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離子抗菌缺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抗菌性金屬表面處理技術發展動向也說明:鋅、鈷、鎳等。 ... 在陰極表面將㈮屬離子還原而形成㈮屬皮膜的方法,而電鍍反應的驅 ... 抗菌性及耐蝕性,但是也㈲對㈲機物的吸附親和性高的缺點。因此,.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資源工程研究所 余炳盛所指導 何修旻的 田口法最佳化水熱法合成特性化抗菌膨潤石 (2021),提出鋅離子抗菌缺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抗菌膨潤石、田口法、抗菌效果、陽離子交換容量、相純度、產率。

而第二篇論文元智大學 化學工程與材料科學學系 孫安正所指導 陳奕倫的 矽酸三鈣之製備及其應用於臨床之潛力探討 (2020),提出因為有 牙髓病、矽酸三鈣、溶膠-凝膠法、五氧化二鉭、二氧化鋯、硫酸鋇的重點而找出了 鋅離子抗菌缺點的解答。

最後網站日本石塚無機抗菌劑使用於纖維材料抗菌、抗病毒則補充:磷酸鹽玻璃. 粉體形貌. 白色粉末. 抗菌成份. 銀離子、鋅離子. 粒徑大小. 0.8~2.5 μm. (各類纖維、抗病毒材料專用). 1.6~5 μm. (塗料、單絲專用).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鋅離子抗菌缺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田口法最佳化水熱法合成特性化抗菌膨潤石

為了解決鋅離子抗菌缺點的問題,作者何修旻 這樣論述:

膨潤石具有良好的離子交換性、吸水膨脹性、分散懸浮性以及熱穩定性等,被廣泛運用在各種工業領域。膨潤石為一種具有特殊結構的層狀矽酸鹽礦物,上下兩層為矽氧四面體,與中間一層鋁氧八面體所構成,由於特殊的層狀結構,前人常研究將抗菌金屬以離子交換法加入進膨潤石晶體的層與層之間,製作成抗菌材料。但抗菌金屬離子只吸附於晶體層間與表面,抗菌金屬離子容易造成過多的釋放,造成抗菌效果的不穩定性與抗菌效果週期變短,但目前抗菌膨潤石研究中,較少有以水熱法方式將抗菌金屬離子直接合成進膨潤石結構中,形成抗菌膨潤石。本研究課題以水熱法直接合成抗菌膨潤石,並有效提升其相純度、產率、離子交換容量與抗菌效果為重要目標。 本

研究依據結構化學式(Na(1-s),Ks)0.4+z[(Al(1-t-k),Fet) (1-x) (Cuv,Znw,Sn0.5k,Mg(1-v-w-k))3x-0.2□](Si4-z,Alz)O10(OH,F)2搭配田口實驗設計規劃,同時探討八個主要因子,包含: 四面體中鋁取代矽的量、八面體中二價離子置換三價離子的量、層間中鉀離子的比例、八面體中三價鐵離子的比例、八面體中二價銅離子比例、八面體中二價鋅離子的比例、八面體中四價錫離子的比例、甘胺酸所添加的比例,另外以銅源、鋅源、鎂源作為次要因子。 研究結果顯示,使用田口方法優化後,最佳化抗菌膨潤石樣品平均產率和相純度為77.86%與91.2

0%,陽離子交換容量與抗菌效果提升至77.05(meq/100mg)與98.89%。最佳化抗菌膨潤石樣品抗菌離子的溶出效果、XPS分析、USP抗菌效力分析測試顯示,比起離子交換法製作的抗菌膨潤石,本研究水熱法合成的抗菌膨潤石將二價抗菌離子,成功合成進膨潤石八面體結構中,具有優秀與穩定的抗菌離子釋放能力,抗菌膨潤石具有更穩定更安全的抗菌能力,並對金黄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白色念珠菌與黑曲黴菌具有良好的抗菌與抑菌效果。

矽酸三鈣之製備及其應用於臨床之潛力探討

為了解決鋅離子抗菌缺點的問題,作者陳奕倫 這樣論述:

治療牙髓病可能需要進行根管治療、根尖充填、根尖逆充填、活髓處置和根尖成形術等手術,在手術過後則需要填入牙髓填充材料以彌補失去的牙髓,在現今醫師們大多會選擇使用BiodentineTM (Active Biosilicate TechnologyTM; Septodont),儘管這些產品已被證明是有效的,但是牙髓填充材料的單價都相當昂貴,只能仰賴國外進口,因為目前台灣並沒有自身研發的產品,所以或許可以嘗試開發牙髓填充材料,而本研究將進行矽酸三鈣(Tricalcium silicate, 3CaO·SiO2, 縮寫C3S)的合成,因為其和Biodentine的主要成分相同,如果成功便可使

台灣擁有自己的產品,同時也可推動生物陶瓷的發展,因此本研究將著重於C3S的合成,並且在逐步改善其性質同時和Biodentine進行比較。 本研究將使用溶膠-凝膠法(Sol-gel method)來合成C3S,隨後對其合成參數進行優化,並且使用X光繞射分析儀、萬能材料試驗機、吉爾摩針入儀、掃描式電子顯微鏡、根尖X光照射系統、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儀和表面積和孔隙分佈分析儀來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膠化時間為16 h、鍛燒時間為2 h、四水硝酸鈣(Calcium nitrate tetrahydrate, Ca(NO3)2·4H2O)添加量為6.9 g和硝酸(Nitric acid, HNO3)添

加量為0.250 mL為較好的優化結果,因為此結果得到最多C3S含量和最少矽酸二鈣(Dicalcium silicate, 2CaO·SiO2, 縮寫C2S)含量的粉末,並且也進行了重複試驗來證明製程的穩定性。將優化的C3S進行球磨後,雖然縮小粒徑對抗壓強度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硬化時間得到了相當程度的改善,同時也表現出了和Biodentine相似的操作手感。 將C3S分析完畢後,再來是透過混和顯影劑來提升其在X光下的顯影性。經過X光影像的比較,在C3S混和15 wt.%五氧化二鉭(Tantalum pentoxide, Ta2O5)、15 wt.%二氧化鋯(Zirconia, ZrO2)

和30 wt.%硫酸鋇(Barium sulfate, BaSO4)時,阻斷X光穿透的效果和Biodentine相似。在分析抗壓強度後,發現不管在水合7天還是28天,C3S混和15-25 wt.% ZrO2和30-40 wt.% BaSO4的抗壓強度都會隨著混和量增加而減弱。此外,硬化時間則隨著混和量增加而延長。 最後本研究分析了細胞存活率、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來確認C3S在臨床上的應用潛力。結果顯示,不管是C3S還是其混和了顯影劑均得到超過80%的細胞存活率,這說明粉末對人體細胞是沒有毒性的。當C3S浸泡模擬體液(Simulated body fluid, SBF) 7天後,其表面會生成

許多針刺狀或花狀的晶體,經過表面形貌分析、成分分析和官能基分析後,可以確認其為氫氧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 HA),由此也可以說明C3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此外,C3S和其混和顯影劑與大腸桿菌一起培養後,均表現出了抗菌性。 綜合本研究的結果,雖然C3S混和顯影劑後,抗壓強度和硬化時間無法達到臨床使用的標準,但是藉由即將開發的減水劑和加速劑或許能彌補此缺點,在加上細胞存活率、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皆呈現良好的結果,因此將來本研究非常有潛力應用於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