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期貨案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0206期權大屠殺,整戶強制平倉致同時做多做空的都被砍,致 ...也說明:康和證與康和期貨簽協議書均攤期貨交易輔助業務客戶超額損失, ... 在上述案例中,賣方小王的帳戶保證金淨值立刻跌到原始保證金25%以下,這是投資人與 ...

輔仁大學 金融與國際企業學系金融碩士在職專班 蔡偉澎所指導 吳佩穗的 原油期貨負價格事件對期貨交易市場影響研究 (2020),提出0206期貨案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西德州輕原油、負油價、交易機制、高風險通知。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林建中所指導 曾名阜的 美國金融風暴後衍生性金融商品管制變遷與我國期貨交易法2018年修正之對照 (2018),提出因為有 衍生性金融商品、金融風暴、系統性風險、集中結算機構、期貨交易法、Dodd-Frank法案的重點而找出了 0206期貨案例的解答。

最後網站選擇權價差單是什麼?2分鐘了解價差單概念、目的,打破風險 ...則補充:為了防止0206選擇權大屠殺事件,因波動率大幅變動造成強制平倉事件再次發生,期交所規定將 ... 賣出部位的履約價往價外移動總收權利金的點數,以圖中為案例,賣出部位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0206期貨案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原油期貨負價格事件對期貨交易市場影響研究

為了解決0206期貨案例的問題,作者吳佩穗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2020年4月20日美國西德州輕原油期貨期貨價格負值事件之背景論述。近年來期貨商與期貨交易人之間糾紛與日俱增,期貨市場雖屬於高風險、高槓桿商品市場,但也提供期貨交易人套利、避險管道,期貨交易人因不了解風險造成重大虧損,如何站在保護期貨交易人又能兼顧期貨商的利益之下,取得平衡。藉由本案之五個個案研究瞭解負油價事件始末,探討原油期貨商品得以負值交易發生的因素、國內期交所法規與期貨商內控制定缺失、再次發生類似案例國內期貨商及投資人有無因應措施。經由本研究之探討分析得的結論為1.額度控管為期貨交易的第一道防線,應對交易人進行評估可以承擔的風險程度來做區隔,國內外期貨交易額度控管,主管機關應制

定公版。2.期貨交易之高風險通知及代為沖銷,目前國外期貨之代沖銷業務執行多數仍為人工判斷執行,如各家期貨商一律可以採用電腦執行代為沖銷業務,將可避免人為判斷不一造成結果懸殊,而減少期貨交易人質疑期貨商未有公平對待客戶之疑慮。3.期貨商是否應提前告知交易人影響判斷之重大訊息,負油價事件期貨商未提前告知期貨交易機制已經改變,如期貨商可以提早察覺就可以避免此事件之發生。期貨交易實然會帶來極大獲利相對也帶來極大風險,如何確保客戶利益之下,仍有效控制住交易帶來之風險,對期貨商是個考驗,此次原油期貨首次出現負值,故期貨商及投資人在此情況下均不知所措。儘管期貨商無法提前阻止此事件發生,但仍有義務維持內控制度

、交易系統、營業員教育訓練之完善,此案件發生對於期貨商而言是個震撼教育,各家期貨商則重新檢視內部制度之完善性。

美國金融風暴後衍生性金融商品管制變遷與我國期貨交易法2018年修正之對照

為了解決0206期貨案例的問題,作者曾名阜 這樣論述:

衍生性金融商品具有避險之功能,可以將風險作最適分配,並提供市場參與者諸多新型態之投資機會。在市況佳時,操作衍生性金融商品往往是三贏局面,有避險需求者得以專注在商業經營,毋庸承擔諸如匯率、利率、原物料價格波動所造成之經營上之不確定性,投機者獲取承擔風險之對價,金融服務之提供者、衍生性金融商品之設計者則從中賺得費用,在金融海嘯前,為促進金融創新,去管制化之呼聲不斷。然而,當市況反轉,投資大眾及管制者常出於獵巫之心態,認為低度管制、放任金融創新,是金融風暴的成因,而認為應嚴格禁止具系統重要性的機構,諸如銀行業、保險業操作衍生性金融商品。衍生性金融商品無論在國際間或在臺灣,均為迅速發展之領域,因為衍

生性金融商品之基礎資產常為他國之貨幣、利率,或所連結者為其他政治領域內債權債務之違約風險,且參與市場者不限於國內機構或投資人,故受國際間法制影響甚深,本論文將介紹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各種管制方式及演進,包括店頭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以集中結算機構進行結算。再透過對我國司法判決、TRF風暴等案例檢討、國內0206選擇權價格波動事件,及介紹2018年期貨交易法的修正,作出近期修法評析。本文將平衡去管制化及嚴格禁止兩種極端的管制模式心態,以美國金融風暴後衍生性金融商品管制變遷與我國期貨交易法2018年修正作對照,期待能為我國衍生性金融商品之法制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