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構現況及醫院醫療服務量統計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醫療機構現況及醫院醫療服務量統計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川北稔寫的 80/50兩代相纏的家庭困境 和郭外天的 延緩失能安全照護全書【暢銷修訂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前往醫療機構現況及醫院醫療服務量統計- 統計處 - 萌寵公園也說明:您即將離開本站,並前往醫療機構現況及醫院醫療服務量統計- 統計處 · 確認離開返回上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有幫助 沒幫助. 延伸文章資訊. 1. 醫院平均每日醫療服務量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流 和原水所出版 。

輔英科技大學 健康事業管理系碩士班 蘇斌光 教授所指導 徐淑芳的 探討台灣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後全日平均護病比例改變與對醫院經營績效之影響 (2021),提出醫療機構現況及醫院醫療服務量統計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護病比、新冠肺炎、經營績效。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 黃源協所指導 林淑鈴的 社會資本與心理健康關聯性之研究 -以埔里基督教醫院員工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醫療從業者、社會資本、心理健康的重點而找出了 醫療機構現況及醫院醫療服務量統計的解答。

最後網站我國公立醫療機構經營權責之研究 - 第 51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二、醫療服務績效指標綜合分析有關醫療服務績效指標中各公、私立醫療機構的基本 ... 署著「 83 年醫療機構現況及服務量統計報表」及「 86 年度教學醫院評鑑結果」(詳見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醫療機構現況及醫院醫療服務量統計,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80/50兩代相纏的家庭困境

為了解決醫療機構現況及醫院醫療服務量統計的問題,作者川北稔 這樣論述:

這是臺灣的未來嗎? 七、八十歲高齡父母,扶養四、五十歲中年子女, 全家陷入孤立無緣的絕境……   當人生遭遇挫折,脫離常軌, 我們總還以為「家」可以靠,誰知道早就不能靠了?     ★深度探討日本重大社會議題──「8050問題」之專書!   ★精神科醫師、作家【蔡伯鑫】專業審定!     人口高齡化與未婚化、就業環境嚴苛、社會安全網不甚完備、「成年兒童」日益劇增、親子關係沒有終點……多重因素造成「7040問題」「8050問題」浮上檯面──七、八十歲的年邁父母與四、五十歲無業或繭居的子女同住,導致家境貧困,與外界失去連結。     2019年,日本發生一起震撼社會的弒親悲劇──七十多歲的前外

交高官忍痛殺死四十多歲的繭居兒子。正當輿論圍繞在繭居族、啃老族等各種標籤,對當事人議論紛紛時,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一個家庭會陷入如此孤立無援,甚至走上絕路的地步呢?     現代家庭的深層困境──從「依賴共生」到「孤立無援」,最後「分崩離析」   【困境1】過度高漲的家庭期待   當需要他人伸出援手,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多半是家人;當雙薪夫妻需要他人照顧子女,也是先拜託自己或配偶的父母;當一個人鑄成大錯,大眾總是一味指責原生家庭。   ──「是家人就該幫忙!」「爸媽是怎麼教的?」這樣的單一價值觀成為每個家庭沉重的枷鎖。     【困境2】子女遭遇人生挫折,陷入「繭居」狀態   受到霸凌、遭逢事故

、失去工作、經濟困頓、離婚喪偶……一旦在社會上碰了壁、脫離既定的人生軌道,只剩下「家」能接住這群人,於是家庭被迫承擔全責。   ──「家」成為唯一的安全網,但究竟能撐到什麼時候呢?     【困境3】兩個世代的雙重孤立   社會普遍對「健康」的青壯年容忍低、支援少,無業或繭居的子女認為:「我做錯事了……」父母則感到「可恥」,同時自責,於是關起門來自行解決「家醜」。   ──事實上,現代的家庭並不具備讓孩子心靈「復原」與重返社會的功能,使得子女問題更加隱蔽且長期化。     【困境4】從「7040問題」到「8050問題」,再到「9060問題」   隨著時間流逝,家庭資源耗盡、父母衰老死亡,脫軌的

孩子依然回不了正軌,更失去了最後一道安全網。這個重擔將消磨整個家庭,直到分崩離析為止。   ──親子關係沒有終點,最後全家「一同倒下」!     用「復原」的概念,拯救瀕臨崩潰邊緣的「極限家庭」   ■ 孩子獨立與否,並不完全是父母的責任。   ■ 遭遇人生挫敗的子女,需要的不是重新教育,而是被視為一個「成年人」。   ■ 「自立」,並非完全不倚賴他人,而是分散依賴對象。   ■ 高齡父母積極使用長照、家事服務;繭居子女認識義工、與同好交流興趣……有助於進一步向外公開家庭內部的困境。   ■ 家人相互扶持的同時,也邁向各自的道路、過上各自的生活。   ──當每個家庭成員滿足各自現階段的需求,不

再執著於身為「父母」或「孩子」的角色,就是走上「復原」之路。   本書特色     [1]全臺第一本深度探討日本重大社會議題──「8050問題」之專書!從社會學視角與第一線支援人員互相對話,剖析現代家庭的深層困境。     [2]今日日本,明日臺灣!對於專業人員與政策制定者,本書直搗問題核心,並提出具體解法與嶄新視角。對於一般讀者,身處在高齡化與單身化的現代社會,「8050問題」將是必然且益發嚴重的社會問題,隱性貧困、孤立無援、兩代相殘,可能發生在你我的身上!   各界推薦     ★王浩威|作家   ★沈政男|精神科醫師   ★陳景寧|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   ★楊斯棓醫師|年度

暢銷書《人生路引》作者   ──重磅讚譽!(依姓名筆畫順序)     「臺灣社會目前對於繭居族尚未特別重視,但隨著人口老化與無業在家的年輕人愈來愈多,勢必步上日本後塵。本書廣泛蒐集日本實際案例,詳細剖析形成原因,也提出處理對策,相當值得臺灣社會參考。」 ──沈政男|精神科醫師     「本書不斷提醒兩代之間都要有所警惕,致力往獨立的目標發展。無法獨立,可能是父母過度付出,也可能是子女需索無度所造成。對專業人員或政策制定者而言,本書更像是一記當頭棒喝──錯誤的政策,導致繭居問題變得更嚴重。」 ──陳景寧|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

探討台灣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後全日平均護病比例改變與對醫院經營績效之影響

為了解決醫療機構現況及醫院醫療服務量統計的問題,作者徐淑芳 這樣論述:

探討台灣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後全日平均護病比例改變與對醫院經營績效之影響中文摘要目的: COVID-19衝擊了護理人力與醫院經營績效,而未來這種情況仍會持續下去。長期人手不足已造成護理的工作耗能增加,而新冠肺炎讓整個護理體系人力在編派上與業界生態造成深遠的影響,也讓日後醫院的經營變數橫生。方法: 本研究為回溯性研究,以次級性資料進行縱向性研究分析。擷取健保署公告之台灣醫院107年01月至110年12月的每月護病比例統計資訊,與醫院醫療服務的住院診療給付金額,合計4年共48個月資料,排除資料不齊共下載302家醫院資訊。以盒鬚圖法分別建構全日平均護病比例的指標閾值、以多元線性階層迴歸分析法依序投入機

構屬性、急救責任分級醫院、防疫措施等三階層因子,觀察各階層因子對醫院護病比的影響與相互關聯性、最後並以徑路分析探討醫院屬性、政府防疫介入措施、護病比例、住院診療收入等因子間的影響大小與關聯程度。結果: (一)研究發現在建置完成全國與各層級醫院之護病比例合理的閾值中;北區護病比例低於中區、南區、高屏、東區等四個區域,政府防疫措施讓重症急救責任醫院所負擔的醫療角色及複雜度增加,也因此造成有明顯的護病比例降低;(二)經營績效中發現護病比例與醫院住診收入成反比,護病比例越低,醫院住診收入越高。結論:台灣一個國家二個醫療世界,日後醫院的經營成功與否,取決於經營管理者是否能快速因應百年來的巨變。本研究提供

處於不同情勢的醫療機構之合理護理人力管理之參考。關鍵字: 護病比、新冠肺炎、經營績效

延緩失能安全照護全書【暢銷修訂版】

為了解決醫療機構現況及醫院醫療服務量統計的問題,作者郭外天 這樣論述:

迎接高齡老化社會,打造健康友善照護 ★★台灣各大長照機構、醫療院所全面積極推動「安全照護」零抬舉照顧政策(No-Lift Policy) ★★國內第一本兼顧被照顧者與照護者的「長期照護」指南 2021年最新收錄安全照護資訊 ˙預防及延緩失能最佳照護策略「自立支援照顧」 ˙機構評鑑加分最佳策略「No-Lift Policy」安全轉移位施行步驟 ˙長照2.0,政府4項新制補助「長照4包錢」您家如何聰明用? ˙ 老後安居,認識「通用設計」與「無障礙空間」 本書收錄300張安全照護技巧圖解&提供11支居家照護影音教學示範,配合書本文字、搭配手機立刻直接觀看。 台灣在1993年進入高齡

化國家,預估在2018進入高齡社會、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老人超過20%)、2060年老人高達39%,也就是每2.5人就有一個是老人。 在台灣,家庭照顧者以女性居多,約占七成。又,年齡介於51~60 歲的高齡家庭照顧者人數與比例最高佔32.9%。平均照顧時間9.9年,每天平均照顧長達13.6小時。在家庭照顧者的6大壓力與負擔中(身體,心理,工作,社交,經濟,家庭關係)以身體病痛和照顧傷害最為困擾。 根據統計:居家照顧者因徒手搬運被照顧者而讓身體感到不適佔了87%,曾經因此而受傷佔了82%,之後需復健治療佔了23% (其中又以腰部受傷情況最為頻繁)再則,家庭在面臨照顧問題有不同的發展歷程與需

求,例如家人倒下的初期「新手照顧者」最大問題是尋找長照資源、照顧知識與技巧不足。 其次,很多照護機構不管是出於用人成本的考慮,還是專業培訓管道受限的問題,亦或是專業背景人員稀缺等因素所致,在運營當中都出現了很多風險管理方面的問題,例如:忽視安全意識,出現徒手搬移重物的風險疏失等;尤其在搬移照護的過程中,導致老人與照護工作者直接或是間接身體受到傷害等管理風險,深究其原因之後,我們可以發現問題還是出現在對「安全照護」的理解不足。 這本是「中華安全行動照護協會」創會理事長規劃的書籍,全書強調安全照護重要性和具體做法,是兼顧理論和實際的長期照顧指南。被照顧者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顧品質,照顧者可以省時省力和

降低受傷風險。本書圖文並茂,讓你快速了解長照和輔具實際運用面,推薦給提早替未來做準備的壯年、有長期照護需求的家庭和醫療、護理、復健、社工、保險相關從業人員。 零抬舉策略NO-LIFT POLICY意指「不徒手搬運病患規範」,是一套符合人體工學的安全照護政策與方法,有些先進國家甚至立法強制執行。另外從研究報告來看,即使徒手搬運照護訓練或雙人操作也無法降低照護人員受傷率。對照護人員來說徒手搬運造成的肌肉骨骼傷害是最大的職業傷害,對被照顧者而言徒手搬運造成恐懼、緊張、不適、自尊受損,甚至受到二次傷害。 轉移位零受傷七要訣: 1.想:想好規劃。評估被照顧者身體機能,選擇正確移位方式並規劃動線。 2.

幫:請被照顧者幫忙:誘使被照顧者幫忙出力,將復健結合於日常生活中。若被照顧者超過照顧者1/3體重,就需要請他人協助。 3.輔:善用輔具,同時搭配無障礙空間和通用設計規劃 4.近:讓被照顧者盡量靠近照顧者,兩人距離越近越省力 5.動:跨大雙腳間距,如馬步、弓箭步。跨步方向要與轉位移動方向配合。 6.姿:姿勢正確如腰背挺直、雙手相扣 7.體:善用體重協助推、壓等動作 本書從照護最常見的情境分析,以故事及實例介紹「安全照護」與實際的執行方針。主要目標讀者群為讓專業從業人員 (如治療師、護理師、照顧服務員等)、相關科系學生、與對照護有興趣、或有隱型需求的一般大眾,以及家有高齡、失能及身障者。不僅幫助

專業人員迅速認識此國際盛行的照護方法,即使是不用自己照顧的一般民眾或病患家屬,也可以知道哪些眉角才是「安全照護」。 【專文推薦】 陳適卿\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教授暨前院長 彭家勛\台北榮總新竹分院院長 簡文仁\亞洲物理治療聯盟理事長 陳玉枝\台灣實證護理學會名譽理事長 劉梅君\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 林依瑩\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董事 林金立\台灣自立支援照顧專業發展協會理事長 【強力推薦】 李淑貞\國立陽明大學ICF暨輔助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毛慧芬\台灣大學職能治療系助理教授 徐業良\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陳景寧\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

社會資本與心理健康關聯性之研究 -以埔里基督教醫院員工為例

為了解決醫療機構現況及醫院醫療服務量統計的問題,作者林淑鈴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醫療從業者社會資本、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以及社會資本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聯性。以問卷調查法普查埔里基督教醫院員工,發出問卷539 份,共獲得292 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54.17%。問卷包含研究者自編之社會資本及心理健康問卷;社會人口變項包含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經濟狀況以及宗教信仰。工作環境變項則包含職務類別及是否輪班。研究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分析,所得研究發現如下:一、醫療從業者有中等程度的社會資本二、醫療從業者整體心理健康狀況尚可三、社會資本與醫療從業者的年齡及婚姻狀況有關,但不因醫療從業者的

性別、教育程度、經濟狀況、宗教信仰、職務類別及是否輪班而有所差異。四、醫療從業者的心理健康與婚姻狀況有關,但不因醫療從業者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經濟狀況、職務類別及是否輪班而有所差異。五、社會資本與心理健康呈正相關六、社會資本可解釋心理健康總變異量的34.2%。七、社會資本中的人際關係連結構面對整體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各構面都有顯著的解釋力。根據研究發現,提升個體的社會資本尤其是人際關係的連結有助於提升個體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