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合金熱處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鋁合金熱處理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袁志鍾等(主編)寫的 金屬材料學(第3版) 和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組織編寫的 新型合金材料--鋁合金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鋁合金的析出硬化處理 - 逢甲大學也說明:二十世紀初德國人Alfred Wilm 把含有4%Cu及微量Mg和Mn之鋁合金,經高溫淬火後, ... 鋁合金因所含的合金元素及產生的組成結構對熱處理的反應不同,一般可粗分成兩種類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出版社 和中國鐵道所出版 。

中國文化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數位機電碩士班 鍾清枝所指導 湯傳志的 鋁合金6061-T6鑽微孔切削劑之研究 (2021),提出鋁合金熱處理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鋁合金、6061-T6、積屑、切削劑。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模具工程系 林恆勝所指導 李柏寬的 鋁合金薄殼筒件製程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鋁合金彈殼、擠製加工、引縮加工、鋁合金熱處理的重點而找出了 鋁合金熱處理的解答。

最後網站有哪些铝合金是不能热处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知乎則補充:合金成分位于DF之间的合金,其固溶体的成分随温度而改变,即热处理时有相的变化,因而发生强化,称为可热处理强化合金。 例如:. 3104铝合金属于Al-Mn-Mg系不可热处理强化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鋁合金熱處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金屬材料學(第3版)

為了解決鋁合金熱處理的問題,作者袁志鍾等(主編) 這樣論述:

本書是材料類本科專業相關課程的教材,特別是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必修專業課程的教材。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金屬材料的發展歷程以及金屬零部件全壽命過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介紹了鋼鐵材料的合金化原理,包括合金元素對相圖的影響、合金元素在各類相變過程中的作用、合金元素對材料強化和韌化的影響、合金鋼工藝性能特點、環境協調性金屬材料設計概念等內容。圍繞材料成分-製備/ 加工-結構-性能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四面體主線,介紹了各類機械製造結構鋼、工模具鋼、特殊性能鋼、鑄鐵等常用鋼鐵材料和鋁、銅、鈦、鎂等有色金屬合金典型材料。另外,根據材料的發展,介紹了一些比較成熟的新型金屬材料,如金屬功能材料、金屬基

複合材料、金屬間化合物結構材料等。在內容上盡可能地凸現材料科學中的辯證分析思維和強韌矛盾的演化,突出材料科學與工程四面體的核心方。該教材具有綜合性、應用性和新穎性的特點。 本書既可以作為材料類專業本科教材,也可以供研究生和材料科學與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鋁合金6061-T6鑽微孔切削劑之研究

為了解決鋁合金熱處理的問題,作者湯傳志 這樣論述:

本文以鋁合金6061-T6鑽微孔切削劑的探討為研究目標;在這個面臨5G到來的世代,通訊元件設備變得越來越重要,所以要如何降低發展5G及5G應用的成本是未來重要的目標。本研究嘗試加入石墨的成分來改善切削性能。以固定進給力切削探討是否會影響切削的時間及鑽頭的積屑狀況。最終希望達到減少鑽削時間與積屑(BUE)之形成狀況。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及步驟是特別針對通訊元件的加工條件來進行,此通訊元件因為需要鑽出許多微孔,該如何降低鑽削時間,達到降低鑽削時間的效果,所以從切削劑的成分來探討,實驗以添加含有石墨成分的切削劑來進行研究探討,記錄其鑽削時間並製作長條圖,探討其效果是否如預期一般,能夠降低鑽削時

間及減少積屑產生。 首先製作自製自動化鑽床來做為探討切削劑的設備;藉由實驗進行多次且重複鋁合金6061-T6鑽微孔,並且尋找出切削劑與鑽孔時間的差異,並設定固定的進給力進行實驗,是鋁合金6061-T6有無去除表面氧化層在鑽微孔時的時間差異及切削劑對於鑽孔時間的影響。 最後由實驗結果可得結論:1.將石墨添加至切削劑內,顯示能夠減少13%的鑽削時間,2.石墨相較於墨汁有17%的穩定性,對於增加切削性是相對穩定,擁有較好的切削性能。3.在鑽削鋁合金6061-T6時,有去除表面氧化層所鑽削的時間比無去除表面氧化層所鑽削的時間減少22%的鑽削時間。

新型合金材料--鋁合金

為了解決鋁合金熱處理的問題,作者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組織編寫 這樣論述:

“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新材料”叢書是中國材料研究會組織編寫的,被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准為“十二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專案,並獲2016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叢書共16分冊,涵蓋了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高性能纖維複合材料等16種重點發展材料。本分冊為《新型合金材料——鋁合金》。本書較為系統地總結了有關高強鋁合金發展現狀與研究進展、成分—工藝—組織—性能關聯機理與方法、製備加工技術、典型鋁合號等方面的知識。 其中,~4章主要論述了高強鋁合金的發展現狀與研究進展、技術原理與方法;5~8章根據高強鋁合號論述幾種鋁合金厚板的製備加工技術;9章作為鋁合金材料/結構一體化發展的具體實例,介紹了

蠕變時效成形在高強鋁合金材料與構件成形方面的研究進展。全書針對關鍵基礎科學和技術難題引用了大量的文獻資料,突出了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本書內容系統、先進,可供新材料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新材料產業界、相關部門、新材料仲介諮詢機構等領域的人員參考,尤其適合從事鋁合金研發和工程化應用的科技人員參考,也可作為高校材料專業教材或參考書。 1章 高強鋁合金的發展1 1.1代高靜強度鋁合金2 1.2二、三、四代鋁合金3 1.2.1二代高強、耐蝕鋁合金3 1.2.2三代高強、高韌、耐熱、低密度鋁合金3 1.2.3四代高強、高韌、耐蝕、耐損傷鋁合金4 1.3五代高綜合性能鋁合金4 1.

3.1概述4 1.3.2鋁-鋅系鋁合金6 1.3.3鋁-銅系鋁合金7 1.3.4鋁-鋰系鋁合金8 1.4我國高強鋁合金材料的發展8 參考文獻9 2章 高強鋁合金的時效析出微結構15 2.1時效析出的熱力學原理15 2.1.1析出相形核16 2.1.2析出相長大17 2.2鋁-銅系合金的時效微結構19 2.3鋁-鋅系合金的時效微結構25 2.4高強鋁合金時效微結構的調控方法與原理27 2.4.1基本方法與原理27 2.4.2回歸再時效30 2.4.3斷續時效31 2.4.4微合金化34 參考文獻38 3章 高強鋁合金組織與性能的關係46 3.1高強鋁合金的組織及其作用機理46 3.1.1基體

沉澱相47 3.1.2晶界析出相及無沉澱析出帶47 3.1.3彌散粒子的作用48 3.1.4粗大金屬間化合物的作用49 3.1.5晶粒組織和織構50 3.2強度及其組織相關性51 3.2.1強化機理51 3.2.2強度與組織相關性的定量表徵54 3.3斷裂韌性及其組織相關性55 3.3.1高強鋁合金的基本斷裂方式56 3.3.2斷裂韌性與組織相關性的定量表徵57 3.4疲勞性能及其組織相關性59 3.4.1疲勞裂紋萌生61 3.4.2疲勞裂紋擴展63 3.5蠕變性能及其組織相關性65 3.5.1蠕變階段特徵65 3.5.2蠕變二階段特徵66 3.6腐蝕性能及其組織相關性67 3.6.1電化學腐

蝕67 3.6.2點蝕69 3.6.3晶間腐蝕71 3.6.4應力腐蝕73 3.6.5剝落腐蝕78 參考文獻81 4章 高強鋁合金材料製備加工技術基礎93 4.1高強鋁合金材料的淬火敏感性與殘餘應力94 4.1.1高強鋁合金淬火敏感性的評價方法95 4.1.2高強鋁合金淬火敏感性的影響因素99 4.1.3殘餘應力及其測算方法107 4.2高合金化大鑄錠的熔煉與鑄造114 4.2.1熔體線上淨化114 4.2.2多場調控鑄錠116 4.3鑄錠均勻化118 4.3.1均勻化對高強鋁合金組織和性能的影響119 4.3.2多級均勻化的作用機理119 4.4板材的軋輥錯位軋製120 4.4.1軋輥錯位

非同步軋製121 4.4.2非對稱軋製板材的巨集/微觀特徵122 4.5高強鋁合金材料的固溶處理125 4.5.1固溶對高強鋁合金微觀組織和織構的影響125 4.5.2逐級升溫固溶對性能的影響130 4.6高強鋁合金厚截面材料的淬火131 4.6.1輥底爐淬火132 4.6.2淬火工藝數值模擬的原理和方法133 4.6.3鋁合金厚板的淬火殘餘應力138 4.7鋁合金厚板的預拉伸141 4.7.1板材預拉伸的變形特點141 4.7.2預拉伸消減內應力143 4.7.3預拉伸對高強鋁合金材料組織與性能的影響144 4.8高強鋁合金厚截面材料的時效146 4.8.1內態變數理論147 4.8.2等動

力學假設148 4.8.3LSW理論及其等動力學處理149 4.9材料/構件的成形/成性一體化製備加工150 4.10高強鋁合金的熱處理狀態代號151 4.10.1T類細分狀態代號151 4.10.2消除應力狀態標記法152 4.10.3常見鋁合金熱處理狀態代號舉例153 參考文獻156 5章 7050鋁合金厚板的非均勻性及調控168 5.17050鋁合金厚板組織性能的非均勻性168 5.1.1多相組織168 5.1.2強度與韌性172 5.1.3厚向非均勻性173 5.1.4各向異性174 5.2鑄錠多級均勻化177 5.2.1均勻化過程合金組織結構的演變規律178 5.2.2均勻化對Al

3Zr粒子析出的影響179 5.2.3均勻化對性能的影響180 5.3熱軋工藝181 5.3.1熱軋溫度對固溶後再結晶分數的影響182 5.3.2熱軋變形量對組織和性能的影響183 5.3.3軋製速率對組織和淬火敏感性的影響185 5.4逐級固溶190 5.4.1固溶工藝對多相組織的影響191 5.4.2固溶工藝對強度與韌性的影響196 參考文獻198 6章 7055鋁合金厚板的非均勻性及調控200 6.17055鋁合金厚板回歸再時效組織性能的非均勻性200 6.1.1析出微結構分佈特性201 6.1.2力學性能與電導率202 6.1.3組織性能非均勻性形成的機理203 6.2微量元素Zr對

組織和性能的影響205 6.2.1微觀組織205 6.2.2拉伸力學性能207 6.2.3拉伸斷裂行為208 6.2.4晶間腐蝕性能211 6.3晶界析出相的回歸動力學行為213 6.3.1晶界相非等溫回歸模型的建立214 6.3.2晶界相的預測結果及其準確性217 6.3.3以晶界相表徵回歸程度的簡單性和合理性討論219 6.3.4非等溫回歸模型的意義221 6.4“積分時效”對綜合性能及其非均勻性的調控222 6.4.1研究材料及方法222 6.4.2升溫溫度場的回歸效應與非等溫回歸時間的關係223 6.4.3降溫溫度場的回歸效應與非等溫回歸時間的關係225 6.4.4升溫、降溫溫度場的優

化匹配226 6.4.5“積分時效”對組織和性能及其高向均勻性的影響227 參考文獻230 7章 7085鋁合金厚板的非均勻性及調控232 7.1合金成分對7085鋁合金淬火敏感性影響232 7.1.1力學性能淬火敏感性233 7.1.2剝落腐蝕淬火敏感性240 7.2熱處理對厚板組織與性能均勻性的影響244 7.2.1厚板試樣的組織與力學性能245 7.2.2厚板試樣的剝落腐蝕性能259 參考文獻267 8章 2A19鋁合金材料組織與性能的調控269 8.12A19鋁合金的高溫預析出固溶處理270 8.1.1高溫預析出固溶處理原理與方法270 8.1.2T6態合金組織與性能274 8.1

.3T8態合金組織與性能276 8.2淬火冷卻速率279 8.2.1微觀組織279 8.2.2力學性能、硬度及電導率284 8.2.3腐蝕性能284 8.3預變形289 8.3.1微觀組織289 8.3.2時效硬化行為296 8.3.3拉伸力學性能301 8.4斷續時效303 8.4.1斷續時效工藝對組織與力學性能的影響303 8.4.2合金中原子團簇的特性307 8.4.3斷續時效過程中原子團簇的形成與作用機理316 參考文獻319 9章 高強鋁合金材料的蠕變時效成形323 9.1高強鋁合金蠕變時效的基本規律323 9.1.1鋁合金單級蠕變時效巨集/微觀特徵324 9.1.2鋁合金雙級蠕變

時效巨集/微觀特徵326 9.2鋁合金蠕變時效的應力位向效應329 9.2.1應力位元向效應的特徵329 9.2.2坯料預處理對應力位向效應的影響330 9.3鋁合金蠕變時效形/性演化本構關係332 9.3.1單級蠕變時效本構模型332 9.3.2雙級蠕變時效本構模型336 9.3.3模型的驗證與應用339 9.4高強鋁合金壁板的蠕變時效成形實例344 9.4.1構件形/性要求344 9.4.2模擬件CAF試驗345 9.4.3構件CAF模擬347 9.4.4構件的CAF工藝實例352 參考文獻354

鋁合金薄殼筒件製程之研究

為了解決鋁合金熱處理的問題,作者李柏寬 這樣論述:

本研究係針對以鋁合金7475來取代黃銅或碳鋼彈殼製程進行研究標的,先蒐整各式傳統彈殼材質訊息及相關加工方式等文獻,建立本研究步驟。藉由冷間擠製引伸成形相關技術進行探討與研究,在各道加工工序後產生之加工應力,為避免加工應力影響下道工序進行,造成胚料成形過程發生斷裂或壁厚不均,故利用退火處理使胚料恢復原有之加工塑性,以利下道工序順利成形。利用鋁合金具備質量輕、強度高、散熱性佳、易成形及加工等特性,另以Autodesk Inventor電腦輔助設計應用程式針對成品進行參數模擬及設計圖繪製,DEFORM 2D進行模擬胚料在工序進行間產生之最大成型噸數,選擇合適之機台進行加工,後續進行實驗之擠製、引縮

、退火、熱處理等加工方式,在胚料裁切及造型車削以普通車床進行加工;根據模擬結果,各道工序所產生之最大成型噸數,選擇肘節式鍛造沖床、閉式單曲軸沖床或冷間鍛造沖床進行加工;在各加工工序後造成之加工應力,藉由高溫爐熱處理後將其消除,使胚料回復原有之加工塑性及使用高週波加熱機加熱局部範圍來進行縮口之加工。最後與各式已成熟之產品進行比較,並將其應用於本國制式之武器系統上進行測試,本次實驗之鋁合金彈殼符合實驗要求,顯示整體製程為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