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JungChang寫的 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修訂版‧限量作者親簽扉頁) 和JungChang的 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修訂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23週年紀念版) - SHOP.也說明: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23週年紀念版) from friDay購物- 作者:張戎編者:張樸出版社:麥田出版日期20140902平裝單色472頁14.8cm×21cm.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麥田 和麥田所出版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黃忠慎所指導 蕭雁方的 民國女性意識的遞嬗 ─以張愛玲、琦君、三毛、邱妙津為例 (2021),提出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女訓書、新青年、女權運動、張愛玲、琦君、三毛、邱妙津。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歷史研究所 鐘月岑、游鑑明所指導 柯佳昕的 抗戰時期中國家庭的情感及日常生活 (1937-1945) (2017),提出因為有 抗日戰爭、家庭史、情感史、日常生活、童年史、性別角色的重點而找出了 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的解答。

最後網站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23週年紀念版) - momo摩天商城 ...則補充: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23週年紀念版), 城邦讀書花園店家推薦!, 文具圖書、辦公用品, 書籍/雜誌期刊, 商業理財, 傳記優惠熱銷!-momo摩天商城.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修訂版‧限量作者親簽扉頁)

為了解決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的問題,作者JungChang 這樣論述:

他是中國極力擁戴的神話,其真實面貌卻也最鮮為人知。 全面揭示毛澤東一生,理解中國現代史最重要的傳記巨著! 【限量作者親簽扉頁版】 這本書的威力像原子彈!──《時代》週刊   《鴻》《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作者張戎與丈夫耗費12年寫成 震驚世界的代表作 中文版問世15週年全新修訂版 今天的中國,毛澤東的像仍然高掛在天安門城樓上,他的遺體停放在天安門廣場的中心。中共現任領導人自稱是毛的繼承者,竭力維持著毛的神話。真實的毛,依然鮮為人知。 ──摘自初版尾聲 (距離本書初版問世)⋯⋯十多年過去了,遺憾變得近乎絕望。名符其實的歷史研究已縮小到零,實事求是成了罪名,對毛稍有評說就要遭殃。

──張戎,寫於修訂版問世前夕   超越先前出版的同類著作  暢銷全球逾30種語文版本 布希、梅克爾、曼德拉都是本書讀者 歐美歷史學者、資深媒體工作者有口皆碑 長年高踞亞馬遜網路書店中國歷史類書籍排行榜    《紐約時報》《泰晤士報》《衛報》《每日郵報》 《星期日泰晤士報》《獨立報》《時代週刊》等 ★英美重量媒體一致讚譽★ ◎寫作12年、走訪11國逾30間檔案館、65幅照片揭露重大歷史場面! ◎採訪數百人!從毛身邊的親信宿敵,到各國元首、重要歷史見證人、史學家、中共黨史學者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林桶法         政大書城經理/李信賢      

   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歷史教師/黃春木         作家、節目主持人/謝哲青         作家、出版人/顏擇雅         ──學者、作家、歷史教育工作者、書店人員口碑推薦(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本書特色 ◎以《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 20世紀三位傳奇女子,一部動盪百年的中國現代史》暢銷全球的傳記作家張戎,與丈夫哈利戴合著的重量巨作,當年甫問世即震驚世界,中文版出版十五年來,依舊高踞英美亞馬遜中國歷史傳記分類榜。 ◎張戎夫婦為寫作毛傳,窮十二年之精力,鉅細彌遺解開不為人知的歷史真相。作者

走遍世界各地,訪問數百名毛的親友、與毛共事、交往的中外知情人、見證者及各國政要,包括六名總統、六名總理、四名外交部長、十三名前共產黨領袖。這些人物中,有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美國前總統福特、英國前首相奚斯、達賴喇嘛、史達林與赫魯雪夫的翻譯、張學良、蔣緯國、陳立夫等。更走訪各國超過三十個檔案館,取得許多聞所未聞的史料,並加以認真嚴謹的考證。 ◎本書問世後,僅於英國就創下半年銷售破60,000冊的佳績,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過三十種語言版本,長期高踞各國暢銷榜。美國總統布希向到訪的德國總理梅克爾推薦本書,「滾石樂隊」主唱米克・傑格、足球明星貝克漢、前南非總統曼德拉都是本書讀者。 ▍內容簡介 毛澤

東,這位一度主宰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統治者,曾導致至少七千萬人在和平時期死亡,其真實面貌至今仍在雲遮霧罩中。以《鴻》聞名全球的傳記作家張戎,與丈夫喬・哈利戴歷時十二年,走遍天下,搜集了難以數計的中外文獻史料,採訪了各國元首、毛澤東親友、歷史見證人、共產黨領袖等數百人,經過嚴謹考證,兼以引人入勝的生動文筆,完成了這部舉世震驚的傳記巨作,在全球引起強烈反響,《時代》週刊稱之為「威力像原子彈」。 這是一部中國現代史波瀾壯闊的長篇畫卷。它展示了毛澤東戲劇性的一生,揭示了大量聞所未聞的事實:毛為什麼會加入共產黨;他怎樣坐上了中共第一把交椅;他怎樣一步步奪取中國;他又如何籌劃運作,意圖進軍世界。毛澤東跌宕

起伏的上升史,中共最高層的具體決策過程,共產主義於中國崛起的完整內幕,毛發動包括文革等各種政治運動的前前後後,都一一再現。使讀者對中國的一系列悲劇,如大躍進時期三千八百萬人餓死的根源,有「原來如此!」的感覺。作者不僅還原了一個活生生的毛,跟他有關的其他人物──斯大林、蔣介石、毛的副手劉少奇、周恩來、林彪、鄧小平等──也在作者筆下各具特性,栩栩如生。關於毛的私生活,妻子兒女,本書更披露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包括毛的妻子楊開慧關於毛的八篇書信等迄今仍嚴密封鎖的珍貴史料。書中收錄的六十五幅照片,許多來自各國檔案館,囊括了毛人生關鍵片刻。 本書奉行秉筆直書、言必有據的宗旨,基於史料,精於細節。 人們在新

世紀中,要回首真正的二十世紀中國歷史,這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必讀傳記。 ▍媒體評論 這本書的威力像原子彈!──《時代》週刊唐納德.莫里森(Donald Morrison),資深記者 建立在十多年細緻入微的採訪和對檔案資料的研究之上,這部宏偉的傳記系統地摧毀了毛澤東的神話賴以存在的全部支柱。它提供了大量的新的發現,再加上優美的文筆,這將使它成為全世界的人都愛讀的書。──《紐約時報》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前駐北京記者站站長,專欄作家 自從張戎的《鴻》書獲得輝煌成功之後,我們一直翹首以待她和夫婿合著的關於毛澤東的宏偉研究成果問世,這部書人們感到張戎重寫了中國現代史。等待是

值得的,果然不負眾望。這是一部具有爆炸性效應的著作。──《泰晤士報》彭定康(Chris Patten),前香港總督 令人嘆為觀止的細節與文獻。張戎夫婦所講述的故事,既令人毛骨悚然,又具有迷人的魔力。在現代政治傳記中,這一部最具震撼力,最令人愛不釋手,揭示了最多的不為人知的故事。鮮有書籍注定能改變歷史,但這部書將改變歷史。──《每日郵報》華爾頓(George Walden),英國資深外交官,中國問題專家 空前的成功。對專制暴政、殺人如麻、糜爛的私生活等,有著令人炫目的描述。對看似已有定論的歷史,進行了砲火密集的修正。研究成果如波瀾壯闊。這是第一本充滿真實細節的有關這個最大惡魔的政治傳記。──

《星期日泰晤士報》西蒙.西巴格.蒙塔菲瑞(Simon Sebag Montefiore),歷史學家 張戎與哈利戴的貢獻是巨大的,超越了先前出版的所有同類傳記。──《獨立報》梅兆贊 (Jonathan Mirsky),資深記者,中國問題專家 張戎與哈利戴以全新的視野,刻劃了毛澤東動盪人生的每一階段。這是一部了不起的驚人巨著。──《衛報》邁克爾.亞呼達(Michael Yahuda),倫敦經濟學院中國問題教授 這本書的資料來源,既豐富又廣泛,其中包括有重要價值的俄羅斯檔案。張戎與哈利戴揭開了蒙住許多西方人眼睛的有關毛澤東的迷霧,使他們不再無知。──《星期日電訊報》馬克斯.哈斯丁(Max Ha

stings),歷史學家,英國幾家主要報紙前主編 ▍延伸閱讀 ◎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 ◎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 ◎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20世紀三位傳奇女子,一部動盪百年的中國現代史

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主持:Thomas
推介:湖南人與現代中國
作者: 史蒂芬.普拉特 (Stephen R. Platt)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15/03/04
ISBN:9789869109338

主持:Billy
推介:The Tragedy of Liberation: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45-1957
作者: Frank Dikötter
出版社:Bloomsbury Press
出版日期:24 September 2013
ISBN:978-1620403471

主持:細花
推介:《延安日記》
作者: 彼得・弗拉基米洛夫(孫平)Peter Vladimirov
出版社:哈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1936043125


主持:TIM
推介: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
作者: 張戎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1992/9/1
ISBN:9789574302208

民國女性意識的遞嬗 ─以張愛玲、琦君、三毛、邱妙津為例

為了解決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的問題,作者蕭雁方 這樣論述:

摘要 儒家思想成為政治顯學,成為漢文化深厚內涵,其所構築傳統女性形象深深影響歷代對女性的評價,從登錄史傳的列女傳,到官方或私人編註的女訓書,女性外在形象是「賢妻良母」、「節婦烈女」;內在要求是「三從」與「四德」,如〔法〕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第二性》(Le denxieme sexe):「男人並不是根據女人本身去解釋女人,而是把女人說成是相對於男人的不能自主的人」。本論文嘗試對傳統儒家思想女子教育的女訓書,和民國五四運動後女權運動的歷史探討,並從民國女權運動各波期中,擇選一位認為

足以作為當波期女權運動的女作家代表,並討論其女性意識和文學作品。「女權運動」首波期由留學歐美日學生開啟:以民國八年五四運動為起始,主要以《新青年》為主要研究依據。首波期以張愛玲(1920-1995)為研究對象,第二波期女權運動「放下鍋鏟,拿起筆桿」以琦君(1917-2006)為論,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臺,則以50年代實施戒嚴前期,在臺灣開始個人文學寫作的外省籍女作家為主要觀察對象。第三波期女權運動「女性向西方學習」以三毛(1943-1991)為論,主要以60年代後期到70年代,現代主義和以臺灣為主體關懷的鄉土文化論爭為分期。第四波期女權運動「多元時代」由政府公部門主導,以80年代到2019

年5月24日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迄今研究範圍,並以邱妙津(1969-1995)為論。以上四位女作家所代表正好是:張愛玲-東方到洋化式上海;琦君-故鄉到他鄉傳統女性;三毛-中國到西化式臺灣;邱妙津-異性到多元,代表著從傳統的「文學之婦」到受新思潮洗禮後的女作家作品中女性意識的遞嬗。關鍵詞:女訓書、新青年、女權運動、張愛玲、琦君、三毛、邱妙津

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修訂版)

為了解決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的問題,作者JungChang 這樣論述:

他是中國極力擁戴的神話,其真實面貌卻也最鮮為人知。 全面揭示毛澤東一生,理解中國現代史最重要的傳記巨著! 這本書的威力像原子彈!──《時代》週刊   《鴻》《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作者張戎與丈夫耗費12年寫成 震驚世界的代表作 中文版問世15週年全新修訂版 今天的中國,毛澤東的像仍然高掛在天安門城樓上,他的遺體停放在天安門廣場的中心。中共現任領導人自稱是毛的繼承者,竭力維持著毛的神話。真實的毛,依然鮮為人知。 ──摘自初版尾聲 (距離本書初版問世)⋯⋯十多年過去了,遺憾變得近乎絕望。名符其實的歷史研究已縮小到零,實事求是成了罪名,對毛稍有評說就要遭殃。 ──張戎,寫於修訂版問世

前夕   超越先前出版的同類著作  暢銷全球逾30種語文版本 布希、梅克爾、曼德拉都是本書讀者 歐美歷史學者、資深媒體工作者有口皆碑 長年高踞亞馬遜網路書店中國歷史類書籍排行榜    《紐約時報》《泰晤士報》《衛報》《每日郵報》 《星期日泰晤士報》《獨立報》《時代週刊》等 ★英美重量媒體一致讚譽★ ◎寫作12年、走訪11國逾30間檔案館、65幅照片揭露重大歷史場面! ◎採訪數百人!從毛身邊的親信宿敵,到各國元首、重要歷史見證人、史學家、中共黨史學者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林桶法         政大書城經理/李信賢         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

學歷史教師/黃春木         作家、節目主持人/謝哲青         作家、出版人/顏擇雅         ──學者、作家、歷史教育工作者、書店人員口碑推薦(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本書特色 ◎以《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 20世紀三位傳奇女子,一部動盪百年的中國現代史》暢銷全球的傳記作家張戎,與丈夫哈利戴合著的重量巨作,當年甫問世即震驚世界,中文版出版十五年來,依舊高踞英美亞馬遜中國歷史傳記分類榜。 ◎張戎夫婦為寫作毛傳,窮十二年之精力,鉅細彌遺解開不為人知的歷史真相。作者走遍世界各地,訪問數百名

毛的親友、與毛共事、交往的中外知情人、見證者及各國政要,包括六名總統、六名總理、四名外交部長、十三名前共產黨領袖。這些人物中,有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美國前總統福特、英國前首相奚斯、達賴喇嘛、史達林與赫魯雪夫的翻譯、張學良、蔣緯國、陳立夫等。更走訪各國超過三十個檔案館,取得許多聞所未聞的史料,並加以認真嚴謹的考證。 ◎本書問世後,僅於英國就創下半年銷售破60,000冊的佳績,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過三十種語言版本,長期高踞各國暢銷榜。美國總統布希向到訪的德國總理梅克爾推薦本書,「滾石樂隊」主唱米克・傑格、足球明星貝克漢、前南非總統曼德拉都是本書讀者。 ▍內容簡介 毛澤東,這位一度主宰世界四分

之一人口的統治者,曾導致至少七千萬人在和平時期死亡,其真實面貌至今仍在雲遮霧罩中。以《鴻》聞名全球的傳記作家張戎,與丈夫喬・哈利戴歷時十二年,走遍天下,搜集了難以數計的中外文獻史料,採訪了各國元首、毛澤東親友、歷史見證人、共產黨領袖等數百人,經過嚴謹考證,兼以引人入勝的生動文筆,完成了這部舉世震驚的傳記巨作,在全球引起強烈反響,《時代》週刊稱之為「威力像原子彈」。 這是一部中國現代史波瀾壯闊的長篇畫卷。它展示了毛澤東戲劇性的一生,揭示了大量聞所未聞的事實:毛為什麼會加入共產黨;他怎樣坐上了中共第一把交椅;他怎樣一步步奪取中國;他又如何籌劃運作,意圖進軍世界。毛澤東跌宕起伏的上升史,中共最高層

的具體決策過程,共產主義於中國崛起的完整內幕,毛發動包括文革等各種政治運動的前前後後,都一一再現。使讀者對中國的一系列悲劇,如大躍進時期三千八百萬人餓死的根源,有「原來如此!」的感覺。作者不僅還原了一個活生生的毛,跟他有關的其他人物──斯大林、蔣介石、毛的副手劉少奇、周恩來、林彪、鄧小平等──也在作者筆下各具特性,栩栩如生。關於毛的私生活,妻子兒女,本書更披露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包括毛的妻子楊開慧關於毛的八篇書信等迄今仍嚴密封鎖的珍貴史料。書中收錄的六十五幅照片,許多來自各國檔案館,囊括了毛人生關鍵片刻。 本書奉行秉筆直書、言必有據的宗旨,基於史料,精於細節。 人們在新世紀中,要回首真正的二十

世紀中國歷史,這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必讀傳記。 ▍媒體評論 這本書的威力像原子彈!──《時代》週刊唐納德.莫里森(Donald Morrison),資深記者 建立在十多年細緻入微的採訪和對檔案資料的研究之上,這部宏偉的傳記系統地摧毀了毛澤東的神話賴以存在的全部支柱。它提供了大量的新的發現,再加上優美的文筆,這將使它成為全世界的人都愛讀的書。──《紐約時報》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前駐北京記者站站長,專欄作家 自從張戎的《鴻》書獲得輝煌成功之後,我們一直翹首以待她和夫婿合著的關於毛澤東的宏偉研究成果問世,這部書人們感到張戎重寫了中國現代史。等待是值得的,果然不負眾望。這

是一部具有爆炸性效應的著作。──《泰晤士報》彭定康(Chris Patten),前香港總督 令人嘆為觀止的細節與文獻。張戎夫婦所講述的故事,既令人毛骨悚然,又具有迷人的魔力。在現代政治傳記中,這一部最具震撼力,最令人愛不釋手,揭示了最多的不為人知的故事。鮮有書籍注定能改變歷史,但這部書將改變歷史。──《每日郵報》華爾頓(George Walden),英國資深外交官,中國問題專家 空前的成功。對專制暴政、殺人如麻、糜爛的私生活等,有著令人炫目的描述。對看似已有定論的歷史,進行了砲火密集的修正。研究成果如波瀾壯闊。這是第一本充滿真實細節的有關這個最大惡魔的政治傳記。──《星期日泰晤士報》西蒙.

西巴格.蒙塔菲瑞(Simon Sebag Montefiore),歷史學家 張戎與哈利戴的貢獻是巨大的,超越了先前出版的所有同類傳記。──《獨立報》梅兆贊 (Jonathan Mirsky),資深記者,中國問題專家 張戎與哈利戴以全新的視野,刻劃了毛澤東動盪人生的每一階段。這是一部了不起的驚人巨著。──《衛報》邁克爾.亞呼達(Michael Yahuda),倫敦經濟學院中國問題教授 這本書的資料來源,既豐富又廣泛,其中包括有重要價值的俄羅斯檔案。張戎與哈利戴揭開了蒙住許多西方人眼睛的有關毛澤東的迷霧,使他們不再無知。──《星期日電訊報》馬克斯.哈斯丁(Max Hastings),歷史學家

,英國幾家主要報紙前主編 ▍延伸閱讀 ◎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 ◎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 ◎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20世紀三位傳奇女子,一部動盪百年的中國現代史  

抗戰時期中國家庭的情感及日常生活 (1937-1945)

為了解決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的問題,作者柯佳昕 這樣論述:

學界過往對抗日戰爭(1937-1945)的討論,集中在政治、軍事、經濟、外交領域,形成一種「由上而下」的觀點,以「國族主義」為中心。此種研究視角長期以來將婦女與大眾「編派」到邊緣的位置。為了修正男性菁英主導的國族史觀,本論文採取性別(gender)視角,將家庭視為分析戰時性別關係的領域,探究抗戰時期中國家庭的情感及日常生活。此乃基於家庭中的日常生活是形塑兩性角色最重要的性別化過程。再者,家庭是維持社會穩固的重要制度與核心單位。本論文主要利用大量抗戰時期的自傳及回憶錄、日記、家書、口述資料、散文等私人性質的資料,這些資料特色之一,就是對家庭生活的描述高度集中在小家庭的夫妻關係及親子關係。第二種

材料是出版於戰爭期間的女性期刊,有關母職、家庭主婦角色的討論。透過公眾論述的期刊,對比個人性質的傳記、書信與日記資料,突顯出政治宣傳與實際婦女經驗的差異。首先討論抗戰時期女性期刊論述及宣傳,如何塑造「戰爭母親」與「戰時主婦」。經由分析、比較抗戰時期各地區發行的婦女期刊,說明戰爭時期主婦與母親角色,如何被不同政治立場的意識形態所塑造、賦予期待和意義;但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動員婦女。除了宣傳愛國母親形象、塑造理想主婦之外,也有婦女期刊與讀者來信互動的過程中,試圖解決家庭婦女戰時遭遇困境,呈現部分女性的戰時生活經驗。其次,探討家庭主婦的戰時日常生活。檢視抗戰時期女性如何透過母親、妻子傳統性別角色,在日常

生活中做出既瑣碎又平凡的貢獻,正是這些不起眼的家務勞動的結果,穩固了私領域的物質基礎,撐起了男人在公領域的活動。再次,分析抗戰時期男性「一家之主」的角色與情感。透過丈夫與父親的角色,更清楚觀察到:小家庭比大家庭更適合在戰爭中生存。同時,成年男子成為小家庭的一家之主後,與妻子、孩子互動更為密切。戰時小家庭中雖然也按照性別分工,但是過往婦女從夫的不平等關係逐漸在消失中,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平等、尊重的兩性關係。最末,考察戰爭兒童的生活經歷。利用傳記作家對戰爭童年的書寫,分析戰時兒童的心理創傷與成長狀態,也側面觀察中國戰亂下一般民眾的家庭日常生活與親情聯繫,以及學校生活。個人記錄經歷戰爭的童年,除了做為

家族史,也提供戰時地方史的面貌,並促使小人物在大歷史中顯影。結論指出:抗戰時期中國家庭確實經歷了改變,結構上轉向以小家庭適應戰爭生活。在家庭成員關係方面,大量夫妻與親子關係的情感描述,說明了家庭成員關係緊密、對彼此重視。再從家庭內的個人層次來看,個人的生命史補足了國家史觀所缺少的生命感,以及增添對地方史的認識。在整個抗戰史的層次上,修正了國族史觀過分偏重政治與軍事的公領域視角,在情感上聯繫起個人與整體抗日戰爭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