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門診時間表2020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門診時刻表 -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也說明:請選擇看診科別 · 內科系 · 外科系 · 婦兒科系 · 牙科系 · 其他科系.

亞洲大學 生物資訊與醫學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陳玉菁所指導 張茱貽的 以健保資料庫分析缺血性心臟病 人口學特徵、發生率、盛行率及與 其他疾病之相關研究 (2015),提出高醫門診時間表2020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缺血性心臟病、人口學特徵、發生率、盛行率、危險因子、慢性疾病、健保資料庫。

最後網站高醫門診時間表2020 - 職涯貼文懶人包則補充:【問題】高醫門診時間表2020 ?推薦回答. 門診時間表-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缺少字詞: gl=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高醫門診時間表2020,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以健保資料庫分析缺血性心臟病 人口學特徵、發生率、盛行率及與 其他疾病之相關研究

為了解決高醫門診時間表2020的問題,作者張茱貽 這樣論述:

近年來,我國產業特色轉型為以科技業及服務業為主,追求快速、精緻的飲食習慣、日夜顛倒及久坐少動的生活作息,使得人們罹患慢性疾病的比例升高。醫藥的進步雖然減少了致死率,但造成的疾病負擔也增加。 「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預測,2020年全球疾病負擔的第一名將會是缺血性心臟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簡稱IHD)。本研究希望能提供台灣地區缺血性心臟病之人口學特徵、疾病發生率、疾病盛行率以及與其他疾病的相關數據,藉以提供國人更多資訊,以落實「預防重於治療」的觀念。 本研究利用國家研究院全民健保資料庫(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Research D

atabase, NHIRD)2006年至2013年間資料,從門診處方及治療明細檔(CD)及住院醫療費用清單明細檔(DD),剔除2006年前就醫紀錄、研究期間僅一次就醫紀錄及未滿20歲患者等篩選條件,共獲得690,165筆資料(含缺血性心臟病患者82,517筆資料,非缺血性心臟病患者607,648筆資料)。利用其個人資料、就醫紀錄、投保金額及就醫地點分析其人口學特徵及發生率、盛行率,得到以下結果:1.缺血性心臟病患者,男性比例高於女性(51.0% VS. 49.0%)。2.平均患病年齡為59.5歲(STD=14.67),40歲開始患病比例增加,50至59歲發病人口佔四分之一以上。3.疾病追蹤時

間為7.14年(STD=1.51)4.患者居住地以中度、新興市鎮(都市分層第二、三層)中的比例最高,北部地區的比例最低。5.社經地位較低者(投保金額在22,800元以下者)罹病的比例高達44.5%,社經地位較高者(投保金額高於57,801元)罹病比例低(7.9%)。6.研究期間盛行率逐年攀升,尤以2011年至2013年最為明顯。 本研究利用ICD-9-CM疾病碼,定義缺血性心臟病危險因子及其他慢性疾病,藉以分析其相關,所得結果如下:1.危險因子中,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皆與缺血性心臟病有顯著相關,尤其是高血壓,比例高達69.4%;而肥胖在本研究中則無顯著差異。2.慢性肝病、腦血管疾病、慢

性肺部疾病及慢性腎臟疾病皆與缺血性心臟病有相關,尤其以慢性肺部疾病的比例(36%)最高。3.缺血性心臟病患者平均CCI值為2.41(STD=2.50),罹患一種以上之疾病人口更多達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