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傷病項目 2022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中國醫藥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碩士班 梁文敏所指導 吳佩蓉的 腦性麻痺患者髖部骨折影響因素探討 (2021),提出重大傷病項目 2022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腦性麻痺、物理治療、髖部骨折、共病症。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醫藥大學 醫務管理學系碩士班 蔡文正所指導 葉思筠的 探討慢性精神疾病對於早期慢性腎臟病患者照護成果之影響 (2021),提出因為有 早期慢性腎臟病、腎衰竭、慢性精神疾病、持續就醫、照護成果的重點而找出了 重大傷病項目 2022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重大傷病項目 2022,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腦性麻痺患者髖部骨折影響因素探討

為了解決重大傷病項目 2022的問題,作者吳佩蓉 這樣論述:

背景與目的:腦性麻痺(cerebral palsy, CP)是常見的小兒肢體殘疾,是因為發育中的大腦受損所導致。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腦性麻痺患者存活年齡也有所提升,過去研究上,較少針對腦性麻痺患者進行探討,因此本研究採用2001 - 2015年健保資料庫,探討腦性麻痺患者髖部骨折發生之影響因素。方法:本研究使用全民健保資料庫,以一年內門診3次以上及住院1次篩選出腦性麻痺患者,首先找出首次髖部骨折患者,以1:4巢氏病例對照方式,篩選出同性別及年齡之對照組,以卡方檢定及邏輯斯迴歸模型進行單變項與多變項分析,探討髖部骨折的影響因素。結果:研究對象包括862名有髖部骨折及3,448名無髖部骨折的腦性

麻痺患者,其平均年齡為62.61歲,主要族群為≧60歲患者,占74.48%,有接受物理治療者占10.65%,共病程度,以共病症指標(Charlson’s comorbidiy index, CCI)≧3居多,占77.80%,且不論有無接受物理治療,CCI≧3皆顯著高於CCI

探討慢性精神疾病對於早期慢性腎臟病患者照護成果之影響

為了解決重大傷病項目 2022的問題,作者葉思筠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為2020年耗用健保醫療費用支出最多的疾病;其中,末期腎臟病患者整體醫療點數占健保支出9.3%。CKD患者經常合併罹患慢性精神疾病,多篇研究顯示,慢性精神疾病會對於CKD患者的臨床結果具有不良影響;而一些研究則顯示慢性精神疾病與CKD進展無關。中央健保署提供之初期慢性腎臟病醫療給付改善計畫(Early-CKD P4P)並未考量 CKD 病人合併慢性精神疾病的照護。因此,本研究欲探討有無慢性精神疾病之早期慢性腎臟病患者的持續就醫情形;並比較有無慢性精神疾病之早期慢性腎臟病患者惡化為腎衰竭的風險。方法:本研究資料取自全

民健康保險保險人資訊整合應用服務中心,研究設計採回溯性配對世代研究,以2014年至2015年底新加入Early-CKD P4P計畫之慢性腎臟病患為研究對象,年齡為20歲(含)以上,並追蹤至 2017年底。以慢性腎臟病患者分為重度精神疾病組、輕度精神疾病組、無精神疾病組三組,並將三組研究對象進行1:4:4之傾向分數配對。以描述性統計分析配對前後各研究變項分布情形;以條件式羅吉斯迴歸分析慢性精神疾病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持續就醫情形之影響;並以COX 比例風險模式分析慢性精神疾病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惡化為腎衰竭風險之影響。結果:本研究共納入269,328位新加入Early-CKD P4P計畫之慢性腎臟病

患者。在持續就醫方面,患有輕度精神疾病及重度精神疾病的慢性腎臟病患者,有持續就醫之機率分別是無精神疾病患者的0.97倍(95%CI:0.95- 0.99)及0.96倍(95%CI:0.92-0.99)。在惡化為腎衰竭方面,輕度精神疾病與重度精神疾病之患者惡化為腎衰竭的風險,分別是無精神疾病患者的1.23倍(95%CI:1.13-1.35)與1.35倍(95%CI:1.18-1.55);並且在重度精神疾病組之中,患有情感性疾患、思覺失調症、失智症之慢性腎臟病患者,惡化為腎衰竭的風險分別是無精神疾病患者的1.34倍(95%CI:1.11-1.61)、1.39倍(95%CI:1.12-1.72)及1

.43倍(95%CI:1.03-1.99)。結論:在Early-CKD P4P計畫下,罹患慢性精神疾病越嚴重,患者的持續就醫情形越差。此外,患有越嚴重的慢性精神疾病之患者,惡化為腎衰竭的風險越高;而在重度精神疾病組中,患有失智症的慢性腎臟病患者惡化為腎衰竭的風險最高,其次依序為思覺失調症及情感性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