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語羅馬拼音查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閩南語羅馬拼音查詢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許晉彰,盧玉雯寫的 台灣俗語諺語辭典(3版) 和黃明輝的 讖詩三百首:由讖詩發現台語字音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教育部台語發音查詢 - 靠北上班族也說明:一、 查詢方式: 1、 輸入閩南語漢字或臺羅拼音直接查詢。 ... 異用字等辭典其他資料,可輸入漢字或拼音,點選「全文」。 ,本部為推廣「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五南 和雅書堂所出版 。

銘傳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張國保所指導 王淑滿的 國民小學閩南語教學與行政支持之相關研究-以新北市為例 (2021),提出閩南語羅馬拼音查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閩南語教學、閩南語行政支持、閩南語師資。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邱湘雲所指導 陳美雪的 《彰化縣台語文學創作比賽優勝作品專輯》 國小囡仔詩書寫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彰化、台語文學、囡仔詩、書寫類型、用字表現、修辭手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閩南語羅馬拼音查詢的解答。

最後網站閩南語拼音、朗讀好撇步 - 博客來則補充:一、拼音結構說清楚:將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的聲母、韻母、調符、調值分門別類,一一說明清楚。 二、四聲八調不含糊:將傳統聲韻學「平、上、去、入」四聲,每一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閩南語羅馬拼音查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俗語諺語辭典(3版)

為了解決閩南語羅馬拼音查詢的問題,作者許晉彰,盧玉雯 這樣論述:

  ◎榮獲文化部推介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工具書類   ◎精熟閩南語俗諺   教師專業削削叫siah-siah-kiò     本辭典收錄約三千則的台灣俗語諺語,以筆畫檢字法排序,內容遍及前人生活經驗、人生體悟、風俗習慣、自然觀察等面向,可從中學習前人的智慧,窺見台灣的文化,是台語文教師、台語文自學者、台語文愛好者、社會人士和本土(鄉土)相關學系學生,研習台語文的好幫手。   本書特色     查詢方便:以筆畫排序,可快速查閱。   易讀易唸:採用教育部公告之台灣閩南語標音系統,不熟悉台灣閩南語用字者也能閱讀。   收錄完整:收錄俗語、諺語約3000則,切合實用。   好懂好學:『解釋』+『

涵義』+『說明』+『補充』+『對應華語』,加深讀者對俗語、諺語的理解及認識。   附錄實用:書中所附的補充資料包括「教育部公告《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台灣閩南語推薦用字(第一~三批)」。

國民小學閩南語教學與行政支持之相關研究-以新北市為例

為了解決閩南語羅馬拼音查詢的問題,作者王淑滿 這樣論述:

隨著閩南語語言環境的改變及108課綱與國家語言政策的實施,閩南語教學面臨師資來源及教師專業能力是否具備、相關行政支持及教學資源是否到位等各項問題,因此了解閩南語教學現況、整合教學資源及探討閩南語教學與行政支持之關聯性,以提高閩南語學習成效乃為本研究之主要動機。本研究以108課綱的實施、課務編排、專業師資、輔導團運作、教學平台資源及教師專業成長做為研究面向,探討國民小學閩南語教學與行政支持之現況、關聯、困境與因應之策略。本研究採質性訪談研究法,以文獻探討建構半結構式訪談題綱,立意取樣新北市五位閩南教學及行政相關人員,透過訪談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依據研究結果,綜合歸納主要結論如下:一、閩南語教學

大多能符合課綱精神及法規規定,惟仍有些許需檢討改善之處。二、閩南語行政支持執行情形尚稱良好,惟配套措施須持續修正以臻完善。三、閩南語教學仰賴行政支持之關聯性高,惟仍有亟待解決之相關事宜。四、閩南語教學存在師資及排課困境,需再規劃相關配套以提升教師之質與量。五、閩南語行政支持面臨推廣上之困難,相關研習規劃與推廣模式需再改善以利推展。六、學生學習興趣低落及授課節數不足,須改變家長觀念及提升教師教學技巧以資因應。依據本研究之結論,分別對中央與地方教育主管機關、學校行政單位、教師、學生家長及未來研究之相關建議。

讖詩三百首:由讖詩發現台語字音

為了解決閩南語羅馬拼音查詢的問題,作者黃明輝 這樣論述:

  這是一本藉由流傳已久的讖詩台語字音   從聲韻來探討台語文讀音與白話音異讀結構的類字典   「民俗文學」或稱「通俗文學」。有別於文學界對於文學作品的詮釋,自詩經、楚辭以至唐詩、宋詞等,歸類屬於「精緻文化」的作品,都可以在學校成為課程。但是「讖詩」、「籤詩」通常不入學者之眼,屬於不登大雅之堂的作品,卻是一般生活中,人民百姓的精神動向及認同的一種潛意識表現。   它表達並保留了民族的傳奇、神話、述異、史詩、掌故、戲劇、舞蹈,乃至民俗行為,當中也有少數選用了古典詩詞。它從民間的立場,揭露了正史之外的稗官野史及傳說,不完全脫離歷史的事實。特別在遣詞用字上,由於不同時段及層次的社會背景,從中

可以發現許多當時用語和現在用語的異同。   「讖詩」與「籤詩」略有不同,依漢學前輩口述,讖詩的流傳時間比籤詩更為長久,可以推測出可能在上古時期的古中國就已經存在,並且延續到清朝尚有補遺。又讖詩的字數不限,可以是一兩字,也可以上千字以上,如劉伯溫的燒餅歌。   由讖詩的結構,可以發現讖詩必有諧韻,但可能文白音相雜,卻沒有如古典近體詩的平仄要求,所以必成於古典古體詩的時代,甚至可能是與詩經、楚辭時代並存的作品,而且是集合各個不同時代,不同背景累積而成的眾人作品。   因此,其中的許多用字遣詞,可以給現代的台語研究提供參考。當然,語言的字音有很多是口耳相傳,再加上普遍的百姓都有著「約定俗成,達

意即可」的觀念,因此在台語的字音,存在著很大比例的走音現象,給了後來的使用者許多困擾。   至於籤詩的形成,大約是在唐朝滅亡後,進入五代十國的時期。中原許多文人學者,大量往南逃亡避難,往往借住寺廟,有的就替寺廟書寫籤詩,其體裁大部分為唐宋所流行古典近體詩的格律,但都是四句七言的絕句形式。   台語學者曾說過台語有五難:   1.古今異音、2.一字多音、3.文白異音、4.連續變音、5.有音無字。   目前使用的台語,是十二世紀中國宋朝亡國於蒙古後,大量移民到福建的河洛中古音,與閩南的「古閩南語」白話音相混而成的「當代閩南語」。也就是文讀音和白話音夾雜使用的語言。而台語羅馬字的形成原因,是1

9世紀傳教士在中國傳教時,因當時閩南地區的百姓多使用閩南語方言,而許多方言有音無字,無法翻譯,加上文盲居多,所以推廣白話音羅馬字比較容易學習。由此可知羅馬字只是暫時性的解決多數文盲的漢字的替代文而已,何況漢字是一種單音節、單形體的結構,可以望文生義,望字呼音,並不適用拼音式的羅馬字。倒是將羅馬字當作拼音使用,取代目前只在台灣使用的ㄅㄆㄇ拼音,確實很方便精確,又可與世界各國接軌。   本書以介紹台語用字和語音為主要目的,特別著重在文讀音和白話音之間的關係,但是對於其他的四難也多少有所涉獵。文讀音的部分,資料容易收集,因為有多種書籍可供參考。白話音則相對比較複雜,由於台語的白話音多年來欠缺整理,

又台灣的社會變化迅速,時有新字音產生,再經過口耳相傳,常常造成形音義不符,使得後來者,無法很肯定的知道某字音的書寫、發音、來源是否正確,特別是外來語更是無法理解。   由於讖詩中使用了大量的文讀音,據估計這些作品,可能來自河洛中古音,只是歷經四次的大移民,特別是宋代亡國後,大量中原人士移民閩南,與「古代閩南白話音」相混,形成文白相雜的「當代閩南語」。由於時間的推移,目前在台灣大部分使用台語的人,都以泉州腔、漳州腔為主流音系,並且是文讀音、白話音夾雜使用。   因此本書重點在注釋漢字的文讀音、白話音以及漳洲腔、泉州腔的使用。每個字音後面都有例句詞項,甚至於成語、專有名詞、詩詞及俚諺語陳列,但

只有部分有加註羅馬字拼音,因為台語是一種文白漳泉夾雜使用的語言,也許各地呼音略有不同,所以留白,由讀者自行斟酌。同時例句詞項中有很多是華語用詞,基於語言是隨著時間推進,社會變遷而產生許多新名詞,編注者認為彼此應該是可以相容的,而文讀音絕對可以很合理的呼出符合漢字形音義的語音,如此一來,台語的研究才能與時俱進,避免淪為考古學。  

《彰化縣台語文學創作比賽優勝作品專輯》 國小囡仔詩書寫研究

為了解決閩南語羅馬拼音查詢的問題,作者陳美雪 這樣論述:

囡仔詩媠氣閣幼路,是兒童文學內底重要的一部份,其中囡仔家己寫的作品更加會使予咱看著囡仔天真活潑、充滿想像、創意佮情感的具體表現。為著台語傳承,嘛為著欲了解學生囡仔「台語文寫作」的能力,本論文以《彰化縣台語文學創作比賽優勝作品專輯》第一屆到十五屆內面,國小學生所創作的囡仔詩,總共344首做研究的語料。透過文獻分析、文本分析、訪談分析佮計量分析,對《專輯》國小囡仔詩書寫的內容、用字的表現佮修辭的手路做探討。經過本文研究,得著下面的研究結果:(一)「書寫內容」方面:《專輯》國小囡仔詩的主題著重「真、善、美」的描寫,囡仔慣勢直接表現詩的主題閣佮意佇生活和大自然當中揣題材。(二)「用字表現」方面:《專

輯》國小囡仔詩的用字以漢字為主、會共羅馬字當做文字佮音標使用,另外華語化的現象嘛袂少。(三)「修辭手路」方面:《專輯》國小囡仔詩的創作,集中佇某一寡修辭手路的運用,而且是濟種修辭格綜合運用。對其中,歸納出《專輯》國小囡仔詩的美感表現有「飽滇的童真」佮「疊字的媠」兩種;價值是「會當促進學生囡仔創作台語詩的意願」、「會當成做學生的課外讀物佮老師教學補充資料」、「對學生台語書寫的能力有所提升」。向望本研究的結果會當提供台語老師成做教學參考的資源,透過老師引導學生囡仔進入詩的世界,予知影按怎欣賞台語詩,按怎創作囡仔詩,進一步提升學生台語書寫創作能力,達成落實台灣本土語文教育佮傳承台語文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