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驅動ic廠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面板驅動ic廠商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欽勇,黃逸平寫的 矽島的危與機:半導體與地緣政治 和工商時報的 2013產經趨勢總覽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面板廠垂直整合LED驅動IC商備戰- 熱門新聞 - 新電子也說明:日前友達與致新合資成立達新微電子,正式跨足發光二極體(LED)背光驅動IC市場,讓LED驅動IC業者面臨面板廠垂直整合的威脅更形加劇,而為搶得先機,包括聚積、通嘉等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和商訊所出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系 陳昭宏所指導 蔡伶涓的 評選被動矩陣式OLED顯示器供應商模糊多準則評估之研究 (2021),提出面板驅動ic廠商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被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供應商評選、模糊德菲法、模糊層級分析法。

而第二篇論文宏國德霖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碩士班 陳慧如博士、江崇標助理教授所指導 陳冠宇的 產業發展分析-以電動車產業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電動車產業 產業分析 PEST分析 SWOT分析 五力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面板驅動ic廠商的解答。

最後網站外資示警驅動IC明年展望偏保守電源管理IC仍有撐 - 蘋果日報則補充:美系外資表示,近期驅動IC論壇中,驅動IC廠商相較3~6個月前的樂觀, ... 由於第4季驅動IC和面板客戶的價格還未敲定,在PC需求梅沒有回溫下,預期面板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面板驅動ic廠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矽島的危與機:半導體與地緣政治

為了解決面板驅動ic廠商的問題,作者黃欽勇,黃逸平 這樣論述:

面對地緣政治帶來的風險,台灣半導體產業如何再創奇蹟?     半導體與供應鏈為台灣與國際接軌最重要的戰略武器,而在COVID-19 疫情期間,半導體供需失衡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聚焦台灣的樞紐角色更甚以往。然而,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到底是懷璧其罪,還是護國神山?近年國際局勢的瞬息萬變,顛覆了全球的地緣政治,對企業帶來的影響力甚至可能遠大於技術創新與經營變革。     本書兩位作者分別為超過30餘年資歷的科技產業分析師,並為身經百戰的跨界創業與產業專家,另曾主持及帶領過多項政府企業顧問研究專案計劃,以及亞洲供應鏈研究分析團隊,他們透過本書深刻回望半導體的產業變遷,如何在張忠謀、蔡

明介等多位時代英雄帶領之下,成就台灣半導體產業的世界地位,並分析競爭對手如美國英特爾、韓國三星等代表性企業的經營戰略,如何影響著各自發展的腳步。     今時今日,面臨美中兩國的利益衝突,不僅讓位處前線的台灣再聞煙硝味,也必須在與日韓的競合、東協南亞國家的緊追下,思考如何延續半導體產業的現有優勢。本書結合作者多年的產業研究經驗,寫下對時局的觀察,希望提供不同視角的省思,思考「我們應該用什麼角度觀察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未來?」   本書特色     1. 以時間為經、地域作緯,宏觀剖析包括美國、中國及日韓、印度等國家的半導體業之過去、現在及未來展望,提供最精闢的產業趨勢觀察,期

能進而回歸提升台灣本土附加價值、提高長期競爭力,方能成為真正的「東方之盾」。     2. 於全球疫情未退、兩岸軍事威脅升高之際,跳脫對半導體產業過於自滿而產生的偏頗,以客觀角度提醒台灣半導體業所面臨的危機與轉機,有助我們思考自身之於全球地緣政治所扮演的角色。     3. 全書並附有大量圖表,輔以理解全球半導體業發展及相互角力之影響。   重磅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林本堅| 中研院院士、國立清華大學半導體研究學院院長    宣明智| 聯華電子榮譽副董事長   張    翼|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際半導體產業學院院長   焦佑鈞| 華邦電子董

事長兼執行長   陳良基| 前科技部部長、國立臺灣大學名譽教授   簡山傑| 聯華電子總經理     「我強烈推薦所有在半導體產業工作的從業人員、甚至有意投入半導體產業的大學生及研究生都仔細閱讀此書,這將有助於了解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全貌及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張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際半導體產業學院講座教授兼院長)

評選被動矩陣式OLED顯示器供應商模糊多準則評估之研究

為了解決面板驅動ic廠商的問題,作者蔡伶涓 這樣論述:

國際經貿情勢變動影響著全球供應鏈的變化,近期的國際貿易戰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而貿易戰進展到科技戰,將出現分鏈、雙元供應鏈與斷鏈三種情境,連帶影響臺灣在全球供應鏈的布局與定位,更影響了企業的佈局與全球供應鏈體系。現今全球供應鏈日益複雜且分散,根據BSI(英國標準協會)調查,企業僅能了解供應商15%的資訊,其餘85%的訊息則幾乎一無所知,35% 的製造商非常擔心供應鏈中斷。在此企業對於供應商資訊掌握不足的情況之下,更容易因為供應商行為,造成自身商譽損害或因自然災害、無預警的倒閉等供應鏈風險造成供貨中斷而面臨營運風險。然而國與國之間的貿易衝突不斷,將有加速讓產業重構的可能性,其中又以中小企業、傳

統企業,從集中的大量生產變成分散式的小量生產,進一步使得成本增加,供應商的評選與企業的關係發展有重要的鏈結。本研究對於評選被動矩陣式OLED顯示器供應商模糊多準則評估進行研究,將應用以模糊德菲法與模糊層級分析法作為研究分析方法,藉此篩選出影響採購被動矩陣式OLED顯示器供應商成為策略夥伴評估之因素,本研究分析以產品創新能力、價格、敏捷反應、交期、客戶服務能力、質量控管、製造靈敏性之研究構面,此研究除了探討過去重要的構面準則,另外加入產品創新性、敏捷反應及製造靈活性加以探討研究,並針對細項重要準則進行研究,研究結果準則可幫助企業提升產業競爭力及策略訂定參考研究價值。

2013產經趨勢總覽

為了解決面板驅動ic廠商的問題,作者工商時報 這樣論述:

  6-2 IC設計逐神州 主打高規低價   無論是聯發科的4核心系統單晶片、網通晶片,或是關鍵零組件面板驅動IC、NAND Flash控制IC,都將在這一波高規低價潮流中,找到獲利的機會。   2013年低價智慧手機、150美元平板電腦,是中國大陸品牌包括中興、華為、聯想、金立、OPPO等外銷至新興市場,以利擴大全球市占的利器,更是一向擅長Cost Down競爭的台系IC設計業者可發揮優勢的接單機會。低價智慧手機、150美元平板電腦供應鏈中的台系IC設計公司,包括:聯發科的4核心系統單晶片、網通晶片;聯詠、奇景、旭曜、奕力的面板驅動IC;群聯的eMMC。   超低價智慧手機.2013中國

扮主角   研究機構Ovum研究顯示,隨著低價智慧型手機陸續推出,使得新興市場的智慧手機普及化可望從2013年起呈現大幅度增加的趨勢。根據 Canalys Research 研究指出,中國的智慧手機市場在新興市場又尤其重要,因為無論從晶片的角度,或者從終端產品的角度來看,中國的低價智慧手機都將成為焦點。   中國3G手機用戶換機潮,自2012年下半年中國移動加入後,中國三大電信業者以補貼方式啟動了智慧手機平價,甚至低價化競爭,所刺激出來的內需市場上看3億支,將有機會在2013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智慧手機市場。在廠商的表現方面,Canalys認為三星、中興和聯想,是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出貨

量的前三名,華為則位居第四、蘋果第五。   2012年中國智慧手機市場主推的是售價1,000元人民幣的千元機,預料2013年將出現售價100美元機,千元機的滲透率也將從2012年的18%增長到2013年24%。品牌策略的多元,將可見蘋果、三星,走高價路線吸引高端消費族群,另一則是為數眾多的廠家,推出品牌樣式繁多的智慧手機,走千元人民幣甚至不到千元人民幣的平價、低價路線。   PC品牌平板.邁向150美元市場   平板電腦成為2012年銷售旺季的新寵,其中定位得宜,售價不到200美元的Nexus 7與Kindle Fire HD等平價產品,更是主要動力。然而,Google與Amazon等廠商透

過廣告收入或其他補貼方式,壓低平板電腦的售價,已經讓單純仰賴硬體獲利的PC廠商倍感壓力。研究機構Trend Force表示,從硬體成本來看,現行7吋平板電腦價格已難有下壓空間,PC品牌商若試圖推出更便宜的產品以扳回市場劣勢,在關鍵零組件上採取大換血的動作將是唯一選項。   展望2013年,可以預期的是在宏□、華碩等PC品牌大廠已計劃推出低於150美元的低價平板電腦,能否成功搶攻中國內需市場,受到關注;另方面,目前中國大陸白牌平板電腦業者,除了提出高規低價策略應戰,就是得朝向低於百美元的市場發展,而高規低價更是台系IC設計的優勢。   高規低價策略.聯發科大贏家   聯發科在中國智慧手機品牌中,

除了在一線的聯想,擁有供應比重近8成的比重,其餘皆為二、三線、或白牌市場。在2013年的機會在於一線品牌廠擴大價格產品類別,並向低價路線邁進,有助聯發科擴大一線品牌市場,不過,仍有一大挑戰:高通的公板設計QRD逐步成熟、展訊也成功進軍3G智慧手機晶片競爭。   另一方面,聯發科以雙核心系統單晶片供應給宏□,在東南亞市場推出99美元平板電腦,「高規低價」策略一出,對百美元白牌平板電腦晶片供應商包括全志、瑞芯微、君正、晶晨、新岸線形成壓力。   面板驅動IC聯詠、奇景、旭曜、奕力,在中國智慧手機市場以高規低價策略成功創造2012年的營收成長,其中,聯詠更是成功打入Google與Amazon供應鏈,

成為平板電腦受惠廠。展望2013年,朝向更解析度規格有助於台系業者目前優勢,惟台系業者彼此殺價搶單狀況,將成為獲利殺手,因此各家在非驅動IC市場成2013年觀察重點。   NAND Flash控制IC廠群聯,其eMMC已搭配聯發科進軍智慧手機市場,此外平板電腦也將成為推動eMMC成長關鍵。由於2013年中低階智慧手機規格提升,將引領eMMC在智慧型手機的滲透率在2013年上看66%,甚至挑戰70%大關;2013年平板電腦的NAND Flash用量將可較2012年成長將近50%。行動裝置市場成了推動群聯成長的機會。(文∕楊曉芳)

產業發展分析-以電動車產業為例

為了解決面板驅動ic廠商的問題,作者陳冠宇 這樣論述:

中文摘要由於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造成的災害,節能減碳已成為全球關注的議題之一,電動汽車的發展也因此成為節能減碳的重要一環,臺灣的相關產業也不可避免的參與其中。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全球電動車產業市場的潛在能量,相關技術的發展過程與前景,整體電動車產業的供應鏈與臺灣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藉由對臺灣電動車產業內外在的環境分析,來瞭解電動車產業及個別廠商經營策略分析及競爭優勢,以及未來可能的方向和潛在的問題。研究結果發現,政治、經濟、社會及科技等因素皆提供全球及臺灣電動車產業發展極大的動能與機會。臺灣在傳統燃油車轉型、創新技術及整合資通訊技術等方面具有優勢,均已與全球供應鏈高度結合。但電池技術、充電設備不足、

能源政策、消費者接受度及潛在競爭者等因素仍為未來發展的挑戰。關鍵詞:電動車產業、產業分析、PEST 分析、SWOT 分析、五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