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k崁燈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元智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 周金枚所指導 陳則宇的 探討不同照度組合之消費環境下對人的心理影響 (2017),提出3000k崁燈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消費環境、照度組合、照明方式、心理感受。

而第二篇論文元智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 周金枚所指導 黃如鈺的 探討夜間3000K光環境之舒壓光譜對人的生心理影響 (2016),提出因為有 3000K光環境、光譜、人因工程的重點而找出了 3000k崁燈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3000k崁燈,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探討不同照度組合之消費環境下對人的心理影響

為了解決3000k崁燈的問題,作者陳則宇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運用照明實驗探討不同照度組合之消費環境下受測者對商品之心理感受,使用崁燈搭配軌道燈的照明方式,運用照明實驗得知受測者的心理感受變化,進而歸納出適合商品照明之照明組合。實驗商品分為水果和布料,受測者為18~28歲大專生,包含水果實驗24人(22.07 ± 2.48歲),布料實驗為24人(22.25 ± 2.69歲),總共48位受測者。自變項為崁燈照度(100lux、150lux、200lux)、軌道燈照度(500lux、750lux、1000lux)、商品顏色(紅色、綠色、藍色)。依變項為心理感受評估,使用問卷填寫;心理問卷分成主觀感受和環境感受,實驗環境的布置為模擬消費者在購物時的

光環境和擺設,為了防止異常光線進入,在實驗空間周圍以灰布圍繞阻擋其他光線進入實驗環境。根據本研究實驗的結果顯示觀看商品時,隨著崁燈照度的增加會提升受測者的主觀感受,200lux崁燈比150lux崁燈還要讓受測者感到自然,從環境感受來看,100lux崁燈照明環境讓人覺得昏暗,增加崁燈照度會提高對商品的注意力,整體的照明環境也因為增加軌道燈的關係照度高,讓人感覺明亮、寬敞,同時也讓受測者的主觀評價受其影響,顯示軌道燈對受測者是有正面的效果。針對照度組合的部分,商品為水果的時候,隨著崁燈照度增加,會提升受測者的整體評價。在100lux崁燈與軌道燈的照度組合相較其他照度組合令受測者感到昏暗、狹小。建議

在觀看食品時150lux崁燈以上搭配500lux軌道燈以上有最佳照明組合;在觀看一般產品時100lux崁燈搭配500lux軌道燈會使受測者感到昏暗、憂鬱,在低照度組合的照明環境相較其他照明組合也會讓受測者感到沒有購買意願,建議在照明設計時需要高照度組合讓整體環境呈現明亮、寬敞,讓受測者增加對商品的注意力,建議在觀看一般產品時200lux崁燈搭配1000lux軌道燈的照明環境有較高的整體評價。綜合實驗結果可以發現崁燈照度太低會造成受測者覺得整體環境昏暗,即使搭配軌道燈仍然會影響到主觀感受的評價,缺乏光線下增加了對商品不確定性,降低了消費動機,崁燈照度的選擇比軌道燈照度對人之心理感受造成影響更大。

在建立照明組合時應該先注重在全面照明確保有足夠的照度,在搭配重點照明來做加強的效果,設置軌道燈的重點是強調商品,提升商品吸引力。透過以上的研究結果提供給照明設計時的參考建議,期望提供消費者感到舒適且喜好的照明環境。

探討夜間3000K光環境之舒壓光譜對人的生心理影響

為了解決3000k崁燈的問題,作者黃如鈺 這樣論述: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夜間3000K光環境之舒壓光譜對人的生心理影響。受測者包含10位青年人(平均22.40±1.43歲)及10位中年人(平均36.40±1.43歲),共20位受測者。自變項為年齡層(青年與中年)、性別(女性與男性)、時間、燈光(燈光A、燈光B及燈光C)以及光譜波長(440nm~610nm)。依變項分為生理訊號指標及心理主觀問卷。生理訊號指標包含心率(HR)、心率變動性(HRV)相關指標、膚電反應(GSR)及小指膚溫;心理主觀問卷包含環境感、情緒、焦慮感(GAD)及幸福感問卷(OHQ)。實驗環境使用黑色布簾包圍以避免外在光線影響,每位受測者會在固定色溫3000K及照度40lux

的光環境中休息及感受環境,共計40分鐘。本研究使用變異數分析(ANOVA)探討不同自變項(年齡層、性別、時間及燈光)下的生心理影響,並以Tukey法進行事後分析。此外使用複回歸分析探討光譜波長對人生心理反應的影響。顯著水準使用0.05(α)。  在生理訊號指標中,結果發現受測者在總長40分鐘的實驗時間裡,心率在16~20分鐘顯著下降,而心率變動性的高頻功率比例於實驗後顯著上升,此結果表示在人會在固定色溫3000K及照度40lux的光環境中感到舒壓。在燈光因子方面,不同燈光下的高頻功率比例有顯著差異,其中燈光C的高頻功率比例低於其他燈光。在心理主觀問卷中,不同年齡層及性別下的環境感有顯著差異,事

後分析發現在相同光環境中,青年人相對於中年人會感到環境明亮及清晰的。針對中年女性族群來看,因為變異數分析發現中年女性的心率在不同燈光下有顯著差異,其中燈光A的心率顯著低於其他燈光,可能對於中年女性來說最適合營造舒壓環境。然而從光譜觀點來看,中年女性則在燈光B及燈光C的藍光波長中感到放鬆;在燈光B及燈光C的綠光波長中感到警覺。針對青年女性來看,因為變異數分析發現青年女性的膚電反應在不同燈光下有顯著差異,其中燈光B的膚電反應顯著低於其他燈光,可能對於青年女性來說最適合營造舒壓環境。然而本研究中並沒有發現其中會使青年女性感到舒壓的主要波長。針對青年男性及中年男性,此族群可能會因較短的藍光波長而呈現警

覺狀態,而燈光C因為具有較短的藍光主波峰(451nm)而可能最不適合用來為青年男性及中年男性營造舒壓光環境。本研究建議在設計夜間舒壓光環境時,應考量光譜、年齡層及性別的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