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關稅好處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降低關稅好處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怡淳(Chris)寫的 你真的搞懂OKR了嗎?以Intel為師,打造最強作戰部隊:CEO、主管、人事培訓部門必讀!iOKR創辦人王怡淳以超過15年落地實踐經驗,教你成為像Google、Facebook一流企業 和三民補習班名師群的 2021不動產經紀人[專業科目]套書(附房地合一稅2.0修法補充資料)不動產經紀人考試適用[贈不動產經紀人搶分小法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CPTPP對台灣多重要?未加入前,廠商三大生存之道 - MoneyDJ ...也說明:CPTPP除了在關稅上有所優惠之外,更有原產地規定與限制,也就是說,終端產品必須溯源到 ... 台灣,移往越南、馬來西亞、日本等CPTPP成員國,就是要降低未來產業風險。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布克文化 和三民輔考所出版 。

南開科技大學 車輛與機電產業研究所 郭家源所指導 李明憲的 傳統倉儲與自動化倉儲之棧板式自動倉儲的效益分析-以A公司倉儲為例 (2020),提出降低關稅好處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自動化倉儲(AS/RS)。

而第二篇論文東吳大學 法律學系 林欣蓉所指導 吳政旻的 高科技產業對專利權邊境保護措施之因應策略 (2016),提出因為有 海關、專利權、邊境保護、智慧財產權、高科技產業的重點而找出了 降低關稅好處的解答。

最後網站我國加入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農業部門之因應策略則補充:加入關貿總協對農業的好處 ... 近年來我國在經濟自由化、國際化政策下,關稅己大幅降低,惟仍有部分農產品之關稅稅率在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五十,有些國家一再表示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降低關稅好處,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你真的搞懂OKR了嗎?以Intel為師,打造最強作戰部隊:CEO、主管、人事培訓部門必讀!iOKR創辦人王怡淳以超過15年落地實踐經驗,教你成為像Google、Facebook一流企業

為了解決降低關稅好處的問題,作者王怡淳(Chris) 這樣論述:

一次搞懂OKR,做對的事! 組織戰略專家王怡淳以實戰與顧問諮詢15年經驗, 帶你體驗原汁原味的OKR, 透過 1核心+2方針+3精髓+4策略+5能力之方法論 及組織實務落地之步驟做法, 改造企業體質, 提升團隊績效及個人職場競爭力 CEO、主管、人事培訓部門必讀! OKR源自Intel,自1970年代沿用至今。近年來,OKR風潮在兩岸火熱,但不少企業誤解OKR的意涵與做法,一股腦兒地套入本土企業的組織運作。導入OKR需要了解它的「道」與「術」,以及掌握執行的心法、技法與工法。 「市面上OKR訊息,有些是從西方或日本職場生態描述 OKR的國外翻譯書,有些則是從人資或學術背景的角度詮釋

,對於OKR定位理念和實務操作,和我在海峽兩岸所經歷的OKR,差異很大。這是一本解析 OKR 實務操作的書。希望藉由我輔導企業的經驗,和在台灣、大陸及美國親身驗證過的「原汁原味」OKR 之經歷,讓大家對OKR有正確、全面且深度的認知,減少成為「白老鼠」以及「 摸著石頭過河」的風險。」 ——作者王怡淳 關於OKR的 9大問 1. 你應該學習「OKR方式管理團隊」?還是只學習設定「OKR目標」? 2. OKR真的不能與員工的績效評估掛鉤嗎? 3. 導入OKR是要取代KPI嗎 ? 4. OKR只適合某些行業、企業或部門? 5. 我的團隊素質不高,所以不適合導入OKR? 6. 導入OKR,團隊所有

成員都要制訂OKR目標嗎? 7. 導入OKR一段時間,怎麼感覺又做回了KPI,為什麼? 8. OKR可以有效提升跨部門合作的效率,怎麼做的? 9. 你還在「拆解」目標嗎?OKR目標的軀殼與靈魂是什麼? 我們需要一本自本地社會和企業文化角度、從實務操作剖析OKR的書。作者王怡淳曾任職於Intel,在台灣、大陸、美國經歷「原汁原味」的OKR,以累積實戰與顧問諮詢超過15年的經驗,為你揭開OKR重重迷霧。 無論是企業管理者、人力資源管理者或一般職場人士,都可自本書提供的OKR完整方法論,了解職場管理新趨勢,進而評估調整自身的工作心態與競爭力。 ╟ 專業推薦 ╢ 本書用更高的視野來解答OKR的成

功導入,OKR不僅僅是策略思維,更是組織的授權當責文化,是部門合作精神,更是領導力的極致展現。 李岳倫(DDI - Development Dimension International 台灣區董事總經理) 看完Chris這本OKR,我在思考,或許這就是貫穿「道、天、地、將、法」、帶領企業迎向當前複雜挑戰、推動變革成為敏捷式組織的一個作業系統。 陳來助(臺灣數位企業總會理事長) 作者對於OKR工具運用的掌握,十分全面,包括策略的連結、目標的設定、部門間的溝通協作、部屬的績效回饋與全方位的當責管理,皆能深入淺出地運用案例加以闡述。 鄭晉昌(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   序〉帶您

體驗原汁原味的OKR! 2006年,我第一天到Intel報到時,對公司業務和環境都還生疏,就被要求提出個人的季度工作計畫。當時我慌了,因為過去的工作經歷,都是執行上面交代的任務,從沒給自己訂過計畫和目標。這是我職涯第一次接觸到「OKR」。 2018年下半年,我離開Intel,選擇在領導管理、組織戰略領域,與企業交流過去職場的管理經驗。隔年,因緣際會認識了台灣老牌的管理顧問公司老闆。他知道我過去服務於Intel戰略合作部門,邀請我去北京為一家旅遊互聯網集團分享OKR的實務經驗。 說來莞爾,那是我第一次聽到OKR這個詞,開始了解什麼是OKR。至此我也才知道,市場所說的OKR目標,就是Intel

內部所說的iMBO;外界說的OKR創始人,就是Intel前總裁Andy Grove。 而John Doerr——這位被市場稱為OKR推手的Intel前員工,他的著作《OKR 做最重要的事》描述的OKR價值與內涵,則是我在Intel服務13年,每天經歷的組織運作與領導管理實踐的綱領和指南針。這也似乎在冥冥中,引導我後來成為了OKR的顧問教練。 OKR理論眾說紛紜,可惜不夠全面 市場上關於OKR的書籍文獻,兩岸至今將近有30本了。有些是從西方或日本職場生態描述OKR的國外翻譯書,有些則是從人資或學術背景的角度來詮釋,對於OKR的定位理念和實務操作眾說紛紜,和我在海峽兩岸所經歷的Intel O

KR,差異很大;而其內容多偏重OKR目標設定的角度和OKR實施後企業的美好境界,但對於落實導入的心法、技法、和工法、以及實戰案例的描述,著墨有限。 這些年,我和許多企業主交流,其中不少是看書、網絡資訊後自己導入OKR。他們希望導入後快速得到效果,但最終不如預期,於是認為OKR不適合他們的企業;而當他們將OKR視為西方高大上的管理理論(我不認為OKR是理論),認定它無法落實於本地企業而放棄,也令我深感遺憾。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於他們誤解了OKR的意涵與精髓,錯將這套源自西方的組織管理戰略,一股腦兒地套入我們本地企業的組織運作中。 從輔導企業OKR導入的經驗,我觀察到市場上需要一本自我們本地

社會教育和企業氛圍的角度,從實務經驗剖析OKR的書。 這本書的出版,希望藉由輔導企業的經驗,和在台灣、大陸及美國親身驗證過的「原汁原味」OKR之經歷,讓大家對OKR有正確、全面且深度的認知,減少成為「白老鼠」以及「 摸著石頭過河」的風險。 企業主、主管、人資及一般上班族必讀 OKR制訂目標(Objective)與關鍵結果(Key Results)的思考模式, 對個人而言,是訓練我們的因果邏輯能力,引導我們用更寬廣的角度評估並解決問題。 對於企業來說,因為OKR是「眾人的管理」,它的複雜度就遠高於個人的應用!在企業,我們不僅學習OKR目標設定的層面,更需要學習目標執行與查核所需要的方法。

不論是企業管理者、人力資源管理者或一般職場人士,都可以從這本書提供的OKR方法論:1核心+2方針+3精髓+4策略+5能力,了解職場管理新趨勢,進而評估調整自身的工作心態與競爭力。 同時此書可幫助企業進行組織轉型、人才識別、激發組織活力,對於「OKR是否適合我的企業?」「要如何導入?」「導入會遇到什麼困難?要如何解決?」等問題,也都有深入的剖析。 謝謝吳永佳女士在編輯上的指導,布克出版社總編輯賈俊國先生、助理廖沛綺女士以及好友徐端儀女士的協助,讓此書得以順利出版。最後感謝在台北的家人,李紹暉先生、華人講師聯盟創會長張淡生、DDI董事總經理李岳倫、羅亦耀老師、喬安妮老師、上海的蔡茂賢先生、許

其先生、以及北京的楊彬女士,在管理顧問教練的跑道上所提供的契機與支持。 前言〉從觀念突破到實務操作 2021年中秋節過後,我到了上海工作。隔離期間我看見2個消息:1)上海中學附屬國際部小學6年級生開始學習OKR;2)微軟收購OKR 解決方案新創公司Ally.io,媒體引述收購原因:「因應遠距上班成為未來工作趨勢,微軟將強化旗下生產力工具。」 當下想起合作夥伴對我的提醒:「Chris,過去這2年,OKR在大陸市場雜音很多!和合作機構見面時,要怎麼突顯我們的價值?之前安排和北京、上海、廣州的管顧機構高階主管會面,對方一聽要談OKR,表示興趣不大;直到我強調你過去服務於Intel,對OKR看法

不同,他們才答應見面。」 我被搞糊塗了,這市場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踏進合作機構的會議室,與對方的市場負責人簡單寒暄兩句後,我們直接切入主題…… 從與一家企業的對話,揭開OKR重重迷霧 對方市場負責人表示:「Chris 老師,不知道 OKR 在台灣發展如何?我先說兩句,我做培訓 15 年了,大概 5 年前,企業開始詢問 OKR。現在 OKR 已經過了知識普及的階段,但我們的客戶導入後,發現有很多問題,走不下去的也不少。所以現在市場對於 OKR 的疑問越來越多,認為 OKR 是西方的東西,和既有制度接不上、沒法用。這類的抱怨,這 2 年來沒停止過。但市場對 OKR 的需求還是很大,我們依然收到不

少客戶的諮詢。說真的,我們現在也不知道怎麼處理,找以前合作的老師,我們不放心;但生意上門,往外推也不是辦法……」 我只好回答:「我先很快地談談對 OKR 的理解吧!」 30 分鐘簡報結束後,對方負責人表示:「您談的 OKR,不像績效管理,好像是目標管理的上一層,比較像是OD(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組織發展)或是組織戰略之類的理論。」 我回答道:「這是我在 Intel 工作 13 年精煉的總結。OKR 是團隊為了達到目標、完成使命所需要的管理思考執行的組織戰略。」 對方又問:「但OKR 被市場歸類在績效管理或目標管理,您認為適合嗎?」 我回答道:「坦白說,這些

歸類有點是出於市場推廣的考量,又或者是主者對 OKR 的理解不同所造成的。我認為 OKR 與目標管理的連結性比較高,是一套為達成目標形成的組織戰略;因為這個戰略執行得當,所以績效提升,這是因和果的關係。」 對方繼而又問:「外界提到 OKR 不能與績效評估掛鉤,你覺得這說法對嗎?」 我回答道:「以過去成功導入 OKR 的企業案例來看,OKR必須和績效掛鉤。OKR的思路是做重要的事,但對於最重要目標的達成結果,沒有績效獎懲,那將如何促發員工完成目標的動力?OKR強調內在動機的展現,如果沒有績效評估考核的外在動機支撐,內在動機很難持續。」 對方再問:「照您這個邏輯,不論哪種企業、何種體質,只要

有組織痛點,都可以採用 OKR 的解決方案?」 我回答道:「沒錯,OKR 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也就是我剛剛提到的 3 大精髓、4 大策略。企業可以針對不同的痛點、或亟需解決的難題,採用 OKR 不同的精髓與策略解決方案,分批次、分人員、分階段實施。」 對方續問:「您所說的 1 核心——人才辨識是什麼意思?和人才測評是什麼關係?」 我回答道:「團隊經由 3 精髓和 4 策略的組織運作,可以看出成員所展現的5種能力,來作為人才辨識的重要參考。這是實地實境的能力測試,可以結合人才測評系統,找到企業合適的人才。」 最後,對方負責人終於說道:「您說的這套OKR方法論,我倒是第一次聽到有人這樣談

OKR 的。我現在知道先前那些客戶導入 OKR 卡關的地方,該怎麼解決了!」 你真的搞懂 OKR 了嗎? 在台灣,許多企業主閱讀了約翰.杜爾(John Doerr)所著的 《OKR做最重要的事》一書後,對於OKR能活化團隊、提升效率的方式趨之若鶩。而這個方式正是基於在1970年代,前Intel總裁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提出的OKR概念: ‧Objective 是你想要實現的特定目標或承諾 ‧Key Result 是為了實現目標,必須交付可以看到的、可衡量的結果。 除了以上字面的定義,這3個英文字母「OKR」同時引領Intel的團隊學習掌握: ‧如何在動態環境中,讓自身工

作與公司部門的目標,保持一致的方向進行 ‧如何在自己、主管和跨部門利益關係者之間,建立對績效的共同期望 ‧如何提升績效反饋的效益 ‧如何完善與跨部門利益關係者之間的協調溝通 面對OKR,許多企業遭遇到「見樹不見林」的困境。他們將OKR的重點侷限於只是「目標設定」的工具,因此花了大把時間學習目標(Objective)和關鍵結果 (Key Results)的設定和關聯性,卻忽略了OKR真正的意涵。大家是學習「OKR方式」管理團隊,而不是學習用「OKR目標」管理團隊。 而我所經歷認知的OKR,要發揮它的效能,必須從團隊運作的角度導入,從實戰中學習,從過程中驗證,並且從變化中調整。而OKR這

套管理思考執行的組織戰略,企業要能有效實施的關鍵在於:制訂的目標如何因應內外挑戰、如何找到執行關鍵路徑與持續的動力,以及如何嫁接績效激勵制度。這正是本書的重點。 本書特色與使用方法 正因為許多企業誤解了OKR的真實意涵,以至於在組織改造上常顯得窒礙難行,這是一本解析OKR實務操作的書。我以在Intel工作13年之經驗,採取實務案例的撰寫模式,從實戰角度,說明如何以 OKR的3大精髓「自下而上」、「少就是精」、「公開透明」為基礎,與目標視野、合作共贏、激勵當責、引導反饋等4個執行策略的交互運作,讓你掌握主管與部屬必須具備的 OKR 組織運作的「道」與「術」。 許多人會拿OKR和KPI 作比

較,將OKR聚焦於目標設定的工具。但從我在Intel的歷練所理解,OKR的意涵與應用遠超過目標設定。因此,在本書中出現的「OKR」一詞,係指組織管理戰略;若是單純指目標,將以「OKR目標」一詞表示。另外,為符合團隊導入OKR的真實情境與說法,本書中我們以「O」代表「目標」,以「KR」代表「關鍵結果」。 OKR的思考核心和執行策略,放諸四海皆准。從我在Intel中國區和亞太區的經歷,以及觀察歐美團隊的運作,發現每個地區和團隊側重的精髓與策略、執行手法、速度、力道都不盡相同。 本書提供的案例、策略、方法、步驟,每項都是一把工具。每一把工具都有它獨特的用處,但你不一定都要用到。閱讀本書的過程中,

你不妨思考企業所處之人文國情、組織文化、營運痛點、部門屬性、團隊體質、以及對應的需求與情境後,選擇合適的工具導入OKR。 本書共有6個Part,簡單說明如下: ‧Part 1說明OKR的定義與哲學、與其他管理方式的差異、以及我在Intel 歷練後所精煉的OKR方法論:1核心+2方針+3精髓+4策略+5能力。 ‧Part2~Part5則是個別介紹OKR方法論中的4大策略,包括執行方法、步驟與案例。 ‧Part 6提供企業導入的案例說明,說明對於企業各階層的價值影響,並針對企業最常遇到的迷思困惑,提出解答與建議。  

降低關稅好處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這幾天新聞比大條,川普再加關稅、人民幣的破7、香港罷工罷市、印度收回喀什米爾自治區身分、伊朗扣油船越扣越多艘,啊,對了,中國電影不能來參加金馬獎了。
 
但這裡面我覺得最嚴重的是人民幣破7。
 
中國其實在中美貿易戰爆發之後,一直試圖保持著我是理性那個,是美國在胡鬧的姿態。是到五月對快談好的協議突然反悔才破了功,將人民幣放手,讓它破7,經濟學家有的認為,中國是為了給川普一點顏色看看,有的則是說不得不做。不管是那個原因,全球經濟市場嚇壞了,因為這表示:
 
A. 美中貿易戰這下是鐵定短期無法落幕
B. 貨幣戰很可能會擴散
 
貿易戰短期無法落幕,我早有心裡準備,華爾街是到現在才面對現實,所以股市反應了出來。至於貨幣戰擴散效應,台幣是幾乎消息一出來就馬上跟著貶,才隔一天,印度,紐西蘭,泰國央行都砍利率,讓自己的幣值也下降。還別提六月時歐洲己經進行量化寬鬆,刻意貶歐元。
 
川普對中國讓人民幣破七,怒得不得了,馬上指中國的匯率操縱國,宣誓要懲罰中國。
 
川普這樣做,很多經濟學家很不以為然,包括紐時的經濟專欄主筆Neil Irvin。因為
 
A. 破7是中國放手不管不是管太多,過去幾年,中國經濟下滑這麼多,人民幣早該破7,是中國”操縱匯率”不讓跌那麼多,現在是放手讓它跌破7,其實是減少操縱的結果。
B. 為了提振各國經濟,國際上早就公認,降息跌一下本國貨幣,不算操縱。因為本地貨幣一跌,外資對本地貨幣的興趣也會降低,兩相抵消,所以不將之視為惡意操縱。
C. 以前的經驗,國際局勢只要不穩,大家就狂買美元。川普希望美元走低,讓美國企業更有出口競爭力的目的根本無法達成。
 
我看到這裡,忍不住要想,這個川貴人真的很難相處。你美元做國際主導貨幣的好處那麼多,讓你在國際上喊水會結涷。但當大哥也是要付出代價的,代價就是你美元很難跌嘛。結果其他國家只要讓貨幣跌一點,就馬上把人家臭罵一頓。他也不想想,歐洲的量化寬鬆是跟誰學的?不就是美國嗎?
 
以前歐巴馬相信,全球經濟好,美國也會好,所以促進共榮。但川普的理論是,我管你別國好不好,我只管美國好。更嚴重的,還有一種別國好一定是占了美國便宜的心態。
 
Irvin還指出,川普更麻煩的是,才不跟你講什麼經濟的歸經濟,政治的歸政治,他現在為了懲罰中國操縱貨幣,可能擴散到貿易,科技跟國防領域。沒看到川普用關稅威脅墨西哥執行美國要的移民政策嗎?
 
大家應該要看清楚了,要跟川普的美國交往,就是這麼回事了。
 
好,現在大家都看清了,川普很硬,但習近平也咬著牙耍狠招,中美貿易戰看不到短期落幕可能性。那誰可能打贏呢?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傳統倉儲與自動化倉儲之棧板式自動倉儲的效益分析-以A公司倉儲為例

為了解決降低關稅好處的問題,作者李明憲 這樣論述:

受中美貿易戰影響,美國將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其中包含航空、資訊與通訊科技(ICT)以及機械產品。對以出口為導向的亞洲經濟體帶來負面影響,包含台灣。政府近期推動「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吸引台商回鄉投資建設,促進產業經濟繁榮的景象,看似國家經濟發展的願景剛要起飛的同時,隨之而來是五缺(缺電、缺水、缺地、缺工、缺人才)的問題,上述五缺問題之中,缺乏工業用地是台商回台投資的一大阻礙,如何在有限土地及有限的空間發揮到最大效應是企業轉型所面對的挑戰。缺人方面,國內年輕人不願走入傳統產業、外勞額度有限、低薪、工作環境差,導致人才外移。少子化、勞動力短缺,直接影響中高齡勞工工作量增加所帶來的

職業傷害,是這次台商回台投資所要面對的課題。本研究之個案屬於傳統產業,導入自動化倉儲系統(AS/RS,Automated Storage/Retrieval System)後,以職務再設計方式減少中高齡老化衰退與工作需求的差距,明顯改善長期以來缺工、人事成本、職業傷害等問題,也進一步解決少量多樣生產模式所帶來的空間問題。職業傷害部分再以KIM關鍵指標法評估有顯著改善。另一方面同時導入ERP系統(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整合企業內部資源,提高作業效率。

2021不動產經紀人[專業科目]套書(附房地合一稅2.0修法補充資料)不動產經紀人考試適用[贈不動產經紀人搶分小法典]

為了解決降低關稅好處的問題,作者三民補習班名師群 這樣論述:

★購買套書附最新房地合一稅2.0修法補充資料! ★2021年不動產經紀人招考最新版! ★2021年不動產經紀人[專業科目]套書,每科1書,共4本: 民法概要+不動產估價概要+土地法與土地相關稅法概要+不動產經紀相關法規概要 ★獨家贈品★不動產經紀人搶分小法典(1本):收集103~109年不動產經紀人考試試題,精選法條+重點標示+試題演練!   【常見問答】   Q:這套書包含哪幾本書?   A:包含專業科目(每科1書,共4書)+搶分小法典(1書):   總共「民法概要+不動產估價概要+土地法與土地相關稅法概要+不動產經紀相關法規概要+不動產經紀人搶分小法典」5書。   Q:這套書和[20

21不動產經紀人套書]有什麼差別?   A:這套書不含共同科目《多元型式作文》。適合只需要準備4科專業科目的考生購買。   Q:書內有包含題庫嗎?   A:每本單書除了重點整理以外,還包含:   《民法概要》104~109年試題共6份,100%題題詳解。   《不動產估價概要》96~109年試題共16份,100%題題詳解。   《土地法與土地相關稅法概要》100~109年試題共9份,100%題題詳解。   《不動產經紀相關法規概要》98~109年試題共12份,100%題題詳解。   以上共43份試題。   Q:請問套書附送的小法典是最新版的嗎?   A:不動產經紀人搶分小法典收錄至出版日前

(2021年4月)之最新法規。   Q:請問套書贈送的修法補充資料是什麼?   A:本套書改版期間恰逢立法院審議法案會期,所得稅法於2021年4月9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法規修正案,惟尚未經由總統公告,本社特別製作此份補充說明,內含最新房地合一稅修正重點與所得稅法修法條文對照表,是110年必考重點!   【適用對象】   這套《不動產經紀人[專業科目]套書》適用於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普通考試不動產經紀人考試。   【考試簡介】   不動產經紀人考試不限科系,只要高中(職)畢業即可報考,採及格制度沒有錄取人數限制,只要總成績達60分就合格,加上考試內容不算困難,證照入手後每月約可多4~8千元

薪資,算是高CP值的證照。且不動產業多數職缺不受學歷背景限制,房仲業也樂於聘用各學經歷背景的人才,因此不動產從業人員取得證照來證明自己的專業性,在博得客戶信賴方面尤為必要。   【套書有什麼】EAN-4711100551687   ◎《民法概要》2021/03   ◎《不動產估價概要》2021/04   ◎《土地法與土地相關稅法概要》2021/04   ◎《不動產經紀相關法規概要》2021/04   ◎贈:《不動產經紀人搶分小法典》2021/04   ※套書出版日期為上架日,實際出版日以各單書為準※   【本書優勢】   .民法專有名詞又多又難,非法律系的一般考生也能讀懂嗎?   .不

動產估價概念背了很多,但看到題目卻總是套用錯誤?   .對各種相近的土地稅法概念感到混淆嗎?   .不動產說明書及相關契約書那麼多種,哪些最常考?   .申論題要怎麼寫才能獲得閱卷老師青睞?選擇題要如何才能在最短時間內判斷出正確選項?   一、民法概要   《民法概要》怎麼準備?讓三民輔考名師戴久喨告訴您,本書免費贈送1小時準備要領及導讀影音課程。   (一)掌握最新修法   新修法就像是考場上一支出奇不意的勁旅,是命題委員慣用來突襲考生的奇兵。因此誰能掌握新修法,誰就能掌握未來命題趨勢。本書依110年1月最新民法修法條文修訂,此書在手,110年不動產經紀人考試的命題趨勢已盡在諸君掌握。

  (二)平易近人   民法概要向來就以「專有名詞多、範圍廣、內容深淺不一」而聞名。作者濃縮民法總則編、債編總論、債編各論、親屬編、繼承編的內容,深入淺出。以體系表呈現概念架構,達到提綱挈領之效。複雜的條文附有「舉例言之」,用淺顯的例子幫助讀者記憶條文。難懂的專有名詞附有「老師提醒」白話講解,即使是非法律系也能輕鬆理解。「補充說明」附上實務見解,學說與實務兼備!   (二)掌握重點   本書藉由歷年試題判斷常考重點,加以整理建立基本概念,易混淆的觀念使用表格做統整,透過互相對照,毫不費力就釐清概念。本書用最精簡的內容讓讀者掌握民法精要部分,縱使民法條文上千條,也能一本在手,奧義盡取。本書

重點整理最末收錄《民法繼承編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透過草案內容可窺知修法脈動,而最新修法內容常會成為將來出題方向,掌握草案就已掌握命題趨勢。   (四)100%題題擬答與詳解   本書收錄104~109年普通考試不動產經紀人考試試題,並由作者題題詳解。申論題具備考點層次解析,教讀者如何鋪陳解題內容提高閱卷老師青睞。作者欲憑此書,讓讀者面對選擇題,箭箭中鵠;面對申論題,解題思路澎湃縱橫,不絕於卷上。   二、不動產估價概要   (一)條理分明   本書先以重要概念奠立基礎,讀者心中先有大致框架,再一一梳理法規脈絡,完整擊破學習盲點。本書緊扣命題大綱進行章節安排,並以圖表輔助學習,釐

清相似或易混淆概念。尤其本科非常著重繁瑣的技術性規定與基礎概念,平時就要穩扎穩打、費心記憶才能高分。本書將大量文字圖像化,讓讀者有效利用大腦的記憶體。每章最末附有牛刀小試精選試題,讀者閱讀完一章後可立即用來檢視自己理解了多少。   (二)靈活運用   不動產估價概要並非僅靠單純法規背誦即可搞定,非屬法規的三大估價方法亦為命題重心。計算題在申論題或選擇題皆有可能出現。為了解決讀者解題困擾,本書內文附有經典案例,每題皆有詳細解題步驟,利於理解。只要能明確區辨各公式之使用時機,取得高分絕非難事。   (三)齊全完備   作者精研歷年不動產估價概要考古題,將考點相同的題目分列於書中內文相對應之段落

,協助考生更具體的理解各主題過往命題焦點,便於考生檢視自我學習成效,從中釐清命題動態。書末幫考生貼心準備96~109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普通考試不動產經紀人考試試題,100%題題詳解。讓讀者在申論題完美擬答一揮而就。面臨選擇題也能當機立斷,不為模稜兩可的錯誤選項所惑!   三、土地法與土地相關稅法概要   (一)深入淺出   本書依命題大綱整理土地法及土地稅相關法規(土地法、平均地權條例及其施行細則、土地徵收條例、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土地稅法及其施行細則、契稅條例、房屋稅條例、有關不動產交易部份之所得稅法及其施行細則),將法規內容化繁為簡,讓考生以簡馭繁,概念融

會貫通後,證照唾手可得。   (二)經典案例   本科並非僅靠單純法規背誦即可搞定,相關稅率亦為命題重心,例如常考的地價稅累進起點地價計算題,在申論題或選擇題皆有可能出現。為幫讀者排除解題困擾,本書內文附有經典案例,每題皆有詳細解題步驟,利於理解。讀者只要能明確區辨各規定之使用時機,取得高分絕非難事。   (三)齊全完備   作者精研歷年考古題,將考點相同的題目分列於書中內文相對應之段落,協助考生更具體的理解各主題過往命題焦點,便於考生檢視自我學習成效,從中釐清命題動態。書末幫考生貼心準備100~109年不動產經紀人土地法與土地相關稅法考古題,題題詳解,讓答題井然有序、層次分明。理論概念與

計算題型兼顧。   四、不動產經紀相關法規概要   《不動產經紀相關法規概要》怎麼準備?讓三民輔考名師林強告訴您,本書免費贈送1小時準備要領及導讀影音課程。   (一)化繁為簡   本書依命題大綱整理不動產經紀相關法規(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公平交易法、消費者保護法、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不動產說明書及相關契約書之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將法規內容化繁為簡,讓考生以簡馭繁,概念融會貫通後,證照唾手可得。   (二)表格統整   本書藉由歷年試題判斷常考重點,加以整理建立基本概念,易混淆的觀念使用表格做統整,透過互相對照,毫不費力就釐清概念。本書用最精簡的內容讓讀者掌握不動產經紀相關法規精要

部分,一本在手,奧義盡取。   (三)凸顯關鍵   本書採雙色印刷,答題關鍵字以藍色標記,利用黑白藍三種色調,進行系統性學習。多一種顏色,多一道區隔,就是要使不動產經紀相關法規在讀者腦海中更見清晰。   (四)100%題題擬答與詳解   本書收錄98~109年普通考試不動產經紀人考試試題共12份,100%題題擬答與詳解。申論題具備考點層次解析,教讀者如何鋪陳解題內容提高閱卷老師青睞。   獨家附贈   隨套書附贈《不動產經紀人搶分小法典》,其特色如下:   (一)最新修法   本社秉持著要呈現給讀者最新暨蒐羅齊全法規的使命,由三民名師群根據不動產經紀人考試命題範圍,特別設計出非法律系

考生也能看得懂的輔助教材!參酌命題大綱與我國法律體系,將蕪雜法規彙整分為「民法、不動產估價技術規則、土地法與土地相關稅法、不動產經紀相關法規」四大類共29種,幫助考生有架構地查閱學習。「最新重要修法條文」使用特殊元件表示,方便讀者掌握。再搭配本社出版的《不動產經紀人套書》重點整理書籍,讓您不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擁有本書,幫讀者省去大量蒐羅瑣碎法規的時間,讓您把時間花在學習的刀口上。   (二)精選法條+重點標示+試題演練   對於沒有法學基礎的考生來說,法律文字用語專業,條文內容又多又長,如果沒有耐心細心記憶,容易錯失正確答案。本書由三民補習班名師群親自研究103~109年不動產經紀人考

試試題,再將相同條文考點的試題彙整嵌入相對應的法條之後,以顯眼特殊設計標示得分關鍵字。條文後題目愈多表示愈常被命題,讀者可立即知悉被頻繁命題的考點,將記憶力花在刀口上。   本書精心設計,讓法典除了是查詢法條的工具書外,更結合豐富題庫與重點標示,絕對比坊間小六法更實用。背完條文即可演練題目,掌握歷年出題脈絡,突破修法要點。隨身書此尺寸攜帶方便,可隨時翻閱,活用零碎時間。上考場嫌書太多太重太累的話,帶這本讓你神清氣爽,俐落地將考場的零碎時間化為涓涓入袋的分數。一書在手不怕錯失重點分數! 名人推薦   【三民考生上榜心得】不動產經紀人榜眼:陳妍靜   想增加業外收入及工時自由,毅然投入不動產

,意外考取黃金雙證   國文:60分   民法概要:64分   不動產估價概要:53分   不動產經紀相關法規概要:76分   土地法與土地相關稅法概要:59分   我非本科系考生,對於背誦項目本就相對愚鈍,只能盡量發揮我善於理解後刻進腦海的長處,縮短課後複習的時間;在答題時,利用理解後的內容敘述,結合法條片段應用,希冀藉此獲取高分。戴老師與康老師都曾在課程中,認真指導關於申論題的答題技巧和寫作方式,不熟悉此類題目的考生的確需要多費心遵照大綱分點練習。分享各科準備方法:   【民法概要/土地法】有老師的帶領,將整本民法說的深入淺出,切合生活時事,且老師很能掌握國考出題方式,除了在課堂上不

斷用洗腦式複誦讓我記住條號,更能連結許多法條相互間的關係,聯想式的學習,大大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只要每堂上課專心聽講,跟著老師把自己做的筆記深刻理解,課後確實複習,我覺得民法和土地法讓戴老師教到,是很讓人愉快的時刻。可能也因此,這兩個科目對我而言就相對上手。   【土地登記/土地稅法/不動產經紀法規】雖然都屬於背多分的科目,讓我縱對此方面的努力較為缺乏,卻即便如此,在充分理解研讀過後,掌握基礎架構,條列重點法條,讓我仍能在此科目維持在一定的水準,不至於成為拖累其他科目的敗筆。   【不動產估價概要】老師是相當有實力的老師,對於法條的掌握無懈可擊,針對老師選擇的教科書,做完裡面的習題後,再加上後面

的歷年考古題,應付不動產經紀人的考試,我認為是綽綽有餘的了。   在地政士準備基礎下,如何分配不動產經紀人讀書時間?   【整體時間規劃】誠如老師所言,每天應至少接觸兩科,不可專斷於某一科目,並以聯想的方式,觸類旁通,在做題目時將相關法條盡可能回想使用。法條仍有些屬較常使用者,則應該加強背誦至反射跳出的程度,這樣才能加速題目的判讀和答題的速度。   因為選擇了三民的雙效,有了第一年的經驗之後,在第二年尚未開課前,考試後等雲端課程開通後,我就已經開始安排每日上課時間,從頭開始再上一次。雲端的好處就是可以不斷的重複上課,沒有點數的限制,隨時都可以上課。在沒有聽清楚的地方,還可以反覆播放直至理解

,在家也可以輕鬆學習,也當作第二年課程的課前預習,等於一堂課聽了兩次以上,這是有相當助益的。   【因應優劣勢科目分配時間】較弱的科目就是要趁正式課程尚未開始時加強,有了雲端的協助,等於跟老師一對一的聽講,尤其現在大多有了用量無限的數據傳輸,上下班通勤或是跑外務時,我都塞著耳機繼續洗腦式的播放。針對自己較強的科目,也不可以就撒手不管不複習不做題目,仍要維持一定的熟悉度,才能夠在考試時成功救援。   雲端有不同的老師講解相同的科目,此時更可以針對不甚理解之處,聽聽別的老師的說法,每個老師有其專長,也會有不同的背誦訣竅,對我的弱項有相當的幫助,不要排斥不同老師的指導,綜學各家所長,但也切忌貪多嚼

不爛,選定自己能接受的方式專心學習,也是很重要的。   【實戰練習】三民有計畫的安排上課和每周考試,讓我們可以充分練習上課所學,如能跟上進度而非胡亂應付,上榜應如探囊取物。黑板旁的百日倒數海報,相當程度地給予壓力,模擬考最好都要參加,實地體驗考場氣氛,也感謝導師們的費心。   志在地政士證照,陰錯陽差連不動產經紀人也考到手   其實一開始我的目標只放在地政士證照,在準備第一年後,因為怕第二年仍未考取,為了維持讀書的習慣和考科的熟悉度,故繼續報名不動產經紀人班,想藉此課程,保持念書的節奏,無心插柳,我也順利拿到了不動產經紀人的證照,感謝所有老師的指導。   總而言之,我執意選擇面授課程,

也是因為了解自己的學習方式,必須要有壓力,才能夠把進度逼出來,不要怕面對老師的提問,問到答不出來的地方,正是老師在提示你哪裡還沒有讀熟,還有哪邊需要加強,比做題目還要快發現自己的缺陷。萬里征途,始於足下,一點一滴,只要開始累積,就有機會能夠迎戰所有的挑戰。  

高科技產業對專利權邊境保護措施之因應策略

為了解決降低關稅好處的問題,作者吳政旻 這樣論述:

為強化對專利權人之保護,立法院於民國103年1月3日三讀通過「專利法增訂部分條文草案」,新增專利法第97-1條至97-4條(即專利權邊境保護措施條文),本次專利法之修正自103年3月24日施行,而與之配套之「海關查扣侵害專利權物實施辦法」亦自同日施行。 本論文藉由對我國商標權、著作權與專利權邊境保護措施相關程序與執行方式之比較,分析專利權邊境保護措施與程序之差異。再者,透過對TRIPs、美國、歐盟、中國與日本現行智慧財產權邊境保護措施與具體執行方法之探討,藉以洞悉各先進國家在專利權邊境保護措施之相關機制,以分析我國專利權邊境保護措施可能面臨之問題與立法未周全之處。最後,由高科技產業之角

度,提出我國高科技產業在面對專利權邊境保護措施之因應策略,並就我國專利權邊境保護措施提出後續可行且妥適之修法建議,使我國專利權邊境保護措施更為完善。 本論文認為高科技產業廠商在面對專利權邊境保護措施之因應策略,應著重專利佈局管理與策略之規劃,進而與上下游供應鏈進行垂直整合,並橫向與同業組成策略或專利聯盟,以縮短研發時間、降低研發成本、規避專利侵權風險與鞏固產業之重要地位。 針對我國專利權邊境保護措施之修法建議,本論文認為於法規制度面與查扣程序面上,現階段面臨之問題在於相關法規範與體系紊亂、海關查扣之技術門檻高且未設有相關之輔助機制、保護範圍未及於出口物、查扣申請人對進出口公開資訊之取得、查

扣人與被查扣人權益之衡平、欠缺對微量進出口之定義與提示制度之適用等。另就我國海關對於侵害專利權貨物之判斷能力而論,本論文建議可仿效中國之備案制度與日本之意見照會制度,並延伸我國技術審查官之職務範圍,而與現行之海關查扣程序進行配套,以逐步於我國專利權邊境保護措施增設依海關職權進行保護之程序。 我國於保護專利權之實體法中,已依據TRIPs之規範揭示專利權邊境保護措施之意旨,並已充分展現我國對專利權邊境保護措施執法之決心與精神。後續專利法或相關配套措施之修法與設計,應可借鏡各先進國家智慧財產權邊境保護措施之優點,以補足我國現行制度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