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容和小酒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鄭容和小酒窩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寫的 天狼星散文選:舞雩氣象 和范煙橋的 茶煙歇:范煙橋的人生見聞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鄭容和流利中文翻唱《小酒窩》 網友這樣評價 - 壹讀也說明:CNBLUE主唱鄭容和橫跨樂壇、戲劇、綜藝等領域,近日他獨自到新加坡參加《Music Bank in Singapore》演出,活動上他特地以中文演唱好友林俊傑的《小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秀威資訊 和新銳文創所出版 。

淡江大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袁保新所指導 張惠雯的 班級經營與師生互動之道的探索—老子思想的現代詮釋與運用 (2014),提出鄭容和小酒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老子、班級經營、師生互動之道。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陳惠芬所指導 高仲恆的 國家、市場與音樂──戒嚴時期台灣愛國歌曲的流變(1949-1987) (2011),提出因為有 愛國歌曲、黨國威權體制、淨化歌曲、校園民歌、禁歌的重點而找出了 鄭容和小酒窩的解答。

最後網站【2018.01.27】鄭容和香港Room622 入伍前SOLO Concert-(小 ...則補充:藍光畫質,本地配音,彈幕互動,周邊劇場,WeTV提供獨家、領先的沉浸式視頻觀看服務.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鄭容和小酒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天狼星散文選:舞雩氣象

為了解決鄭容和小酒窩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論語•先進篇》   馬華文壇最具代表性的團體 天狼星詩社社員創作,   收錄26位作家,精選100篇,馬華文壇迄今收入最多作品數量的散文選。   曾美雲、陳浩源、陳明發、陳鐘銘、陳雯愛、程可欣、黃俊智、黃素珠、駱俊廷、   藍啟元、李宗舜、廖雁平、廖燕燕、林迎風、露 凡、潛 默、覃凱聞、王晉恆、   溫任平、謝川成、徐海韻、徐 宜、楊世康、張樹林、鄭月蕾、卓彤恩。   懷舊、綴飾、隱匿,作者群在現實與想像之間,以散文描摹一處可以放心沐浴暢懷的山水環境,讓讀者在其間感受真正平等放逸的和諧靜謐。 本書特色

  ◇馬華文壇最具代表性的團體之──天狼星詩社社員集體創作,馬華文壇迄今收入最多作品數量的散文選!

鄭容和小酒窩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FB秘密活動傳送門 🎶🎵 https://forms.gle/Ff3F8fGdXMdzkC1t5
終於等到這首歌的現場版~韓團的版權實在是有夠難處理 😂 這首歌真的超洗腦!我第一次聽完就把旋律記起來了 😳 好像很多人想學這首歌的高音段落?來看我怎麼破解吧!

✨第一位創立實體補習班的歌唱教學型YouTuber✨ 2020年 嘎老師【全新練習生制度】
✮ 練習生新制攻略 ▶︎▶︎ http://bit.ly/2G3NHy8
✮ 歡迎報名,詳情請見簡章連結 ▶︎▶︎ https://reurl.cc/ObKaYD
想當歌手?想當網紅?想讓你的好歌聲被更多人聽見嗎?
想學唱歌,不知道從哪裡入門?讓我們陪你一起走向夢想~邁向目標 ❤️
沒有不可能 😎 讓我們一起努力!

想更了解練習生制度、入學檢定考?歡迎搜尋 @missga 加入我們的Line@ ❤️ 將有專人為你解答!
▶︎ https://line.me/R/ti/p/%40missga ◀︎ 傳送門在這兒🥰
----------
📞來電了解更多課程內容(02)2975 - 9595
----------

👇參考影片👇

#219.5 【最新消息Breaking News】嘎老師 2020 練習生新制!我們要跟唱片公司合作啦!
►► https://youtu.be/EGZ1fUgRvqA

#18 高音要怎麼練?(1) 超級基礎但是超級有用|How to sing high notes ? (1)
►► https://youtu.be/7A84o7wTipw

#70 紫棋說的「我可以幫你唱Hook」是什麼意思?
►► https://youtu.be/pmAnvkPt39M

#222 超甜!MAMAMOO頌樂 X CNBLUE鄭容和《小酒窩》 男女和聲的微調小技巧?
►► https://youtu.be/wWzS5fbIyZw

----------
◇ 點選播放清單,看更多影片 !

《聲音改造企劃》►► http://bit.ly/2IglqEb
《嘎名人唱歌》►►https://goo.gl/nXkh5Y
《接唱挑戰》►►http://bit.ly/2UkdLtA
《影片論壇》►►http://bit.ly/2Ujifkf
《歌唱作業Cover》►►http://bit.ly/2D5cdOg
《嘎啾盃歌唱比賽》►►http://bit.ly/2DhNnuF
《歌手教你唱》►►http://bit.ly/2v9v4mU
《音樂人生故事》►►https://goo.gl/oJLhn5

《我的聲音沒有穿透力》►► https://goo.gl/UbktkD
《我的高音唱不好》►► https://goo.gl/Uh2tL7
《聲音觀念與迷思》►► https://goo.gl/dD9QiM
《聲音想要有厚度》►► https://goo.gl/G8SQcy
《KTV必備攻略》►► https://goo.gl/abZXqu
《超簡單樂理系列》►► https://goo.gl/tkxzAY
《練習工具》►► https://goo.gl/xng656
#레드벨벳#KPOP#Wendy
----------

◇ 上一集《#233 周興哲《怎麼了》神曲破解!這樣創作 唱RAP也超好聽!》
►► https://youtu.be/AuvS5QRCoDk
◇ 下一集《#235【嘎名人唱歌】黃氏兄弟《專家模式》瑋瑋首次演唱!現場抒情版!》
►► https://youtu.be/G4HSOxEPrCo

----------
❤️歡迎追蹤我的社群平台喔❤️
◇ 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IAmMissGa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iammissga
◇ TikTok(抖音台灣) ►► http://vt.tiktok.com/dPq5xa/
◇ 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315912388


【製作團隊】
- 企劃:韓思柔 Sandra Han
- 企劃執行:韓思柔 Sandra Han
- 剪輯&後製&美術 & 封面:喵太NEKOTA
- 演出:嘎老師 Miss Ga
- 字幕:黃亞涵 Hanya Huang

班級經營與師生互動之道的探索—老子思想的現代詮釋與運用

為了解決鄭容和小酒窩的問題,作者張惠雯 這樣論述:

本文共分為五章論述,第一章緒論,針對研究動機、研究範圍與材料、研究方法與目的,作一簡要之敘述。第二章探討老子核心義理,從老子思想源起、形上學、政治思想、人生哲學,梳理出老子思想的脈絡。第三章先定義出班級經營的意義及影響班級經營的因素,再探究現今師生關係型態與師生關係的建立,最後針對教師倦怠的調節與師生衝突的預防與處理,提出回應之道。第四章將老子思想應用於班級經營之中,首先分析在現代化浪潮之下,學生的困境,接著提出教師養生之道,透過「知止」、「致虛守靜」,解消教師的執著,最終透過老子「無」的智慧,體悟教師班級經營之道。最後第五章為本文的結論,總結本文所論述之各項觀點。 本研究希冀透過探究

老子思想的內涵,探索其對班級經營與師生互動之道的啟發。先從掌握老子思想之源起,去釐清及理解一些詮釋老子思想的問題,再來探討影響班級經營的因素及師生關係。在教育的現場,教師也應取法老子「無」的智慧,消融自己的偏見與執著,解消自己的執著與壓力,以醫者的角度,為學生的問題,進行診斷,並對症下藥,進而改變與學生互動之道,提升教學的效能及班經營的能力,營造一個和諧的班級氛圍,讓學生能安心學習,如此方能圓滿地實現教育的目的。

茶煙歇:范煙橋的人生見聞

為了解決鄭容和小酒窩的問題,作者范煙橋 這樣論述:

  酒力醒;茶煙歇,   卌年聞見從頭說。   等閒白了少年頭,   講壇口舌;文壇心血。── 吳江 范煙橋   「夜上海 夜上海 你是個不夜城   華燈起 車聲響 歌舞昇平」──〈夜上海〉(原唱:周璇,作詞:范煙橋,作曲:陳歌辛)   范煙橋,在文史研究與小說、電影、彈詞、詩歌、作詞、猜謎等雅俗新舊文學領域多有建樹。他也是電影編劇,更是流行歌詞的寫手。「金嗓子」周璇所唱的〈夜上海〉,歌詞即為范煙橋之作。   1933年,范煙橋以歷年筆記整理成專集《茶煙歇》,由章太炎、吳湖帆題字作扉頁。書籍收集了范煙橋近40年的人生見聞,200多篇隨筆;說的是近代風雲人物,各地小處美食,登山遍覽之情,

拍盡欄杆之意。人物軼事,有況周頤、石達開、翁松禪、胡雪巖、陳蛻庵、蘇曼殊、汪笑儂、畢倚虹、吳湖帆等;另有小說家言,《孽海花》、《三笑》、《珍珠塔》、《儒林外史》、《品花寶鑒》等;還有飲食之道和典故,談拙政園、燕子礬、瞻園牡丹、莫干山日出諸景物,述碧螺春、雞頭米、麥芽塌餅、閔餅、狀元糕、鴨餛飩與喜蛋等。書中所述均為其數十年間所經歷之事,又多涉及南社風流,說林軼趣,尤屬娓娓動聽,堪稱掌故筆記之佳著。   本書重新排版、點校,文史專家蔡登山專文導讀,精彩重現原書風貌! 本書特色   ★民初作家、電影編劇、歌詞家──范煙橋近40年的人生見聞。   ★內容多元,集文人軼事、地方名勝、小吃美食、小說

評論於一書。   ★重新排版、點校,文史專家蔡登山專文導讀,精彩重現原書風貌!   作者簡介 范煙橋 (1894—1967)   名鏞,字味韶,別署含涼生、鴟夷、萬年橋、西灶、喬木、愁城俠客等。因敬慕南宋詞人姜夔,取其詩句「回首煙波第四橋」(〈過垂虹〉)中的「煙」、「橋」兩字,合而為號。雖出生於吳江同里的書香門第,但范煙橋不喜經文,卻愛讀母親嚴雲珍所藏的彈詞和小說。     范煙橋在文史研究與小說、電影、彈詞、詩歌、作詞、猜謎等雅俗新舊文學領域多有建樹。是電影編劇,也是流行歌詞的寫手,周璇的〈夜上海〉和〈花好月圓〉就出自他的手筆。   「文革」期間,范煙橋與周瘦鵑、程小青被列為鴛鴦

蝴蝶派的「三家村」而成為批判的對象。聽說他為避免釀成更大的災禍,把他一生視為心血的所有著作,包括從1915年起五十年沒有間斷的日記、手稿、信札、書籍在園中假山洞裡付之一炬,火連續燒了三天!半年多後的1967年3月28日在憂鬱中因心肌梗塞病逝在蘇州寓所,終年74歲。 編者簡介 蔡登山   文史作家,曾製作及編劇《作家身影》紀錄片,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家心靈風氣之先。   著有:《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色戒愛玲》、《魯迅愛過的人》、《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梅蘭芳與孟小冬》

、《民國的身影》、《讀人閱史──從晚清到民國》、《叛國者與「親日」文人》、《楊翠喜‧聲色晚清》、《多少樓臺煙雨中:近代史料拾遺》、《多少往事堪重數:百年歷史餘溫(1890-1990)》等十數本著作。   【導讀】多才多藝的范煙橋和《茶煙歇》/蔡登山 題辭/金鶴望、包天笑、柳亞子 煙橋四十造像 沁園春 自題茶煙歇 鄰雅小築 香蕉與酒 洗城會 蘇州頭 鴿之性道德 長春宮之剩粉殘脂 豆餅 殘餘之蘋果 《三十三年落花夢》 船娘 西山訪古記 李克用廟聯 雲社 况蕙風髦年置妾 日人之食色 侯葆三 簑衣真人 孫春陽 《一文錢傳奇》 海家濱 王嘯桐 硯稱三妙 水鄉絶唱 第四橋 〈黄泉八景

詩〉 金文簡公之豔詩 白蓮教與辰州符 夢詰刪忠義 七十二鏡 八字 劉海仙 白頭夫妻 爪哇婚禮 山姿 沈仲廉 永福寺肉身 烈士多情 〈紅薇感舊記〉 祕本說部 《花月痕》 陳蛻庵 《三笑》 西湖 近視 華嚴塔血經 梅芬 蘇州風物 山東道上 不倒翁 水蜜桃 盜受紿 林將軍妻 閑閑山莊 法喜寺銀杏 新嘉坡 入我彀中 葉湖別墅 吳昜之節概 彭雪琴不忘其舊 五人墓 左都御史 匪窟 八貓 湖州之役 鍾石泉 殷侍郞 神童 吳江會館聯 翁同龢 閔餅與閔糕 銀魚 白話劇 金屋藏尸 酒人 芳草園 鳳凰蛋與貝葉經 陸耀庭 翁源 張鴨蕩 解差 石達開詩 平望城 雙楊會 船 病從口入 馬如飛 蘇曼殊與麥芽塔餅 醜道人斷情

記 程雪樓 瞻園垂絲海棠 丁芝蓀 返老還童術 《殘唐五代史》 送夏 楊家將 吳語 屯村報恩寺 磁馬克與舞扇 許瑤光 大姨夫作小姨夫 蟋蟀有潔癖 賈璧雲 南洋奇女子 江曲書莊古物 任立凡 陸廉夫 乾嘉時女子之裝束 倡寮 穿珠巷 葑門與盤門 陳武 囯 張曜 朱竹垞風懷詩 胡雪巖 《彭公案》 磁觀音 小名 鴟吻 賣花 柳敬亭 包閻羅 狄青 太平天國之曆 女說書 舶趠風之神話 金壽田 湖州之潮音橋 《歧路燈》 李涵秋 白雲庵籤 王大覺 傳笏堂 銅殿 俞金門 《兒女英雄傳》 豔尸 陳名侃 溥儀承統之異聞 五色旗 嫁杏 唐家河命名之由來 蝴蝶會 半倫 舒翹治梟 明代罰紙之例 大婚 瑞士獨立之紀念郵票 集崑

劇名成詩 梨花壓海棠 喇嘛僧之頭 洪武紙幣 酒量 培德堂牡丹 畢倚虹與《人間地獄》 楊惠之塑像 跳板船 翁印若 俞丹若 闕園聯 杏秀橋 破鏡重圓記 輓詩創格 《玉嬌梨》之三譯本 鴨餛飩與喜蛋 李揚材建國越南 詩妓李蘋香之詞 爪哇 太監非旗籍 既醜且美 捕蛇 江霄緯 嚴修之自輓詩 翁烏龜 愛國新詞 《梅花夢》 粤曲 古代外國文字 楊乃武 龍么妹 嚴一帖 卦轎 二文錢 婢星 楊白花 鐲 《珍珠塔》 《翩鴻記》 查潘鬥勝 莫干山觀日出 和合 女詩人 惠蔭秋禊記 官樣文章 蘇城光復小記 越縵佚詩 潘小姐 雞頭肉 午睡 狀元糕 節料 濟南之泉 陳佩忍之〈贖碑記〉 《三借廬筆談》 懷珠閣本事 口技 訪問之

約 白話文 七錢三分五釐之銀幣 豪賭 黄摩西 伯先公園 詩人不治生產 宋詞 西王母 獅子山招國魂 致語與開篇 燕子磯俯瞰 紅槍會 小頑意 汪笑儂 范孝子 瓦 《品花寶鑑》 三保太監下西洋之張本 南巡祕記虛實參半 李印泉之守正 羅癭公與程豔秋 《水滸》之作者問題 美人蕉 素火腿 白門柳 《字觸》 吳俗 行春橋串月 賽珍珠之英譯《水滸》 雙爵室鑑古 柳亞子點將 老泉非老蘇 南社二十周年 黄花慧業錄 學士屈爲勤務兵 栗 清世說 詩家谷歸客談 八千里行雲踏月記 《孽海花》 夢中夢 蓴 古之徑賽 《儒林外史》之作者 楓橋詩訟 紅豆 碧螺春 立夏見三新 蘇蔬 杏壇花雨 茗飮 拙政園 元夜觀燈記 六局 再生

祀孔鼓詞 南洋勸業會 同南社   導讀 多才多藝的范煙橋和《茶煙歇》 蔡登山   夜上海 夜上海 你是個不夜城   華燈起 車聲響 歌舞昇平   只見她笑臉迎 誰知她內心苦悶   夜生活都為了衣食住行   酒不醉人人自醉   胡天胡地磋跎了青春   曉色朦朧 倦眼惺忪   大家歸去 心靈兒隨著轉動的車輪   換一換新天地 別有一個新環境   回味著夜生活 如夢初醒   「金嗓子」周璇運腔使調,透過天籟般的聲音,將燈紅酒綠的都市風光,香醇濃郁的海派風情,唱成了永恆。〈夜上海〉這首歌在一九四七年六月號的《青春電影》上這麼記載:「茲據百代唱片公司的負責人某君談起唱片的銷路,也說逢到外

地來購買唱片時,他們都異口同聲指定要周璇灌唱的影片《長相思》中的〈夜上海〉、〈黃葉舞秋風〉等片,銷路之暢,突破以前各片記錄。就是舊的,也是她占最大多數,單單她的版權收入,一年也要近兩千萬之數。」「歌仙」陳歌辛作曲,范煙橋作詞的〈夜上海〉,寫出大上海的紅粉流鶯,被周璇輕輕淺淺的唱了個完滿,任以後多少人翻唱都唱不出那種涼而不悲乍喜還憂的韻味兒。范煙橋的詞,寥寥幾筆就是一幅前緣後果的畫卷,它正顯示出范煙橋的才華橫溢。他雖是中國的舊式文人,但卻是樂於接受新鮮事物的作家。在文史研究與小說、電影、彈詞、詩歌、作詞、猜謎等雅俗新舊文學領域多有建樹。他是電影編劇,還是流行歌詞的寫手,周璇的〈夜上海〉和〈花好月

圓〉就出自他的手筆。如果說林夕的作詞是有古意的話,那麼范煙橋不用去尋,去擬,他自己就是古意。煙波畫橋,雨絲風片,歲月於他,只添醇香。   筆者根據吳江市文學協會理事徐宏慧提供的生平,參考鄭逸梅及其他資料,梳理出他跌宕起伏的一生。范煙橋(一八九四—一九六七),名鏞,字味韶,別署含涼生、鴟夷、萬年橋、西灶、喬木、愁城俠客等。因敬慕南宋詞人姜夔,取其詩句「回首煙波第四橋」(〈過垂虹〉)中的「煙」、「橋」兩字,合而為號。一八九四年七月三日,范煙橋出生於吳江同里的一個書香門第。其父親范葵忱為江南鄉試舉人。在其年幼時,囑其讀經書,但范煙橋不喜經文,卻愛讀母親嚴雲珍所藏的彈詞和小說。     一九○七年

,十四歲的范煙橋就讀於同川公學,成為金松岑的學生之一。金松岑是清末四大譴責小說之一《孽海花》前六章的作者,後來他的學生曾樸,接過老師無心寫下去的小說,而暴享大名。金松岑除教古典文學外,也講解梁啟超翻譯的《十五小豪傑》、包天笑翻譯的《馨兒就學記》。范煙橋說:「因授課甚嚴,常須勤讀,故得文章奧竅。」好友鄭逸梅說:「他在同里,從耆宿金鶴望(松岑)遊,喜發表文章,和同鄉張聖瑜發行油印新聞紙,初名《元旦》,繼改《惜陰》,又擴充為《同言》,經二三載,地方人士竟視為輿論所寄,且改用鉛字排印,為吳江報紙之首創。」有人考證,油印的《元旦》為三日刊,《惜陰》是日刊,但俱佚。改名《同言報》並用鉛印,始於宣統三年(一

九一一)五月間。由此推算,范煙橋辦油印小報《元旦》的時間當在一九一○年或更前一年,年齡只有十六歲。   一九一一年,范煙橋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吳長元公立中學(蘇州草橋中學前身)。這時,同學少年,才俊雲集,有後來成為歷史學家的顧頡剛、文學教育家的葉聖陶、畫家的吳湖帆與陳俊實、書法家的蔣吟秋、作家的鄭逸梅、小說家的江鑄(紅蕉)等。范煙橋因仰慕陳去病、柳亞子等人成立的南社,也與徐平階、張聖瑜等人在先賢袁龍復齋共創「同南社」。一個「同」字表明旨意與南社相同;另一方面表明是同里人主辦的以文會友的文學團體。一時上海、無錫、鹽城、海寧等地,大江南北入社者有五百餘人,影響很大。范煙橋所辦的刊物為《同南社社刊》,

兩年後,油印改為鉛字排印,每年一冊,直至十冊,格式也仿《南社叢刻》分錄文、詩、詞三部分。稍後,范煙橋由柳亞子介紹加入了南社。   一九一二年,蘇州草橋中學復課,范煙橋到蘇州繼續讀書,因學校發生學潮,校方與學生相持不下,范煙橋輟學回鄉。秋天轉入杭州之江學堂,翌年改入南京民國大學,二次革命爆發,學校遷上海,范煙橋沒有隨去,自此結束學生時代。一九一四年,范煙橋到吳江八坼第一小學任教,此後任八坼鄉學務委員、吳江縣勸學所勸學員、吳江縣第二高等小學歷史教員、第一女子小學國文教員等。   在此期間,他向上海《時報》副刊《餘興》投稿,得到主編包天笑的賞識,約其寫稿,范煙橋就寫了彈詞《家室飄搖記》十回,諷刺

袁世凱欲做皇帝夢,這是范煙橋第一次向外投稿,並獲成功;幾乎同時,范煙橋也學寫小說,他向王西神的《小說月報》投了幾篇短篇小說,後來發表了,從此開始涉足小說領域。而繼《同言報》後,范煙橋於一九二一年元旦改辦《吳江報》,八開四版,始為半月刊,後為週刊,辦報宗旨是廣開言路,活躍思想、抨擊黑暗社會、改良社會。其間共歷時五年餘,出了二百三十一期。它是吳江縣創辦較早的報紙之一,也是一張有地方特色的報紙。     一九二二年范煙橋隨家遷居蘇州,同南社社務遂告停頓。在蘇州期間,他與蘇、滬、錫報界文人密切交往。他說:「時上海報刊風起雲湧,嚴獨鶴主編《新聞報》副刊《快活林》及《紅》雜誌,周瘦鵑主編的《申報》副刊《

自由談》及《半月》雜誌,畢倚虹主編的《時報》副刊《小時報》,江紅蕉主編的《新申報》副刊《小申報》,先後約余寫短篇小說及小品文。《小說叢報》、《小說世界》、《紫羅蘭》、《遊戲雜誌》、《星期》、《紅玫瑰》、《家庭》、《紅》雜誌等咸來約為撰述,日寫數千字以應。」這是范煙橋創作勃發的時期。   同年,范煙橋在蘇州與趙眠雲組織文學團體「星社」,他在〈星社感舊錄〉裡追憶當時的情景:「當民國十一年間我離開故鄉,移居吳門時,首先和趙眠雲相識。那時他正是張緒翩翩,而且在胥門開著趙義和米行,不是寒酸的書生。既然臭味相投,自然一見如故,便接連著酒食爭逐了好幾回。在七夕的那一天,他約我和鄭逸梅、顧明道、屠守拙、孫紀

于諸君以及族叔君博到留園去。我和姚賡夔(蘇鳳)及舍弟菊高同去,在涵碧山莊閒談。大家覺得這一種集合很有趣味,就結成一個社。我說:『今夕是雙星渡河之辰,可以題名為星社。』星社就這樣有意無意之間誕生了。……(成立後)常作不定期的集合,所談的無非是文藝而已。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自然陸續有人來參加,我們並無成文的章則,只要大家話得投機,也就認為朋友了。」他們編《星報》,共出二十五期。一九二三年夏季,改出《星光》雜誌,三十二開本,是不定期刊物。《星光》分上下二集,約十萬言,計刊短篇小說二十四篇。上集所載的小說十二篇,作者是:范煙橋、程小青、王西神、何海鳴、袁伯崇、畢倚虹、姚賡夔、俞天憤、徐卓呆、姚民哀、王

天恨、張慶霖。下集為周瘦鵑、江紅蕉、徐枕亞、程瞻廬、吳雙熱、貢少芹、許指嚴、范菊高、顧明道、范佩萸、鄭逸梅、蔣吟秋。封面題簽趙眠雲,由胡亞光繪仕女。編輯者范煙橋、趙眠雲,且每篇附有作者照相和小傳,這是很別緻的。「星社」從開始的九人發展至一百餘人。在星社十周年之時,《珊瑚》第八期上,范煙橋寫一紀念文:「我們星社始終能精神團結,比旁的文藝團體悠久而健全,社友們這幾年來在文藝工作上都能相當的努力」。   一九二六年,范煙橋去濟南助編《新魯日報》副刊《新語》。一九二七年回蘇州,期間斷斷續續用了三年時間,完成二十餘萬字的《中國小說史》,十二月由蘇州秋葉社出版,小說林書店經售,此書出版影響很大。它收羅的

範圍較廣,包括戲劇、彈詞、鼓詞等講唱文學,翻譯小說,新文學與舊派小說及電影等藝術形式。范煙橋這書明顯受到他的老師金松岑的影響,因為金松岑認為:「小說實包括戲曲彈詞也。蓋戲曲與彈詞,同肇於宋元之際,而所導源,俱在小說。」   一九三二年范煙橋受聘到東吳大學講授小說課程。為了講課方便,他撰寫了作講義用的《民國舊派小說史略》十萬字。他把小說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舊派小說,包括鴛鴦蝴蝶派、武俠小說,代表人物周瘦鵑等;一類是新派小說,即是政治小說、平民小說,代表人物魯迅等。一九六一年整理定稿後被魏紹昌編進《中國現代文學資料叢刊(甲種)》。同年,范煙橋與小說林書店主人葉振漠合辦《珊瑚》半月刊,范煙橋任社長

和主編,自一九三二年七月一日至一九三四年六月,共出48期,由上海民智書局發行,還發行到日本、朝鮮、緬甸。書為三十二開本,封面每期只換顏色、數字,不換圖案,但刊名《珊瑚》兩字的書法題簽,則逐期更換,如于右任、陳去病、柳亞子、金松岑、吳癯安、胡樸安、侯疑始、葉恭綽、陳石遺、陳樹人、邵力子、鄧邦述、吳湖帆、王西神等,都曾為題簽。范煙橋在《珊瑚》的發刊詞〈不惜珊瑚持與人〉中指出:「國難末已,隱痛長在,那裏還有心緒談那不急之的文藝,這是應有的責難。可是仔細想一想,這話也未必盡然,因為救國不能專持著鐵與血,世界上有把文化來作為侵略工具的,那麼我們可以把文化來救國!但是珊瑚半月刊雖有這偉大的抱負,實際上覺得

力量太微細,只好竭我們的心力,盡我們的責任……。」范煙橋《珊瑚》創刊在「九一八」事件後,刊登了〈抵抗日記〉、〈國難家仇〉、〈紀念九一八〉等抗日檄文。   一九三三年,范煙橋以歷年筆記整理成專集《茶煙歇》,由中孚書局出版。《茶煙歇》由章太炎、吳湖帆題字作扉頁,范煙橋自己的題辭是:「酒力醒;茶煙歇,四十年聞見從頭說。等閒白了少年頭,講壇口舌;文壇心血。」該書收集了范煙橋近四十年的見聞,二百多篇隨筆,在這茶煙繚繞的背後有多少前塵往事在他筆下誕生,說的是近代風雲人物,各地小處美食,登山遍覽之情,拍盡欄杆之意。人物軼事,如況周頤、石達開、翁松禪、胡雪巖、陳蛻庵、蘇曼殊、汪笑儂、畢倚虹、吳湖帆等;另有小

說家言,如《孽海花》、《三笑》、《珍珠塔》、《儒林外史》、《品花寶鑒》等;還有飲食之道和典故,如談拙政園、燕子礬、瞻園牡丹、莫干山日出諸景物,述碧螺春、雞頭米、麥芽塌餅、閔餅、狀元糕、鴨餛飩與喜蛋等。該書首篇,就說道他的住所,「臨雅舊宅」是元代文學家顧阿瑛的私宅,後來為清代進士顧予咸「雅園」所有,再到後來為范煙橋父親所買下。范煙橋曾寫到「我家有院,有假山數垛,頗嵌空玲瓏,有池雖天旱不涸,有榆樹大可合抱,其他梧桐、臘梅、天竹、桃、杏、棕櫚、山茶,點綴亦甚有致。」元代修葺的老宅,風雅固風雅,但絕不富麗奢靡。在這間老宅、這方小園裡,范煙橋得到了極大的樂趣與庇護,這個小小的宅院裡幾乎容納了他人生所有的

繁華、跌宕。《茶煙歇》所述均為其數十年間所經歷之事,又多涉及南社風流,說林軼趣,尤屬娓娓動聽,堪稱掌故筆記之佳著也。   一九三六年,范煙橋至上海,任明星影片公司文書科長,是他與影劇界接觸之始。一九三七年抗戰爆發,明星影片公司停業,范煙橋回到同里避難。一九三九年,他根據葉楚倫的小說《古戌寒笳記》改編為電影劇本《亂世英雄》,這是為國華影業公司所編。一九四○年任金星影業公司文書,那段時間他與張石川導演合作,改編電影劇本《秦淮世家》、《西廂記》、《三笑》等。其中《秦淮世家》是根據張恨水的同名小說改編,當時金星影業公司因拍攝《李香君》耗去公司資本的一大半,如果《秦淮世家》再不能賣座,公司勢必倒閉。因

此范煙橋在改編劇本時,傾注了許多心力,再加上張石川的導演功力深厚,影片上映之後,賣座率超過了戰後上映影片的紀錄,連續放映了三百多場,轟動一時,使瀕於倒閉的金星影業公司轉危為安。《西廂記》、《三笑》都是國華影業公司出品的,都由周璇主演。鄭逸梅說:「時金嗓子周璇參與電影工作,在古裝片《西廂記》中飾紅娘一角,『拷紅』中有一段唱詞,即由煙橋編撰,嬌喉婉轉,大有付與雪兒,玉管為之逬裂之概。且灌了唱片,因此男女青年,都能哼著幾句。」「夜深深,停了針繡,和小姐閒談,就聽說哥哥病久。我倆背了夫人到西廂問候。他說夫人恩作仇,教我喜變憂。他把門兒關了我只好走,他們心意兩相投。夫人,你能甘休便甘休,又何必苦追究……

」是曾經風靡一時,時至上世紀八十年代,街頭巷尾還不時飛來〈拷紅〉之歌,真可謂一曲〈拷紅〉傳千古也。電影除了〈拷紅〉外,還有〈月圓花好〉、〈蝶兒曲〉、〈嘲張生〉、〈團圓1〉、〈團圓2〉、〈長亭送別〉都是范煙橋作詞,周璇演唱的。《三笑》是根據程瞻廬的小說《唐祝文周四傑傳》改編,寫才子唐伯虎的風流韻事,其中以歌曲代替一部份對白,最有名的是〈點秋香〉,由周璇、白雲、白虹演唱,以尖酸刻薄的口氣惹人笑、又討人罵,表現出范煙橋詼諧的一面。   一九四一年范煙橋又創作了電影劇本《無花果》,採用蘇州評彈音樂做為影片主題歌,首次大膽嘗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此後他還寫過古裝影片《釵頭鳳》的主題歌〈籠中鳥〉。又編寫

電影劇本《解語花》,由周璇主演,歌詞仍由范煙橋所寫,其中插曲〈天長地久〉最為人所熟知,歌詞極長,一韻到底,分為眾人唱(周璇的聲音很突出)、與男(姚敏代男主角白雲唱)女對唱及大合唱。一九四七年,所撰電影劇本《陌上花開》,經洪深、吳仞之修改,由香港大中華影業公司攝製,易名《長相思》,由周璇主演。片中有〈燕燕于飛〉、〈黃葉舞秋風〉、〈花樣的年華〉、〈夜上海〉、〈星心相印〉、〈凱旋歌〉、〈童歌〉等歌曲,均為范煙橋作曲,周璇演唱。學者洪芳怡在《天涯歌女——周璇與她的歌》書中說:「這部電影中周璇的演技不算出色,影片受歡迎的關鍵在於為數眾多的歌曲之品質。歌曲內容以『夜上海』點出賣藝歌女的矛盾,描述歌女外表的

光鮮、對照內心的掙扎與辛酸,貼切地映照著影片中女主角的困境,期待著告別糜爛、朝向光明的未來;用字典雅,音樂部分有著豪華的質感。」   范煙橋是擅於寫歌詞的,聽說一九四八年夏天江南流行兩首歌。市上賣的紙團扇一面印的是仕女風光,另一面是兩首歌中的一首:不是〈四季美人〉就是范煙橋作詞的〈三輪車上的小姐〉。歌詞是:「三輪車上的小姐真美麗,眼睛大來眉毛細,張開了小嘴笑嘻嘻,淺淺的酒窩叫人迷。在他身旁坐個怪東西,年紀倒有七十幾,胖胖的身體大肚皮,滿嘴的鬍子不整齊,一身都是血腥氣。你為什麼對他嗲聲嗲氣,她憑什麼使你那樣歡喜。這究竟是什麼道理?真叫人看了是交關惹氣。」風靡的程度,連小孩都能唱。   張永久

在〈范煙橋的苦悶〉文中這麼說:「一九四九年是范煙橋人生中的一個轉捩點。四月二十七日,解放軍渡江南來,進入蘇州城,范煙橋手搖一面小彩旗,擠在歡迎的佇列中,面含微笑。但是他的內心卻是疑惑的,最隱秘的深處甚至還有一絲惶恐不安,他不知道自己過慣了的那種舊式文人的閒適生活,將在新的社會裏如何延續;大地上熱火朝天的紅色浪潮,能否容得下溫家岸那個恬淡的書齋。經歷了短暫的沉靜,范煙橋還是加入了大合唱。一九五○年,他先後為評彈演員唐耿良寫《太平天國》,又為《新民晚報》副刊寫反映新人新事之短篇評彈與開篇。范煙橋不擅長那種『歡樂頌』式的政治抒情,便利用彈詞試圖參與到寫工農兵的行列,他把這些創作自嘲為『舊瓶裝新酒』。

可是在新文學陣營的眼裏,范煙橋的『新酒』卻是一瓶壞酒,品味不純,連范煙橋自己也覺得不合適宜。而在另一方面,他的一些流落海外的舊時友人又面露疑惑:范煙橋如今握在手中的,可還是寫〈夜上海〉、〈花好月圓〉、〈拷紅〉的那支筆?此後他轉向歷史尋找詩意,創作的作品有《唐伯虎外傳》、《李秀成演義》、《韓世忠與梁紅玉》等。正像其友人回憶的那樣:在新文壇上,他並沒有那麼活躍,也不大參加社會活動,大部分的時間悄悄用在整理舊稿上,很少為報刊寫應景的『豆腐乾』,有時候礙於面子答應下來,也始終難得見他交稿,編輯催稿時,他總是恭謙地彎腰應答:『實在抱歉,最近工作忙……』一臉的笑容可掬,難掩內心的苦澀。接下來,范煙橋的那隻

舊瓶,更是不敢輕易再裝新酒了,直至走完他的一生。」   「文革」期間,范煙橋與周瘦鵑、程小青被列為鴛鴦蝴蝶派的「三家村」而成為批判的對象,受盡折磨和凌辱。聽說他為避免釀成更大的災禍,把他一生視為心血的所有著作,包括從一九一五年起五十年沒有間斷的日記、手稿、信札、書籍在園中假山洞裡付之一炬,火連續燒了三天!著作、藏書沒了,范煙橋的魂也沒了。哀莫大於心死,他從此沉默寡言,半年多後的一九六七年三月二十八日在憂鬱中因心肌梗塞病逝在蘇州寓所,終年七十四歲。   對於當時的喪禮,鄭逸梅這麼說:「煙橋交遊甚廣,一定素車白馬,弔客盈門,豈知不然,除家屬外,往弔者僅周瘦鵑一人,瘦鵑深歎涉世如蜀道之難!人情比

秋雲之薄,實則其時株連羅織,哪裡有人敢來執紼,敢來奠觴。不久,瘦鵑被迫投井,除家屬外,弔者並一人而無之。」真是令人不勝噓歔!   │蘇州頭│蘇州頭,揚州脚,爲以前女子所艷稱。光復後,尙天足,揚州之脚,便成落伍,蘇州之頭,依然不減其聲譽,雖曾有數度之變更,而光滑可鑑之致,猶未失其向具之美點。有貧家婦專執此業者,稱梳頭娘姨,日蒞理髻,月取一二金不等,蘇州女子之愛其頭。亦云至矣。自截髮風行,蘇州之頭,起大變化,雖小家碧玉,亦鮮有蟠雲簾下者矣。│鴿之性道德│兒輩自外家攜二鴿歸,一灰色;一白色而黑尾,合處籠中,粥粥如雞雛,去其豐羽,恐其破籠飛去也。鄰有甲,愛鴿成癖,故能知鴿性,見余家二鴿曰:

兩雌不殖,且易消瘦,宜爲之擇偶,他日以一鴿來,雄也。處兩雌間,初弗諧,既而與灰色者暱,白色而黑尾者避之若凂,後雄者不容其同食,每以喙啄其冠,冠羽片片落,血涔涔下。雄者猶弗舍。甲至,謂宜去白色而黑尾者。如其言,果兩兩相安,時比翼親暱如人之有畫眉之樂也。│長春宮之剩粉殘脂│陳佩忍先生於十四年北上,參與清宮古物之整理。於長春宮見宮女內室有高底繡履,錯雜於地,几上案邊,亦遺下脂盒粉盝,紅白斑爛,有如落花狼藉,復於宮外遇一宮女,垂辮插花,長袍高履,別有風韻,據云:此是平時裝束,若逢令節,至各宮后妃處慶賀,則垂辮者須易爲蟠雲高髻也,溥儀出走,較之後主之揮淚對宮娥,更爲匆迫,若輩長在深宮,無一技之能,一旦被

遣,何以生活,故有墮落而爲神女者。│豆餅│無錫人稱葉子戲爲豆餅,或云係鬥倂之諧聲,言各以零牌鬥出俾倂合成對,猶之蘇州人稱馬弔爲碰和也。或云爲鬥牌二字之轉變。戲時須得四人,一人洗牌,牌置銅船中,其式如靴,依次取牌,鱗比手指間。牌之兩端繪點,中飾五彩,或天官,或美人,不讅其名。他處鮮有嫻此者,梁鴻溪畔,則家喩戶曉,傾蓋相逢,每以「日來曾喫豆餅未?」爲問,不悉者必驚愕,因豆餅爲農家肥田飼牛之物也。 

國家、市場與音樂──戒嚴時期台灣愛國歌曲的流變(1949-1987)

為了解決鄭容和小酒窩的問題,作者高仲恆 這樣論述:

本論文旨在從「國家」與「市場」二個面相及其交互影響,來觀察戰後臺灣戒嚴時期(1949~1987)愛國歌曲的發展流變。 本論文所探討之愛國歌曲,並不以狹義的國軍單位所傳唱之「軍歌」為限,而是廣泛蒐集具有「愛國意識」的相關各類型歌曲,包括:愛國歌曲集、愛國電影及連續劇主題曲、唱片公司所發行的專輯歌曲,特別是戒嚴時期國編版國中、小學音樂教科書中的相關歌曲,也納入本論文的分析文本中。 經由本文的研究,可以得知,在戰後臺灣戒嚴時期愛國歌曲生產與傳唱的過程中,官方的獎勵與提倡,實扮演關鍵的主導力量。戒嚴時期的臺灣,在國民黨黨國威權體制以及反共政策的導引下,愛國歌曲大致可歸納為「反共意識

」、「國家意識重建」與「領袖崇拜」三大類型。 1970年代中期以後,由於臺灣的經濟發展及社會變遷,大眾傳媒對愛國歌曲生產與傳唱逐漸擴大其影響力。在「國家」與「市場」兩大力量激盪之下,有突顯官方正面施政的「淨化歌曲」及清新小品的「校園歌曲」之傳唱,另有因官方實施查禁政策而出現的「禁歌」,愛國的表現形式與內涵更具多樣性。 總之,透過對戒嚴時期臺灣「愛國歌曲」流變的考察,吾人進一步的掌握了臺灣戒嚴時期的政治及社會文化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