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 衛浴設備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附近 衛浴設備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unknow寫的 好宅聖經 和張曉卉康健雜誌編輯部的 陪爸媽安心到老:醫療決策、長照資源、陪伴技巧,一本完解不慌亂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鼎 和天下生活所出版 。

國立體育大學 管理學院 王俊人所指導 陳姿靜的 國內露營區設立標準之研究-以休閒性露營地為例 (2016),提出附近 衛浴設備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露營地、露營者、休閒性露營。

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室內設計研究所 黃慶輝所指導 林忠良的 住宅浴廁滲漏水問題之分析與預測 (2016),提出因為有 浴廁、滲漏水、防水的重點而找出了 附近 衛浴設備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附近 衛浴設備,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好宅聖經

為了解決附近 衛浴設備的問題,作者unknow 這樣論述:

  中華民國建築經營協會推動未來居不遺餘力已十幾載,在各方支持下,建構與產、官、學、研等機關單位間的良好交流,持續提升建築專業素養的成長,長期以來因應國際發展趨勢,以提升生活品質為目標前進。   未來的好宅是什麼?你/妳對於未來所生活的「好宅」又有什麼需求?   對於未來的定義不難理解,然而「好宅」的定義卻包羅萬象,希望能透過出版「好宅聖經」一書,喚起大家對於未來居住生存的「家」有著正面積極的思考方向。

附近 衛浴設備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2020花蓮景點推薦]1+3訪海崖谷-享受太平洋浪漫海景 夢幻IG海邊打卡景點 各處裝置藝術超好拍 草皮加上親子遊戲設施 還有豪華露營區 台11線景點 花蓮海邊咖啡廳

海崖谷他一開幕就吸引超級多人去,而且不管是家庭親子旅遊還是情侶都會喜歡的地方。因為就在花蓮台11線靠近遠雄海洋公園的地方,面對太平洋,而且海崖谷設計的時候就花瞭很多心思,很多地方都很適合網美拍照,而且入場費可抵消費,我覺得很讚,我個人是很推薦這個花蓮海邊咖啡廳

地址:花蓮縣壽豐鄉51-5號

https://www.google.com/maps/dir//23.9101227,121.6034563/@23.910123,121.603456,14z?hl=zh-TW

海崖谷的位置就是在台11線的路邊,不明顯 但是旁邊車很多,一下就會看到,他還沒到海洋公園唷,而他的旁邊就是山度空間,都是看海咖啡廳2家風格不一樣,我有去過 給大家參考一下,上次去人爆炸多,底下還管制哩! 另外停車要聽對面的路邊,這邊位置不多

海涯谷往上走有一個小斜坡!! 要帶老人家要注意喔 裡面的停車位是給住宿的人的,我們一般人不行唷

這是房價 給大家參考

訂房網站: https://hayaku.com.tw/

往下看就是美麗的太平洋

入場100元可以抵消費,所以這邊都是減100元喔,在櫃檯點餐,然後在外面的白色吧檯拿

如果是假日去,大概就會是人爆多,所以要嘛就早點去,不然人多很難拍的

海崖谷他一開幕就吸引超級多人去,而且不管是家庭親子旅遊還是情侶都會喜歡的地方。因為就在花蓮台11線靠近遠雄海洋海洋公園,旁邊另有一個網美拍照ig打卡景點山度空間

最愜意的懶人露營場地!花蓮「海崖谷」睜開眼就是蔚藍大海、聽海聲入夢鄉,夜晚點燈美呆了

近期人氣超夯的花蓮免裝備懶人露營園區「海崖谷」,真的是放空、發呆首選!一起床就是蔚藍大海,這露營區實在太愜意啦!

防疫期間不能出國,正是時候好好發掘台灣之美!想要與姐妹、三五好友來趟免裝備的豪華露營小旅行,位於花蓮的「海崖谷」會是超棒的選擇,擁有一望無際的海景,可以聽海聲入夢鄉、一起床就是蔚藍大海,光用想的就心曠神怡!

2019年底才開幕的豪華露營園區「海崖谷 Hayaku」,已經吸引不少喜歡親近大自然的朋友們造訪。這是一座由花蓮孩子建造的秘密基地,取自日文Hayaku有著「早點、快一點」之意,邀請大家快點帶家人朋友來這,放下快節奏生活步調,享受放鬆自在的慢活時光。

一共擁有6種風格的露營帳篷,分別為北歐風、森林風、唐風、禪風、狩獵風、南洋風等,都有兩人或四人選擇,並各自具備冷暖氣、獨立衛浴設備,只要帶著簡單行囊就能入住。帳篷全都面海,在一望無際的蔚藍大海前,相信任何惱人瑣事都會立刻拋諸腦後。

令人舒心的還有戶外遊憩區,在寬闊的草地上可以讓小朋友盡情放電,滑草、戲水、玩沙等多樣活動,徹底體驗大自然之美。還有月亮鞦韆、愛心椅能拍網美大片。想放空的人,就隨意選擇繽紛色系的懶骨頭躺下,配著藍天白雲映入眼簾,就是最美好的人生片刻。

既然是豪華露營區,美食當然不能少!有海景BBQ、牛奶火鍋及養身藥膳鍋組成的海陸鴛鴦鍋、義大利麵、燉飯、鬆餅、炸物及各種飲品能選擇。若不露營也能以100元門票(可折抵餐點)入園享用。一到了夜晚,整個營區還會點燈,瞬間呈現出浪漫氛圍,同樣超紓壓,如此愜意的露營園區,絕對值得好好體驗一回。

地址:花蓮縣鹽寮村大坑51-5號

電話: 03-8671314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 台北←→花蓮車程約3.5個小時(186km) ...
搭乘火車 太魯閣傾斜式列車/普悠瑪號台北-花蓮約需2小時/台中-花蓮約需4小時自強號列車(北迴線)台北-花蓮約需2.5小時/台中-花蓮約需6.5小時自強號列車(南迴線)高雄-花蓮約需5小時觀光列車(北迴線)台北-花蓮約需2.5小時
搭乘飛機



【花蓮市區】牛匠太郎 直火炙燒丼飯┃近花蓮文創園區,大肉量日式丼飯┃

打著第一家平價大肉量日式炙燒丼飯名號在花蓮開店,甚至提供白飯加量不加價的服務,讓人有相當的飽足感,是間在花蓮市區可以嘗鮮看看的選擇

https://www.google.com/maps?ll=23.980793,121.604237&z=19&t=m&hl=zh-TW&gl=TW&mapclient=embed&daddr=970%E8%8A%B1%E8%93%AE%E7%B8%A3%E8%8A%B1%E8%93%AE%E5%B8%82%E6%9E%97%E6%A3%AE%E8%B7%AF331%E8%99%[email protected],121.6042368

位於市區林森路和博愛街交叉口的牛匠太郎,從花蓮火車站過來約15分鐘左右車程,鄰近花蓮文創園區與中正路商圈等熱鬧的地方,是個在飽餐一頓後能到訪走走的區域。開車過來除了沿著林森路有收費停車格可以碰碰運氣之外,也能停在文創旁邊的自由街停車場後步行過來,相當方便

剛開幕不到半年的牛匠太郎室內裝潢簡單卻舒適,碗筷等餐具都放在烘碗機裡衛生上絕對沒問題。內用除了高麗菜絲和飲料可以無限續加之外,還有熱呼呼的雪濃雞湯能喝

身為第一家進駐花蓮的大肉量日式丼飯,而這邊除了主打日式丼飯之外,還有兩款湯拉麵可以選擇,重點是白飯加量不加價這項服務,讓食量大的朋友也可以吃很飽

牛匠太郎 直火炙燒丼飯

營業時間:中午11:00-14:00 晚間17:00-21:00

店面地址:花蓮縣花蓮市林森路331號

連絡電話:03-8333788


這次我們的交通工具介紹 :
橫跨世紀
經典露營車
經歷超過70 年的輝煌年代,高功能且極受歡迎的經典元素「可掀式車頂」仍完美地被延續在#California 車款上,再加上符合當代生活的進化機能,福斯商旅California 不再只是經典、更是露營車的夢幻逸品!

一生絕對要有的夢幻露營車
每個愛上大自然的靈魂,都有著說走就走的自由之心,也都渴望與各方美景來場意想不到的邂逅。California 是度假村,是飯店,也是Villa;匠心獨具的空間設計巧思,每一處都暗藏玄機。伸縮式車側遮陽簾,讓戶外旅行不論晴雨都能隨心展開。

標準配備的折疊織布升降車頂,讓您擁有一整晚的寧靜閒適,專注期待隔天各種不期而遇的美好。而貼心多元的置物空間,更能將美好回憶妥善收藏。

變形金剛度假中!
自90 年代第一台福斯露營車問世後,California 一直都是全球露營玩家的露營車夢幻逸品,即便經歷超過70 年的輝煌年代,一直都保留著高功能且極受歡迎的經典元素「可掀式車頂」,自然也成為California 最好辨識的外觀特色!

免去搭帳篷所省下的精力,讓您可以仰望星空、在柔和的月光下靜靜入眠。(California Ocean 車款)

七星級行動渡假村
California 以精簡的規格提供眾多舒適享受,除了先進的資訊娛樂系統,最多還可變化出4 個床鋪,並配備功能完善的小廚房,讓您享有全然自主的旅程。

將2 人座長椅向下摺疊可產生長寬為1.5x2.0m 的舒適睡眠區域。2 人座長椅為可拆式且擁有幾乎不受限的軌道滑動調整。

California 車型命名
在福斯商旅家族內,California 希望帶給車主的就像美國加州給人的印象-有陽光、有歡樂、更有令人心曠神怡的海岸美景。三款車型理所當然地就與海洋元素連結,分別以 Beach (海灘)、Coast (海岸) 與 Ocean (海洋) 命名,離岸邊越遠,配備越豐富!

野營達人的California Ocean開箱報告
一生絕對要有的夢幻露營車California 到底有多神?
福斯商旅特別邀請野營達人Campfire 營火部落 達哥一家來開箱,連達哥都沒體驗過的奢華露營,福斯商旅露營車讓出遊變得超輕鬆!

Campfire 營火部落 達哥
以往露營最辛苦的搭收帳完全沒了,收搭帳變成一項輕鬆的工作,省下來的時間跟汗水可以好好體驗柴火、氣化燈、氣化爐;覺得不安心的路邊營地有了車子的保護,感覺也安全多了!

過去露營都是放射狀的玩,搭好帳,最多前去附近的景點走走,現在有了露營車,可以邊走邊完、隨走即玩、想停就停,有工作隨時可以停在路邊開始上班,雖然工作還是有,但是在海邊上班的感覺真好。

California Ocean
隨處可見的巧思 如家般舒適
美好的旅行總希望生活用品一應俱全, California Ocean 不只舒適、更能滿足行動玩家旅途所需的一切配備,其中收納規劃讓您不需割捨行囊,將所有美好一併攜帶上路。

活動式車內折疊桌可拉出支腳懸空架設於廚具配備旁。

讓極致安全伴您倘佯美景
縱使路程中天氣不總以笑臉迎人,或偶有一些插曲,California 周全的駕駛防護配備,同時搭載實用的行車輔助系統,可於關鍵情況下提供額外的協助,讓您依然能輕鬆無憂地享受旅程。乘著大自然的恬淡舒適,一路往心中嚮往的秘境駛去。

我們這次的拍攝工具:

sony a6400
sony a7r4

鏡頭 :

sony 24mm f1.4
騰龍 28 75
沒上穩定器所以很搖晃

行程建議 :
早上一大早 或是下午3~4點以後去 請避開大太陽 請平日去避開人潮 旁邊山度空間和遠雄海洋公園都值得一遊

國內露營區設立標準之研究-以休閒性露營地為例

為了解決附近 衛浴設備的問題,作者陳姿靜 這樣論述:

露營活動為國人喜愛的假日休閒活動之一。露營者前往露營場地進行露營活動時,往往會因為行前所收集到的資訊,如網路媒材、朋友推薦及書籍雜誌等產生期待;但實際抵達露營場地體驗露營設備、服務、場內景點及附近遊憩據點後,卻有可能產生不符合原來期待的情形,而增加安全問題及負面疑慮。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與深度訪談法,將資料蒐集周延,提供相關政府單位及休閒性露營地業者完善的對照,提升國內戶外休閒露營地的安全與品質。露營地的星級評鑑則有待政府相關部門參酌借鏡國外相關理念及經驗,建立合乎國內與國際接軌的制度。參於露營活動也正處於方興未來的發展,為使露營活動能有更多、更完善、更安全的場地提供給喜愛露營的民眾使用,激

發了本研究的進行。結論:1.基礎設施,水、電及衛浴設備是必要的,排水性環境安全及活動空間規劃會影響整個露營過 程。2.安全性,區域規劃、門禁及柵欄時間,安全設施防護,道路安全問題營區內外皆是重要,急救 箱及緊急救護方式很重要。3.國內露營地設立標準與規範,鄉或區域可成立發展委員會或公會的概念,做基本水準要求及保 障,建立露營區輔導機制由專業露營輔導員協助規劃。關鍵字:露營地、露營者、休閒性露營

陪爸媽安心到老:醫療決策、長照資源、陪伴技巧,一本完解不慌亂

為了解決附近 衛浴設備的問題,作者張曉卉康健雜誌編輯部 這樣論述:

  「中年以後,只有隨時準備與生命共存亡的人,才有能力、有活力地活著。」   ──心理學大師卡爾‧榮格   衰老和死亡是一條單向道,沒人可以真正準備好   嬰兒潮世代逐漸老去,子女愈生愈少   你可能必須獨自面對父母的老、衰、死   提早「知老」、「認老」、「備老」   必要時讓你不致慌亂、不知如何是好   多一分了解,就多一份心安和坦然   何況照護父母,也是為照護明天的自己,預做準備!   ▌下列一種狀況就足以讓子女焦慮爆表 ▌   □爸媽經常合併多種疾病,到底要看哪一科?   □爸媽的「老毛病」會不會造成長期失能?   □爸媽開刀出院後,回家怎麼照顧?怎樣避免復發或感染?   □爸

媽臥床該如何預防褥瘡?   □永遠覺得照顧工作做得不夠,該怎麼放輕鬆?   □管子要插還是不要插?哪些治療該做或不該做?   □生命末期到底會出現什麼徵兆?怎樣知道哪一刻才是「最後一刻」?   還在拚事業、帶小孩的你,是不是發現,爸媽白髮愈來愈多、手腳不靈活,甚至在醫院各科門診間「周遊列國」?無論你是要照顧80、90歲爸媽的「嬰兒潮世代」,還是承接嬰兒潮養護責任的30~50世代,都應該要了解哪些疾病會造成父母失能,避免惡化、盡量維持父母的日常自主活動能力。   萬一需要開刀住院,也要了解住家附近有哪些照護資源可以運用、爸媽返家後該怎麼照顧;假如真的到了「大限之日」,透過本書,可清楚知道生命

末期的徵兆,讓家人在心理層面和身後事皆有所準備,不會因慌亂忘了跟摯愛好好說再見!   康健編輯團隊針對子女最在乎的失能照護問題,到父母臨終前的準備事項,彙整最新資訊:   (一)如果病痛找上父母,如何照顧、維持體能,並讓他們還能自理生活;當父母輕、中、重度失能,找對資源,減輕照顧壓力;失能前期如何妥善照顧、安心陪伴不心累的實用資訊。   (二)為父母預約、準備一個美好尊嚴的善終。如果生命走到盡頭,親情緣分將抵達終點,如何陪伴為爸媽走向最後旅程,怎樣說再見,讓逝者、生者都無怨、無悔、無憾? 本書特色      ★馬上懂!照護圖解彙整重點要訣,讓照顧工作事半功倍。   ★超好找!本書彙整相關

政府部門的醫療、照護資源,路徑清楚,讓你找資源不再心累累!   ★很實用!實用指南,囊括就診知識、身心狀態檢測、照護技巧、社會資源等,做好全方位照顧。   ★請專家!編輯團隊採訪全台專家的寶貴建議,讓你輕鬆學會判斷關鍵徵兆,掌握爸媽健康狀況。   ★揪感心!名人分享過來人經驗,真實故事激發你用不同角度思考醫療和生命的本質。 專業推薦   老年醫學、安寧緩和專科醫師/TEDxTaipei講者 朱為民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都蘭診所所長 余尚儒   台灣首位日本認證納棺師(生命禮儀師) 許伊妃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 郭慈安   人口老化和少子化,每個家庭都會面對照顧分工

議題。如何當一位聰明照顧者,維護自己的支持系統,確保心愛的家人有生活品質,善用資源、學習照顧、翻轉概念,已成為21世紀必備的行動。強力推薦這本書帶給大家的新知。──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 郭慈安   超高齡時代,沒有人是局外人。尊重自主,在宅善終,相信是每個人最終的期盼。   面對生命的衰老、失能與死亡,學習介入與放手,做好準備,是所有家庭的功課。   感謝康健出版整理這本實用的工具書,協助你我家人,順利達到生死兩相安。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都蘭診所所長 余尚儒   (以上依姓名筆劃排序)   作者簡介 張曉卉/康健雜誌總編輯   台大社會學研究所碩士   「

蒸發的病床」報導獲亞洲出版協會(SOPA)深度報導獎   採訪製作《身體百科套刊》心臟一百問、肺臟一百問及腎臟一百問   著有《跟親愛的說再見》、《愛腎好生活》、《小心!肝》,《愛腎好生活》獲國民健康署優良好書推薦   推薦序1 陪父母老去,是通往生命智慧的祕密通道 推薦序2 照護自己,也就是疼愛家人   Part 1 當父母失能,如何妥適照護 序 章 未雨綢繆,創造父母晚年尊嚴 第1章 這5種狀況,適合帶爸媽看老年醫學科 實用指南 全台老年醫學科醫師彙整 第2章 可能造成父母失能,需要長期照護的疾病 實用指南 哪些症狀不能拖,趕快掛急診? 第3章 年過80能不能開刀、做化

療? 做對醫療決策,治病不受苦 第4章 關鍵3問,為長輩一次買對長照險 [父母失能 照顧篇] 第5章 安心出院備忘錄,全家不慌亂 第6章 照顧爸媽好累 「隱藏版」資源神救援 實用指南 照顧爸媽,除了醫師外,你一定要認識這6個人! 第7章 請外勞、家人照顧,還是送機構? 實用指南 申請各縣市長期照顧服務流程 第8章 4方法,找到好外籍看護 第9章 4步驟,幫長輩選到優質安養機構 實用指南 有用的醫療或社會資源   [父母失能 陪伴篇] 第10章 當爸媽倒下,照顧責任怎麼分攤才不會翻臉? 第11章 照顧不是愈努力愈好,放輕鬆才能長久 第12章 愛,有時要忍住不出手 實用指南 正確選手杖 實用指南

 在床上用餐 實用指南 褥瘡怎麼預防? 實用指南 臥床正確擺位 實用指南 協助翻身正確姿勢 實用指南 協助從床上起身 實用指南 協助從床上移位 實用指南 協助上下樓梯 Sharing 周貞利的故事 照顧重度失智的父親和婆婆,我甘願   Part 2 為父母預約一個美好尊嚴的善終 第13章 正視、面對、準備父母的死亡 第14章 認識預立醫療自主計畫(ACP)與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 第15章 DNR疑問,一次講清楚   [陪伴父母走過生命最後的旅程] 第16章 談死觸霉頭?老人家其實沒在怕 第17章 拚多活兩天、還是拚尊嚴? 第18章 生命末期,哪些治療該做?哪些該停? 第19章 如果生命留

不住,要在家還是醫院劃下句點? 第20章 告別那一刻:臨終症狀與處理方式 Sharing 小野的故事 與死生同行後我知道,愈老愈要愛世界 Sharing 王宏育的故事 就算我是醫生,面對父親過世照樣哭得唏哩嘩啦 Sharing 楊秀儀的故事 陪伴父親最後的63天 Sharing 台大醫院金山分院的故事 居家安寧療護,圓滿長者在家往生的心願   結語 照顧父母就是照顧明天的自己 附錄 最新老人福利與照護資訊   序章  未雨綢繆,創造父母晚年尊嚴   人到中年,總在不經意中發現雙親已經是「老人」了。就算目前父母尚健康,為了他們晚年的生活品質與尊嚴,應該提早思考與準備照顧計畫。   日本

知名作家曾野綾子在《中年以後》書中提到,中年以後面對的大問題是照顧父母。   曾野綾子是獨生女且單親,由母親撫養長大。大學四年級就結婚,畢業後寫小說成為暢銷作家,為趕寫稿件根本無暇顧及家事,只好「利用母親」,接她過來住在同一屋簷下、有獨立衛浴設備的房間。母親是家事高手,也為能派上用場,幫女兒操持家務、照顧孩子而頗有成就感。   曾野綾子30多歲時,65歲公婆從另外一個縣市搬過來變成鄰居。「我贊成公婆住在附近,其中一個理由雖是『利用』,但只讓自己的母親住附近是不公平的,外子有個姊姊,已經嫁人。在日本由長男照顧父母是傳統觀念,而且我想偷懶。」原因是,婆婆有支氣管擴張症宿疾,有時會因咳血昏倒,需

要安靜休養。   以前沒有住在一起時,每逢婆婆發病,曾野就得做些菜過去探視,往返外縣市要花不少時間,相當辛苦。自從買下隔壁房子,和公婆屋簷距離1公尺,曾野綾子發現,「真的方便極了。」例如,公婆年紀愈長愈喜歡吃香魚,但身體衰弱逐漸無法外出用餐,若有朋友送來新鮮香魚,就可以很快做好讓他們品嚐香噴噴的料理。   曾野綾子誠實地說,「從那以後,我一點一滴地做,隨性地、偷工減料地,總之,總算保住工作,也盡到看顧母親、公婆的責任到最後。我下定決心不捨棄公婆和母親,誓言大家要生活在一起。」   從相處中,曾野體認到為雙親的幸福所花的錢是有效、也是很好的盡孝道方式。「為這個家換新電燈泡、更換紙拉門的紙…

…我在意的是如何用愉快心情維繫這個家。」公婆各自節省,有少許存款。她和先生儘量配合公婆健康狀態,不干涉老人家生活,偶爾送幾道菜過去,在冰箱補給一些食材,找人全天照護,就應付過來了。   曾野說,她看過和公婆更溫馨相處方式,子女不需要有經濟能力,只需要陪老人家聊天喝茶、親子相聚,一起享受撒下牽牛花種子的時光就好了。溫柔地詢問:「感冒好一點沒?」對雙親而言,就是最大歡愉。「我因為忙碌無法盡到完全地噓寒問暖,但也沒有棄公婆於不顧。大部分人應該都是過這種中庸平和的生活吧。」   生活怎麼過都好,中年以後應該想:用什麼方式照顧雙親才合適。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旅居日本多年,對日本長照現

況觀察深入的《年邁父母長期照護》作者林正儀建議,當父母一天天老去,子女應該未雨綢繆思考:   ‧ 兄弟姊妹間曾談過照顧爸媽的問題嗎?誰可以帶頭討論?   ‧ 爸媽有哪些保險?保險公司名稱、投保項目?   ‧ 如果爸媽年老,逐漸失能,想在哪裡生活?想與誰住在一起?   ‧ 萬一父母病倒,需要長期照護,他們會希望誰來照顧?能接受外人照顧嗎?   ‧ 若是父母需要長期照護,兄弟姊妹如何分擔費用?遠在他鄉的手足,如何幫忙?   ‧ 雙親中若有一人先走,另一半想要跟誰、住哪裡?   ‧ 父親、母親對預立醫療自主計畫(ACP)的看法?意即若接近生命終點,對醫療的延命處置,如插管、電擊、呼吸器

的看法如何?會想要拚到最後一口氣、還是比較傾向接受安寧緩和療護?   ‧ 父母對自己的身後事,如告別式、安葬方式地點,是忌諱不談,還是早就準備好了? 推薦序1 陪父母老去,是通往生命智慧的祕密通道   老去,其實是兩個字組成的,「老」和「去」。   我的父親在去年過世了。這些日子,回顧父親的老去,我發現我跟家人共同經歷了一個非常辛苦、神祕、旁人難以理解,但卻又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世界。   父親老去的開端,是跌倒。   正如《陪爸媽安心到老》書中所述(見第2章),跌倒最常見的地方,是在家中客廳。那天清晨,媽聽見「咚」一聲,從房間跑出來看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81歲的父親倒在地上。

  事後回想,為什麼爸會跌倒?是頭暈?貧血?視力不良?藥物?地上有雜物?無論怎麼想,都已經來不及了。   急診室檢查,是腦出血。腦出血的治療分成兩種,開刀和觀察。因為爸年紀大了,開刀風險高(見第3章),神經外科醫師評估後,決定採取觀察的方式,希望血塊慢慢吸收消退。   很幸運地,血塊慢慢消退了。但不知是因為傷到腦部,或是在醫院躺太久,爸失能了,而且有輕度失智,大小便失禁、無法自己站起來,更別說是走路了。   我身為家中獨生子,跟媽討論之後,決定要請一名外籍看護照顧爸爸。怎麼請?一點頭緒也沒有。好不容易經朋友介紹找到了仲介公司。還記得那天晚上,我跟媽看著公司寄來的幾張履歷表,上面除了照片

外全是印尼文,一個字也看不懂。我們忐忑不安:萬一請回來的外籍看護不適合,怎麼辦(見第8章)?   幸好,越洋而來的妮亞溫柔又貼心,我跟媽一步步把照顧的技巧慢慢教給她:怎麼翻身、怎麼擺位、怎麼協助移位、上下樓梯,方法跟《陪爸媽安心到老》提到的幾乎一樣。有她在,爸的照顧愈來愈上軌道。   有一天我回家的時候,發現餐桌上擺著兩張「預立安寧緩和意願書」(見第14章),一張簽著爸的名字,一張有媽的簽名。我問媽怎麼了,她說:「我問過你爸,真的要走了,你爸跟我不想要太痛苦。」我點點頭。   爸那時簽的意願書,在去年發生了效用。他走的時候,身上除了點滴,什麼管子都沒有。輕輕鬆鬆,乾乾淨淨(見第20章)。

  在父親過世近一年後,我接到為這本書推薦的邀請。來回細細翻閱,我發現,書中的內容,幾乎都是我們全家經歷過的。對一般民眾來說,如果在家人的「老」和「去」之前就有這些觀念,我相信,「陪爸媽安心到老」,在台灣這個高齡社會,將不是一句口號。   誠摯向大家推薦這本書。 老年醫學、安寧緩和專科醫師/TEDxTaipei講者 朱為民 推薦序2 照護自己,也就是疼愛家人   華人傳統孝道的迷思,會讓人著眼在單向付出,特別是父母在生命遭到追趕的同時,子女們也帶著自己的精力、時間往生命那頭狂奔。孩子隨著父母的情緒和狀況,產生無力感;父母也從子女的疲倦奔波,糾結自己是否無能,因此會發生最不令人樂見

的人倫悲劇。   無論是照護者,或是像我一樣為人送行的工作,無不以人為本。由於我是生命盡頭工作者,時常將心比心,站在和鬪病(與疾病賽跑抗病)者一樣的生命末端,試著體會,我感悟到這些離去的人,其中有人是因為喪失「自我價值感」,對應到新聞事件,就是那些在遺書寫下「不想造成子女負擔和困擾……」這樣字句的人們。   《陪爸媽安心到老》裡的專家貼心地為有照護問題的子女整理出解方,也能事前了解爸媽失能、臨終「下一秒」可能會發生的事。如果可以提早為自己和家人做準備,或許我在工作場所就可以少看到這樣的遺憾。   書中提到許多照護技巧和經驗分享,其實我認為貫穿子女和父母之間,就像我和爸媽常說的那句:「我愛

您,就像您愛我一樣」,這些照護技術,其實都源自於愛護爸媽的心。而因為從事生命禮儀師這份工作的關係,我體會到漫漫人生的最初總有人牽著你的小手學行,但接下來的路,得靠自己走,包括面對自己和父母生命的終站。   不只是正遇見疾病的你,我更希望健康平安的你看見此書,除了感到幸運,還要比照護者和正在和病痛拚搏的人更深切思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於此同時,我也想對照護者說聲「辛苦了」!而那些還在「為生所苦」的人,我要謝謝你沒有放棄自己,你們真的很勇敢,因為任何一種選擇都不容易。   這不只是一本為爸媽所寫的書,其實也是子女「備老」之書,我把《陪爸媽安心到老》裡的「父母」轉成「自己」,又有另一番不同光景。書

中一句「照護父母就是照護明天的自己」擊中我的心,現在為父母所做的,也就是為了明天的自己,健康的中年子女更要閱讀本書,因為照護「自己」就是照護你愛的每個人! 台灣首位日本認證納棺師(生命禮儀師) 許伊妃 第10章 當爸媽倒下,照顧責任 怎麼分攤才不會翻臉? 聽過無數照顧者的心聲,近年也積極推動「家庭照顧協議」,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簡稱家總)副主任張筱嬋說,手足之間發生衝突,經常是因為討論前缺乏足夠的資訊,大家在不同的基礎上討論,就很容易意見不合、找不到共識。 當長輩需要照顧時,手足之間究竟該如何商討照顧責任? step1》充分了解長輩的疾病狀況 討論照顧責任時,千萬別急著進入分工階段

,應該先釐清長輩目前的身體狀況。 因不同疾病會衍生的照顧需求、醫療決策不同,若對疾病狀況不了解,往往會憑著各自的想像來討論照顧方式,顧到最後容易出現新的問題,後續也容易把疾病的變化誤認為照顧者的疏失,而產生不必要的糾紛。 │你該這樣問│ ●這個疾病到底會出現什麼樣的照顧問題? ●目前長輩處於疾病的哪個階段? ●短期間病程會不會有變化?(若有變化,彼此的決議就可能不適用) ●當爸媽出現突發狀況時,該到哪裡就醫? step2》盤點有哪些照顧資源可用 接下來,則是要懂得找資源。張筱嬋建議,要把「資產」跟「資源」分開來看。資產是指大家原有的財產,也就是「錢」;資源則是指可用來協助照顧的各種服務與人力,

除了政府提供的長照服務,有些社福單位與鄰里也會有老人相關的福利補助、關懷活動等。 「很多家庭討論時會很快進入錢的討論,關係就會變得很緊張,」張筱嬋說,若能掌握愈多外部資源,可選擇的方案就愈多,有時候就會發現其實負擔沒有想得沉重,大家也比較敢承擔照顧的責任。 │你該這樣問│ ●資產:子女能負擔多少錢、長輩可動用的財產(包括退休金、股票、基金、房產等)有多少? ●內部資源:哪些家人需負擔照顧責任?可照顧的時間、空間? ●外部資源:長輩是否符合申請補助的資格?長照服務項目有哪些?保險可否理賠?社區是否有機構或鄰里能提供照顧、陪伴?鄰近是否有醫師、護理師可就近諮詢、治療?是否有願意協助看顧、通報狀況的

鄰居、店家? step3》確認彼此的期待 同樣是照顧,每個人的標準不同,分工的時候,每個人都應該要先提出對於照顧的具體期待,以免開始照顧時,每個人都有意見,讓做事的人無所適從。標準較高的一方,也不會一味覺得他人偷懶、未盡責。

住宅浴廁滲漏水問題之分析與預測

為了解決附近 衛浴設備的問題,作者林忠良 這樣論述:

浴廁滲漏水問題長久以來一直困擾著日常生活,它不僅嚴重影響居住者的工作和生活,還帶來環境汙染、資源浪費等一連串的問題,而且也是室內裝修施工單位常受抱怨與工程爭議的主要項目之一。尤其近年住宅空間也因精神生活需求快速提升生活環境品質優化,居住者期望有更好、更高品質的居家環境,卻常常會因居住環境滲漏水形成的牆面潮濕、發霉、滴漏水等等狀況找不出原因,無法妥善解決而卻步,尤其是一般中古屋住宅,更是最常發生浴廁滲漏水狀況,讓居住者不知如何是好,常常因此放著不處理而致使更加惡化。殊不知長期滲漏水會造成的是使設備損壞、家具腐壞、地板及牆面發霉鈣化、水泥結構破壞、影響空氣品質、增加過敏機率等許多特殊意涵,故於健

康、物質及精神等層面上之考量,若發生浴廁滲漏水情況時皆應須由基本修繕判定做起並根本妥善處理才能改善日常生活,讓環境提升品質。 本文研究以筆者蒐集實際案例來分類及分析浴廁滲漏水樣態,並將其樣態分項、分析、判斷其發生之原因、部位後加以整理,提出一份檢查表做為提供住宅浴廁漏水發生時的判斷參考。 經分析實際案例後發現,造成浴廁滲漏水原因大致可分為:「結構體」、「管路」、「防水」、「衛浴設備」,等四個原因。整理之後將其依三個部位分類、分項、分析說明,祈能提供業界參考,縮短判斷滲漏水原因及更準確的處理滲漏水,一同與業主提升品質。關鍵詞:關鍵字:浴廁、滲漏水、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