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空氣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高雄空氣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南琦寫的 戰鬥媽媽的餐桌與家書 和張學孔,張馨文,陳雅雯的 綠色交通 慢活‧友善‧永續:以人為本的運輸環境,讓城市更流暢、生活更精采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高雄空氣品質亮紅燈蘇偉碩控「空氣殺人」 - 台視新聞網也說明:高雄 地區空氣品質頻頻亮紅燈,針對空汙不散,反萊豬醫師蘇偉碩 ... 對此,高雄市長陳其邁則說,由於大氣環境,不利污染物擴散,因此空氣品質較差,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小貓流文化 和新自然主義所出版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 許昺奇所指導 陳冠伶的 妊娠期暴露非水溶性PM₂.₅對子代雄性小鼠精子功能之超代影響 (2020),提出高雄空氣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非水溶性PM2.5、氣管內滴灌、雄性生殖毒性、精子粒線體功能、精子反應性氧化物質含量、睪丸DNA甲基化轉移酶、超代影響。

而第二篇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工業設計系 陳維隆所指導 王斌銓的 鍋爐節能之設計改善研究 (2018),提出因為有 鍋爐、觸媒、流體力學的重點而找出了 高雄空氣的解答。

最後網站Vol.6_台灣哪裡空氣污染最嚴重?鄉村的空氣一定比都市好嗎?則補充: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來自高雄的工業污染,前環保署副署長張豐藤曾表示:「全台灣空氣汙染比較大,排放比較大的列管工廠,總共有7100家,高雄就佔了3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高雄空氣,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戰鬥媽媽的餐桌與家書

為了解決高雄空氣的問題,作者王南琦 這樣論述:

在食安崩壞的此刻,每ㄧ個媽媽,都必須戰鬥! 食安問題層出不窮,環境不斷被污染破壞。 為了守護餐桌,讓孩子們好好長大,每一個媽媽,都是戰鬥媽媽!   《戰鬥媽媽的餐桌與家書》是由戰鬥媽媽王南琦寫下的,她從太妹,變成貴婦,又為了守護家裡的餐桌而走上街頭,變成戰鬥媽媽。這本書除了故事,還有食譜,每一道菜都有故事,下鍋的都是戰鬥媽媽四處蒐集而來的食材,除了告訴讀者怎麼煮,還告訴讀者特殊食材怎麼買、去哪買。書末還附上最新小農市集資訊,讓台灣各地每一個戰鬥媽媽都能輕鬆作戰。   這本書主體則分為兩部,第一部「餐桌上的記憶」,講述她自己母親的餐桌,以及她從太妹、貴婦,到街頭媽媽的歷程。包括

母親煮的讓她流淚的雞湯、在異鄉喝到的酒釀蛋湯圓;在學校四處奔波演講,更讓她堅定要「做個好大人」。   第二部「寫給女兒的家書」,則是把每一道料理化成一封信,細細叮嚀十五歲的女兒,希望女兒長大離家後,能夠靠著媽媽料理的味道,得到更多堅定勇氣,走得更穩、更好。 這是台灣第一本戰鬥媽媽的家書,從小餐桌到大社會,全書充滿感情,十分珍貴。   王南琦的寫作偶爾激昂,但多數時候是溫柔的,她盼望用這本書,撫慰每一個戰鬥爸爸/媽媽,撫慰他們與兒女奮戰的辛苦、撫慰他們對大社會的失望,更希望彼此安慰後,可以更有力氣往下走,希望終有一天,環境不再被污染,餐桌上的食物都安全可食,媽媽爸爸們不用再戰鬥。 我

戰鬥,因為愛   街頭媽媽不一定討喜,甚至會惹人討厭。王南琦好好的貴婦不當,卻自討苦吃上街頭發傳單,自掏腰包到學校示範安全食品。這不是條容易的路,她第一次在街頭發傳單,就被找碴的男人問:「你做這些有什麼用!」她傻了幾秒後,喃喃地說:「不做一定沒用,開始去做就有希望。為了我的孩子,我一定要試試看,你也跟我們一起試試看,好嗎?」 我料理,也是因為愛   在街頭被稱為「王大砲」的王南琦,回家後卻把戰鬥力化為廚房炊煙,因為她知道,再多的錢都換不回女兒用料理記憶母親。她的母親用料理,喚回差點變成小太妹的她;她記下母親的味道,做出新的料理,讓女兒有家的記憶。   她自嘲已近更年期的她,對上正在青春

期的女兒,簡直就是兩個荷爾蒙失調的女人在大戰,幸好有料理,廚房裡飄出的陣陣香味,很快就能化解對立,讓女兒微笑,讓媽媽警報解除。所以她特地寫了文章,獻給身陷青春期風暴的爸爸媽媽們。 因為陪伴女兒,讓我重新長大一次   每個人長大的歷程,難免因為各種原因,可能因為父母的輕忽、兄弟姊妹的爭寵,心裡的很多小角落是破碎的,但是因為陪伴孩子長大,這些小角落得以修復。   王南琦的父母在菜市場擺攤,總是無法好好陪伴他們。她獨自面對初經的慌亂、初戀的心痛,幸好有了女兒,她可以在陪伴女兒的同時,回頭陪伴當年那個慌慌張張、孤孤單單的自己。   她在寫給女兒小乖的信裡說:「因為你,媽咪陪伴自己心中的小女孩重

新長大一次,重新面對許多當年過不去的難關。就像那天,媽咪帶你去選自己喜歡的衛生棉,彷彿也陪著當年佔在貨架前,孤單而不知所措的自己。我牽著你的手,同時輕聲地對我心裡的小女孩說:『別怕,我們一起來陪你買衛生棉了。你慢慢挑、慢慢選,我們會永遠陪著你的。』謝謝你,親愛的小乖,有了你,才開始有了這一切的可能。」 【本書特色】 1. 這本書記錄為了食安、空污問題走上街頭的媽媽的心情,也定義了在食安崩解的年代,每一個守護餐桌的媽媽,都是戰鬥媽媽! 2. 這本書不只提供了戰鬥媽媽的食譜,還附上特殊食材的購買資訊,及最新的小農市集資訊,確保餐桌上的每一道菜都安全無虞,讓媽媽們輕鬆作戰。 3. 全書共26

道料理,29篇文章,分為「餐桌的故事」與「給女兒的家書」,雖然講的是社會議題,讀來卻溫暖感人而深刻。 4. 本書版稅所得,全數捐給「地球公民基金會」,每一位買書的人,都為台灣環保盡了一份心。 5. 每一場新書發表會,都有小農站台,戰鬥媽媽愛小農,小農力撐戰鬥媽媽! 【推薦者】 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幸佳慧/兒童文學作家 莊祖宜/廚房裡的人類學家 陳文玲/政大廣告系教授 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 番紅花/作家 賴曉芬/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

高雄空氣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救空汙!陳麗娜要求生煤許可量嚴把關,大林燃媒機15年除役

高雄市議員陳麗娜針對空汙議題,質疑市長陳其邁「打假球」!陳其邁表示目標「2050淨零排放」,並承諾大林電廠提早除役,但陳麗娜則質疑重點應該在生煤許可量如何管制,2022年生煤許可量跟2021年相比預計只能從1000萬噸中減掉50萬噸,減煤脫煤根本遙遙無期!

陳麗娜表示,對每屆高雄市長來說,空汙都是重大政見,陳其邁也不例外,報告應該要有具體作為,而不能打假球。她認為,要減煤最直接的做法就是生煤許可量如何管制,這也是地方可以直接處理的問題。環保局長張瑞琿指出,2021年報的高雄市生煤許可量約為1000萬噸出頭,2022年預計可以減煤50萬噸,這讓陳麗娜質疑「如果要減煤脫煤,達到是遙遙無期!」她說,從生煤許可量就可看出,市府把關不嚴,怎麼能達到目標?

陳麗娜指出,市府應該要老實告訴民眾是否真的能夠脫煤?因為呼吸是人民在呼吸,PM10、PM2.5 所造成的毒害是民眾所關心。她質疑市府,不要拿其他縣市當墊背,跟其他縣市相比高雄AQI還比較難看!她直言,「以現在看,到你下次選舉前,數字是不好看,請你要加把勁!」

陳麗娜另外指出,興達火力發電廠1、2機組預計2023年退役,3、4機組預計2025年退役,那以火力發電廠來說就剩下大林電廠。大林電廠2018年才開始使用,當時可能希望用很久,但荷蘭經驗可以15年就退役,市長應該為高雄空氣努力,是否能讓大林電廠提早退役?陳其邁說,以氣換煤藍綠有共識,他也承諾若興達電廠除役,燃煤電廠就提早除役,未來綠電跟燃氣機組有所增加之後,優先就是要把大林電廠除役。

妊娠期暴露非水溶性PM₂.₅對子代雄性小鼠精子功能之超代影響

為了解決高雄空氣的問題,作者陳冠伶 這樣論述:

細懸浮微粒為動力學直徑小於2.5微米的顆粒物,可到達支氣管並穿透肺泡經血液循環進入全身,且表面活性強,容易吸附有毒物質,進而產生嚴重之危害。過去的文獻著重於暴露非水溶性PM2.5對生殖功能的隔代影響,本研究目的特別是探討小鼠於妊娠期暴露非水溶性PM2.5是否在第三代產生精子功能毒性之超代效應。收集高雄空氣中之非水溶性PM2.5,使用BALB/c小鼠(F0)於懷孕第7、11、15天以劑量10 mg/kg之非水溶性PM2.5進行氣管內滴灌暴露。由暴露非水溶性PM2.5與控制組F0雌鼠產下的雄性F1分別與控制組雌鼠交配產下第二子代(F2);雄性F2與控制組雌鼠交配產下第三子代(F3)。只有F0懷孕

雌鼠直接暴露非水溶性PM2.5,F1、F2與F3均不直接暴露非水溶性PM2.5。雄性F1、F2與F3測量體重、肛門至尿道口距離(Anogenital distance, AGD)、生殖器官重量、精子數量、活動力、型態、精子反應性氧化物質(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含量、精子粒線體膜電位功能(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MMP)、睪丸組織內配子細胞週期分布、精子DNA結構完整性、睪丸組織病理學、血清睪固酮濃度與睪丸DNA甲基化轉移酶(DNA methyltrabsferases, Dnmts)表現等變化,探討非水溶性PM2.

5暴露對雄性小鼠子代睪丸與精子功能之超代影響。研究結果發現F0暴露10 mg/kg非水溶性PM2.5,其F1之暴露組AGD、副睪頭及睪丸重量、精子ROS含量、精子MMP功能其控制組比較皆呈顯著差異(P < 0.05),精子型態異常顯著高於控制組,Dnmt1暴露組濃度顯著高於控制組;其F2暴露組之體重、AGD、精子活動力、精子ROS含量、精子MMP功能比控制組顯著上升,精子型態異常顯著高於控制組;其F3暴露組之體重及睪丸重量、精子ROS含量皆顯著低於控制組,精子型態異常顯著高於控制組。總結而言,妊娠期暴露非水溶性PM2.5對於雄性子代之生殖功能具超代之毒性影響。

綠色交通 慢活‧友善‧永續:以人為本的運輸環境,讓城市更流暢、生活更精采

為了解決高雄空氣的問題,作者張學孔,張馨文,陳雅雯 這樣論述:

  綠色交通   新潮流‧新生活風格   綠色交通Green Transport:以環境永續發展為基礎,所打造的低污染或零污染運輸環境。包括使用再生能源的公共運輸,或以步行、單車為主的運輸方式等等……。   當世界城市競相在宜居城市的排名上較勁,其關鍵的因素之一,就是它的公共運輸、步行與單車為主的慢行空間市占率的程度,這些城市大致有一半以上的居民,不依賴小汽車而都是靠公共運輸和慢行到達他們想去的地方。因此便捷的移動影響了城市宜居的條件。   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告訴大家綠色交通的概念,以及想要成為綠色交通城市應該具備的關鍵策略,需打造城市友善的慢行空間,且必須以新技術、

新能源、新概念做為推手,才能擘畫出理想的城市交通藍圖。   《綠色交通:慢活‧友善‧永續》中提供許多國外城市在邁向此目標的作法與範例,做為台灣城市的借鏡。而台灣也藉由朝向低碳家園的同時,逐步構築了自己綠色交通的模樣,致力成為宜居城市的高雄市,在捷運通車後,一步一步提供便捷的公共運輸與慢行空間,打造屬於高雄的綠色交通。   Part1觀念篇【朝向永續與人本的綠色交通】   Part2策略篇【綠色交通都市的關鍵策略】   Part3慢行篇【友善的慢行交通環境】   Part4創新篇【新技術、新能源、新概念,綠色交通好行】   Part5實踐篇【台灣實踐‧高雄經驗】 本書特色

  一、深入淺出闡述「綠色交通」的概念—— 一種新時代潮流   當慢活已成為人們對生活最強烈的渴望,綠色交通正是以此對人、對環境最友善的態度,它是一種健康生活風格的建立,更是時代的潮流。   回歸到以人為本的思維,對環境永續的態度與作法,才是真正可長可久的路,世界潮流近數十年來的反思,新生活型態的崛起,新的移動型式也正逐漸被接納中。   二、以使用者角度來書寫,將綠色交通轉換為生活意象   隨著雲端技術的成熟、巨集數據運算能力的提升,將來,智慧型運輸方案即時為你精算出各種通行方式,出門不必上網查,只要將手機輸入你的起迄點,聰明的運算軟體自然會提供各類資訊給你。   三、省錢的創新

作法   除了自行車可以共享之外,電動汽車是目前最流行的共享概念,過去流行於美國大學生畢業後第二優先的買車夢,在三十年後的現在也被智慧型手機所取代──需要用車時用手機蒐尋附近提供車輛租借服務的地方。這些轉變都代表著小汽車從過去的「擁有者」漸漸轉為「聰明使用者」,我們不需要為了短暫使用而買輛小汽車,當有需求時在短時間內即可「找到」小汽車,租車比自己買車還划算。   四、提供創新的運輸服務構想   交通服務也可以客製化!針對人口少、偏遠的地區,或者身障群族、行動不便的老者,「民眾提出預約或申請,業者才發班車」,由大量供給的大眾運輸服務轉化為客製化的公共運輸服務。公共資源適當的運用也是可以滿

足弱勢族群的需求。   五、綠色城市的精采典範   歐美城市為了減少碳排,早於十多年前積極改善交通所衍生的環境問題,積極建構完善的公共運輸、闢建自行車專用道、打造舒適的步行空間,如蘇黎世沒有公共運輸到不了的地方、溫哥華的自行車上陸下海到哪都行、日本的行人最大,許多精彩的城市案例均在本書一一呈現。   六、台灣城市的實踐作為   台灣許多城市積極興建公共運輸系統、打造公共自行車系統、闢建自行車道等,也是一步步邁向綠色交通的目標。曾被評選為亞洲最適合騎乘自行車城市第三名的高雄市,是全台最早建置自行車道的高雄,且闢建最長的自行車道,象徵城市美學的輕軌電車也開始動工,從工業城市努力邁向低碳

宜居的城市,不僅在產業上進行調整,更針對交通建構低碳的路網。

鍋爐節能之設計改善研究

為了解決高雄空氣的問題,作者王斌銓 這樣論述:

本研究將針對鍋爐的汙染問題進行研究並尋找改善方式。近年來使用燃氣鍋爐本應該讓空汙問題有所改善,然而現今人們的生活需求,使鍋爐的用量比起以往增加不少,不論是發電、工業上以及服務產業等皆提高用量,因此須更進一步節省能源,且更減少排放的汙染。現今鍋爐雖有許多改善的方式,但大多方式需進行裝置的變更,或因特殊的化學用料而提高成本。研究過程中從觸媒燃燒方面則找到了目標,並將會透過流體力學的研究與模擬分析來實驗出適合的方法來解決催化劑如何與鍋爐結合且產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