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化學物質氫氟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關注化學物質氫氟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夏綠蒂‧葛森,莫頓‧沃克,泰‧波林吉寫的 救命聖經‧葛森療法+另類療法‧抗癌聖經(抗癌雙霸套書,加贈由內而外治癒癌症 DVD) 和商少明(主編)的 無機及分析化學(第三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環保署預告擬將硝酸銨與氫氟酸列關注化學物質也說明:摘自中時環保署預告增加列管硝酸銨及氫氟酸為關注化學物質,依該二項物質特性及國內運作情形公告管制運作行為外,並指定公告為具有危害性的關注化學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柿子文化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科技法律研究所 廖欽福所指導 劉昊宇的 我國化學物質風險管制法律體系之建構—以管理、評估與溝通為中心 (2021),提出關注化學物質氫氟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風險、風險評估、風險管理、風險溝通、預防原則、預警原則、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

而第二篇論文健行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系空間資訊與防災科技碩士班 詹益臨所指導 曾彥綸的 工業區有害物質洩漏之模擬比較與緊急應變探討 (2021),提出因為有 ALOHA、氯化氫水溶液、氟化氫水溶液、氣體擴散的重點而找出了 關注化學物質氫氟酸的解答。

最後網站++轉知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修正「列管關注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 ...則補充:配合指定公告為具危害性關注化學物質,運作總量達分級運作量以上者,應辦理事故預防及緊急應變。 (三)納管氫氟酸:訂定氟化氫管制濃度0.1 w/w %、分級運作量300公斤,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關注化學物質氫氟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救命聖經‧葛森療法+另類療法‧抗癌聖經(抗癌雙霸套書,加贈由內而外治癒癌症 DVD)

為了解決關注化學物質氫氟酸的問題,作者夏綠蒂‧葛森,莫頓‧沃克,泰‧波林吉 這樣論述:

  得癌症不等於被宣判死刑,   史上最強另類療法,強強聯手!     第一個成功的癌症療法「救命聖經葛森療法」,   +選擇癌症療法前一定要知道的關鍵指南「另類療法抗癌聖經」,   +對抗癌症最有貢獻的影片「由內而外治癒癌症」   可救急,可日常保養,家庭必備,醫生和病人必讀!   ★暢銷經典:亞馬遜網路書店連續10年癌症類排行榜前10名。   ★亞馬遜Amazon網書逾800名讀者迴響,90%★★★★★星推薦!   《救命聖經‧葛森療法》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史懷哲博士只接受了6個星期的葛森療法,糖尿病就完全治好了!   ‧葛森療法治癒史懷哲之妻的結核病,讓她繼續

活了28年;史懷哲之女的嚴重皮膚病也獲根治!   六大鐵則,啟動身體的自癒力   「葛森療法」是由德裔美籍的自然療法始祖──馬克斯.葛森博士所創,最初用來治療自己的偏頭痛,後來發現在提升自體免疫力有非常強大的作用──這套療法在1930年代,就讓10,000人因此受惠。隨著葛森博士不斷地研究,葛森療法後來被用於治療更多常規療法醫師束手無策的棘手疾病上(小至減重,大到紅斑性狼瘡、糖尿病、愛滋病、癌症等棘手重症),其中以癌症最為人稱道。   1.無鹽飲食:鈉鉀不平衡生病!非洲原住民罹癌人數激增加也和含鹽飲食的傳入有關。   2.大量新鮮有機蔬果汁:豐富的營養素有助於沖洗腎臟,幫助累積的毒素排入

血液中。   3.超低脂:限制食物中的脂肪攝取(亞麻仁油除外),以免攝入疾病的助長因子。   4.蔬食+限制蛋白質攝取量:加速鈉從尿液中排除,提升免疫反應。   5.天然的甲狀腺補充劑:刺激病人的代謝和細胞能量產生。   6.咖啡灌腸:刺激腸和肝臟的酵素,幫助減輕肝臟解讀的負擔,讓肝臟夠有效率地排除有毒廢棄物。   什麼食物可以吃、什麼食物絕對不能碰?   飲食不是醫療的全部,卻是基本中的基本:大病初癒的人和任何想要身強體壯、長保健康的人,最好能夠食用90%具「防衛性」、高度營養的食物,只留下10%「任君挑選」的食物。以下食材由於「高鉀低鈉」、「限制卡路里」、「節制蛋白質」、過敏、消化、影

響療程等因素,有些可以食用,有些則不行,一定要注意!   ‧大部分的新鮮蔬果都能食用,鳳梨、莓果、小黃瓜最好不要碰。   ‧洋蔥、大蒜和荷蘭芹葉可常吃,九層塔、奧勒崗葉、胡椒要禁用。   ‧紅茶、綠茶和咖啡等含咖啡因飲品要戒除,薄荷茶、洋甘菊茶、纈草茶、大喜寶茶可隨意。   ‧完整裸麥、燕麥或米粉製作的麵包1週吃1次(禁含鹽),其他麵粉類都是拒絕往來戶。   ‧冰淇淋是小孩子的毒藥!   ‧馬鈴薯可常吃,烘烤最好,帶皮煮OK,但絕對禁止油炸!      《另類療法抗癌聖經》   是30年來最有效、最完整的無毒療法震撼報告,在還沒有了解另類療法和常規療法該知道的一切之前,你都不該考慮任何癌症

療法!《另類療法抗癌聖經》是各種無毒自然、另類療法的資訊中最完整的一本,波林吉很用心地過濾掉網路資訊中的垃圾,只留給你最好的菁華,你會看到各療法的施行重點、如何有效及注意事項等──連許多整體醫學的醫生、腫瘤科醫師和護理人員等醫療專業人員,也都一致推薦!        22種無毒療法+逾40種救命食物與超級補充劑   多種健康、自然的醫療方案大公開!   ★葛森療法:目前最好的癌症療法之一,是最基本、最受認可、最完整、現今找得到存在最久的有效癌症療法,設計非常嚴密。   ★肝臟排毒:葛森療法和凱利博士的酵素/代謝療法都推薦咖啡灌腸,因為咖啡可以打開膽管,並刺激肝臟製造膽汁。   ★小蘇打

療法:利用狂潮式的鹼和氧淹沒癌細胞,逆轉與癌性組織有關的組織缺氧,有數以千計的癌症病患認為碳酸氫鈉療法拯救了他們的性命。   ★熱療法:攝氏42.2度的溫度能殺死癌細胞,但不會殺死正常細胞。著有《癌症大震撼》的腫瘤學家喬瑟夫‧以色斯博士主張:「人工誘發的高體熱在治療許多疾病中有極大的潛力,包括癌症。」   ★靜脈注射維生素C療法:以高劑量維生素C治療的病人,相較於病情相似但沒有接受維生素C補充劑的病人,存活的時間會長三到四倍。   ★生物氧療法:提供身體活化型式的氧(口服、靜脈注射或皮下注射),讓致病微生物在充滿氧的環境中被消滅,而其毒素則被氧化然後排除。   ★葡萄食療法:十二小時斷

食+十二小時葡萄食療,利用葡萄的天然糖,欺騙癌細胞吃下大量葡萄裡的抗癌營養素。   ★布緯食療法:利用富含電子的健康脂肪與富含硫的蛋白質交互作用結合氧,促進有氧代謝作用,使人體恢復健康。   ★酵素/代謝療法:根據病人的代謝型態調整療程,主要包含凱利飲食法、胰酵素、咖啡灌腸。   ★薑黃:薑黃中的活性成分薑黃素,能修復受到輻射損害的DNA,同時它也是一種威力強大的抗氧化劑,夠保護人體不受會損傷DNA的自由基的傷害。   ★椰子油:含有極豐富的月桂酸,月桂酸用在人體可摧毀病毒及各種致病細菌和微生物,像是酵母、真菌、細菌、寄生蟲和黴菌。    ★蘆薈:有抗菌、抗病毒和抗真菌的能力,也能摧

毀癌性腫瘤、增強免疫系統和治療潰瘍、腸躁症、克隆氏症和乳糜瀉。   ★碘:跟你體內每一種荷爾蒙的生產都有關係,它具有抗菌、抗寄生蟲、抗病毒的能力,同時也能強效抗癌。   ★大蒜:能殺死昆蟲、寄生蟲、有害細菌和真菌,它也能消除各種腫瘤、降低血糖濃度、減少血液中的有害脂肪,和阻止動脈阻塞。   ★穀胱甘肽:是所有抗氧化劑之母、排毒大師、以及免疫系統的統御者。   ★黃耆:有項研究指出,黃耆能夠恢復研究中九十%癌症病人的免疫功能!   ★薑:薑中的薑辣素和生薑酚都能對抗癌症。   ★人參:有研究指出,攝取人參能降低六十七%的胃癌風險和七十%的肺癌風險。   ★卡宴辣椒:所含的活性成分─

─唐辛子,是有效的抗癌劑,能在癌細胞中誘發細胞凋亡作用,同時不對正常胰腺細胞產生重大損害。   ★紫椎花:紫錐花藉著活化白血球(尤其是巨噬細胞、淋巴球和T細胞)來刺激和強化我們的免疫系統。   ★褪黑激素:夜晚暴露在光線中會抑制你的身體製造褪黑激素,然後可能導致癌症的風險增加。   除了分享的無毒療法和營養補充資訊,波吉林還提供許多對所有關心健康(不只癌症患者)的人有用的資訊,包括:成功抗癌的五大基本步驟、七大致癌毒性、人體排毒的先後次序、你應該避之唯恐不及的食品、毒素和毒物,以及癌症醫療的壟斷手法、讓人生病的科學技術如何滲透你我的生活,讓你變得愈來愈不健康……。   DVD《由內而外

治癒癌症》   ★環保生活方式影展 綠蘋果獎   「近代對於對抗癌症最有貢獻的影片。」布萊恩.克萊蒙特博士,自然生食健康中心主席   「突破性的發現。」柯林.坎貝爾博士,《救命飲食》作者   「本片將震撼你根深蒂固的觀念。」湯瑪斯.洛迪,醫學博士   這部二小時的獲獎影片討論到廣泛的話題,它們包括用化療、放射、與手術的傳統癌症治療的失敗,和飲食治療與天然補充劑治愈癌症的成功。   【英語發音,字幕:中/英文,127分鐘,市價500元】 好評推薦   《救命聖經‧葛森療法》   葛森博士是我看過,在醫學史上最名聞遐邇的天才之一。他的許多基本想法都已經被人採納,卻被使用在不會提及他的

名字的地方……他留下了遺產讓我們關注,也確保他將會得到應有的地位,他醫治好的人現在都會為他的想法的真實性作證。 ──艾伯特.史懷哲,1952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我熟知葛森療法,尤其是其中疾病治療的內容……內容指出蔬果飲食對黑色素瘤的抑制……我認為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葛森博士常被所謂的「專家」稱作騙子……但我認為他們都錯了!──柯林.坎貝爾,《救命飲食》作者 我知道有位被宣告得到晚期癌症且即使接受化療療程也無法存活的病人轉向求助葛森療法。令人高興的是,七年後她仍活得很好。因此,與其抹去這樣的經驗,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進一步去探討這些治療的益處。──查爾斯王子,英國王儲 如果葛森

療法在美國能被採用,國人的癌症死亡率會因此降低至少50%,甚至更低……──安德魯.索爾,《自己治療自己》作者 我在1992年罹患了結腸癌和轉移的肝癌,然後使用葛森療法而康復。──星野仁彥,福島學院大學福祉心理學部教授&《癌末醫師健康活過20年》作者 咖啡灌腸法原來是德裔美籍醫師葛森所創的「葛森療法」的治療方法之一……他的「葛森療法」以獨創的飲食療法與咖啡療法為兩大主軸,有不少癌症末期病患因為他的治療法而得救……我自己實施咖啡灌腸己經有三十年了……──新谷弘實,全美首席胃腸科醫師,整理自《不生病的生活.實踐篇》   我找尋治療癌症末期的方法,然後發現葛森療法類似Jeffrey Yacoda

的方法,研究結果成功,真是太棒了……我非常尊敬葛森博士! ──濟陽高穗,日本消化系外科名醫&《這樣做,讓癌症消失》作者   《另類療法抗癌聖經》   過去八年來我每天都在研究自然的癌症療法,在這個主題上我寫過兩本書和一百篇健康通訊。泰的研究和寫作都相當出色,他把這項重要的資訊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出來,你一定要讀這本書。相信我,目前你找不到涵蓋資訊比它更完整的書了--即使我的書也沒有。買就對了,你不會後悔的。──比爾.韓德森,《治好你的癌症》與《無癌一身輕》作者     本書處處引人入勝,波林吉將關於癌症另類療法的精選資訊呈現給大家,其中許多訊息是別的書裡所沒有的……我要向他致敬,因為他把複

雜的主題揭露無遺、令人大開眼界,我真心相信這本書對每位考慮另類療法的癌症病患有所幫助。──坦雅.哈特.皮爾斯,《智勝你的癌症》作者     《另類療法抗癌聖經》就是不同凡響,它我見過概述另類癌症療法最好的書。它豐富的內容涵蓋最有效另類療法的健康資訊、尖銳地揭露主流癌症企業的邪惡,以及許多最佳食物與最糟食物、最佳營養與癌症最佳糧食的相關資訊。──湯尼.伊薩克,《癌症的天敵》作者   我認為《另類療法抗癌聖經》是你所能找到最棒的抗癌書籍之一,我高度推薦這本書。如果你還沒讀過,趕快擁有一本。 ──艾德華.葛里芬,《無癌世界》和《從哲基爾島來的傢伙》作者     泰.波林吉的書是我讀過在癌症療法這個

令人氣餒的領域裡最勇敢的評論性著述之一,他是希望之聲。──朵拉.阿克塞,《存在花園》作者

我國化學物質風險管制法律體系之建構—以管理、評估與溝通為中心

為了解決關注化學物質氫氟酸的問題,作者劉昊宇 這樣論述:

化學於科技化的時代下,可謂為所有產業發展前之基礎,而科技的迅速發展伴隨產業間的相互競爭,使化學物質之使用量大幅上升,亦造成環境莫大的壓力,同時也提高人體健康的風險。對於當今日新月異的風險社會,法律該應如何面對、處理及管制科技所帶來的新興風險議題,值得深入研究。化學物質之管制已由傳統的危險防禦,轉換為預防與預警的概念,而當確定化學物質之風險時,制度上應基於預防原則進行風險管理,但化學物質亦有不確定風險,故制度上應基於預警原則,執行風險評估與風險溝通。因此,本篇將由化學物質之風險與法律原則開始探討,藉由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法,瞭解我國現行化學物質管制之法律體系,再以人體健康與生態風險評估為研究探討

,最後以風險溝通作為風險管理與風險評估之整合,期許得以本篇結論與建議,建構更為完善之化學物質風險管制法律體系。

無機及分析化學(第三版)

為了解決關注化學物質氫氟酸的問題,作者商少明(主編) 這樣論述:

《無機及分析化學》(第三版)是在倪靜安、商少明、翟濱主編的《無機及分析化學》(第二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 《無機及分析化學》(第三版)重點對四大化學平衡重新進行了梳理,既做到了無機化學與分析化學平衡部分的有機統一,又體現了不同學科對同一問題處理方法的不同、要求的不同。每章內容後增添了“視窗”,讓感興趣的學生通過網路連結擴充知識視野。緒論以及主要課外閱讀文獻中引入了相關的視頻公開課以及MOOC網址,充分發揮數位化優質教學資源的輔助作用,體現了現代的學習已經是網路化、立體化的學習。 《無機及分析化學》(第三版)適用於高等學校工科近化學類專業,如化學工程與工藝、輕化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環境

工程、製藥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品質與安全、動物科學,以及農、林、醫等院校,也可作為相關專業網路教育的教學參考書。 緒論1 0.1化學科學研究的物件與內容1 0.2“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的基本內容及其與學科之間的關係4 0.3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的學習方法4 第1章定量化學分析概述6 1.1定量分析概述6 1.1.1定量分析的一般過程與方法的選擇6 1.1.2測定結果的表示與物質組成的量度8 1.1.3滴定分析法概述11 1.2誤差與資料處理13 1.2.1誤差的分類13 1.2.2誤差的表示方法14 1.2.3誤差的減免17 1.2.4實驗資料的處

理18 1.3有效數字23 1.3.1有效數字的位數23 1.3.2有效數字的修約規則24 1.3.3有效數字的運算規則24 習題25 第2章化學反應基本原理初步28 2.1化學反應中的能量關係28 2.1.1熱力學基本概念28 2.1.2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29 2.1.3化學反應熱的計算32 2.2化學反應的方向33 2.2.1化學反應的自發過程和熵變33 2.2.2吉布斯(Gibbs)自由能35 2.3化學反應速率38 2.3.1化學反應速率的基本概念38 2.3.2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40 2.3.3反應速率理論43 2.4化學平衡45 2.4.1可逆反應與化學平衡45 2.4.2

標準平衡常數K45 2.4.3多重平衡規則47 2.4.4有關化學平衡的計算47 2.4.5標準平衡常數與標準摩爾Gibbs自由能變48 2.4.6化學平衡的移動49 習題54 第3章酸、堿與酸堿平衡57 3.1酸堿質子理論與酸堿平衡57 3.1.1酸、堿與酸堿反應的實質57 3.1.2酸堿平衡與酸、堿的相對強度59 3.2酸堿平衡的移動61 3.2.1稀釋定律61 3.2.2同離子效應62 3.2.3其他因素62 3.3組分的分佈與濃度的計算63 3.3.1分佈分數與分佈曲線63 3.3.2組分平衡濃度計算的基本方法65 3.4溶液酸度的計算67 3.4.1溶液酸度計算的一般方法67 3.

4.2酸堿質子理論中的代數法68 3.5溶液酸度的控制與酸堿指示劑73 3.5.1酸堿緩衝溶液73 3.5.2酸度的測試與酸堿指示劑76 3.6酸堿滴定法79 3.6.1強鹼滴定強酸79 3.6.2強鹼滴定一元弱酸80 3.6.3多元酸(或多元堿)、混酸的滴定81 3.6.4酸堿滴定法的應用82 習題84 第4章沉澱的生成與溶解平衡87 4.1沉澱-溶解平衡及其影響因素87 4.1.1溶度積與溶解度87 4.1.2影響沉澱-溶解平衡的主要因素89 4.2分步沉澱、沉澱的轉化95 4.2.1分步沉澱95 4.2.2物質的分離97 4.2.3沉澱的轉化98 4.3沉澱的形成與純度99 4.3.1

沉澱的類型與沉澱的形成99 4.3.2影響沉澱純度的主要因素101 4.3.3獲得良好、純淨沉澱的主要措施102 4.4沉澱分析法103 4.4.1稱量分析法103 4.4.2沉澱滴定法105 習題106 第5章氧化還原反應與電化學基礎108 5.1氧化還原反應與電極電勢108 5.1.1氧化數與氧化還原反應108 5.1.2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110 5.1.3原電池與電極電勢113 5.2影響電極電勢的主要因素117 5.2.1能斯特方程式117 5.2.2條件電極電勢119 5.3電極電勢的應用121 5.3.1判斷原電池的正、負極,計算原電池的電動勢121 5.3.2判斷氧化還原

反應的方向與次序122 5.3.3確定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的限度124 5.3.4計算有關平衡常數和pH值126 5.3.5元素電勢圖127 5.4氧化還原滴定法129 5.4.1對滴定反應的要求及被測組分的預處理129 5.4.2氧化還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129 5.4.3常用氧化還原滴定法132 5.4.4氧化還原滴定結果的計算136 習題137 第6章配合物與配位平衡141 6.1配合物與螯合物141 6.1.1配合物及其組成141 6.1.2螯合物143 6.1.3配合物的命名145 6.2配位平衡及其影響因素146 6.2.1配位平衡及配合物的穩定常數146 6.2.2配合物的穩定性以及

影響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151 6.3配位滴定法154 6.3.1滴定曲線和滴定條件154 6.3.2金屬指示劑的作用原理157 6.3.3提高混合體系配位滴定選擇性的方法158 6.3.4配位元元滴定方式及其應用161 習題162 第7章原子結構164 7.1原子結構的基本模型164 7.1.1原子的玻爾模型164 7.1.2原子的量子力學模型167 7.2核外電子運動狀態168 7.2.1薛定諤方程和原子軌道168 7.2.2四個量子數169 7.2.3原子軌道和電子雲的角度分佈圖170 7.3原子電子層結構和元素週期系172 7.3.1多電子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172 7.3.2元素週期系

177 7.3.3元素基本性質的週期性變化規律179 習題183 第8章分子結構與晶體結構186 8.1共價化合物186 8.1.1價鍵理論186 8.1.2雜化軌道理論與分子的幾何構型189 8.1.3分子軌道理論192 8.2配位化合物196 8.2.1配位化合物價鍵理論的基本要點196 8.2.2配位化合物的形成和空間構型196 8.2.3外軌型配合物與內軌型配合物198 8.2.4配位元元化合物的穩定性和磁性199 8.3分子間作用力和氫鍵200 8.3.1分子的極性和變形性200 8.3.2分子間作用力201 8.3.3氫鍵202 8.4離子化合物和晶體結構204 8.4.1離子鍵

的形成及特徵204 8.4.2離子晶體205 8.4.3離子極化208 8.4.4其他晶體210 習題213 第9章p區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216 9.1氟、氯、溴、碘及其化合物216 9.1.1通性216 9.1.2鹵素單質217 9.1.3鹵化氫和氫鹵酸218 9.1.4鹵化物219 9.1.5含氧酸及含氧酸鹽219 9.1.6鹵素離子的鑒定223 9.2氧、硫及其化合物224 9.2.1通性224 9.2.2氫化物224 9.2.3硫的重要含氧化合物226 9.2.4微量元素——硒228 9.3氮、磷、砷、銻、鉍及其化合物228 9.3.1通性228 9.3.2氮及其重要化合物229 9

.3.3磷及其重要化合物232 9.3.4砷、銻、鉍的重要化合物234 9.4碳、矽、錫、鉛及其化合物236 9.4.1通性236 9.4.2碳的重要化合物237 9.4.3矽的含氧化合物238 9.4.4錫、鉛的重要化合物239 9.5硼、鋁及其化合物240 9.5.1硼的重要化合物241 9.5.2鋁的重要化合物242 習題243 第10章s區、d區、ds區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246 10.1s區元素246 10.1.1通性246 10.1.2s區元素的重要化合物247 10.2d區元素252 10.2.1通性252 10.2.2鈦的重要化合物254 10.2.3鉻的重要化合物255 10

.2.4錳的重要化合物257 10.2.5鐵、鈷、鎳的重要化合物260 10.3ds區元素264 10.3.1通性264 10.3.2銅族元素265 10.3.3鋅族元素269 10.4鈉、鎂、鈣、鋅、鐵等金屬元素在生物界的作用272 習題274 第11章可見光分光光度法277 11.1可見光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277 11.1.1物質對光的選擇性吸收與物質顏色的關係277 11.1.2光吸收的基本定律279 11.1.3偏離朗伯-比爾定律的原因280 11.2可見光分光光度法281 11.2.1分光光度計的基本部件281 11.2.2顯色反應及其影響因素282 11.2.3吸光度測量條件的選

擇284 11.3可見光分光光度法的應用286 11.3.1標準曲線法286 11.3.2高含量組分的測定——示差法286 11.3.3多組分分析287 習題288 第12章常用分離方法290 12.1萃取分離法290 12.1.1分配係數和分配比290 12.1.2萃取效率和分離因數291 12.1.3萃取體系的分類和萃取條件的選擇292 12.1.4萃取分離法在無機及分析化學中的應用293 12.2色譜分離法294 12.2.1柱色譜294 12.2.2薄層色譜295 12.3其他分離方法296 12.3.1沉澱分離法296 12.3.2離子交換分離法297 12.3.3揮發和蒸餾分離法

298 12.2.4氣浮分離法298 12.3.5膜分離法299 習題300 附錄301 附錄1常見標準熱力學資料(298.15K)301 附錄2常見弱電解質的標準解離常數(298.15K)303 附錄3常見難溶電解質的溶度積(298.15K,離子強度I=0)305 附錄4常見氧化還原電對的標準電極電勢E305 附錄5一些氧化還原電對的條件電極電勢E308 附錄6常見配離子的穩定常數308 附錄7分子量309 參考文獻312 由倪靜安、商少明、翟濱主編的《機及分析化學》(第二版)出版以來,得到了兄弟高校同行的關心與支持。近年來,高校近化學類專業教學計畫的調整中,部分專業機

及分析化學課程的教學時數被縮減,教指委對近化學類專業各門化學基礎課的教學基本要求不再做硬性規定,各校的教學大綱也根據這些變化做了相應的調整。考慮到近化學類各專業不同的需求,根據我們的教學體會以及兄弟高校所提出的寶貴意見與建議,對本書第二版進行了修訂。 第三版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動: 1.原第1章“化學計量、誤差與資料處理”更名為“定量化學分析概述”。原第11章“一般物質的分析步驟和常用分離方法”中的“一般物質的分析步驟”調整至第1章。增加了“測定結果的表示”,引入了“純度”與“含量”的概念。“定量分析方法的選擇與定量分析的一般過程”以及“測定結果的表示與物質組成的量度”可以選擇講授。

2.原第2章“化學反應的基本原理”更名為“化學反應基本原理初步”,教學時可以根據各校或專業的課程教學大綱及學時數,整章講授或只講授其中“化學平衡”的部分內容。 3.將原第7章“配位化合物與配位平衡”提前至第5章“氧化還原反應與電化學基礎”之後,其中的“配位化合物的價鍵理論”歸入“分子結構與晶體結構”一章。 4.原第6章“物質結構基礎”拆分為第7章“原子結構”與第8章“分子結構與晶體結構”。“離子化合物和晶體結構”作為相關專業的選學內容。 5.原第8、9章元素部分調整為第9、10章,其中第10章增加了鈦元素。這兩章供有關專業教學選擇性講授。 6.原第11章“一般物質的分析步驟和常用分離方

法”調整為第12章“常用分離方法”,其中“色譜分離法”以及“其他分離方法”作為各校選學內容。 7.各章後增添“視窗”,主要是相關化學人物的簡介以及部分擴展知識,讓感興趣的學生通過網路連結擴充知識視野。 8.緒論以及主要課外閱讀文獻中引入了相關的視頻公開課以及MOOC的網址,充分發揮數位化優質教學資源的輔助作用,體現了現代的學習已經是網路化、立體化的學習。 《機及分析化學》(第三版)由江南大學商少明擔任主編(第3、4、5、6章責任人),江南大學劉瑛(第1、2、7、8章責任人)、汪雲(第11、12章責任人)以及中國計量大學黃麗紅(第9、10章責任人)為副主編。參加修訂工作的有江南大學商少明(

第3、4、6章)、劉瑛(第1、7、8章)、汪雲(第9、11章)、李玲(緒論、第2章)、傅成武(第12章以及各章後的“視窗”)、沈曉東與孫芳(附錄),中國計量大學黃麗紅(第5、10章)。全書由商少明整理定稿。 本書修訂過程中,同樣參閱了兄弟高校的相關教材,吸取了許多寶貴的內容與精華,在此一併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由於編者水準有限,疏漏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6年10月于江南大學 第一版前言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飛速發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對高等學校教學內容和體系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催促著化學教育與課程體系的改革。機及分析化學課程就是高等工業學校化學課程改革的一個產物,它

是高等工業學校化工、輕工、應用化學、生物工程、食品等有關專業必修的第一門化學基礎課。錫輕工大學堅持進行機及分析化學課程改革十餘年,本書是以錫輕工大學所編《機及分析化學》講義為基礎,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由錫輕工大學與大連輕工業學院合作編寫而成的。本書的編寫努力注意做到: 1.從中學化學的實際出發,以工科化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1993年修訂的《機化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和《分析化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為依據,編寫時力求削枝強幹、優化內容、突出重點、加強基礎。 2.立足於新的一門課程體系的基礎之上,將原工科機化學和分析化學的基本內容優化組合成為一個新的體系,力求保持該課程的完整性。充分考慮工科特點,

貫徹“結構、平衡、性質、應用”的思想,合理安排四大平衡與其應用的有機結合,元素化學與陰陽離子定性分離鑒定的有機結合,力爭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強化早期滲透應用意識,有利於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3.努力聯繫當今普遍關注的資源、能源、環境、材料、健康等社會實際問題,適當為生物機化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等新興化學領域展示視窗。 4.通過電腦應用基礎介紹,説明學生瞭解電腦在化學、特別是在機及分析化學課程中的應用,使電腦應用本科四年不斷線開了個好頭。 5.貫徹法定計量單位。 本書根據教學計畫,建議講授100學時左右。有的章節的次序和內容可依各專業要求酌情調整處理。化學計量、誤差與資料處

理,機及分析化學中常用的分離方法,一般機化合物的製備及分析步驟,電腦應用基礎等章節的有關內容,視情況亦可在機及分析化學實驗課程中講授。本書亦可供農林醫等院校有關專業參考使用。 本書由倪靜安任主編,張敬乾、商少明任副主編。參加編寫工作的有錫輕工大學宋雲翔(第13、16章)、汪紀三(第7、11章)、倪靜安(第1、8、15章)、商少明(第2、5、17章)、陳燁璞(第10章)、張墨英(第6章);大連輕工學院張敬乾(第3、12、14章)、李英華(第4章)、翟濱(第9章)。全書由參編者互閱、討論,倪靜安、張敬乾、商少明修改,倪靜安通讀、統稿。 本書由北京大學華彤文、劉淑珍、姚光慶、趙鳳林、劉鋒、劉萬祺

等老師審閱。他們精心審閱本書,提出了許多寶貴的修改意見。審稿後編者根據審稿意見作了認真修改。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本書第17章中有關程式由劉俊康老師校驗,于吉震老師參加了部分排版與校對工作,一併表示感謝。 同時也要感謝錫輕工大學、大連輕工業學院的校、系各級領導,正是他們對課程改革與教材編寫的熱情關心、全力支持與具體幫助,才使本書得以如期問世。 限於編者的水準,書中紕漏之處,敬請讀者不吝批評指正。 編者 1996年12月 第二版前言 本書第一版出版以來,得到了兄弟高等院校同行的關心和支持。進入21世紀以來,國內高等院校機及分析化學教學發生了許多變化,機及分析化學課程內容和課程體系的調整與

改革得到不斷發展與深化。為了適應新世紀教學改革新形勢的需要,根據我們在教學中的體會和各兄弟高校使用本教材中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我們對本書第一版進行了修改、精簡,以適合學時數較少的院校使用。 本次修訂的主要特點如下: 1.貫徹“少而精、精而新”的原則,努力做到“削枝強幹、去粗存精、突出重點、加強基礎”。 2.努力把傳統的教學內容與現代科學技術的新進展結合起來,力求使本教材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和系統性。 3.元素化學精選有實用價值的常見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簡明闡述其重要特性及變化規律。 4.考慮到國內高等院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教學的具體情況,刪去定性分析部分,該部分內容可以根據各院校需要在實

驗教學中加以完成。考慮到電腦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電腦的廣泛普及和高等院校電腦教學的現狀,刪去“電腦應用基礎”一章。 5.刪去各章英文習題,適當調整習題量,注意習題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本教材由倪靜安、商少明、翟濱主編。參加修訂工作的有江南大學倪靜安(緒論,第1章1.1、1.2節,第5、7、8章)、商少明(第3、4、9章)、傅成武(第11章、附錄)、劉瑛(第1章1.3、1.4節),大連輕工業學院翟濱(第2、6章)、高世萍(第10章)。 由於編者的水準有限,對本教材存在的缺點和錯誤,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04年12月

工業區有害物質洩漏之模擬比較與緊急應變探討

為了解決關注化學物質氫氟酸的問題,作者曾彥綸 這樣論述:

隨著科學技術的出現和經濟的蓬勃發展,由化學品製成的各種物質也被人們廣泛的運用,愈來愈多的化學物質被使用於工廠中。相對而言,事故造成的傷害也有所增加,輕微影響附近居民的健康,嚴重則會造成人員傷亡。桃園市擁有三十九個工業區,是台灣重要的工業城市。台灣地區人口稠密,工業區周圍的社區亦是人口密集居住之地區。在過去的幾年裡,發生了多起工廠火災。易燃和有毒氣體的產生對鄰近居民構成嚴重威脅。如何減少損失,及應變部屬,應該是值得關注的問題。本研究假定桃園市觀音工業區某間工廠因不可抗力因素導致化學物品(氯化氫水溶液及氟化氫水溶液)之儲槽洩漏,以ALOHA (英文Areal Locations of Hazar

dous Atmospheres )擴散軟體模擬,依其環境特性及地理位置,呈現災害可能造成的狀況,透過比較兩種化學物質的擴散範圍,導出數據後套疊於GoogleEarth 地圖上,以期在災害發生時,能提供搶救單位掌握現場狀況,並採取適當的應變措施,減低災害的損失。本研究得出以下結果:1.氯化氫水溶液造成的危害範圍大於氟化氫水溶液的危害範圍;2.溫度與兩種毒性化學物質之擴散範圍成正比;3.洩漏面積與兩種毒性化學物質之擴散範圍成正比;4.濃度與兩種毒性化學物質之擴散範圍成正比。5.風向影響毒性化學物質擴散之方向,夏季因風向極有可能將毒性化學物質吹向住宅區,若發生狀況時,避難行動及應變單位的部屬相當重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