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反送中事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香港反送中事件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謝予騰寫的 因為明天就要開始了 和法律白話文運動,編者/李柏翰的 公民不盲從:生而為人,如何有尊嚴地活著(特別簽名版)——國家能賜死人民嗎?能投票就是民主?防疫就能限制出入境?收入低就該餓肚子嗎?……30堂基本人權思辨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什麼是反送中?為什麼香港人反送中?帶你1分鐘了解也說明:一旦《逃犯條例》通過,只要被認定有罪,即使轉機過境香港均可能被逮捕,並引渡至中國送審。 反送中事件始末. 更多親子天下文章. 小心蟲蟲危機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斑馬線文庫有限公司 和麥田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新聞研究所 謝吉隆、劉好迪所指導 連俊翔的 中國共產黨的宣傳策略與宣傳效果: 基於共青團中央知乎內容的分析 (2020),提出香港反送中事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共青團中央、政治宣傳、問答平台、傳播效果、文字探勘、主體模型。

而第二篇論文東海大學 政治學系 郭應哲所指導 林映山的 「廢老」的孩子都是「廢青」? ---反送中事件中政治立場的世代差異 (2020),提出因為有 香港、反送中運動、逃犯條例、政治立場的重點而找出了 香港反送中事件的解答。

最後網站反送中612行動3週年港人台北集會高喊香港加油則補充:NGO工作者李明哲指出,香港人一直想自己決定香港命運、自己定義香港,從雨傘革命、魚蛋革命到反送中抗暴,香港人用自己勇武的方式告訴全世界香港人的價值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香港反送中事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因為明天就要開始了

為了解決香港反送中事件的問題,作者謝予騰 這樣論述:

  漂浪派詩人婚後的第一本詩集。   面對世界、社會與人生的眾多荒謬,展現玩世不恭卻又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態度與心路歷程。     本詩集選自筆者2018年底至2022年初的作品,共計73首。主要記錄了詩人自取得博士學位、騎機車往返雲林、嘉義、臺南、高雄與臺東五縣市不同大學的兼課生涯、結婚等人生階段,同時也書寫了包括此四年間,世界所共同面對的政治情勢和巨大瘟疫,是繼前一本詩集《浪跡》之後,筆者面對自身詩美學的經營與世界的再度不同詮釋、態度與姿態。

香港反送中事件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李惠仁2004年開始專注台灣禽流感疫情,拍攝《不能戳的祕密》揭開政府防疫漏洞。拍攝過程獨立採集死雞樣本、送檢,並透過專家學者的協助,一層層解讀政府、學者、雞農之間複雜的權力關係與隱瞞的真相。

近期作品《蘋果的滋味》、《并:控制》、《自由.飛》同時關注台、港、中媒體生態與民主發展,以紀錄片形式記錄這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樣態。

《蘋果的滋味》藉由蘋果日報探討台灣媒體界生態的變化,並解讀狗仔文化對新聞製作的影響。拍攝過程中適逢台灣反媒體壟斷運動,進而揭露媒體背後的政治運作。

在《并:控制》中,李惠仁開始關注香港回歸中國二十年後的政治局勢變化,片中他藉由視障朋友的視角,以更為銳利角度揭露香港生活的變化。特別是對資訊控制的層面,他揭露了由政治的機構控制、人民之間的相互控制,再到個人的自我審查等不同控制階段的運作。

《自由.飛》記錄香港反送中事件,藉由香港追尋民主自由的運動,連結台灣戒嚴時期的民主運動。李惠仁坦言,台灣的民主還很幼稚,民眾普遍漠視政治對生活的影響,對於台灣民主得來不易的歷史發展,時常是健忘的。他希望透過紀錄片的方式,將這個時代與過去的歷史連結,保存台、港、中三地的歷史拼圖,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民主的可貴。

小檔案

李惠仁,1969年生,為台灣知名紀錄片導演。李惠仁大學就讀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畢業前決定退學。在服兵役期間進入空軍電影隊,開始接觸影片製作。退伍後進入傳統新聞媒體擔任攝影記者,40歲決定辭職,成為獨立紀錄片導演,成立李惠仁電影工作室。

作品《睜開左眼》榮獲2010年世界公視大獎INPUT BUDAPEST,《不能戳的祕密》榮獲卓越新聞獎,《不能戳的秘密2:國家機器》榮獲2014年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作品獲獎無數。

┄┄┄┄┄
創辦人 馬立群 監製 王姿佩
採訪  莊勝涵 剪接 徐珮珊
作品提供 李惠仁
場地提供 DOTEL



#一影像專訪 #李惠仁 #紀錄片 #導演

中國共產黨的宣傳策略與宣傳效果: 基於共青團中央知乎內容的分析

為了解決香港反送中事件的問題,作者連俊翔 這樣論述:

隨著網路與社交媒體的發展,傳統主流媒體不再是政黨宣傳的重要場地,如何 使用新媒體有效地進行政治傳播是當下各國政黨需要思考的問題。多樣化的網路平台 也對政黨的宣傳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照搬傳統思維無法適應新環境,且不同平台也 需要因地制宜的策略。那麼政黨該怎麼做呢?與微博不同,知乎是一個線上問答平台 ,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提問,也可以回答相關的問題。那麼,政黨會挑選哪些問 題呢?他們又會怎麼回答呢?其宣傳是否有達到相應的效果呢?本文以共青團中央在 知乎的問答內容為主,並抓取其粉絲、評論者的相關信息,以回答上述問題。研究發現,共青團中央在知乎的行為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公共討論”(2016年 至2

019年)與“內化影響”(2019年後),在2019年後,共青團中央回答問題與發布文 章的數量逐漸變少,取而代之的是及時性想法的發布,從積極參與公共討論,過渡到 針對性較強的粉絲影響;其回答的問題,則包含兩種類型,“社會熱點”與“日常問題”, 法律是共青團中央在回答社會熱點時的利器,在宣法、普法的同時,也對潛在的犯罪 具有一定的威懾性;黨的故事則是日常問題的重點,通過敘述特定黨員的貢獻與黨在 中國發展的領導作用,來強化黨的權威與正統地位;除此之外,在共青團中央的回答 中,軍事力量是敘事重點,其次是歷史問題、青少年保護與發展、以及社會事件與社 會文化。共青團中央的宣傳效果有限,只有特定的內容容易

引起知乎用戶的討論,其中 包括民族主義事件(例如香港反送中事件)、國家建設、宗教問題、以及娛樂明星的 毒品濫用,而法律具有一定的說服力,能夠刺激用戶為其內容點贊。此外,數據表明 ,共青團中央的粉絲並不活躍,在抽取的樣本中,14.5%的用戶是僵屍粉,僅有5.7% 的用戶是活躍的;在評論者中,特定話題不允許出現異議,包括香港反送中事件與二 戰日本侵華,共青團中央的觀點得到絕對的支持;但在其他內容中,約有14%的評論 者反對或排斥共青團中央的觀點,他們討論的話題包括言論自由、防火牆、審查制度 等。除此之外,在共青團中央的評論社區中,往往是以中心用戶為主的放射狀連結, 用戶與用戶之間的聯繫較弱,缺少深

度的討論。

公民不盲從:生而為人,如何有尊嚴地活著(特別簽名版)——國家能賜死人民嗎?能投票就是民主?防疫就能限制出入境?收入低就該餓肚子嗎?……30堂基本人權思辨課

為了解決香港反送中事件的問題,作者法律白話文運動,編者/李柏翰 這樣論述:

人權不是特權。人權到底是什麼? 一本適合所有人閱讀的人生教科書 納稅者權利法跟我有什麼關係?家長有權利對「同志教育」說不嗎?歌手不能唱自己的歌?紅燈何時亮,幾時可尋芳?…… 最實用的人權讀本,30條基本人權的探索與思辨,幫助我們真正理解人權的意涵,成為一個更進步的世界公民。 ●特別推薦 一起讀判決 (人氣法律粉絲專頁)/李茂生(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周威同(國教署兒童權利公約教育人員培力計畫種子教師)/林辰(知識型Youtuber、《臺灣吧Taiwan Bar》共同創辦人)/邱伊翎(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祕書長)/施逸翔(台灣人權促進會祕書長)/張瑜鳯

(資深法官,《章魚法官來說法》作者)/許全義(台中一中社會科教師)/黃丞儀(中研院法律所研究員)/黃惠貞(歷史教師深根聯盟發言人、板橋高中歷史科教師)/蔡中岳 (地球公民基金會顧問)/錢建榮(最高法院法官)/蘭天律師(依姓氏筆劃排序) 人權並非國家所賦予的權利,而是先於國家、任何社會與法律制度出現前就存在了,而人權的內涵就在於體現對人之尊嚴的尊重,每個人都是有自主性的主體,而不會淪為被他人或國家所支配的客體。 1948年12月1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世界人權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那是第一份全球性的人權保障文件,這一天也被

訂為人權日。 二戰結束後,世界各地的人們看盡殘暴的國家機器如何輾壓自己或其他國家的人民,因此聯合國成立時,各國即把人權保障視為這個國際組織最重要的目的之一,並迅速通過了《世界人權宣言》。 / 人權法典化是為了賦予人民對抗國家暴力和歧視的武器——雖然締約或修改條文都太困難,但我們能透過重新詮釋、擴充文義,讓人權法持續保持其活力和韌性。反之,若任由政府恣意排除或限制人權內涵,將失其最初捍衛個人尊嚴及促進社會正義的精神。這也是一開始想編輯這本書的主要目標,希望提供讀者有關人權與基本自由的基本認識,學習相關語彙後,用以觀察自己與其他人的生活處境,進而勾勒出心目中理想社會的藍圖。——法律白話文運動

本書邀請一群年輕有想法、寫過多部暢銷法普書的「法律白話文運動」執筆,以明確好讀的文字,把嚴肅的法律知識,轉化為一般大眾容易理解的常識。內容以聯合國特別為青少年編寫的《世界人權宣言》簡易版三十條為基礎,從每一則法條的核心精神作闡釋,並援引國內外的案例,輔助說明該法條我們應該具備的正確觀念,探索人權樣貌,傳達人權基本知識,幫助我們更確認與思索人權的重要。 也許我們對這些人權條文並不陌生,但我們對它的內涵確實為何,其實仍然一知半解,甚或明知故犯;在世界仍然到處充斥忽視人權、侵犯人權的情況下,我們如何理解並維護自身的人權,已是一個當代的重要課題。 作為自許尊重人權的台灣,其實我們還有許多可以努力的

空間,這本書深入淺出的書寫,提醒我們正視人權的重要,我們才能更往前成為一個進步的世界公民。 ●內容大要 美國知名歌手小甜甜布蘭妮為何害怕父親的監管?性工作者真的不配擁有工作權?反送中運動為何衍生出抗議者被受虐酷刑?維吾爾族被中國奴役生產棉花,引起許多名牌商品抵制,中國真的吃西方人權這套?跨國同婚是否是夢一場?棒球員曹錦輝的假球案如何引用「無罪推定原則」? COVID-19 核酸檢驗報告成了遷徙自由的絆腳石?新加坡少年余澎杉(Amos Yee)在網路上批評李光耀為獨裁者,他是否「傷害他人宗教或種族情感」?土耳其海面上漂浮了一名紅衣小男孩的屍體,他足以召喚難民的無辜嗎?原住民自傳統部落領域取回

木材,是否竊盜觸法?禁止穆斯林婦女穿罩袍是錯誤的法令?…… 全書談及的領域眾多,包括身心障礙者、遊民、勞工、維吾爾族、人權工作者、難民、愛滋感染者……;議題多元,包括反送中、八仙樂園火燒案、死刑存廢爭議、打假球、隱私權、出版管制、兒少言論權利、集會遊行示威、罷工、迫遷、恐同、受教育權、著作權、國際人權…… 從個人到社會,從台灣到世界,各式各樣的基本人權議題,在在凸顯人權脆弱的面向。當大眾被侵權時是否真能知法而保護自己的權利?「法律白話文運動」有條不紊地整理出人類與生俱有的權利,不僅讓普羅大眾閱讀本書而獲得啟蒙,更可以觀照自身本該擁有的權利,避免因為對權利的懵懂與知識的薄弱,進而喪失權利而讓

生命深陷恐懼的泥淖之中。 這本書每一章談論的都是人權的缺角,唯有把破碎的缺角拼圖起來,才能更接近人權的真相。 每章末附有「思辨與討論」,延伸引導讀者對該章作進一步思考;書末並有相關人權工作者的筆記(例如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台灣障礙女性平權連線、身心障礙聯盟、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等),作為對照參考,豐富對人權的探討。 ●全書30章內容主旨(呼應《世界人權宣言》簡易版三十條) 第1章:我們天生自由而且平等 ﹝核心概念﹞:我們生來就是自由的。我們都擁有自己的觀念和想法。我們應該被同等對待。 ﹝內容要點﹞:以美國天后小甜甜布蘭妮(Britney Spears)爭取打破被監管的人生為例,談「

不能以監護為藉口,限制其他權利」,並擴及台灣的情況作闡述,儘管是刑事案件中的被告也享有基本人權保障。 第2章:不該有差別待遇 ﹝核心概念﹞:不管我們的差異是什麼,這些權利是屬於每一個人的。 ﹝內容要點﹞:從古亭「小作所」事件談身心障礙者的困境及反歧視法。 第3章:生存的權利 ﹝核心概念﹞:我們都有生存的權利,並且可以自由與安全的生活。 ﹝內容要點﹞:身為遊民有罪嗎?從台北市議員應曉薇提議向無家可歸的遊民潑水驅離案例談起。國家能賜死人民嗎?人權法中最難解的爭議之一——死刑存廢的百年論辯。 第4章:不要有奴隸制度 ﹝核心概念﹞:沒有人有任何權利把我們當奴隸。我們也不可以把任何人當成奴隸。 ﹝

內容要點﹞:國家、法律為什麼要管勞雇關係?紅燈何時亮?幾時可尋芳?探討性工作合法化之必要。 第5章:沒有折磨或不人道的待遇 ﹝核心概念﹞:沒有人有任何權利傷害我們或折磨我們。 ﹝內容要點﹞:從香港反送中運動談「酷刑」,看國家執法界線在哪裡。 第6章:不管到哪裡,你都有被視為人的權利 ﹝核心概念﹞:我和你一樣都是人,享有的尊重和權利都一樣。 ﹝內容要點﹞:新疆維吾爾族受中國壓迫,引起許多名牌商品抵制所產的棉花,中國說「不吃西方人權這一套」有理嗎?八里媽媽嘴咖啡店命案的判決,為何引發軒然大波? 第7章: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核心概念﹞: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法律必須公平對待我們所有的人。 ﹝內容

要點﹞:外國人在台工作權益差很大,白領是人才,藍領的人權呢?跨國同性婚姻在台灣的演進情況。 第8章:你的人權應該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 ﹝核心概念﹞:當我們沒有受到公平對待時,我們可以要求法律的協助。 ﹝內容要點﹞:從八仙樂園火災事件訴請國賠,看國家對人民的保護義務。醫療人員於工作場所遭受性騷擾與暴力相對,法律能否保障他們的人權? 第9章:沒有不公平的拘留 ﹝核心概念﹞:如果沒有正當理由,沒有人有權利把我關到監獄裡裡,或把我從自己的國家驅逐出去。 ﹝內容要點﹞:從台灣人權工作者李明哲入境中國被拘禁談「強迫失蹤」所帶來的傷害。 什麼是羈押?你說羈押就羈押嗎?縱使是重大刑案的被羈押人,因尚未被定罪

,其人身自由仍應盡量受到平等保護。 第10章:公平審判的權利 ﹝核心概念﹞:如果被審判,就應該公開進行。不該有任何人,告訴審判我們的人應該要怎麼做。 ﹝內容要點﹞:即便是犯罪被告,也應享有公平審判的程序權利;情節最嚴重的罪行一定會判死?從湯景華縱火案談起。 第11章:在被證明有罪前,我都是清白的 ﹝核心概念﹞:除非有證明,否則任何人都不應該被要求為某件事負刑事責任。當有人說我們做了壞事時,我們有權利去表明那不是真實的。 ﹝內容要點﹞:從曹錦輝假球事件談「無罪推定」原則。「無辜人被判有罪,沒有人是自由人。」被誤關了14年的鄭性澤案帶給我們的司法正義省思。 第12章:隱私的權利 ﹝核心概念﹞

:沒有人可以破壞我們的名聲。如果沒有正當的理由,沒有人可以進入我家、拆開我的信件、干擾我或我的家人。 ﹝內容要點﹞:祕密被人知道了是侵害我什麼權利?不想被Google不行嗎?——被遺忘權與言論自由的權衡。 第13章:行動的自由 ﹝核心概念﹞:在自己的國家裡,我們有權利到我們要去的地方,並且到我們想去的地方旅行。 ﹝內容要點﹞:防疫不外人權——可用提供檢疫報告當作國人入台的條件嗎?被陌生人跟蹤了怎麼辦?各國法規大不同,在許多國家甚至無能為力! 第14章:尋求安全居所的權利 ﹝核心概念﹞:如果我們在自己國家裡害怕被迫害,我們有權利跑到另一個國家讓自己更安全。 ﹝內容要點﹞:新加坡少年余澎杉(A

mos Yee)因批評李光耀為獨裁者遭判刑後,他尋求美國的庇護,什麼是庇護?阿拉伯之春到今日,世界上出現了許多難民,更別說以前歷史上不同時期的難民,我們對難民的認知有多少? 第15章:取得國籍的權利 ﹝核心概念﹞:我們都擁有權利,屬於某一個國家。 ﹝內容要點﹞:從越界者與無國籍人的眼中,看見人權法的極限。從難民到無國籍兒童到台灣的新移民,關於追求國籍保障,歸化移民應享有免於恐懼的自由的思索。 第16章:婚姻與家庭 ﹝核心概念﹞:每個成年人,當他們想要的時候,都有權利結婚並擁有家庭。男人和女人結婚或分居時,都擁有相同的權利。 ﹝內容要點﹞:婚姻平權里程碑:南非Fourie案。從通姦除罪化討論

背後暗藏的性別壓迫。防疫時期不讓中配孩子來台是否違反《兒童權利公約》。 第17章:擁有屬於你東西的權利 ﹝核心概念﹞:每個人都有權利去擁有東西並分享它們。沒有人可以毫無正當理由就拿走我們的東西。 ﹝內容要點﹞:納稅者權利保護法是什麼?跟我有什麼關係?原住民自傳統領域取回木材,是否竊盜觸法? 第18章:思想的自由 ﹝核心概念﹞:我們都有權利相信我們要相信的,有權利信仰某個宗教,或是當我想要的時候,可以改變想法。 ﹝內容要點﹞:曾經台灣有部法律控制你的思想。國家該管制宗教嗎?民主國家有辦法讓宗教歸宗教嗎? 第19章:表達的自由 ﹝核心概念﹞:我們都有權利自己做決定,去想我們所喜歡的東西,去說

我們所想到的,並且與其他人分享我們的觀念。 ﹝內容要點﹞:從《出版法》看台灣的民主進程。從烏克蘭感染愛滋病毒的女孩所寫的〈讓世界聽到我們的聲音〉,談兒童也有說話且被聽見的權利。 第20章:公眾集會的權利 ﹝核心概念﹞:我們都有權利接觸我們的朋友,並且一起和平地保衛我們的權利。如果我們不願意,沒有人能命令我們加入任何團體。 ﹝內容要點﹞:遊行抗議沒錯,除非它造成危險或蓄意破壞法治。從香港反送中事件談「禁止蒙面」上街頭的合法性問題。 第21章:參與民主政治的權利 ﹝核心概念﹞:我們都有權利參與我們國家的政治。每個成年人應該被允許選擇他們自己的領袖。 ﹝內容要點﹞:從日據時期台灣人推動「臺灣議會

設置請願運動」,爭取頭一次的民主成果談起。 能投票就是民主嗎?罷免案如何進行?2019年的香港議會選舉給台灣的提醒。 第22章:社會保障的權利 ﹝核心概念﹞:我們都有權利負擔得起住宿、醫療、教育與兒童照顧,當我們生病或年老時,有足夠的錢去生活及獲得醫療協助。 ﹝內容要點﹞:生計出現困難時,人人都應受到來自國家的支持。礙知與愛滋的無間道:從不歧視原則談起。 第23章:工作者的權利 ﹝核心概念﹞:每一個成年人都擁有工作、公平的工作報酬,以及加入工會的權利。 ﹝內容要點﹞:談勞工的不合作運動——罷工權。「職業災害」哩干災? 第24章:休息和休閒的權利 ﹝核心概念﹞:我們都有放下工作,休息和放鬆

的權利。 ﹝內容要點﹞:工作誠可貴,身體價更高——談超時工作的法律問題。最陌生的熟悉人:台灣長期照顧政策中的外籍家庭看護工應該有的保障。 第25章:良好生活條件的權利 ﹝核心概念﹞:我們都有權利好好過日子。母親和孩子、老人、失業的或有障礙的人,都有權利被照顧好。 ﹝內容要點﹞:華光社區的迫遷安置難道是種恩賜,而非權利?從「恐同」現象談性/別少數群體的健康權。 第26章:接受教育的權利 ﹝核心概念﹞:受教育是一種權利。上小學應該免費。我們應該了解如何與他人相處。家長能優先選擇我們該學的是什麼。 ﹝內容要點﹞:學校與學生間的「特別權力關係」指的是什麼?家長有權對「同志教育」說不嗎?從英國「伯明

罕抗議事件」反思台灣現況。 第27章:著作權 ﹝核心概念﹞:著作權是用特別的法律,來保護個人的藝術及文學創作;其他人如果沒有得到同意,不可以複製。我們都擁有權利以自己的方式生活,並享受藝術及科學所帶來的好處。 ﹝內容要點﹞:歌手不能唱自己的歌?談林暐哲訴吳青峰案的合約問題。台灣第一起傳統智慧創作侵權事件——奇美部落提告原民會。 第28章:生活在一個在乎人權的世界的權利 ﹝核心概念﹞:好的秩序必須要存在,我們才能夠在自己的國家和全世界各地享受權利及自由。 ﹝內容要點﹞:人權保障不僅僅靠規範,更有賴健全的監督機制;良善的全球秩序,取決於良善的國內與國際環境。 第29章:責任 ﹝核心概念﹞:我

們對其他人是有責任的,而且我們應當保護他們的權利及自由。 ﹝內容要點﹞:從菲律賓的賈巴里被槍殺案,談「生命權」是一項不得減損之最高權利,即使在武裝衝突和其他威脅國家存亡的公共緊急情況下。對於女性生育與墮胎權利的探討。 第30章:沒有人可以剝奪你的人權 ﹝核心概念﹞:人權宣言是最低標準。不應該用保障某一人權當作藉口,合理化對其他人權的侵害。 ﹝內容要點﹞:從英國商人林克穎在台酒駕致死案,談台灣監獄的人權問題。人權不是特權:「反毒戰爭」的健康權爭議。 後記:人權工作者的筆記  

「廢老」的孩子都是「廢青」? ---反送中事件中政治立場的世代差異

為了解決香港反送中事件的問題,作者林映山 這樣論述:

2019年的2月13日,香港政府提出修訂,因而引致反送中抗爭運動的出現。隨着香港政府強硬態度及大量警民衝突的影響之下,反抗的運動也不斷持續升級,而發起和參與這些活動的大部分都是1997年回歸以後所出生的年輕人,到今天,反送中的抗爭活動嘗未完結,而在這次的抗爭運動中亦做成了香港兩代人的撕裂。然而,在兩代的政治對立之中,出現了一個十分矛盾的現象,支持抗爭的人民多數是來自97年回歸以後出生在中國政府統治,自由開始被約束的香港之下的年青人; 相反,之前享受過來自英國政治所給予的高度自由的成年人卻反而選擇支持中國政府。為什麼曾經享受過自由的人卻會支持壓制他們的人呢? 為什麼為自由而去抗爭的反而是出生在

被極權統治、自由程度大不如前的年輕人呢? 在這篇論文中,將會分析在這當中的矛盾並籍此去分析香港兩代人間政治立場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