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阻率換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電阻率換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RaffaellaCrescenzi寫的 名師這樣教生物考高分+名師這樣教 化學秒懂+名師這樣教物理秒懂(三萬名讀者肯定紀念版)(全三冊套書) 和日本Newton Press的 單位與定律:完整探討生活周遭的單位與定律! 人人伽利略09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電阻率單位- 電阻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 - Fuju也說明:它反映物質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屬性,它不僅與物質的種類有關,還受温度、壓力和磁場等外界因素影響。 電工常用電氣符號、單位及換算公式每日頭條; 電阻率_百度百科.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是文化 和人人所出版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光電科技研究所 王右武所指導 賴名山的 溶膠-凝膠法成長氧化銦鎵鋅薄膜應用於半導體元件之研究 (2012),提出電阻率換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氧化銦鎵鋅。

而第二篇論文明志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研究所 謝滄岩、王志良、阮弼群所指導 陳翰田的 氧化鋅摻鋁透明導電薄膜應用於電化學酸鹼值感測器及薄膜電晶體 (2011),提出因為有 氧化鋅掺雜鋁、電化學酸鹼值感測器、氧化鋅、薄膜電晶體、水熱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電阻率換算的解答。

最後網站電工常用電氣符號、單位及換算公式每 ... - gamerampagejoy.com則補充:1.电阻率ρ不仅和导体的材料有关,还和导体的温度有关。. 在温度变化不大的范围内:几乎所有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作线性变化用水管類比很容易理解這個公式: 當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電阻率換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名師這樣教生物考高分+名師這樣教 化學秒懂+名師這樣教物理秒懂(三萬名讀者肯定紀念版)(全三冊套書)

為了解決電阻率換算的問題,作者RaffaellaCrescenzi 這樣論述:

  《名師這樣教 生物考高分》   ★第一本針對大學生物考試之速成學習教科書   ★日本最強生物老師暢銷著作   ★北一女中師鐸獎生物教師蔡任圃審定     大學入學考試,末代舊課綱已結束,各科目都減少了傳統記憶型考題,   其中,圖表判讀、實驗題型,更是在新課綱「素養導向」中得高分的關鍵!     所以,生物想要考高分,單純的專有名詞背誦已過時,   「跨單元」題型才是命題新方向。     本書由日本最強生物參考書作者大森徹編寫,   40大主題,將胞器、酵素、光合作用、細胞分裂、生態系……等基礎生物知識,   利用測驗題目加以解說,幫你把解題邏輯,一次弄清楚!   如果你正苦惱於生物課

程、正準備大學考試,讀完馬上考高分!     ◎知識型題目,用一點邏輯推理就能拿分     動物細胞含量最多的是「水」、其次是「蛋白質」;   植物細胞除了水之外,「碳水化合物」則占最大比例。   細胞內元素占比怎麼判別?只要牢記以上兩點就能輕鬆解決!      ◎胞器與功能,不會直接考,但要會歸納     所有細胞都有一樣的胞器?原核生物缺少細胞核、粒線體(提供能量);   那麼原核生物該如何代謝反應?只要有酶(酵素)就能進行!   不具備葉綠體的生物,是否也能像植物一樣行光合作用?      ◎最多考生搞混的「減數分裂」     動物的體細胞通常含有兩條大小和形狀相同的「同源染色體」,  

 同源染色體(基因組)包含了維持物種所需的遺傳訊息,   經過減數分裂所產生的子細胞,DNA含量該如何計算?     ◎PCR反應──知識融入時事,占比越來越重     確認患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時,使用的就是PCR反應,   首先需要加熱並分離DNA,再與「引子」結合,   那麼,還需要什麼條件才能將微量的DNA片段複製放大,進行檢測?     串聯跨章節知識、短時間複習,基礎知識+進階題目一次掌握,   對照實驗、假設驗證、對話題型……通通不用怕!   考大學,生物看這一本就夠!     《名師這樣教,化學秒懂》   ★最受義大利學生歡迎的化學教材,亞馬遜青少年電子書第一名     ◎國小的

有趣自然課,到了國中理化完全接不上,高中更是變天書?   ◎不想記反應、背公式,這樣還能學化學嗎?作者說,這本書可以。   ◎生活上很難用到化學?錯!機車胎壓要多少才剛好?高壓鍋煮東西比較快?     不只考試,就業、理財、甚至就醫,你都得懂些化學原理,才能擁有優勢。   國中沒聽懂、高中變天書,考大學志願受限,出社會無緣高薪職缺、當科技新貴……   你的人生不該是這樣的。如果你很苦惱化學課程,這本書一定能幫到你。     本書由兩位最受義大利學生歡迎的化學老師共同編寫,   用七個章節,將化學元素、反應、氣體、液體、固體、相變、溶液等7大基礎知識,   利用生活中的各種實例加以解說,幫你把從

沒搞懂的化學概念,一次學起來!     除了幫你通過考試,本書還很實用:如果你開完葡萄酒忘記塞回瓶塞、   回家時發生鑰匙生鏽了打不開,或者公園賣氣球的小販錯把氫氣當氦氣來填充,   將會發生什麼樣的慘事或是悲劇。     ◎化學:研究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科學     人類已知的化學元素有目前有118種,   其中94種是自然元素,地球萬物都由它們組成(因為足夠穩定)。     元素符號的數字(原子序、質量數)代表什麼?   這些數字就像身分證,只要有了原子序,就能知道是什麼物質!     ◎化學「反應」好抽象?用生活中的例子說給你懂     .化學反應是不同分子之間,化學鍵斷裂並形成新分子的過

程:   像是煎牛排、泡咖啡飄出的香味,這些現象都是化學反應。     .質量守恆定律──物體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   就像冰淇淋,雖然會融化,但不會不見;只是轉化為另一種物質。     ◎最難又最無聊的莫耳概念,其實就是在買菜     1莫耳=6×1023個,為什麼科學家要搞得這麼複雜?   就像去買米,你不會計算需要幾粒,而是一次買一包,   因為原子和分子的質量實在是太小,所以一次得多算一些!     ◎物態變化,就像在百貨公司搭手扶梯     物質的變化過程(固態、液態、氣態間的轉化),被稱為「相變」,   物態的轉化就像搭乘手扶梯,溫度要維持一小段路後才會繼續上升;   有

沒有固態與氣態的直接轉化?這叫做「凝華」與「昇華」(搭電梯)!     另外還有   .熱氣球為什麼要有燃燒器?理想氣體公式會告訴你。   .夏天玩溜滑梯燙傷屁股?這是比熱。   .冰塊融化成水,溫度為什麼不會上升……?     枯燥的化學,本書用貼近生活的實例解說,零基礎也能快速入門!   萬一你上課秒睡過,本書幫你救回來,堪稱通過考試的最快方法。     《名師這樣教 物理秒懂(三萬名讀者肯定紀念版)》   三萬名讀者肯定,每到學測前就大賣之長銷紀念版     ◎國小的有趣自然科,到了國中變身物理課,都聽不懂。   ◎念高中還是躲不掉物理──學測啥都考,避不開自然科,很慘。   ◎物理就是

套原理、套公式,用死背應付吧!(所以學得好痛苦)   ◎出社會,就可以不必懂物理了吧?錯!   不只讀書,就業、理財、甚至就醫,你都得懂些物理原理,才能占到先機。   國中沒聽懂、高中變天書,念大學等著被當,出社會無緣當科技新貴……,   你的人生不該是這樣的。如果你很苦惱物理學課程,這本書一定能幫到你。     物理就是物體的原理,基本法則貫通在身邊各種現象中。   例如,用滑輪抬東西為什麼至少省力一半?   電暖器的紅光會把我晒黑嗎?馬達,有的變頻能省電、有的變頻會燒壞,何故?   巨蛋體育場屋頂該蓋幾公尺高才夠?   海嘯時躲在堤防後面為何沒用?有些地震上下跳、有些地震左右搖,何故?  

 迴旋加速器跟我體檢和看醫生為什麼大有關係?超導體為什麼對我很有用?   拍照何時該用偏光鏡?哪種電動車才是大勢所趨?手機怎麼收不到訊號?   國外帶回來的電器,變壓整流之後為什麼還是不能用?………   物理其實比你想像中有用。而本書的寫法,保證超乎你想像的有趣。     本書由 8 位日本現職高中、大學教師共同編寫,用圖解方式   將力學、功與能、熱力學、電學、電磁學、波動等 6 大基礎物理。   用生活中的各種應用加以解說,   幫你把以前沒聽懂的物理概念,一次救回來!        ◎力學:搞懂物體如何平衡、變形和運動   ‧搭捷運最有感覺的力——慣性力與離心力。   列車起動和煞車時,

沒抓好就會摔跤,就是因為慣性。         ‧萬物之間都有引力,誰離不開誰?   其實人與人之間也有引力,只是重力的引力更大,所以雙腳會站在地球上,   人和人之間卻不會吸在一起。     ◎物理的「功」與「能」,有什麼功能?   .為什麼明明搬了重物移動,卻說作功是零。   如果施力方向與物體移動方向相反,則是作負功。所以搬起行李往前走,搬行李的力對移動行李的作功為零。     .用「功」的原理來設計機器,想要省力,臂就得拉長一點。   利用「槓桿」、「滑輪」等簡單機械,可以改變施力的方向及大小,讓你更省力。       ◎熱力學——「熱」會移動,但溫度不會   .溫度指的是物體、液體、

氣體的冷熱程度,就是溫度計上顯示的數值。   熱則是指物體內的原子和分子運動時帶有的能量,轉移到其他物體的過程。   .熱力學定律有三種,其實你天天都在操作,像是把冰水加熱,讓熱茶變冷,   還有摩擦就會生熱。誰說物理很難學?     ◎電學——發電與儲電,都是顯學   .發現電:靜電讓人討厭,卻不可或缺!   如果沒有靜電,影印機就沒辦法讓黑色粉末(碳粉)附著在紙上。   .電動車受重視,不只是因為環保!   因為一般燃燒汽油行走的汽車,能量轉換效率差,最後利用的能量大約只有原本的三分之一。       其他像是   .車子開進隧道時,收音機為什麼會收不到訊號?其實是電場作用。   .墊板摩

擦以後,為什麼會把頭髮或小紙片吸起來?這是靜電。   .世上萬物幾乎都與波有關—波,如水波、音波、光波、電磁波、地震波,   都是常見的波。          誰說物理很難又很枯燥,   本書保證讓你讀起來像看故事書一樣有趣。   本書特色     《名師這樣教 生物考高分》   第一本針對大學生物考試之速成學習教科書   日本最強生物老師暢銷著作   北一女中師鐸獎生物教師蔡任圃審定     《名師這樣教,化學秒懂》   ★最受義大利學生歡迎的化學教材,亞馬遜青少年電子書第一名   上課秒睡,本書幫你救回來,堪稱通過考試的最快方法。     《名師這樣教  物理秒懂(三萬名讀者肯定紀念版)》

  三萬名讀者肯定,每到學測前就大賣之重版再來。   不只讀書,就業、理財、甚至就醫,你都得懂些物理原理,才能占到先機。   名人推薦     《名師這樣教 生物考高分》   北一女中師鐸獎生物教師/蔡任圃     《名師這樣教,化學秒懂》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陳竹亭   LiFe生活化學創辦人/陳柏憲   賽先生科學工廠創辦人/林厚進     《名師這樣教  物理秒懂(三萬名讀者肯定紀念版)》   北一女中物理教師/簡麗賢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前館長/孫維新   物理教學影片YouTuber/吳旭明

電阻率換算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這次來聊聊剛上市不久的台灣品牌電子秤 SMART.Z ASZ - 3000 適合什麼樣的族群購買與他的優缺點

****關於前幾天有人問到的電子秤讀數亂跳的問題****
電子秤的測量原理是使用重量壓住一個 "類可變電阻" 的感應器並利用通過的電流差異感測換算出對應的重量,若感應器靈敏度非常高,將會受到如風、桌面震動等微弱外力影響。

在利用微弱電流感應的狀況下,電子秤旁若有較強電磁波如手機等電器亦會產生讀數跳動的現象。

最後一個可能存在的問題是咖啡液從濾杯底下落到下壺之間的時候,會存在著非常短暫時間的"無接觸"狀態,這懸空的液體並不會被電子秤感應到,所以沖煮時0.1~0.2公克的跳動是所有採樣頻率高的手沖秤都會存在的現象,如影片中 5:27 的狀況。

如果你已完全排除以上描述的現象仍有讀數跳動的現象請盡速聯絡你的購買經銷商或是依照包裝盒上的聯絡資料聯繫原廠提供你適當的售後服務。

#SMARTZ #手沖秤 #電子秤 #器材 #咖啡秤

粉絲專頁(可以幫你回答問題):https://www.facebook.com/WayneShih78/
想知道我有賣什麼? https://www.cafedrizzle.com.tw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歡迎訂閱我的頻道!!
如果你不喜歡我的影片拜託不要訂閱我的頻道!!

如果你有任何疑問歡迎在影片下方提出問題
但我不一定會認真回答你唷~

溶膠-凝膠法成長氧化銦鎵鋅薄膜應用於半導體元件之研究

為了解決電阻率換算的問題,作者賴名山 這樣論述:

中文摘要本研究採用溶液-凝膠法製作出非晶態之IGZO 薄膜,探討Ga 比例與不同退火溫度對薄膜物理、阻抗與光學特性的影響,我們發現Ga 比例越高與退火溫度越高,薄膜表面均越平坦且可得較高的穿透率;此外,成功的應用IGZO 薄膜於上閘極薄膜電晶體中,並以PMMA 為介電層,探討堆疊不同層數的半導體層與通道長度的影響;而為了提升電流的目的,我們將介電層由PMMA 變更為PVP+PMMA 結構,得到Ion 電流的提升,但也因為採用PVP 材料,造成漏電流較大的缺點,仍待最佳化。

單位與定律:完整探討生活周遭的單位與定律! 人人伽利略09

為了解決電阻率換算的問題,作者日本Newton Press 這樣論述:

理解科學不可或缺的 宇宙、化學、生物的原理‧定律 全部解說!   本書將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到的熟悉單位,像是時間一分一秒、溫度高低變化、電流安培…等,或是課堂中學過但不太了解的導出單位與特殊單位,作了系統化的全面解說,藉此釐清觀念、深入淺出的輔助您學習這些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物理科學知識!   「從這裡到便利商店約300公尺」、「電影再10分鐘就要開演了」、「最近胖了2公斤」……,單位不知不覺在我們生活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有了這些單位,我們才能明白這些數字代表的涵義,不過1公尺到底怎麼定義出來的呢?一秒又是怎麼計算的呢?   單位的種類非常繁多,例如力的單位、壓力的單位、能量的單位等

等,但不管是表示哪種量的單位,都是由7個基本單位組合而成。2019年5月,國際度量衡大會針對基本單位之中的「公斤」、「安培」、「莫耳」、「克耳文」,運用亞佛加厥常數、普朗克常數、量子霍爾效應、約瑟夫森效應與水的三相點等,對其做了重新定義,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準確。   而國際度量衡大會在制訂單位的時候,必須運用一些定律,這是因為發生在我們周遭的一切現象,都隱含著定律。不論是投出去的球會飛往哪個方向也好,電線中流動的電量也好,父母的特徵遺傳給子女的比例等等,都各自依循著既定的定律,在宇宙、自然、化學、生物等領域也都有著各樣的定律,像是「相對性原理」、「光速不變原理」、「自由落體定律」、「佛萊明

左手定律」…等,本書由淺入深,提供廣泛年齡層閱讀,只要瞭解就能知道「原來如此」的奧祕! 本書特色   1.本書系來自日本牛頓出版社的科普書系列,一貫以精美插圖、珍貴照片以及電腦模擬圖像,來解說科學知識,深入淺出、淺顯易懂。   2.以一書一主題的系統化,縱向深入閱讀,橫向觸類旁通,主題涵蓋天文地理、生物、數學、物理、化學、工學、歷史、醫學藥學九大類。   3.總以各方角度來闡明各類科學疑問,啟發讀者對科學的探究興趣。   序言 6  單位的新定義 一、基本單位 18  自然界的量以7個單位「記述」 24  長度(公尺:m) 26  質量(公斤:kg) 28  時間(

秒:s) 30  電流(安培:A) 32  溫度(克耳文:K) 34  物質量(莫耳:mol) 36  光度(燭光:cd) 37  制定單位的歷史與SI詞首 二、導出單位 40  頻率(赫茲:Hz) 42  能量(焦耳:J) 44  電壓(伏特:V) 46  功率(瓦特:W) 47  電荷・電量(庫侖:C)、靜電容量(法拉:F) 48  電阻(歐姆:Ω)、電導(西門子:S) 50  磁通量(韋伯:Wb)、磁通密度(特士拉:T) 51  電感(亨利:H) 52  力(牛頓:N)、壓力(帕斯卡:Pa) 53  平面角(弧度:rad)、立體角(球面度:sr) 54  光通量(流明:lm)、照度(勒

克司:lx) 55  酵素活性(開特:kat) 56  放射能(貝克:Bq)、吸收劑量(戈雷:Gy)、劑量當量(西弗:Sv) 三、特殊單位 60  震度、地震規模(M) 62  資訊量(位元:bit) 64  海里、節(kn)、重力加速度(Gal)、旋轉速度(rpm)、特克斯(mg/m)、噸(T)、兩 66  克拉(car、ct) 67  毫米水銀柱(mmHg)、埃(Å) 68  天文單位(au)、光年、秒差距(pc) 70  長度的單位 71  面積的單位 72  容積的單位 73  質量的單位 74  力的單位、壓力的單位、黏度的單位、磁場的單位 75  能量的單位、功率的單位、溫度的單

位、光的單位 四、力和波的原理、定律 78  原理與定律的定義 82  自由落體定律 84  平行四邊形定律 85  虎克定律 86  慣性定律 88  牛頓的運動方程式 90  作用與反作用定律 92  槓桿原理 94  功與能量 96  動量守恆定律 98  角動量守恆定律 100  阿基米德原理 102  帕斯卡原理 103  柏努利定律 104  反射、折射定律 106  惠更斯原理 五、電場與磁場的定律 110  庫侖定律 112  歐姆定律 113  電量(電荷)守恆定律、克希荷夫定律 114  焦耳定律 116  安培定律 118  佛萊明左手定律 120  電磁感應定律

六、與能量有關的定律 協助和田純夫/渡部潤一 124  能量守恆定律 126  力學能守恆定律 128  熵增定律 七、相對論與量子論的原理 132  相對性原理 134  光速不變原理 136  等效原理 138  測不準原理 八、宇宙的定律 142  克卜勒定律 144  萬有引力定律 146  E=mc2 148  哈伯定律 150  維恩波長偏移定律 九、化學的定律 154  亞佛加厥定律 156  合併氣體定律 158  各種化學定律 十、生物的定律 162  孟德爾定律①~② 166  哈代-溫伯格定律 167  全有全無定律   推薦序   日常生活裡,我們會用到

公尺、公分、公斤、公噸、分、秒、公升、伏特、瓦等數不清的單位。倘若沒有這些公認的單位,就無法表達:一棵樹有多高、一包米有多重、上第一堂課要在什麼時候走出家門、一個杯子能裝多少飲料、為什麼各種電器需要的電池數目不一樣、一盞電燈每小時消耗多少能量。因此,認識各種單位的意義和由來,既有充實知識的趣味,也有助於了解和比較生活上各種物件的功能。   制定各種單位的過程中,人類觀察過許多自然現象和物體的行徑,發現一些規律性,而產生了粗略的單位,例如一天(兩次日出之間的時間)、一個月(兩次月圓之間)、一英尺(成人腳底板的長度)等。一方面由於有了這些單位,另一方面觀察的現象範圍也擴大,就發展出一些觀測工具,

提高觀測結果的精確度。細心地整理觀測結果,歸納出各種現象的規律性,和其中各因素演變的因果關係,也就發現了一連串的物理定律。   在這些定律的指引下,人類製作觀測儀器的材料和技術不斷進步,觀測範圍、精密程度跟著提升。於是,又發現更多定律,也需要修改或制定更多適用的單位。「單位」和「定律」互相激盪著,人類的智慧和努力寫出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因而日本牛頓雜誌社在2014年出版「單位與定律」一書。由於國際度量衡大會在2019年修訂部分單位的定義,「單位與定律」的修訂版問世,人人出版社將這本好書譯成中文。   本書包括兩部分:從序言到第3章陳述「單位」的發展史,以及各種單位的定義;第4章到第10章解說

和「單位」有密切關係的各種「定律」。因為「單位」是因量度的需要而制定,而量度時所觀測的大多屬於物理現象,觀測儀器和技術大多運用物理學原理而建立,所以本書主要介紹物理學定律,即使化學定律的基礎依然是物理學。最後一章的生物學定律,則屬於新的範疇。   第1章從長度、質量、時間這些最基本的物理量所用的單位說起,向讀者說明一系列「基本單位」的沿革。以生動的插圖,及精心製作的表格,呈現文章內容的重點。例如24、25兩頁的插圖顯示:「公尺」的定義從最早以地表兩定點間的距離為依據,到以「公尺原器」兩刻線間的距離為標準,再到現在藉助於光速恆定的特性而制定。圖裡附加適當篇幅的說明,讓讀者聯想到本文中較詳細的介

紹,而能體會修改定義的原因,和修改後提升觀測精確度的結果。   不論生活上或科技研發方面,長度、質量、時間不足以表達物件與現象的規模及演變。例如脈搏可能「用手指感測」(把脈)或是以「壓力感測器測量」或「經由心電圖等電子儀器觀測」,而測量內容包括「每秒幾次」、「每次搏動的強弱」等資訊,所以我們需要頻率、能量、電壓這些「導出單位」。   在第2章開頭,作者以聲波和電磁波的頻率為例,說明振幅、頻率、週期、波長的定義,以及頻率與波的效應(是否聽得見、醫療上的用處等)之間的關係。插圖及相關說明很鮮明易懂,可讓讀者留下深刻印象。作者在解說力、能量、功和功率、電磁場的主要物理量、壓力、光通量和照度、酵素

活性、放射活性及生物等效劑量這些觀念與單位時,也一樣用容易體會的方式編製插圖,使讀者容易接收陌生領域裡的資訊。   為了表示地震具有的威力來源,以及在各地造成的震動效果,地球科學界觀測並分析地震時震源地質結構的變化,並研究人體對於震動程度的感受和當地的加速度之間的關係,建立「地震規模」和「震度」的觀念。表達這兩個觀念的數值(例如規模6.3、震度4級),是經由精確規定的量度方法和計算產生的,但不能冠上前述的某種基本單位和導出單位。這兩個觀念的數值大小,具有明確的實用意義,它們各自構成一種「特殊單位」。第3章第1節的詳細解說(包括插圖和附表),可以讓讀者體會這種特殊單位的意義,也有助於理解氣象局

發布的地震消息內容。   類似地,位元(bit)和位元組(byte)是用來計量資訊量的觀念。因為它們的數值是依照精確定義產生的,也就形成另一種「特殊單位」。第3章的各節,詳細而清楚地解釋許多種特殊單位。例如斤、兩、磅是在日常生活中會用到的質量單位,經由規定舊有單位與國際單位的換算而定義的。又如光年與天文單位,是簡潔表達宇宙間的長距離所需而制定的。   值得提醒讀者注意的一個單位,是表示容積和體積的「毫升」(milliliter),它的縮寫是「ml」。但是很多人把ml讀作mol,變成物質量的單位「莫耳」。正確的做法是把它唸成milliliter,或依照從前表示相同意思的「立方公分」(cm3)

之縮寫「cc」。   第4章到第8章,實際上是一部插圖豐富精美的物理學科普教材,從經典物理的力學,談到近代物理的相對論、量子論和宇宙學。它選用的題材,一方面呼應前文的單位之定義及由來,使讀者領悟到制訂那些單位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可以欣賞制定單位過程展現的人類智慧之美。   第9章列舉一些化學定律。本文及插圖讓讀者從分子、原子、電子等微粒的行徑(包括排列、運動、碰撞等),認識支配(造成)各種現象的機制,以詮釋各定律中的相關變因及呈現的結果。   第10章以遺傳學中的孟德爾定律及哈代-溫伯格定律,和神經傳導訊息的全有全無定律,作為生物學定律的範例。只用文字敘述,很難將這類題材傳達給讀者。本章

精心製作的示意圖,鮮明地呈現基因的可能組合方式,以及刺激強度與鈉離子流動與否的關係,因而幫助讀者了解造成種種遺傳效應的原因,和神經對刺激能否產生反應的條件。   本書的共同作者都是「單位與定律」相關領域的專家。他們有條理地將工作及研究的心得,融入本書的文字及插圖中。在本書各章,常會看到一個項目以不同的層次反覆呈現,因而能使讀者對書中題材感到興趣、細心閱讀,逐步增進了解程度,並啟發深入思考、謹慎推理的好習慣。這是一本圖文並茂、引人入勝的科普好書! 曹培熙 老師 台大物理系暨醫學院光電生物醫學中心退休教授

氧化鋅摻鋁透明導電薄膜應用於電化學酸鹼值感測器及薄膜電晶體

為了解決電阻率換算的問題,作者陳翰田 這樣論述:

本論文研究為利用射頻磁控式濺鍍法(radio frequency magnetron sputtering)製備薄膜,調整製程參數得到具有約0.014 Ω-cm之電阻率,以及可見光穿透率平均約80 %的氧化鋅掺雜鋁(aluminum-doped zinc oxide, AZO)透明導電薄膜,並依此條件設計並製作元件,探討結果。本論文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AZO透明導電薄膜的製作與探討。第二部分為電化學酸鹼值感測器(electrochemical pH sensors)的製備與探討。第三部分為薄膜電晶體(thin-film transistors, TFTs)的製備與探討。在第一部分中,改

變不同瓦數、時間、溫度成長薄膜,找出特性較佳的薄膜。並利用四點探針儀、紫外光可見光分光光譜儀、薄膜厚度輪廓測度儀、X光繞射分析儀等儀器分析結果。在第二部分中,以氧化銦錫(tin-doped indium oxide, ITO)和AZO透明導電薄膜來實現電化學pH值感測器的感測端,並接上感測電路,形成完整的AZO的電化學pH值感測器,來量測分析靈敏度、線性度等物理特性、光學特性等並做相關探討在第三部分中,以水熱法(hydrothermal growth, HTG)成長氧化鋅(zinc oxide, ZnO)主動層薄膜,搭配後續400oC氧氣氛退火處理製作ZnO TFTs,以達成具透明且性能良好之

元件。並探討其物性(ZnO主動層成長情況)、光學(透光情況)、電性(電子遷移率、開/關電流比、閘極漏電流)等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