,本研究目的在於建置「BASIC量表」之電腦化分類測驗系統(以下均簡稱CCT-BASIC),期能結合現代化的科技能量,以最具效率、最經濟又不損及評估正確性之方式,提高國軍心輔人員實務評估的效率,以期達到「及早發現、及早預防」之目標。本研究分成二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建置CCT-BASIC系統,以海軍新訓中心1749名受訓人員為研究對象,以多向度隨機係數多項洛基模式(multidimens

ional random coefficients multinomial logit model, MRCMLM)為基礎,進行概似比(likelihood ratio)的計算,並以截點(cut-off point)取向作為選題方式,計算能夠在截點上產生最大費雪訊息(Fisher information, FI)之試題作為下一道施測的題目,每施測一道試題便重新估計概似比,測驗終止標準則採取序列機率比檢定(Sequential Probability Ratio Test,SPRT)之程式;第二階段則分別以模擬資料及實徵資料驗證CCT系統之效能。建置完成的CCT-BASIC將受測者分類為「危機處

理組」、「轉介醫療組」、「心理諮商組」、「輔導關懷組」及「一般組」,各組別的判定準則乃是依據BASIC量表指導手冊所規範的分類準則而定。研究結果顯示本系統之分類結果與傳統紙筆測驗之人工判定結果的一致性高達九成,且針對最亟需處理的「危機處理組」,也就是潛在危安人員之判定上, CCT-BASIC的檢定力可達到100%,偽陽率小於.001,顯示本系統能有效地標的「危機處理組」。除此之外,模擬研究驗證結果與人工分類的一致性高達九成二,實徵資料驗證結果的一致性也高達九成三,足見本研究之CCT-BASIC可有效率地評估士官兵的心理健康狀況,具有其實用性及貢獻性。

即食高麗菜絲供應鏈李斯特菌之風險評估

為了解決3PL dc的問題,作者劉睿涵 這樣論述: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 (Listeria monocytogenes) 是一種常見的冷藏病原菌,其在冷藏的環境下仍可存活及生長,此菌耐低溫的特性使其可以在儲存、運輸的過程中持續生長,雖然李斯特菌症沒有如其他食物中毒頻繁爆發,但李斯特菌症死亡率高,因此仍備受關注。即食蔬菜近年來在各地亦越來越普及,由於即食食品在食用前不會進行加熱,因此當中的微生物控制十分重要。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藉由使用定量微生物風險評估方法,來評估高麗菜絲產品在案例公司整條供應鏈當中,影響風險之因子及產品最終風險,以提供案例公司供應鏈管理之依據。本研究之初始菌數以及汙染率的部分主要由文獻資料整理進行分析得出,其次以連續溫度記錄器

收集供應鏈各步驟產品停留時間及溫度資訊,再藉由及現場視察了解案例公司狀況。另外 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透過問卷調查法來評估高麗菜絲供應鏈之風險,而失效模式對風險的影響程度透過計算風險優先級數(RPN)來確定。結果顯示,最終計算出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在高麗菜絲產品上之暴露量之平均菌數約為北部路線為 2.97 log CFU/package、中部路線為 2.88 log CFU/package,被檢出李斯特菌陽性風險值平均為北部路線為 2.49 × 10-3、中部路線為 2.91 × 10-3 (基準值)。以此作為基準值與其他情境進行比較,情境分析分別以源頭控制、衛生控制以及製程控制三部分著手,若僅從

一項因子著手,則源頭控制之風險降至最低:北區路線 2.39 × 10-5、中區路線 3.20 × 10-4,而最理想的情況則是綜合情境一至情境四之條件,風險值降至北部路線為 1.78 × 10-6、中部路線為 1.29 × 10-5。另外,由問卷結果得知,供應鏈中倉儲管理的不確實是業者認為供應鏈中風險較高的部分,此部分因子未列入本研究暴露量評估模型,建議案例廠商未來能夠可加強供應鏈源頭以及倉儲的管理,以降低食品中毒的風險達到食品安全管理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