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屋代辦貸款委託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中原大學 財經法律研究所 姚志明所指導 盧勁維的 預售屋交易紛爭之研究 (2016),提出預售屋代辦貸款委託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預售屋、消費者保護、定型化契約、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預售屋代辦貸款委託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預售屋交易紛爭之研究

為了解決預售屋代辦貸款委託書的問題,作者盧勁維 這樣論述:

房地產交易紛爭一直以來名列我國消費訴訟前幾名,近10年來房地產呈現多頭行情,建商大舉獵地,採行先售後建之方式投資興建預售屋,利用財務槓桿達到獲利極大化。而預售屋係為將來給付之物,在簽訂預售屋契約當下,並無房屋實體形態眼見為憑,民眾僅能以廣告、建造執照圖說、模擬示意圖及樣品屋等做為參考,往往於完工交屋後,一經比對發覺落差甚大。況且施工品質優劣係個人主觀認定,每位民眾皆未盡相同,何況建商與民眾兩者間勢必更有所衝突,進而衍伸許多預售屋交易糾紛。再者,建商之經濟地位及專業知識等皆遠高於民眾,雙方簽訂契約時,分處於不對等地位,民眾因而吃了許多悶虧。本文試從消費者保護法、民法切入研究,首先以消保法與預售

屋買賣最息息相關的契約自由之限制及內政部所公告之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為探討,並將民國104年增修消保法所提升民眾之保障,減少現行實務上爭議予以說明整理。其次,以民法債編之債務不履行、瑕疵擔保責任為分析基礎,彙整常見紛爭態樣,對於預售屋買賣契約責任,以實務與學說見解為本,輔以自身意見提出適當之觀點,期能對預售屋交易紛爭之事前避免及事後解決有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