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店營業登記名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輔仁大學 食品科學系碩士班 蔡宗佑所指導 林冠蓁的 新北市校園午餐及飲冰品業衛生評估之研究 (2017),提出飲料店營業登記名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衛生標準、校園午餐、仙人掌桿菌、液蛋、沙門氏菌、手搖飲料店。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飲料店營業登記名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新北市校園午餐及飲冰品業衛生評估之研究

為了解決飲料店營業登記名稱的問題,作者林冠蓁 這樣論述:

隨著國人飲食習慣由居家烹調傾向以外食為主,學童對校園午餐的依賴日益殷切,校園午餐的衛生品質亦受各界極大關注;而團體膳食供應業者大量使用之液蛋食材,受沙門氏菌污染的風險極高,國內有關的衛生調查卻相當稀少;又隨社會大眾消費行為改變,手搖飲冰品已成為消費者嗜好性飲品。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新北市境內高國中小學校園午餐、液蛋及手搖飲料店現做飲冰品的衛生狀況,並利用問卷調查探討可能造成飲冰品衛生品質不佳的原因並提出建議。本研究採回溯性分析方式,從實驗室資訊管理系統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LIMS) 匯出2014年 至 2017 年8月執行食品

微生物的檢驗資料,並予以歸類與分析。校園午餐衛生標準之檢體來源為新北市轄內高國中小學及設址新北市的盒餐供應商;病原菌檢測部分則是以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接獲校園通報師生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疑似食品中毒症狀,而前往該通報學校及供應廠商採集留存之樣品檢體。液蛋檢體來自新北市境內製造、販售及使用之廠商;飲冰品為新北市境內即時現做的飲料店所使用之食用冰塊及販售之冰沙、果蔬汁、茶及咖啡等產品;衛生評估問卷調查是衛生稽查員於2017 年手搖飲料店隨機進行。結果顯示學校自設廚房製備供應之午餐大腸桿菌及大腸桿菌群累計4年不合格率為0 % (n = 330),團體膳食供應商製備之團膳桶餐平均不合格率為 4.67

% (n = 835),二者之間具有統計上顯著差異 (p < 0.01);疑似食品中毒採檢平均不合格率為8.24 % (n = 267),其中檢出仙人掌桿菌20件。累計4年殺菌液蛋檢出沙門氏菌的比率為 9.68 % (n = 31),未殺菌液蛋為23.08 % (n = 39)、標示未明液蛋為28.57 % (n =56),殺菌液蛋沙門氏菌檢出率顯著較未殺菌液蛋及標示未明液蛋低 (p < 0.01);手搖飲料店各式飲冰品累計4年大腸桿菌群及生菌數不合格率分別為食用冰塊 37.16 % (n = 183)、其他冰品 16.95 % (n = 118)、果蔬汁 15.58 % (n = 154)

、茶及咖啡等萃取飲料 13.28 % (n = 241),其中食用冰塊之不合格率顯著較其他冰品、果蔬汁及萃取飲料高 (p < 0.01)。完成問卷調查且執行較佳衛生措施之飲冰品不合格率較非問卷組有較低之趨勢,但無統計上的顯著差異(p > 0.01),僅其中抹布之使用、清洗、正確殺菌及洗手落實度較佳的部份,其飲冰品不合格率顯著較未完成問卷調查之業者低 (p < 0.01)。綜上結果,加強食品從業人員的衛生教育及落實良好衛生習慣之建立,有助於預防交叉污染,提升餐食衛生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