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珠滑軌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滾珠滑軌&滑塊 - 國揚精密軸承也說明:滾珠滑軌&滑塊 · 全新的IMS-A整合式測量系統將滑軌道向系統與絕對測量系統整合一體。這款非接觸式測量系統的系統精度可與高精度光學尺相媲美,是工具機測量系統的不二之選。

國立東華大學 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林昭宏所指導 蔡宏祥的 機動藝術應用於首飾創作之研究-以蔡宏祥創作為例 (2020),提出鋼珠滑軌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機動藝術、首飾、金工創作、互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模具工程系 許進忠所指導 陳靖的 U形滑軌連續輥軋產品設計與製程模擬 (2019),提出因為有 抽屜滑軌設計、中立線模型、連續輥軋成形、最佳化設計、有限元素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鋼珠滑軌的解答。

最後網站三截緩衝鋼珠滑軌製造商 - ONE STAR則補充:三截緩衝鋼珠滑軌,找到高質量的三截緩衝鋼珠滑軌產品,三截緩衝鋼珠滑軌製造商,三截緩衝鋼珠滑軌供應商和出口商在ONE STAR 尚美建築五金。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鋼珠滑軌,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機動藝術應用於首飾創作之研究-以蔡宏祥創作為例

為了解決鋼珠滑軌的問題,作者蔡宏祥 這樣論述:

本創作性研究論文期盼透過闡述理念與設計實作,使首飾除能配戴美觀外,更能於配戴的過程中,增加互動及把玩效果,藉此提升首飾之實用性與趣味性。過去首飾產品著重於寶石的重量與價值,導致產品往往千篇一律,顯得有些無趣。經查閱國內外相關藝術家資訊後,發現韓國金工藝術家Dukno Yoon所創作品與多數藝術家迥異,其不由自然中找尋靈感,反之,卻由機械構造來獲取創作概念。Dukno Yoon透過純銀與極細的不銹鋼絲打造一系列機動藝術(Kinetic art)之創作,探索創作品與身體互動的所有方式,以及機動藝術的可能性與希望。本論文作者,搜集機動藝術文獻與品牌珠寶相關作品,來分析歸納出機動藝術的核心原則,選擇

以配戴者的肢體活動來使作品產生運動的此種模式,作為創作形式;再透過搜集的品牌珠寶做主題分類,整理出以自然界生物作為創作主題。創作出寶藏、翩翩、溝通等系列作品。本研究目的希望在機動藝術前提下,創作者嘗試減少外露結構並提高配戴舒適性及美觀,因過於突起的機械結構會降低配戴實用性及舒適性。一件首飾若只能存放於展示櫃中,也不免令人惋惜,透過增添些許趣味,也許能讓擁有者提高配戴的興致,更能提升首飾的實用性。相關研究貢獻,在於搜集近年來品牌珠寶有關於機動藝術相關作品,在收集文獻的過程中,可以發現珠寶首飾與機動藝術的發展性。並將相關作品以機動藝術四大原則分類,加以分析、整理與歸納製表。透過創作實踐將首飾之可動

性與趣味性提升,期盼讓運用機動藝術之首飾能拉近與配戴者的距離,不僅能妝點自己,並於配戴的過程中,享受發掘首飾與自身更多的互動。

U形滑軌連續輥軋產品設計與製程模擬

為了解決鋼珠滑軌的問題,作者陳靖 這樣論述:

鋼珠滑軌框體基本構造為U形幾何,一般以連續輥軋方式生產,其應用範圍如汽車座椅滑軌、櫥櫃滑軌到火車、電池托盤等。滑軌受力可能發生變形或鋼珠脫離使框體失效,因此框體幾何設計之鋼珠包覆性為重要考量參數。本研究探討不同框體幾何設計對滑軌鋼珠包覆力之影響,考慮滑軌受到垂直於框體滑動平面方向之分離負載,分析鋼珠於剝離方向發生偏移所能承載力量。藉由滑軌內框特徵進行設計,幾何設計以固定珠溝直徑4.8mm與珠溝寬度25mm進行L9直交表之幾何設計,參數因子分別為珠溝包覆深度、底部圓弧彎曲角度、底部彎曲內半徑和框體厚度進行包覆力研究,以包覆力望大為最佳化目標。以U形框體產品為例,鈑厚為1mm,框體寬度為25.7

mm,腿部折彎半徑考慮R0.2、R1.0和R5.0三種設計。以等半徑及等弧長進行花圖設計,建立折彎成形之中立線參數模型,以所到之中立線參數展開胚料寛度,進行U形框體連續輥軋成形,比較成形後產品尺寸與設計規格尺寸差異。研究結果顯示,最佳幾何參數為珠溝包覆深度0.8mm、底部圓弧彎曲角度115o、底部圓弧彎曲內半徑0.2mm以及框體厚度為2mm。其最大包覆力較原始9組設計之較佳最大負載提升4.2%,其主要影響參數為框體厚度與珠溝包覆深度。在輥彎90o的案例中,本文建立等半徑與等弧長連續輥軋中立線偏移係數於彎曲半徑厚度比(R/t) 0.2、1.0和5.0之成形高度最大誤差為0.1mm,而經驗公式DI

N6935在兩成形方法中建立之鈑寬,最大誤差為0.2mm。由分析結果顯示本文所提出之中立線參數具可行性,以最佳化方法可得到具較大包覆力之框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