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降雨日數統計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中國科技大學 土木與防災系 段鏞所指導 林渝沛的 區域降雨利用之研究以文山區興隆路為例 (2021),提出2022降雨日數統計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SWMM模式、重現期、蓄水桶。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球科學系 陳正達所指導 林佩瑩的 極端降雨相關指標在臺灣長期變化的分析:觀測、模擬及未來推估 (2021),提出因為有 極端降雨指標、高解析度網格降雨數據、動力降尺度、氣候變遷的重點而找出了 2022降雨日數統計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2022降雨日數統計,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區域降雨利用之研究以文山區興隆路為例

為了解決2022降雨日數統計的問題,作者林渝沛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被列為易淹水的三大區域之文山區為研究標的,將研究焦點關注於易淹水的小區域興隆路二段與三段,於適當位置加設蓄水桶。以 SWMM 模式模擬 110年台北市實際降雨、 5年重現期之降雨狀況下,使用蓄水桶產生之儲蓄水量對區域性用水之目的加以效益分析。針對路樹澆灌、道路清洗、消防用水等項目中進行效益分析,其分析針對澆灌路樹之次數與道路清洗之長度為效益分析。本研究針對興隆路二段與三段之 10頓與 20頓之蓄水桶在 110年雨量及 5年重現期雨量下產生之蓄水量進行 SWMM模式之模擬,將模擬出之蓄水量分別就路樹澆灌、道路清洗與補助學校用水進行分析。

極端降雨相關指標在臺灣長期變化的分析:觀測、模擬及未來推估

為了解決2022降雨日數統計的問題,作者林佩瑩 這樣論述:

根據IPCC的氣候變遷科學評估,當大氣受到暖化的影響,全球降雨型態也隨之產生改變,大部分陸地上的強降雨事件發生頻率有增加的變化,不過各地局部的變化趨勢還是有所不同。本研究以氣候變遷偵測與指標專家小組所制定的極端降雨相關指標,使用高解析度網格觀測資料,調查近60年臺灣不同季節的極端降雨特性變化;並使用兩個動力降尺度模式,分析其對於極端指標在現今氣候的模擬能力及未來變化的推估。我們發現,對於近60年的長期趨勢變化,冬季東北角極端降雨的強度跟頻率增加,且極端降雨增加的區域延伸到南部;春季則是北部降雨強度跟總降雨量增加,冬春季皆受到東北海域水氣通量輻合增強所致。梅雨季降雨天數減少,可能由於臺灣到西北

太平洋一帶水氣通量輻散。颱風季臺灣附近有氣旋異常環流,南部及花蓮北部的降雨強度、大雨日數統計上顯著增加。對於現今氣候的模擬,WRF-MRI跟WRF-HiRAM在梅雨季皆和觀測資料有較低的相關係數,其餘各季的降雨指標,模式大多能模擬其空間分布。未來變化推估方面,預期春季東北部及颱風季全台降雨天數有統計上顯著的減少;梅雨季跟颱風季在西部極端降雨強度跟頻率增加。對於天數改變的原因,颱風季主要受副熱帶高壓在未來增強所致;對於極端降雨強度跟頻率的變化,則是受西南氣流增強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