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廠動線規劃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食品工廠動線規劃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胡淑慧寫的 團體膳食管理(第五版)【含線上學習資料QR Code】 和和田浩一的 家具設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文京 和易博士出版社所出版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食品科學系 張正明所指導 蔡承晏的 應用層級分析、系統化佈置及空間型構建立可量化之動線規劃方法-以水產初級加工廠為例 (2016),提出食品工廠動線規劃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層級分析法、系統化佈置、空間型構法、食品工廠動線規劃。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食品工廠動線規劃,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團體膳食管理(第五版)【含線上學習資料QR Code】

為了解決食品工廠動線規劃的問題,作者胡淑慧 這樣論述:

  本書結合理論與實作並行,內容由淺入深,引導讀者能循序漸進學習,從基本認識團體膳食定義、管理理念開始學習奠定基礎,再進一步學習完整的製膳流程、專業能力,是一本好教易學的實用教科書,已被列入考試院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營養師參考用書。對於未來想進入食品職場就業者,是不容錯過的絕佳教材。   全書分為緒論、團體膳食設計、採購與驗收、貯存與庫房管理、製備原理、廚房的設計規劃與設備、團體膳食衛生安全管理、食品安全管制系統-HACCP、學校團體膳食實習等九章,從基礎的團體膳食定義、管理理念開始,完整提供學生團體膳食製膳流程(如膳食設計、採購驗收、膳食製備等)所需具備的專業理念

並加強其應用面認知。各章設計「習題」讓讀者複習並檢視學習成果,書中提供解答,方便自學讀者。   團體膳食的安全與衛生如果出現問題,影響的層面往往比一般家庭、餐廳還要廣泛,因此團體膳食管理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重視。它是一門應用層面相當廣泛的學科,和營養學、食物製備、食品衛生安全等專業科目均息息相關,可說是一門廣博的綜合科目。例如本書第六章介紹了廚房的設計規劃與設備要點,使學習者不僅能對相關原理原則有正確的瞭解,在團體膳食製備實習的動線、分工及方法上,也能有更具體的認知;第五章講述各類食物的製備原理,如何在製備過程中保留營養、保持漂亮色澤、增加餐點適口性,以及在團體膳食製備時常用、適用的大量烹調法與

操作方式,是讀者在團膳實務中可以應用參考的章節。   作者編寫本書,希望能引導團體膳食管理的學習者對各種專業科目的融會貫通,並培養其具備在面對團體膳食管理實際的臨場問題時,針對相關的流程及可能的疏漏,可做出正確且符合法令規定方向之評估與決策的能力。此外,作者彙整相關法規、各種類型食物的採購規格、食物代換表等許多實用的資訊及工具,以QR Code提供讀者掃描閱讀、下載。   第五版依據政府頒布最新法令,如: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民國109年4月公告第八版「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新增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以及檢討修訂鈣、碘及維生素D之建議攝取量修正;優良食品標章的改變,如吉園圃標章廢止、新

增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食品GMP協會精進推動更名為TQF台灣優良食品協會;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施行細則修法等;食品安全管制系統實施產業別、實施規模,種種廢止與調整等,全新內容勢必符合當代趨勢,讓讀者能第一手掌握最新資訊。

應用層級分析、系統化佈置及空間型構建立可量化之動線規劃方法-以水產初級加工廠為例

為了解決食品工廠動線規劃的問題,作者蔡承晏 這樣論述:

規劃食品工廠動線有許多要素要考慮,例如:生產效率、物料搬運及衛生法規等。為提升規劃時的客觀性,本研究欲建立一個可量化的評估方法。研究對象為水產初級加工廠,主要生產鹽漬鯖魚、冷凍魚切片及裹漿裹粉柳葉魚。研究方法分為四個步驟。利用食品工廠動線規劃查檢表,確認案例工廠於法規要求的符合性;利用空間型構分析空間便捷度,以改善空間利用情形;再以活動關係分析,改善作業區的配置關係;最後以線圖模擬改善方案的績效。專家問卷結果顯示,權重值第一階層由高到低為衛生作業及污染防治要素 (0.381)、空間區域配置要素 (0.249)、生產效率要素 (0.214)、裝修選材要素 (0.100)、未來發展要素 (0.0

57)。第二階層中生產作業污染防治最高 (0.130),冷凍冷藏倉儲區域次之 (0.078),人員動線管理排序第三 (0.070)。運用食品工廠動線規劃查檢表評估案例工廠現況,首要改善項目為生產作業汙染防治,扣分8.8分。空間型構分析之便捷值結果,以空間單元19 (1.96) 最高,且實際物料搬運量也最高,為空間利用最高之區域;空間單元14 (1.84) 次之,實際物料搬運量排序第四,代表空間有效利用;空間單元31 (1.70) 排序第四,實際物料搬運量排序第三,為主要搬運通道。空間單元15及17分別排序第三及第五,實際物料搬運量卻分別排序第十四及十九。在作業區人數紀錄中,休息時間最多,代表此

區變相成為員工休息區。重新調整配置後,合計改善閒置空間315 m2,將可執行生產作業區域擴大27%。活動關係分析結果,共5對A關係區域,總距離77.6 m;14對E關係區域,總距離402 m;36對I關係區域,總距離1180 m。改善方案之A關係總距離縮短46.6%,主要將台灣鯖魚作業移動至挪威鯖魚區。E關係總距離縮短49.8%,將真空包裝區及連續真空包裝區共同移動至彼此鄰近且於廠區中心的位置;將添加物區及乾料區移動至彼此鄰近;鯖魚解凍選別移動至挪威鯖魚區,使前處理皆在同一區。利用線圖模擬改善方案之績效,黃金柳葉魚的製程距離縮短29%;台灣鯖魚生產線的製程距離縮短30%;連續真空包裝及真空包裝

的製程為達到清潔度要求,製程距離增加3%。本研究整合層級分析法、空間型構法、活動關係圖及線圖,建立一個量化食品工廠動線規劃的方法,可規劃滿足生產效率需求與食品衛生安全的動線,且能預估改善方案的績效,提供規劃者客觀判斷。

家具設計

為了解決食品工廠動線規劃的問題,作者和田浩一 這樣論述:

 110個關鍵步驟,打造兼具機能與美感,久住舒適的生活空間 完美的家具空間設計,必須將人與家具、建築結合為一! 家具不只決定生活動線和便利性、好不好看,實際上就是左右著日常生活感 透過精妙的設計,配合空間、環境及預算等條件,完美協調機能與美感,訂製最獨特又舒適的起居環境,是系統家具的優勢,也是它的真實價值。無論是家庭住宅或是商業建築,都需要良好的家具設計才能有效利用空間,使收納機能與美感舒適達成絕妙平衡,這意味著必須整合人與家具、建築的關係進行思考與設計,才有可能隨時間經久使用下,仍能保有日常活動的空間舒適感。 本書針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裝修家具,詳述「評估空間條件、繪製草圖與平面圖、估價

簡報與報價、繪製施工圖、正式施工、移交維護」的完整流程,並介紹各種材料、塗裝、五金的特性與優缺點,附上各種場景的設計實例。讓使用者(業主)建立充分的知識,具備家具設計的良好概念、了解自己的需求;設計者則可透過本書將專業建議傳遞給業主,形成高水準、有建設性的共識,完成業主與設計者均滿意的作品。 本書帶你全面認識家具設計,面向各式設計需求和操作實務,提供完善的解決方案:  規畫流程:現場調查、意見整理,尺寸計畫與素材及成本評估  結構與製作:家具與木工工事流程、進度監督與塗裝  材料與塗料:木板材、貼皮、玻璃、石材、磁磚皮革與布料介紹及應用  五金組件:開啟與停止用、抽屜用、滑軌化及電器

相關五金介紹及應用  家具的細部設計:從基本縫隙接合、切口設計,到營造質感的空間設計介紹  廚房設計與細節:廚房收納、照平與尺寸計畫、機器設備與配管指示的做法     所有裝修於室內的家具基礎都是由數個箱體組合而成,不論尺寸多大或形狀多複雜的家具都一樣。(參見第42頁)  工廠製作的家具工事和現場施作的木工工事,最大差異在於「精度」和「完成面處理」兩方面。 (參見第54頁)  平面圖裡要詳記材質、顏色、完成面加工、部件、五金品牌、編號等,並將收整細節記載清楚,以便檢討家具與建築物的關係。 (參見第18頁)  估價書裡要明確記載製作對象物的家具型號、尺寸、素材、完成面處理。若出現圖面

裡沒有的東西,就更要花時間做確認。 (參見第60頁)  地板並非水平的。然而家具必須水平設置,施工者的功力從抓水平高度上就能辨別出來。 (參見第58頁)  收納的基礎是「好整理好取出」。雖然從物品用途決定收納場所和尺寸是很理  想的做法,但只專注在這一點,有可能無法因應生活形態的變化。(參見第206頁)  分割縫會左右家具的印象和美觀,必須特別注意並納入設計當中做整體思考。(參見第148頁)  家具塗裝有兩大目的,一是保護表面材不受汙損或乾裂的「機能」目的;以及凸顯木材質地之美的「創意」目的。(參見第64頁)  設計廚房就是在設計飲食生活,把整體家具之一環的廚房當成個體來設計,這樣

的思考完全沒有意義。(參見第202頁) ……更多家具設計的相關知識,請翻閱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