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利浦4000k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建築系建築與都市設計碩士班 周鼎金所指導 李玉芬的 住宅空間照明設計之使用者滿意度分析 (2020),提出飛利浦4000k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住宅照明設計、色溫、消費者滿意度、調光型。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建築系建築與都市設計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周鼎金 博士所指導 郭珮汝的 LED照明之照度、色溫度及照明方式之滿意度研究—以住宅空間為例 (2016),提出因為有 住宅空間、照明方式、色溫度、照度、LED照明的重點而找出了 飛利浦4000k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飛利浦4000k,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住宅空間照明設計之使用者滿意度分析

為了解決飛利浦4000k的問題,作者李玉芬 這樣論述:

隨著生活品質的提升,人們對於住宅空間有更高的要求,也使室內設計這行業蓬勃發展,而其中的室內照明設計,也從過去單純提供適宜照度的基本需求外,也開始重視對於使用者的心理感受,燈光的色溫與照明設計,對於使用者的視覺感也佔一定的重要性。室內照明設計中,在各個空間提供不同色溫、形式,利用色彩、造型以不同面貌分布於其中,圍塑出不同的情境,滿足使用者在當下視覺生理與心理的需求,進而營造出適宜的空間氛圍,照明設計並非僅提供單一的工作照度,色溫的變化,更扮演整體空間的情境與氣氛的塑造,因此本文案例中主要以色溫為主要討論部分。本文嘗試以實際使用的消費者,從2015.06至2020.06近五年間實際進行裝修的案例

,26戶中包含43名使用者,案例室內面積室介於25~50坪之間,新型的電梯大樓集合住宅為主。透過案例分析與使用者實際訪談,歸納整理探討消費者在對於室內照明設計中,對於各空間中照明色溫的需求與滿意度,了解消費者在住家照明設計的喜好,也進一步了解對於消費者對於調光(色溫)式照明產品的接受度。消費者在各空間色溫度,4000k為最受喜好的顏色,也會依照各區域使用需求有些許的變化;另對於調光式照明的需求中,在公共區域與睡眠區域雖都會切換色溫需求,但公共區域因範圍較大,且考量採購的價格與後續維修更換方便性,多選擇傳統多迴路設計分區控制照明規劃,多樣與外型美觀的照明燈具,提供較多層次整體的照明設計;而臥室空

間較小,可調光調色的吸頂燈也比較常見選擇,尤其是在小孩房近年相當受歡迎;早晨可選擇5000~6500K色溫,可喚醒身體的活力;夜間入睡前可調成2700K,較昏暗的光源讓身體可進入較放鬆的模式,因此可提供良好的睡眠品質;調光的功能也可依照需求切換,且遙控的設計更提供光源切換的方便性,在價格的優勢與品牌信任感的形象加持,已漸漸廣受消費者使用。

LED照明之照度、色溫度及照明方式之滿意度研究—以住宅空間為例

為了解決飛利浦4000k的問題,作者郭珮汝 這樣論述:

目前住宅的照明設計雖然有CNS12112住宅類規範及室內照明設計評估指標可供依循,但是室內設計業者在住宅照明設計這塊領域上,主要還是依據使用者的喜好提供空間適當的照度、色溫度與照明方式的建議。隨著LED燈具的普及跟製造技術的提升,消費者在使用習慣上是否會有不同於以往的選擇?  本研究透過國內相關文獻的了解,目前CNS12112住宅類的規範在客廳、餐廳、臥室部分的全般照明的數值是偏低的,已不能滿足現代人的照度需求。而市面上LED燈具已逐漸取代傳統非LED燈具,但是目前LED燈具占住家燈具比例不到一半,所以本研究利用一個3房1廳1衛的住宅空間,全部裝設LED燈具的實驗場所,用統計方法找出現有住宅

空間LED之照度、色溫度及照明方式之滿意度調查。  研究結果發現在照度部分,CNS規範的建議數值在全般照明部分的滿意度最低,顯示現階段CNS的規範已經不能符合現代人在照度上的需求;局部照明部分對於用眼程度較大的活動,反而最不滿意超過1000 Lux的照度,顯示照度值不是越亮越滿意。  色溫度的統計結果上,客廳、臥房、起居室對於可調色溫度的燈具滿意度最高;浴室及餐廳對於4000K光色的滿意度最高;書房及廚房對於4000K+6000K混和光色的滿意度最高。顯示住家環境中,以4000K光色為基礎的滿意度最高;活動種類較多的空間,會選擇可調色溫度的燈具,單純使用目的的空間不會選擇可調色溫度的燈具。  

在照明方式的統計結果顯示,客廳、臥房、起居室運用情境照明燈具的滿意度最高;餐廳運用主燈+間接照明的方式滿意度最高;廚房、浴室運用崁燈或投射燈方式的滿意度最高;書房運用崁燈或投射燈+間接照明的方式滿意度最高。  研究結果顯示,隨著LED燈具的普及與製造技術的提升,消費者在使用習慣上有不同於以往的選擇,接待客人的場所及活動種類較多的空間,會使用可調整照度及色溫度的燈具,使用者對於燈具的需求不再只是要求照度及光色,現在LED燈具本身的變化更多元、控制的方式更便捷,不需要更換燈具,就可以滿足所有使用情境的需求。  未來不再只是單一照度、色溫度的研究方向,可調整照度及色溫度燈具的研究應該會深入探討,更能

符合現代人的需求。本研究結果提供給室內設計界,應用於住宅LED照明時的設計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