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管轄範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金管會管轄範圍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高宇,荷米斯寫的 保險、票據爭點地圖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交通電子票證系統共通技術規範研究與票證一卡通推動計畫(4/4)也說明:須專業經營電子票證業務➢本法公布前已經金管會核准發行電子票證之金融機構,其原即屬金管會監理範圍,故特別規定其不受專業經營之限制。➢對於非在本條例公布施行前業經 ...

國立臺灣大學 事業經營法務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邵慶平所指導 許維敏的 首次代幣發行(ICOs)監管及美國執法之趨勢 (2017),提出金管會管轄範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首次代幣發行、代幣、區塊鏈、加密貨幣、虛擬貨幣、證券、虛擬商品、加密資產。

最後網站託付寶爭議|街口集團回嗆金管會「濫用職權、假造罪名」則補充:街口集團與金管會就託付寶上路爭議愈演愈烈,繼金管會昨日深夜發出新聞稿 ... 證期局回覆若託付寶改用借貸架構提供服務,則不在證期局管轄範圍內。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金管會管轄範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保險、票據爭點地圖

為了解決金管會管轄範圍的問題,作者高宇,荷米斯 這樣論述:

  保險   本書一次性地為讀者彙整司律一試、二試可能出現的重要爭點,並且提供爭點地圖表,提高讀者審題的敏感度,降低遺漏重要考點的機率。本書很適合有一定程度之讀者作為快速複習之工具,也可以給基礎還不穩的讀者作為考前速成的工具,幫助讀者短時間內提高取分的能力。   票據   國考考試科目眾多,時間永遠不夠用,為求效率最大化,本書於各章節之初,先就體系架構為概要說明,嗣就各章節相關爭點整理各家學說、實務見解間之爭議,考前可直接看爭點部分,以快速複習、掌握票據法之爭點。  

金管會管轄範圍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2011年我國文創產業共53641家廠商,其中最多數為廣告業13295家,營業額共1461億元;先前服貿爭議中,文化部表示廣告業為經濟部管轄,但在文創統計時,文化部又表示根據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第三條第八款的是廣告業。鄭麗君表示,文化部涵蓋範圍當然也包括文化創意產業概念的特殊性,文化是一個串穿所有產業的概念,文化部選定正確的「文化核心」投入更是非常關鍵,否則會成為預算的重複投入,造成強者恆強弱者恆弱之浪費與分配不均。
根據經濟日報2014年1月7日,毛治國表示:「文創產業不乏弱勢,在投入文創時,可能還要帶一點社會責任的認知,從犧牲的角度,提供這群弱勢協助和支持。」其中有三個問題,首先,文化產業並非誰強誰弱,而是政府資源偏重之不同;其次,民營金融業運作仍應顧及股東與國家的金融穩定,政府選擇以道德勸說要金融業放款給特定產業是很不負責任的;最後是政策目的不清,金融挺文創、文創市場化後,重點是在文化還是產業?
另外,文化部表示「金融挺文創」,但最後只有電視、電影、流行音樂三類納入金融投入的「文創鑑價機制」,且鑑價採取「收益基礎法」,鄭麗君說,若無法破除目前存在的類型化與新興產業或前衛作品的諸多限制,政府應該扮演更好的角色;文化創意產業究竟是文化還是產業,產業方面與市場和財經部會相交,文化部角色該是文化的環節。
最後,臂距原則指政府機關對經費補助應保持一臂之距,就藝術文化便是避免政府透過補助款干涉藝文創作內容。鄭麗君指出,我國文化預算分配是否遵守,且我國文化事務缺乏民間由下而上的政策對話機制,文化部應用多樣化、細緻化的政策工具取代目前的文創推動方式。最後鄭麗君認為,國家品牌的建立才是文創產值化對外拓展的關鍵,必須請文化部思考如何靈活運用相關資源。

首次代幣發行(ICOs)監管及美國執法之趨勢

為了解決金管會管轄範圍的問題,作者許維敏 這樣論述:

由於區塊鏈所提供之募資管道,成本較低且較具效率,ICO市場自2017年以來有爆發性成長,截至2018年6月全球募資金額已達190億美元,遠超過2017年的38.8 億美元,顯見ICO 募資已蔚為風潮,成為資本市場不容忽視之籌資與投資管道。2017年7月美國SEC發表了首份ICO項目調查報告,將DAO代幣界定為證券類別之投資契約 。2018年6月初美國SEC主席 Jay Clayton重申SEC的立場,比特幣不是證券,但大多數ICO代幣是證券,應該受到監管。然早於 2015年CFTC則主張虛擬貨幣係商品,涉及虛擬貨幣之詐騙案亦受其管轄。2018年3月6日美國紐約地方法院裁定CFTC對虛擬貨幣詐

欺案具管轄權,並認為SEC、IRS、FinCen、DOJ、州層級金融主管機關、…….等,於其主管法律範圍下具有管轄權,並提及虛擬貨幣法律監管重疊之問題,在美國國會澄清此事之前,法院認為CFTC與其他州和聯邦行政機關,以及民事和刑事法院,同時有權處理虛擬貨幣相關議題,並指出虛擬貨幣雖得作為支付工具,但未被認可為法定貨幣。自2017年以來,美國出現了大量與虛擬貨幣相關的監管指導,執法行動和集體訴訟案件。本文對美國政府機關有關ICO從不妨礙科技發展到全面執法之監管政策,作利、弊分析。此外,除2017年美國監管機關之執法行動 (未經註冊、詐欺) ,民事訴訟是近期值得注意的發展趨勢,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民事

訴訟主要是證券集體訴訟,涉及價格操縱、內線股價下跌等爭議,然而,數位貨幣的獨特特性(如智慧合約)引發了不同的問題,則尚待解決。本文試圖經由美國近期ICO及虛擬貨幣之執法及訴訟案件,了解ICO及虛擬貨幣之特性、法規框架、監管趨勢以及法律爭議,此外,並從政府機關監管介入程度,比較世界主要國家對ICO及虛擬貨幣之監管方式,分析其優、缺點,希冀對我國未來ICO及虛擬貨幣之立法政策及監管重點,提出可行之建議,並有助於ICO相關事業之生態發展。然而在區塊鏈及ICO社群所倡導「去中心化」之理念下,尚存內部治理……等議題,如何再顯「新中心」或「多中心」之價植,則有待日後持續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