鍍鋅白鐵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鍍鋅白鐵,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鍍鋅白鐵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白鐵佬、白鐵佬大家這樣叫慣了,都以為我們做白鐵工程,但其實我們不只做白鐵的。」家族從戰前已開始在港做白鐵的第二代掌舵手謝國華師傅解釋,用「Sheet Metal金屬片類」形容他們這行較為貼切,因為打白鐵除了白鐵,還有鋅鐵、不鏽鋼等等,只是通稱為白鐵。

鐵磨光就是白鐵,是很早期的鐵片,價錢最為便宜;不磨光而鍍鋅即成了較不易生鏽的鋅鐵(鉛水鐵),是現今大多數人俗稱的「白鐵」;到了1960年代香港引入不鏽鋼,不鏽鋼被廣泛利用,是人人較易理解的金屬材料。然而,無論材質如何變化,香港最後一代白鐵佬的打鐵工藝隨上世紀日積月累至今,愈見深厚,亦見證了行業的風光與衰落。

行業衰落,全港現今只剩下約十多位打鐵師傅,即使白鐵產品仍常見於生活,但大多為機製。近年較受歡迎的白鐵信箱,由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今仍能於街頭巷尾尋見,即使一般住家大概也難離了白鐵用具如餅罐盒、罐頭;如果你問年長一輩,他們大概還能數得出水煲、衣箱、枱面、麻雀箱等的白鐵日常用具,而經歷過制水的老人家定必記得提着加了條木條的鐵水桶到樓下取水的日子。


那是打鐵行業最風光的日子。六十年代制水時期,師傅一星期手做幾廿個鐵水桶,一間打鐵鋪養得起老闆與幾個員工,人人由朝做到晚飲完夜茶明早再開工,一星期有千多元收入(未計支出),在當時人工只有百多元來說算很不錯。除了水桶,家家戶戶還有鐵米桶、鐵鑊,甚至浴缸也可以是鐵造的,酒樓、排檔等食物館的器具都用鐵打,「做到無停手」大概是這樣的狀態——因為打鐵都是人手做的。

打鐵所用到的工具可以很簡單:釘鐵、鎚、尺、剪鉗、摺床,師傅徒手敲敲揼揼就成了各樣器具,一個小水桶快則三兩小時,大型鐵具如小食排檔可花上幾天。打鐵是一門「硬打硬」的技術,當師傅一打鐵,「咚咚咚」聲即傳遍整條街,謝師傅蹲在地上先用一把用了二三十年的木尺度尺寸,畫圓再剪,抬頭說:「要用膝頭頂着鐵片剪,沒有經驗的碰一碰鐵片都會被?傷啊!」只見師傅剪好幾塊鐵片後放在釘鐵上用鐵鎚不斷地揼,時而換上木槌修正搥平,在兩塊鐵接駁位更專注地揼,令兩塊鐵片不需要一口釘而完美縫合,行內稱之為「溝骨」,是打鐵的重要技巧,有如木工的入榫,三年學滿師的也未必能做得好,需要反覆練習,如在弧形轉角位用「東洋骨」,在孤形平面處則用上「扣骨」,工多才藝熟,經人手溝骨的鐵器十分堅硬耐用,幾十年如一。


然而,「耐用」在講求速度的廿一世紀未必吃香。自從塑膠由1980年代攻陷生活每一處起,很多用具都可用機器「啤」出來,價錢便宜,人們習慣用完即棄,打鐵行業與許多手做行業瞬間沒落,師傅轉行的轉行,退休的退休,到今天要找一個還在打鐵的師傅訪問也困難重重,謝師傅無奈地道:「以前你來我怎可能讓你拍攝?搵食技術來的。但現在無所謂啦,快要失傳,多個人學懂門手藝,找到工作也好。」謝師傅盼望有天打鐵行業重新興盛,甚至可以一大班人像舊時般一起慶祝師傅誕:「打鐵佬拜的是尉遲(音屈池)公,師傅誕在農曆3月27日,以前會一班師兄弟吃飯,到現在很多年沒慶祝了。」

打鐵技術衰落,失去的,恐怕不止工藝,還有花得起時間等待的時代精神。

採訪 郭雅揚
攝影 謝致中
剪接 謝致中

福利鋼鐵
地址:摩羅上街46A號
電話:2544 0568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08:00am- 05:00pm

勤記不銹鋼工程
地址:九龍油麻地新填地街225號地下
電話:2384 8432/ 2780 8098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 09:30am- 06:30pm

何伍記鐵鋼工程
地址:深水埗石硤尾街19-19ª號長沙大樓側後巷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09:00am- 05:00pm

========================================
飲食男女App大革新!立即開App寫食評,下一個食神可能就係你!
?iOS App 下載:http://goo.gl/ZNVWFd
?Android App 下載:http://goo.gl/MrW6YE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