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室內景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香山室內景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日經建築編寫的 世界知名建築翻新活化設計:向安藤忠雄、法蘭克.蓋瑞、札哈.哈蒂等大師學習可實踐的創新思維 和山本まりこ的 透明清新!簡單拍出我的「空氣感」寫真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新竹親子景點懶人包】30個以上適合親子同遊好去處!景觀 ...也說明:... 新竹親子景點室內, 新竹親子景點diy, 新竹親子景點一日遊, 新竹親子景點介紹, 新竹親子景點懶人包, 新竹親子景點推薦, ... 地址:新竹市香山區元培街323巷5號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麥浩斯 和尖端所出版 。

中華大學 行政管理學系碩士班 葉嘉楠所指導 蔣銘勳的 新竹市城市國際交流之研究-以日本岡山姊妹市為例 (2009),提出香山室內景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城市交流。

最後網站【2023新竹景點】推薦新竹一日遊、二日遊 - 珍太妃旅遊親子生活則補充:桃竹苗室內景點 ... 新竹香山濕地(海山漁港探索區) ... 這間小七美的太犯規,完全可當一個景點來順遊,室內有櫻花系咖啡屋、貨櫃屋上更有open醬的魔法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香山室內景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世界知名建築翻新活化設計:向安藤忠雄、法蘭克.蓋瑞、札哈.哈蒂等大師學習可實踐的創新思維

為了解決香山室內景點的問題,作者日經建築編 這樣論述:

世界各地都須面對的大哉問──既有建築,如何再造 網羅全球矚目的建築翻新實例 ‧ 閒置空間活用計畫 圖文並茂拆解說明建築重生的過程 │專文導讀│ 曾光宗   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一致推薦│ 王志仁 第三部建築設計主持建築師‧東海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 吳聲明 WHOLE + Architects & Planners十禾設計主持設計師 林芳慧 AECOM亞太區總裁辦公室主任 侯君昊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所長 郭英釗 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辦建築師 張基義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兼任總務長‧臺灣創意設計中心董事長  莊熙平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建高控股公司董事總經理 

劉仲豪 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  合夥人‧建築師 蔡佳萱    Noiz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planning負責人 賴伯威 WillipodiA都市研究團隊發起人‧賴伯威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龔書章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理事長 【精實內容彙編】 札哈‧哈蒂、法蘭克‧蓋瑞、安藤‧忠雄——向知名建築大師學習 日本知名學者  五十嵐太郎導讀「翻修建築史」 PART1 歐洲,挑戰歷史——「亦攻亦守」大師手法 PART2 亞洲,大膽創意——世界矚目新趨勢 PART3 美國,圖書館新定義——新建、改建區分空間機能 PART4 日本現代主義建築再生計畫

5精選——「免震」「減建」的更新手法 PART5 日本閒置空間活用計畫10精選——轉化空間機能、吸引人群聚集   【國際話題作品】 [札哈・哈蒂] 安特衛普港口總部大樓 Boat House(比利時) [法蘭克蓋瑞] 皮埃爾・布列茲・薩爾 音樂廳(德國) [赫爾佐格・德梅隆 Herzog & de Meuron] 易北愛樂廳(德國) [安藤忠雄] 巴黎證交所美術館改造計畫(法國) [日建設計] 新足球場改修計畫 (西班牙) [Mecanoo Architecten] 馬丁路德金恩紀念圖書館(美國) [Studio Milou]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新加坡) [nendo佐藤大] 暹羅購物

中心(泰國) 【現代主義名建築 持續再生計畫】 山梨文化會館 (原設計:丹下健三) 京都會館 (原設計:前川國男) 米子市公會堂 (原設計:村野藤吾) 春日大社國寶殿 (原設計:谷口吉郎) 青森縣廳舍 (原設計:谷口吉郎)    【日本─閒置空間活用】 [谷尻誠]  ONOMICHI U2 [福島加津也+冨永祥子]  時間的倉庫 舊日本庄商業銀行煉瓦倉庫 [青木茂] 戶畑圖書館 [竹中工務店]  舊櫻宮公會堂 [川口有子+鄭仁愉] 市原湖畔美術館 [ Plantec 總合計畫事務所]  DOME有明總部 [日建設計] 東京藝術大學4號館改修 《世界知名建築翻新活化設計》是從近年日本建築專業

雜誌《日經建築》刊載的文章報導篩選出的精選內容,以既有建築再改造的世界共通議題作為主軸,重新組構編排的專書。本書也包括未刊載於雜誌上的珍貴照片、未在網站上公開的採訪內容,以及依主題特性再度挖掘探討的深度內容。   本書前半部介紹近年在歐洲、美國以及亞洲地區完成並在國際間倍受矚目的建築改修成功案例。最開頭即詳細介紹札哈哈蒂設計於2016年完工的安特衛普港口總部大樓 Boat House增建案,在既有的磚造舊建物上,設計有如宇宙漂浮物的嶄新辦公空間——本案譽為前所未見的創意,並且能將此設計創意實現出來的驚人技術力讓人不禁脫帽致敬。亞洲的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Singap

ore,則是經過Studio Milou建築設計事務所的巧妙設計,輕輕地在兩座國家遺產上覆蓋有如面紗般的屋頂,並置入橫跨其中的公共動線,整合成為重要公共空間。美國馬丁路德金恩紀念圖書館,則是Mecanoo Architecten建築設計事務所為世界建築大師密斯的名建築戴上「綠帽子」,並得到「綠建築LEED金級認證」,是知名的舊有建物節能改修計畫。   後半部介紹日本國內知名代表作,包括日本名家現代主義建築作品的維護再生案例,以及近年話題持續的閒置空間活用趨勢。例如1960~1970年代的名建築作品,面臨四五十年後的大型維修整頓計畫時,該如何完整保存並補強既有結構的同時,也注入符合時代需求的新空

間機能?本書介紹了例如丹下健三的山梨文化會館、前川國男的京都會館等經典案例。此外,原本毫不起眼的閒置空間蚊子館,經過改修巧手整理之後,化身令人驚喜的創意空間,例如SUPPOSE DESIGN OFFICE將廣島縣尾道市具有70年歷史海運倉庫的空間機能,轉化成自行車客的歇腳景點ONOMICHI U2。株式會社Phildo整合兩棟舊建物,變成新型態旅館空間的HakoBA函館,並舉辦地方活動,活用公共空間。   看到海外案例,或許會有人認為「那是在地震少的國家才有可能的事」、或是「因為國外的建築法規完全不同才辦得到」,但面對未來時代,要能與時俱進,各界具備能學習海外大膽創意手法的態度是必須的。就算不

是一模一樣的事情,成功案例的創意發想基礎與觀點,應能帶來啟發,並賦予建築改修劃時代的意義。

香山室內景點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碧江金樓位於佛山市順德區北滘碧江,屬明清時期建築,已有幾百年歷史。金樓古建築群由泥樓、職方第、金樓、南山祠、見龍門、亦漁遺塾、慕堂祠、磚雕大照壁和三興大宅等等多座建築組成。集中了宅第、祠堂、書齋、園林等功能,保留著乾打壘、蠔殼牆、水磨磚、“鑊耳山牆”等等嶺南特色的古建築實物。珠江水鄉的古建藝術和官宦儒商的文化積澱,在這組緊湊的古建築群中體現無遺。古建築群的最亮點金樓,原名賦鶴樓,樓內裝飾著金碧輝煌的木雕,據說是因清末名臣戴鴻慈之女嫁入職方第,作為嫁妝與贈。而民間有“金屋藏嬌”的之傳說。巧奪天工的金木作,幾乎包羅了木雕藝術中的所有手法。尤為難得的是木雕全部採用中國傳統題材,滲入了外來的藝術風格,以實物印證了嶺南文化的發展史。院宅內還保存著當年劉塘、宋湘等清代名家為這個家族題寫的木、石匾額和戴鴻慈以及多位清代順德進士、舉人題贈的書畫翰墨真跡,加上大批原汁原味的清代傢俱、珍稀的清代官轎、跋步床(千工床),遊客登臨,可親身鄰略昔日珠三角富庶人家的生活,認識嶺南文化在建築藝術上的建樹。
主要景點
推薦一:金屋藏嬌的傳說--金樓以貼金得名,卻憑藏嬌聞名於世。相傳當年慈禧的幹女兒、法務大臣戴鴻慈的女兒戴佩瓊下嫁曾任兵部員外郎蘇丕文的大曾孫蘇伯雨,蘇家大少蘇伯雨將戴佩瓊安置在金樓之中伴讀,夜夜有美人紅袖添香,故傳有金屋藏嬌的佳話。
推薦二:三口井--因為用做書樓,又是木制結構,所以一個小小的碧江金樓,就修有三口井:院子裏的井、正廳裏的井以及頂部的藻井。天花上做了一個貼金木雕的藻井,它以九龍爭珠為題材,還真有點北京故宮的味道。而它就是主人用來“克火”的風水設計。細心的朋友還會看到在藻井中央有一個很粗的大鐵鉤,這是用來吊燈的。以前這裏用鐵鏈吊著一盞巨大的玻璃吊燈,據說有48釐米直徑、60多斤重。按照五行的說法,木被火克,而火又被水克,院子裏的井和正廳裏的井主要用來防火、降溫。
推薦三:鬼斧神工的木雕--這樓上的裝修佈局,取意於古時珠江上的遊船——紫洞艇。雅集(接待客人、以文會友的場所)是整座金樓的精華所在,這裏的傢俱、木門窗、木屏風大多是採用紋理細密光滑的酸枝木所造。酸枝木在經過刮磨後,表面如同鏡面一般光彩照人,觸摸起來質感細滑清涼,從視覺和觸覺上都能感覺到一種深厚含蓄的美感。如果再在上面貼上一層金箔,一入此室,便有一種富麗堂皇卻不失華貴雍容的感覺。不過遊客們大多料不到,金樓精華中的精華並不是這炫目奪眼的黃金裝飾,而是其中鬼斧神工的木雕工藝,仔細環顧四周門窗,便會發現小小的方寸之地竟然雕刻著大千世界,花鳥魚蟲,應有盡有,而且動物姿態生動,神態逼真,植物巧奪天工,栩栩如生。
推薦四:講究的擺設--金樓中有不少講究的擺設,比如跋床,它比一般的床要寬許多,而且有兩道屏風,兩道屏風中間是給婢女站立服侍用的;比如八角窗,是向兩邊滾動推開的,意思是八面威風;比如古代的保溫設備,在兩層包裝之間填上滿滿的棉絮,以達到阻止熱散發的功效。
推薦五:文人墨寶--清朝中期的碧江是儒鄉,讀書風氣濃烈,很多家的天井中都種植著龍眼和桂花,取一個攀龍借貴(桂)的祥瑞。當時鄉中有“家無讀書子,功名何處來”的傳統,因此,對知名的文人是推崇備至,蘇家把書樓建設得如此豪華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讀書人在碧江的地位。正是因為這種學風,很多文人在碧江留下了足跡,在金樓,你可以發現很多熟悉的名字,例如宰相劉墉,“翰墨丹青事事妍,湖山佳處寄才賢。幾回禪院花爭發,一夜山堂月正圓”。例如當時嶺南著名的文人張岳嵩,“漢江東去有高臺,煙樹蒼蒼楚望行。老馬銅蹄訪北塔,少年齊唱晤鷹來”。
推薦六:碧江版“清明上河圖”--清代道光年間,蘇家有子蘇鶴,號二悟坡道人,作二十四詠,概括碧江當地的人文自然景觀,並以此詠為線索,雕作銅壁,重現歷史上的繁華碧江。 這幅碧江版的“清明上河圖”長23•8米,高1•5米,上面所繪風景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推薦七:鑊耳山牆--是珠江水鄉地方富戶人家的特色建築。而屋脊有一條黑色的雕塑,這就是官宦人家專用的“龍頭鳳尾”屋脊了。大家細心看,左邊抽象的龍頭高高昂起,還有兩個小爪用力地撐住屋脊,尾部的設計就象鳳凰彎卷起來的羽毛。這樣的屋脊在我們這裏共有三條,另外的兩條在泥樓及其旁邊的樓房上,等一下大家要留意了。據說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建“龍頭鳳尾”屋脊,而這座職方第的主人蘇丕文,就是當時大清兵部職方司員外郎,位居三品官銜。職方第的名稱也就是由蘇丕文的職銜得來的。
推薦七:四柱大廳--特色還在於廳前建有過亭和牌坊。一般宅第的過道都只建成走廊,而職方第裏就把大廳前兩邊的地方做為過亭,又稱為香亭。過亭是借用牌坊背面的牆身和四柱大廳的前簷設計成的,另外兩面做成木制扇門,開時可作過道,合時就是一個獨立的小廳。這樣既增加了室內可使用空間,也使大廳與前面的建築連結得更加緊密,從美觀上考慮,它們就像是大廳延伸出來的兩隻手臂,令大廳的結構更加穩重大方。正對大廳的這面牆被建築成牌坊。一般的牌坊都是為家族共同所有而建在村口之類的地方,要建這種私人住宅內的牌坊必須要有相當的功名作為資格。現在請大家抬頭看一下,牌坊後的小天井上還有一個歇山式的屋頂,它建在牌坊和過亭的頂上,僅以四點磚柱支承。一百多年來它巋然不動,即使是十級的颱風也未能動它一絲一毫。不少國內的古建築專家來到這裏,都要驚歎這個牌坊的設計巧奪天工呀。不過,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左邊磚柱上的橫樑已有一點點的向外傾側及開裂,這是近幾年修楫時搭建木排柵導致的。幸好及時發現和補救,才使這座古建築得以完整保存下來呀。大家請注意一下牌坊頂上的一組木雕,尤其是中間這個內外兩層相套的圓形的抽象八卦圖案。這個木雕的內層原來是可以轉動的,據說以前的主人每年都要按照該年的風水運程,轉動內層的木雕以趨吉避凶。不過,經過這麼長時間,這個木雕原本已經損壞了,現在雖然修復了原貌,但也再不能轉動了。在走過這個牌坊之前,我們再看看後額上寫著“退讓明禮”,它是由道光三年進士、主講豐湖書院的鮑俊題寫,他是香山人,也就是現在的中山人吧。走過牌坊,回頭再看,牌坊前額是“視履考祥”,題寫的是南海人熊景星,他是晚清廣東著名書畫家。這兩個橫額是要教導蘇門子弟出門去,要待人謙遜有禮,回家時要檢討自已的衣冠和行為舉止。

新竹市城市國際交流之研究-以日本岡山姊妹市為例

為了解決香山室內景點的問題,作者蔣銘勳 這樣論述:

摘 要 城市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在國際社會其發展不過短短幾十年,直到90年代初期隨著蘇聯的瓦解,因為大量的城市期待他國城市的傾力襄助而蓬勃發展。但是,把城市與城市間的交流活動當作是一種外交行為看待,甚至以城市交流作為外交政策的方式之一,則最近幾年的現象。雖然城市交流的成效仍未具體的浮現。不過本文的研究結果仍然可以透過理論面與實際面,勾勒出城市交流在新竹市發展的軌跡。 新竹市政府為了擴展市政建設的視野,提昇治理能力,在文教、社會、交通、經濟、環保等領域和國外地方政府進行互動式交流。自1988年以來,已有22年城市交流的歷史。本文以新竹市城市交流之研究-以日本岡山姊妹市為例,

作為探討分析。論文分為:文化教育、傳統產業、社會福祉與交通建設及職員互派等四個層面,研究新竹市政府的城市交流活動來進行相關分析透過與岡山姊妹市間交流與互動的情形來檢視新竹市政府推動城市交流政策的實質效益。關鍵詞:城市交流

透明清新!簡單拍出我的「空氣感」寫真

為了解決香山室內景點的問題,作者山本まりこ 這樣論述:

  ※從光線、色彩到構圖來營造「空氣感」,教你隨手拍出引人共鳴的照片。   ※記錄夏威夷旅程中的人、食物、風景~感受如微風吹拂般的「空氣感」。   ※如魔法般巧妙運用光線的特性,讓照片展現清新、柔和、夢幻般的色彩。   山本まりこ(山本麻理子)為日本日本知名攝影師,以拍攝「清新透明的空氣感」照片聞名。   本書以作者前往夏威夷所拍攝的相片為例,詳細地收錄山本老師關於如何拍出「空氣感」寫真的技巧,包括相機的鏡頭、曝光的數值與構圖等各項基本技巧,更珍貴的是作者拍攝每一張相片的心情,還有腦海中所構思的畫面構圖,讓每一位讀者都可以透過閱讀本書來認識山本老師的「空氣感」世界,同時建構出屬於自己的「空

氣感」世界。   《關於「空氣感」Airy》   簡單來說,就是相片具有清爽、純粹,乾淨的色調,畫面與觀者之間彷彿有空氣的流動感,讓所拍攝的相片像是呼吸般地純粹自然而沒有壓力,進而讓看到照片的人產生療癒與幸福的感覺。   這樣的「清新感」可說是「空氣感」相片的主要特徵之一,另外,通常攝影師也會以「逆光」方式(也就是主要光線--如太陽光,來自於被攝體的後方或是斜後方)讓光線射入鏡頭,造成畫面的光暈、鬼影或是耀光等效果,或是經由玻璃的透射,或是水面的反射等營造出澄澈感,也由於照片美的像是清晨的空氣一般清新舒適而被稱為空氣感(Airy)寫真術。 《名人推薦「空氣感」》   聲靈系女歌手 魏

如昀 www.facebook.com/QueenQueenWei   也許你跟我一樣,   不太會拿著專業相機卻也想拍出眼中的美好世界與人分享。   那麼你完全可以嘗試「空氣感攝影」,教你如何使用簡單的構圖與清新的不飽和色調,勾勒出感動你的那個瞬間,或是那個永遠使你流淚的角落。   也許是那個你這一生即使死了也要帶進棺材裡的物品。   新銳攝影師一致推薦~   1. 楊景百 小百 www.facebook.com/Young100Photo   『空氣感』,無法用任何科學儀器測量出數值,也無法用任何假設推論出結果, 但它卻是這樣真實的存在於照片中令人著迷,而現在,我們似乎可以藉由這本書,

找尋到觸碰它的機會。   2. 戴芳 Fong Tai www.facebook.com/beautyfong1023   攝影是多元化的呈現,不要去侷限自己的風格,無論是善用燈的拍法,或是自由自在的隨興玩拍。空氣感攝影帶來的樂趣除了自然,隨著照片的氛圍還有著濃郁的情緒感,而且入門還相當容易,這書裡提出的說明讓就算只是拿小相機也可以輕鬆拍出幸福感照片唷^^   3. 陳思瑾 小貓 www.facebook.com/dearyuigallery   最貼近生活的幸福感,其實唾手可得。讓我們用相機拍下拍下今早灑落在床邊的陽光、隨性散步遇見的貓咪...如此慵懶、靜謐,讓空氣一般的圖像永遠記錄在腦

海中。   4. 高愷蓮 Karren Kao www.facebook.com/KarrenKao   當生活的忙碌使我們的心靈喘不過氣,而忽略身邊許多美好的小事物時,請拿起相機。   透過相機裡那塊小小的玻璃鏡頭,你會發現世界變得簡單了,純粹了,看起來不是那麼惱人,就像空氣一樣清新的存在著。   就如同我每一次的拍攝,總是惦著記著自己最單純而美好的初衷,這是多麼重要的一件小事。   5. 黃燕瑜 Bonnie小魚 www.facebook.com/fish.studio   光和影給了攝影師創意的形狀和腳本,用簡單的小技巧拍出無限的想像與畫面,是這本書給讀者最大收穫與啟發~使我們拍出來

的畫面,不需言語就能直接感受到畫面中的氛圍, 讓讀者能從淺顯易懂的文字中,提昇攝影領域至另一個境界。   6. 耿汶 Lingo www.facebook.com/lingo.wk   空氣感照片? 陽光+空氣+水=空氣感 也許想像自已是一顆綠色植物、一朵花的方式,需要陽光、空氣、水才有辦法一直長大,空氣感的照片簡單來說也是如此,無論是拍攝的人或是看照片的人都能感受到-光線明亮充滿著希望、吹著舒服的風正呼吸著的感覺、以及輕輕柔柔像水像絲綢的質感,這樣的照片氛圍,帶人進入另一個夢幻故事的國度。   作者簡介     山本まりこ 山本麻理子 YAMAMOTO MARIKO   畢業於日本

大學理工學院建築學系。   從事過設計工作,於2000年出道成為自由攝影師。   擅長建築攝影、室內攝影、人像攝影等,活躍於廣告和雜誌等領域。   對於山本老師而言,拍攝連結「空間」和「人」的作品,這是她一生的攝影目標。   攝影師—山本まりこ擅長以如何讓內心所描繪的「空氣感」世界成為相片為中心,透過實地的經驗與拍攝的相片,為讀者們解說各式各樣攝影的拍攝技巧。   除了講授相機設定等各項基本技巧外,更重要的是山本老師對於自己拿著相機面對被攝體時的心情,還有腦海中所構思的畫面構圖,如何透過最喜歡的夏威夷相片來忠實重現。   相信讀者在欣賞相片與感受夏威夷風情之際,也能從書本當中發現許多拍攝

自己最喜歡事物的技巧與訣竅。     植田正治攝影美術館攝影大賽—優勝,作品「我的暑假」(2003年)   全國公開募集攝影展「視點」東京都美術館展示—入選,作品「出產LOVE」(2004年)   第8屆綜合攝影展—『日本相機社』獎,作品「心繫」(2004年)   第8屆綜合攝影展—評審獎,作品「大跳躍!」(2004年)   第8屆綜合攝影展—評審獎,作品「力量集結」(2004年)   I.travel我的旅行相片攝影大賽—亞軍ROCKPORT獎,作品「人間仙境屋久島—光與影」(2004年)   White Cube藝廊,次世代攝影師決選出版作品,攝影集「我的暑假。我的寒假」(2005年5月出

版)   個人攝影展「我的暑假。我的寒假」原宿LAPNETSHIP(2005年)   原宿女子攝影社 studio poco 攝影聯展「smile」(2005年)   原宿女子攝影社 studio poco 攝影聯展「vono!vono!vono!」(2005年)   「兩人漫步在印度 先生的印度 太太的印度」LE DECO藝廊(2008年)   「兩人漫步在印度 先生的印度 太太的印度」福果藝廊(2010年8月)   山本まりこ部落格:blog.marikoyamamoto.com/ 序 Photo Gallery airy Hawaii 山本まりこ PART.1

輕鬆拍出美麗的「空氣感」相片 01何謂「空氣感」相片? 02認識「空氣感」相片的光線 03認識「空氣感」相片的色彩 04認識「空氣感」相片的構圖 05從發現被攝體到拍攝相片 CASE.1 06從發現被攝體到拍攝相片 CASE.2 山本まりこ的夏威夷攝影 推薦拍攝景點1 KCC農貿市場 COLUMN.1 當不知道該拍什麼樣的內容才好時,不妨在心中思索一個「關鍵字」 PART.2 輕鬆選擇「空氣感」相片的光線 01運用逆光和正補償讓人物更展現戲劇般張力 02運用窗邊光線和正補償創造出柔和的世界 03運用半逆光充分表現出料理的美味感 04運用半逆光和刻意失焦拍攝出閃閃動人的水面 05運用頂光讓風

景拍起來鮮艷動人 06運用陰天的光線讓影像展現柔和氣氛 07雨天的像片會讓平常的景象搖身一變成為幻想世界 山本まりこ的夏威夷攝影 推薦拍攝景點2 Kaiwa Ridge COLUMN.2 留意光線的營造能讓作品世界大不同 PART.3 輕鬆營造「空氣感」相片的色彩 01使用藍色來描繪出帶有夢幻感的風景 02綠色的被攝體就透過加強綠色調可讓影像更柔和 03運用黃色營造讓人想小憩片刻的黃昏氣氛 04運用粉紅色散景表現影像的華麗感 05抑制影像色彩描繪出白色的透明世界 山本まりこ的夏威夷攝影 推薦拍攝景點3 馬諾瀑布(Manoa Falls) COLUMN.3 自由自在地多方體驗美麗的色彩世界

PART.4 「空氣感」相片的構圖技巧 01安排孤獨的被攝體來為相片營造微風吹拂般的空氣感 02大膽讓相機鏡頭朝向太陽來拍攝相片 03藉由強調地平線或海平線營造充滿靜謐感的構圖 04中央點構圖法相當可愛,刻意讓週邊形成散景的中央點構圖更可愛 05放射線+留白營造出植物的蓬勃生氣 06營造出影像彷彿無盡延伸充滿遠近感與層次的空間 07運用現場的光線營造出美味可口的感覺 08運用「對角線構圖」營造出律動感 09藉由正上方俯瞰角度的構圖展現充滿自然感的景緻 山本まりこ的夏威夷攝影 推薦拍攝景點4 凱盧阿&拉尼凱(kailua & Lanikai) COLUMN.4 如果想要變換自己的拍攝風格,

那就更換鏡頭來讓表現空間更寬闊 PART.5 「空氣感」風味 應用篇 01構圖安排是柔和相片的重要關鍵 02運用暖色系來營造溫暖氣氛 03拍出色彩鮮艷的五彩繽紛相片 04鮮艷相片就從找尋色彩開始 05運用褪色般的效果營造懷舊氣氛 06藉由廣角構圖拍出酷炫相片 07運用藍色調描繪清涼感相片 08運用直線創造清晰銳利感 09利用中央點集中構圖法營造感動氣氛 10巧妙掌握時間點讓相片充滿浪漫感 11兼具成熟氣氛與可愛魅力的可愛成熟相片 山本まりこ的夏威夷攝影 推薦拍攝景點5 馬卡普海角(makapuu cape) COLUMN.5 不斷地拍攝自己感到喜好的相片題材 PART.6 山本まりこ的攝

影生活 01山本まりこ的攝影風格 02愛用的攝影器材 03收藏滿滿的「空氣感」回憶 04將相片裱框成為裝飾品 05製作能隨手翻閱的相簿 夏威夷 歐胡島 MAP 夏威夷 檀香山 放大MAP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