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替代役梯次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中國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 安寶儀所指導 陳俊維的 以計劃行為理論探討役齡學生對從事志願役士兵行為意向之研究 (2015),提出112年替代役梯次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志願役士兵、募兵制、計劃行為理論、馬斯洛需求理論。

而第二篇論文長庚大學 商管專業學院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經營管理組 李怡禛所指導 張語宸的 職家衝突、就業力知覺、與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以國軍志願役士官兵為例 (2014),提出因為有 職家衝突、就業力知覺、專業承諾的重點而找出了 112年替代役梯次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12年替代役梯次,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以計劃行為理論探討役齡學生對從事志願役士兵行為意向之研究

為了解決112年替代役梯次的問題,作者陳俊維 這樣論述:

近年來國軍陸續推動「精實案」、「精進案」、「精粹案」等兵力調整方案,在兵役法及相關施行法陸續修訂後,兵役制度逐漸在改變,例如役期縮短、替代役的實施,乃至目前最為廣泛討論的募兵制;而本研究以 Ajzen(1985,1991)的計劃行為理論(Theoryof Planned Behavior, TPB)輔以馬斯洛(Maslow)需求理論為理論基礎架構,採問卷調查法,對象以二所大學及高中之役齡學生為主,探討影響適齡役男從事志願役士兵的因素為何,共發放 400 份問卷,回收 343 份有效問卷;以期對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以及外在變數等變項(如:薪資結構…等),探討對從事志願役士兵行為之影響,

欲根據研究結果,進一步提供學術貢獻與實務建議,以協助國軍能在人才招募及管理上有所精進及改善,以提昇人員招募率。本研究利用 Pearson 相關分析結果發現:計劃行為理論之態度、主觀規範與及知覺行為控制各構面,與從事志願役士兵之行為意圖間均有顯著相關。接著,以複迴歸分析結果發現:(1)態度、知覺行為控制與主觀規範皆顯著正向影響行為意圖;(2)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皆正向影響態度;此外,從階層迴歸分析則發現:(3)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皆會透過個人態度而間接地影響從事志願役士兵之行為意圖;馬斯洛理論之社會需求及自我實現需求均對主觀規範有正向影響,自尊需求以及自我實現需求均對態度構面有正向影響,安全

需求則是對知覺行為控制構面有正向影響,本研究依此提出管理實務上之意涵與後續研究建議。

職家衝突、就業力知覺、與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以國軍志願役士官兵為例

為了解決112年替代役梯次的問題,作者張語宸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軍志願役士官兵職家衝突對專業承諾之影響,並探討就業力知覺對職家衝突與專業承諾之關係是否具有干擾效果。以本島陸軍後勤部隊之志願役士官兵為研究對象,共發出問卷793份,獲得有效樣本511份。研究結果顯示,職家衝突與與專業承諾有負向關係,就業力知覺對專業承諾有正向關係,且就業力知覺對職家衝突與專業承諾之關係具有干擾效果。本研究建議陸軍後勤保修志願役士官兵之管理單位,應更重視家庭與工作間的問題,降低工作對家庭生活的影響,可提升其服役所擔任的職務,更高的認同與投入;另外,若部隊持續改善工作環境,組織內的氛圍能優於就業市場上相同的工作機會,相信不斷的修正,即能提高部隊志願役士官兵的留營意

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