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樓 上鎖 法規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頂樓 上鎖 法規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趙鋼、林金宏寫的 火場求生新觀念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學校頂樓安全-災難來時怎麼辦? | PeoPo 公民新聞也說明:... 論壇ptt有學生張貼一告示於臺大生科院頂樓入口處,欲諷刺校方從三月時開始將緊急出口上鎖的行為。 ... 但是其實在這之上並不能違反現在的消防法規.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研究所 湯志民所指導 張淑瑜的 臺北市國民中學性別與空間規畫之研究 (2003),提出頂樓 上鎖 法規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性別、學校建築、性別平等教育、性別與空間規畫。

最後網站天臺使用管理辦法 - 延壽社區G區管委會則補充:【貳】 說明:屋頂天臺依消防法規解釋為避難平臺,不得設置任何妨礙 ... 四、屋頂水塔之水箱蓋,經管理委員會會議決議上鎖,非經同意不得自行打開。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頂樓 上鎖 法規,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火場求生新觀念

為了解決頂樓 上鎖 法規的問題,作者趙鋼、林金宏 這樣論述:

作者簡介 趙鋼   學歷:中央警察大學畢業、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公共行政碩士、消防研究所研究  經歷:內政部消防署署長、臺灣省政府消防處處長、臺北市政府警察局消防大隊大隊長  現任:社團法人中華消防及減災學會理事長  專長:消防行政、消防法規、消防戰術、災害防救危機管理  著作:高樓消防安全、災害防救管理、火場指揮狀況判斷與推演 林金宏       學歷:中央警察大學消防系畢業、美國中央密蘇里州立大學安全管理碩士  經歷:消防署科長、臺北市政府消防局副大隊長、分隊長  現職:消防署專門委員  事蹟:98年模範公務人員、警察廣播電台帶狀性節目「消防你我他」主講人;  各縣市婦女防火宣導隊首席講

師;創防火宣導師資班,擔任老師,開創宣導新紀元。編撰全國消防戰技教材,有效提升救災效能

臺北市國民中學性別與空間規畫之研究

為了解決頂樓 上鎖 法規的問題,作者張淑瑜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析臺北市國民中學不同性別學生在課餘時間使用校內空間的現況與影響因素,研究臺北市國民中學性別與廁所空間的使用與規畫情形,了解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園中讓師生覺得不安全的場所及因素,並分析兩性的差異,最後依照研究結果,提出臺北市國民中學性別與空間規畫的具體建議,俾供相關單位、人員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本研究選取臺北市國民中學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與觀察。問卷調查以臺北市12所國民中學的學生與教師為對象,總計抽取1305名學生(有效樣本1215人;女生590人,男生625人)及195位教師(有效樣本146人;女性104人,男性42人)進行問卷調查,觀察部分選取臺北市4所國民中學為觀察對

象,主要在了解不同性別師生對課餘時間使用學校空間、廁所及更衣室、校園不安全空間的使用情形、看法與意見。在資料分析上,問卷調查主要以描述性分析、次數百分比統計、卡方考驗、Cochran Q考驗等分析方法;觀察部分則採描述性的方法紀錄。 經研究結果發現: 一、課餘時間使用的學校空間,可分為「男性取向空間」(如籃球場、跑道、桌球室)、「女性取向空間」(如樹蔭下、圖書館、班級教室內),其餘為「中性空間」。 二、對於課餘時間使用各學校空間之使用者性別印象,「男比女多」之空間者為「室外籃球場」與「室內籃球場」,其餘空間則以勾選「差不多」者最多。 三、在學生課餘時間主要使用的學校空間方面,男生勾選比

例超過50%以上的學校空間依序有「班級教室外的走廊」、「班級教室內」、「室外籃球場」;女生勾選比例超過50%以上的學校空間依序有「班級教室外的走廊」、「班級教室內」。 四、在課餘時間的活動選擇上,男生勾選比例超過50%以上的活動依序有「聊天」、「打球」、「打電腦」、「玩遊戲」、和「睡覺」,女生勾選比例超過50%以上的活動依序有「聊天」、「聽音樂」、「睡覺」、「打電腦」,但是「聊天」均為男女生偏好的課餘活動第一位。 五、有50%以上的男女學生覺得自己不會受到活動場地中有異性存在的影響,而降低使用校內活動空間的意願;但有30%左右的女生覺得若「室外籃球場」中有男生使用,將會降低其使用該球場的意

願。 六、男女生對於「因距離太遠或不方便到達而降低使用意願的學校空間」意見一致,男女勾選比例最高之前三項均依序為「室外籃球場」、「不會受影響」、「桌球室」。 七、有超過80%的男女師生覺得在學校使用廁所「很少」或「從來沒有」需要等待,但仍有29.4%的女學生及12.4%的男學生覺得「經常」或「有時候」需要等待,顯示女性比男性排隊等待使用廁所的機會仍然較高。 八、在廁所的等待空間方面,男女性多數傾向認為「足夠」,但有超過1/4的女學生覺得廁所的等待空間「有點不足」或「非常不足」。 九、在馬桶形式的喜好上,女性明顯偏好蹲式馬桶,男性則以認為「兩種都可以」的比例最高。 十、男女生均有半數左

右認為廁所的不便之處主要是「沒有衛生紙」、「沒有擦手紙或烘手機」。 十一、有六成的學生、七成以上的教師覺得「非常需要」或「需要」更衣室,而男女沒有差異。 十二、男女生對於「校園不安全空間」的意見大致一致,均有40%以上的學生勾選「地下室」、「圍牆角落」、「廁所」。 十三、男女師生大致認為造成校園空間不安全的主要原因為「位置偏僻和人煙稀少」、「地下室光線太暗」、「圍牆角落的視覺死角」、以及「廁所的怕被偷窺」。 研究者根據文獻探討與研究結果發現,提出下列幾點建議: 一、 對於教育行政機關與學校的建議:(一)增設籃球架(場),且不宜離教室過遠。(二)可適量設置女生籃球優先使用架。(三

)考量空間的性別取向,規畫或調整使用率較低的學校空間,例如:1. 以直線跑道取代環形跑道,其他使用率低的運動空間規畫以多功能利用場地為優先;2. 在教室附近增設休憩場地或設施,並增加現有休憩空間如樹蔭下、中庭、草坪、花園、水池的可及性與功能性。(四)規畫兩性平等的廁所,例如:1. 男女廁便器總數量應均等化,並在總量管制的條件下,女廁總面積應大於男廁;2. 大便器形式以蹲式為主,但為考量孕婦、不耐久蹲者及身心障礙者,宜在每處廁所適量設置一個以上之坐式便器;3. 廁所內宜裝設掛勾或置物臺、衛生紙(棉)販賣機、全身鏡、門簾、遮壁等,增加使用者的方便性與私密性;4. 廁所內宜裝設緊急求救鈴。(五)加強

規畫更衣室與複合式盥洗間。(六)師生共同繪製校園危險地圖,俾供校方作為學校優先改善校園安全之項目。 二、 對於未來相關研究的建議:(一)在研究學校的選擇上,可以其他縣市或其他各級學校進行探究。(二)在研究對象的選擇上,可針對女性教師作學校空間利用與需求的規畫研究。(三)在學校空間的研究選擇上,可針對單一設施或空間作性別或使用效能的相關研究。(四)在研究方法上,可嘗試採用個案研究法,以深入瞭解學校性別與空間的使用情形與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