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勞保局紓困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閒聊] 勞工保險局高雄市辦事處- 高雄| PTT Web也說明:[閒聊]勞工保險局高雄市辦事處@kaohsiung,共有12則留言,7人參與討論,5推0噓7→, ... 排隊人數太多,ironstomach :什麼的不算群聚,tchialen :遇到辦紓困的算你可憐 ...

國立中山大學 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 張道義所指導 莊淑紅的 台灣勞工退休給付制度之研究 (2010),提出高雄勞保局紓困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確定給付制、個人帳戶制、企業責任、確定提撥制。

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財經法律研究所 陳櫻琴所指導 張琦玲的 論我國勞工保險被保險人紓困貸款制度之存廢 (2008),提出因為有 勞保紓困貸款、紓困貸款、勞工保險、行政契約、雙階理論、新制勞工退休基金的重點而找出了 高雄勞保局紓困的解答。

最後網站高市府推「紓困便利123」 超過85萬人獲紓困 - 自由財經則補充:高雄 市的紓困受益人數統計,社會局的「防疫紓困弱勢加發」,受益人達12萬750人,每人補助4500元;社會局另項「109年擴大急難紓困」,受益數55746戶,每戶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高雄勞保局紓困,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勞工退休給付制度之研究

為了解決高雄勞保局紓困的問題,作者莊淑紅 這樣論述:

台灣勞工的退休給付保障制度,目前有政府開辦社會保險制之第一層勞工保險條例的老年(或年金)給付,與私部門企業責任,第二層勞動基準法的退休金新、舊制度;勞工保險老年給付自民國1950年開辦迄今,由於近年來老齡化社會之提早來臨及少子化之影響,加上經濟景氣之快速數變動、世界通貨膨脹等因素,讓原有勞工老年給付的一次給付已不足因應老老年生活所需;且由於我國大都屬中小企業企業,平均企業壽命約13年,勞工流動率高,適用勞基法之企業勞工,因此多數於退休後無法成就請領條件而未能領到退休金,影響老年退休後之經濟安全,形成老人貧窮化之社會問題。鑒於此,政府目前已於2009年1月實施勞工保險條例的老年給付之年金制,另

於2005年7月勞動基準法退休金制度亦由確定給付制改為確定提撥制;且年資由轉換雇主歸零不可攜帶計算,改為年資可攜式;退休金給付亦由一次給付改為以個人帳戶為主、年金為輔的給付模式,大大改善勞工在退休金「看得到、吃不到」之缺失。本文主要研究我國勞工的退休給付制度的變革暨現行修正通過之勞工保險條例、勞動基準法的退休給付與新修訂的勞工退休金條例,並就各規範的退休金給付內容比較分析,發現歸納了台灣勞工退休給付制度之修訂過程有幾項重點;一、從一次給付到年金給付,第二從確定給付制到確定提撥制,第三從特殊保障模式到一般多元之保障模式。至此,台灣勞工退休給付制度完成老年所得基本保障階段任務,然隨著社會變遷,經濟

環境連動與變動及人口結構變化種種因素影響,將可能產生老年給付不足、運用配置不當或缺乏彈性等疑義與困境,文中試著提出建議,期使台灣現行勞工退休法規範及於實務運作層面可符合勞工所需,並可以達到永續經營之社會安全目標。

論我國勞工保險被保險人紓困貸款制度之存廢

為了解決高雄勞保局紓困的問題,作者張琦玲 這樣論述:

民國90年間,國內、外經濟景氣低迷,失業率不斷攀升,許多勞工面臨經濟上窘境,為使勞工保險基金比照商業保險機制,讓勞工在財政困難時能辦理個人紓困貸款,使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可以提前動支老年給付,最後再以保險給付抵銷之,我國於92年修正勞工保險條例第67條第1項第4款,增列勞保基金得用於被保險人貸款。我國自92年起開辦勞工保險被保險人紓困貸款,迄98年1月底,申貸人數58萬人次,核撥金額638億元。惟未按期繳納貸款本金及利息人數10萬餘人,逾欠金額達95億元,逾欠比率約18.61%。因勞保條例第29條第1項但書規定,勞保被保險人有未償還勞保紓困貸款係以保險給付抵銷之。以此觀察,勞保紓困貸款人數不可謂

不多,辦理時可否達到政策目的,提供勞工一時急難之需?惟勞保紓困貸款逾欠比率偏高,將來倘以被保險人之保險給付抵銷欠款,對勞工發生保險事故時經濟生活保障是否足夠?又未償還保險給付是否一定能以保險給付抵銷?本研究從勞保及勞工退休基金之功能及性質,探討不同勞工退休基金辦理紓困貸款之優缺點,並分析紓困貸款制度對全體或個別勞工退休生活保障等之影響。分析以全體共有之勞保基金辦理個人紓困貸款,在法規適用及實務運用上面臨之困境,並希借鏡新加坡公積金制度及美國401(K)退休金制度辦理辦理紓困貸款之經驗,提出我國以退休基金辦理紓困貸款之研究結論、政策建議及法規之修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