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局包裹送達時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郵局包裹送達時間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楊右任,戴芯榆寫的 給你5萬雙祝福:一個小小行動,如何改變世界 和小倉昌男的 送到家門口的經營學:宅急便之父小倉昌男「服務先於利益」的經營DNA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送貨方式詳細說明也說明:目前台灣郵局的效率非常好,當天17:00前寄出,幾乎95%可以隔天到偏遠 ... 寄到最後還是要用慢的方式送達欲選用此方式者,請注意本身的地區是否有在快捷的服務範圍內。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校園書房 和寶鼎所出版 。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運籌管理研究所 劉宜芬所指導 林彥谷的 消費者對宅配服務抱怨行為之研究 (2015),提出郵局包裹送達時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抱怨行為、知覺風險、宅配服務。

而第二篇論文東海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陳耀茂、陳慧聰所指導 劉柔君的 企劃中華郵政新型包裹服務型態以提升顧客滿意度之研究 (2010),提出因為有 中華郵政、包裹、商品企劃七工具、聯合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郵局包裹送達時間的解答。

最後網站急*郵局可以像宅配一樣指定日期時間送達嗎?速回則補充:郵局包裹 指定時間,大家都在找解答。我要把生日禮物包裹寄給我朋友想給他驚喜一下啊我怕我朋友收不到喔我覺得指定日期時間送達比較好, 只是需要指定時間而己因為我朋友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郵局包裹送達時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給你5萬雙祝福:一個小小行動,如何改變世界

為了解決郵局包裹送達時間的問題,作者楊右任,戴芯榆 這樣論述:

★本書版稅全數捐贈肯亞「恩亞(Grace of Asia)教室」建設基金   2018冬․最熱血的聖誕禮物書!   在上帝的計畫裡,遇見「失控」的美好祝福!   ․【舊鞋救命】事工創辦人楊右任的生命故事   ․ 陪你看見:一個小小行動,如何改變世界   ․ 送給這世代青少年,最迫切的生命禮物   2014年起爆紅的【舊鞋救命X送鞋到非洲】慈善工作,   到現在仍持續延燒不止;不只各大新聞媒體爭相報導,   各級學生踴躍參與,事工本身也已經從起初的肯亞,   擴及烏干達、剛果、南蘇丹等非洲偏鄉地區。   究竟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   為什麼這個基督徒,竟在一般主流媒體引起軒然大波?  

 一張簡單的文宣,居然一次募集超過3千個包裹=1個貨櫃=5萬雙鞋子?   這一次,【舊鞋救命】事工創辦人楊右任親自告訴你,   他那平凡卻曲折的生命故事,是如何因耶穌而全面翻轉!   Q1沙蚤是什麼?   東非偏鄉的一種寄生蟲,會傷害當地人的腳趾頭跟趾甲;一旦傷口接觸到地上的垃圾跟細菌,容易導致併發症,輕則潰爛、截肢,重則危及生命。這一切,只要有一雙鞋子可穿,就能預防。   Q2慈善事工,真的能幫助當地人嗎?   有人質疑捐助是否真能改善當地人的生活、是否會傷害當地輕工業發展,以致影響就業機會等。但其實,慈善事工本來就不是永久的,目標是能幫助當地居民維持生活基本需求,讓居民能先生存下去。只

說不做,永遠也不能真正觸及問題核心;多做多嘗試,反而有可能在不完美中找到解決方案。   Q3我該如何參與改變世界的行動?   首先,買下本書。本書版稅全數捐贈給肯亞【恩亞教室】建設基金。接著,可以搜尋【舊鞋救命】機構,參與義工服事。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如果你還不是基督徒,你可以跟我一起禱告,認識改變世界的上帝:   親愛的上帝,我想要認識祢。我要將自己生命中的重擔與困惑交託在祢手中,我想經歷祢所給予的祝福、關愛與原諒。如果祢是那真實的神,請透過我所能理解的方式,帶領我認識祢。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各界聯合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李健寶(梧棲敬拜教會牧師)   汪倩如(三立新聞台「

消失的國界」記者)   柳子駿(台北復興堂主任牧師)   高天圓(中壢校區基督教會主任牧師)   張文亮(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連加恩(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博士進修中)   彭書睿(聯合差傳事工促進會理事長)   葉競聲(至善國中學務主任)   道森‧牧登約(Dawson Mudenyo,東非家庭教會系統總牧師)   雷可樂(Kara Remley,舊鞋救命國際基督關懷協會共同發起人)   戴裕霖(馬偕紀念醫院兒科醫師)

消費者對宅配服務抱怨行為之研究

為了解決郵局包裹送達時間的問題,作者林彥谷 這樣論述:

在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帶動與宅配業者自行開發市場下,宅配市場規模越來越大,宅配業者服務品質控管也更加不易,要做到完全零失誤;百分之百符合顧客的期望是不大可能的事。在無法達到顧客滿意的情況下,顧客將會有所抱怨。過去雖然有學者針對宅配的服務品質與滿意去做研究,但並無針對顧客在整個宅配服務過程中所感知風險的研究以及該風險對顧客抱怨的影響。 由質性訪談深入了解消費者在收件與寄件服務過程的感受,擬出可能的知覺風險,再由不同知覺風險承擔程度,探討不同的知覺風險高低如何影響消費者抱怨行為,最後以量化調查法發展檢驗研究假設與發展研究設計。探討顧客在不同的身分(物品寄件者、物品收件者)、不同的失誤類型(延遲送

達、提早送達)、主動回應速度(快、慢),這些不同情境下顧客所感知的知覺風險高低對抱怨行為的影響為動機,探討彼此間的關係。抽樣方法採用便利抽樣,問卷發放方式有現場實際發放與網路問卷。有效問卷一共回收264份。 本研究結果發現,不同的身分(物品寄件者、物品收件者)、不同的失誤類型(延遲送達、提早送達)、主動回應速度(快、慢)會透過知覺風險對顧客抱怨行為造成影響。延遲送達發生時,時間風險會提高,造成採取負面口碑、抵制、向業者抱怨、向業者求償的抱怨行為的程度也越高;延遲送達發生時,財務風險會提高,造成採取負面口碑、抵制、向業者抱怨、向業者求償的抱怨行為程度也越高。主動回應速度慢,時間風險會提高,造成

向業者抱怨行為的程度也越高。假如發生無法準時送達情形時,也應該主動快速回應告知顧客配送情形,降低顧客的知覺風險。

送到家門口的經營學:宅急便之父小倉昌男「服務先於利益」的經營DNA

為了解決郵局包裹送達時間的問題,作者小倉昌男 這樣論述:

從一個包裹開創事業,奠定亞洲黑貓宅急便經營地位! 管理必讀經典之作! 長銷16年,日本企業家分享跨時空不敗經營之道!        開拓事業版圖&凝聚員工士氣,需要卓越智慧!   ★翻轉服務業「價格決定服務」的定律   ★以「宅配車當活動看板」,宣傳「一通電話隔日送達」的宅配服務   ★大膽提出「服務擺在利益之前」、「工會有助於經營」策略   ★組織扁平化,破除金字塔型的管理體制        一手打造「黑貓宅急便王國」的小倉昌男,以服務為先、利潤為後的邏輯,創新出前所未有的遞送業務,深得消費者的青睞與支持。      ◎大膽創新,奮力求勝,奪得服務先機   「宅急便」(雅瑪多運輸)在二

戰前已是日本最大的貨運公司,戰後卻無法突破長途大宗貨運送越重、越遠反而賠錢的經營窘境,經營者小倉昌男參考連鎖餐廳吉野家「只賣一種產品卻大成功」的想法,毅然決然放棄大宗貨運,進而挑戰政府郵遞業務所壟斷的小包裹市場。   為了突破僵局,小倉先生不惜槓上運輸省(日本的交通部)也無所畏懼的勇氣,堅持服務至上的原則,反向思考顧客需求,即使偏鄉,也抱著讓宅配車當活動看板的心態去遞送,讓宅急便成為深植人心的物流楷模。      ◎與時俱進,內外兼修的不敗經營哲學   為打造出「隔日送達」的完美宅急便,小倉昌男不斷與時創新,以邏輯性及策略性思考,展現獨具慧眼和魄力的經營之道。   對外,小倉先生大膽揮別大宗貨

運才是物流主力的傳統,以小包裹創出一番事業。他率先將人、貨、車及據點擴大,把企業能力極大化;並跨界與豐田汽車合作開發宅便車、導入自動分類機,更提供了滑雪、高爾夫、書籍等令人意想不到的宅配服務,翻轉了服務業價格決定服務的定律,帶給消費者多元的感動,也讓員工化繁為簡更有效率。   對內,破除金字塔型的管理體制,扁平化的組織,提倡與工會合作、不裁員的制度,以全體經營的手法,凝聚了員工向心力與士氣,是現代企業不得不學習的內外兼具的經營哲學。      ◎實例分享,管理智慧各產業皆適用   小倉昌男的經營方向、管理智慧一氣呵成,放諸各產業領域皆適用。書中亦有精采的實際案例分享,以常見壽司店員與棒球隊等比

喻為例,開發合作、完整體系、管理效率,全都收錄在小倉昌男深入淺出的經營法則裡。   在利益為先、政商不分的時代,宅急便之父小倉昌男告訴你,經營者須具備高度的道德觀,不靠官僚、政客也能大獲成功!更提醒您掌握時代脈動、主動出擊式的經營,才是領導者必備的條件。   本書的寫成,就像小倉昌男的經營理念,去蕪存菁、言簡意賅,觀念突破盲點,不拖泥帶水,是經營者獲致成功的最佳寶典。    本書特色      1.日本1999年出版,迄今已經37刷以上的長賣暢銷書,對於與時俱進的現代企業經營毫無違和感,是值得反覆閱讀的成功寶典。      2.本書字字金句、段落分明、舉例清楚、重點突顯,可見成功人士邏輯條理清

楚,具遠見思維。      3.對於合作對象、政府缺點,坦承不諱、直言不懼,更敢於挑戰、突破現實、堅持原則;小倉先生勇於面對自身盲點,具創新獨特的眼光,值得學習。      4.小倉昌男提出經營領導者必備的10個條件,仔細講解、客觀分析,是追求成功者的圭臬。 作者簡介 小倉昌男   1924年出生於日本東京。1947年畢業於東京大學經濟系。   1948年進入父親小倉康臣經營的大和運輸(今日的雅瑪多運輸)就職,其後又於1961年就任董事、1971年就任董事長、1987年就任會長等職務。1991年就任董事顧問後,在1993年為處理公司危機重執會長一職;同年,將個人名下雅瑪多運輸的300

萬張股票中,拿出200萬股(當時價值約市價24億日幣)設立雅瑪多福祉財團。   小倉昌男在開發宅急便時,與運輸省及郵政省對抗的經驗,加上積極推動自由經濟,而以「自由經濟實踐家」聲名遠播,並曾任職行政改革審議會等委員。   1995年再次卸下會長一職,完全退出雅瑪多運輸的經營團隊。此後,全神貫注於雅瑪多福祉財團理事長一職,以無報酬的形式,全力支援身心障礙者的自立活動。   小倉昌男於2005年6月辭世。 譯者簡介 林孟樺   東吳大學日研所畢業,主修文學。畢業後,於日商時尚產業任職三年有餘,後因執著於文學與美而轉戰文職工作。目前專職翻譯,除雜誌及書籍的筆譯外,亦涉足商務口、筆譯與影視

編譯。目前譯有《日本茶事典:從一杯茶湯,看見日本極美的風景》、《30分鐘就入門!樂享葡萄酒的第一本書》……等書。 序言   與三越訣別後,踏入宅急便事業 第壹部  牛丼與曼哈頓――宅急便前傳     第一章  宅急便前傳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是日本第一的貨運公司     過去的成功變成現在的絆腳石――未能及時開始長程配送事業      會賺錢的公司與不賺錢的公司    好循環與壞循環     第二章  我的學習時代    提高生產力     第二級產業與第三級產業不同的經營方針     物流業的改革進展     從講座中學到的市場行銷/產業型態/全員經營   第三

章  轉換跑道――從商業貨物到個人宅配市場    多角化經營――國鐵通運及百貨公司的配送事業   業績惡化      兩個市場     聚焦到個人宅配市場上    向吉野家學習濃縮菜單精華      第四章  個人宅配市場     將劣勢化為優勢     關鍵在於集配網絡     網絡事業的特色     在曼哈頓看到未來     第貳部  服務創造市場──宅急便的經營學     第五章  開發宅急便      全體反對    宅急便開發要領      事前策畫小組    關鍵在於「貨物的密度」     商品化計畫    開始營業      第六章 以服務品質作為市場區隔      實踐隔日送

達     處處皆能「隔日送達」     以「兩班制」的輪流方式提高服務水準      檢測服務品質    供給者的理論與使用者的理論    第七章  服務與成本的問題     將服務擺在利益之前    集配用車的數量比業績更重要    員工就是戰鬥力      安全第一,業務第二       第八章  一馬當先的三年計畫,接著又與行政抗戰    創業五年後轉虧為盈     一馬當先的三年計畫     與運輸省鬥法     為變更商品規格,再次與運輸省鬥法     宅急便在「偏遠地區會虧損!」的迷思       第九章  全員經營   自動自發的工作模式   業務司機好比「壽司屋」的師傅 

  優秀的前鋒     美國職棒與日本校棒    日本人的生命意義就在於工作的價值    對工作懷抱熱情的員工團隊       第十章 讓工會助企業經營一臂之力     企業工會的角色   不裁員的效益      鞏固勞資雙方的互信關係     透過工會取得最前線的戰況      成就上下一條心   第十一章 業態化     何謂業態化     與豐田汽車聯手開發宅配配送車         導入自動分貨機     資訊系統     第十二章 開發新商品     滑雪宅急便     高爾夫宅急便     低溫宅急便     貨到付款服務     購書服務    第十三章  強化財務體質    

宅急便成立前的財務狀況     多元化的資金調度法    每天都能領現的生意    第參部  我的經營哲學     第十四章  組織的靈活度    戰爭結束後的組織論─—直線與幕僚制     事業部制度的流行    個人攤提制      從金字塔型組織到扁平化組織    人事考核制度     第十五章  經營領導的十項條件     一、理性思考     二、透析時代趨勢     三、戰略式思考模式     四、主動出擊的經營姿態     五、不依靠政府,自立自強      六、要成功唯有自救,切勿依賴政治家      七、和媒體擁有良好的關係      八、開朗的個性    九、公私費用劃

清界線     十、高道德標準     後記 第七章 服務與成本的問題服務與成本,通常就像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關係一樣令人兩難。想提升服務品質就必須提高成本;若打算降低公司成本,服務品質勢必也會大打折扣。身為一名經營者,我的工作就是隨時隨地權衡服務品質與成本之間的優先順序,並因應當下的環境與狀況做出最適合的決策。在我剛成立宅急便事業時,就決定要將「服務擺在利益之前」。提升服務品質勢在必行,因此我認為宅急便必須先與一般郵局小包作出市場區隔,如此一來公司日後才會有利可圖。而在開始投資設備和招募員工之前,也必須先釐清服務和利益孰先孰後才能進行。有鑑於此,我開宗明義便訂定雅瑪多運輸的公司方針為「增加

員工的人數,優先於業績問題(員工先於包裹)」、「集配用車的數量,大於業績問題(車輛先於包裹)」;這就是我們在宅配事業開始後就積極擴充員工人數和集配用車數的原因。因為我相信如果只是以當下的貨物運送量來推算所需的員工和車輛數,這是無法衝出宅配市場的;相反的,應該要以增加員工和車輛數目來提升服務品質,才能進一步地開拓出潛在市場。◎將服務擺在利益之前雅瑪多運輸在宅急便事業開始之前,每個月就都會召集幾位較具代表意義的分店長,一起進行我們稱之為業務會議的例行會議。公司自從導入電腦作業之後,每間分店的收支情形大約在下個月的十三日左右就知分曉,因此我們固定在每月十五日召開實績檢討會議。開始宅急便事業之後,關於

宅急便事業的議題也一併納入業務會議中作檢討。雖然如此,我們在會議上並不討論每間分店的收支問題,因為眼前的虧損狀態勢必會再持續好一段時間,就算提出這個問題也於事無補。相反的,我認為改善服務品質才是我們在會議中不得不深入追究的課題。我在宅急便事業剛成立時就告訴大家:「從現在開始不需要擔心收支的問題,如何求得最好的服務品質才是重點所在。」宅急便事業如果想脫離虧損狀態,包裹配送量的密度就必須愈來愈高才行;而要提高密度,就只有靠服務品質作出市場區隔才是唯一法則。

企劃中華郵政新型包裹服務型態以提升顧客滿意度之研究

為了解決郵局包裹送達時間的問題,作者劉柔君 這樣論述:

由於生活型態、消費型態以及宅配業興起,使得中華郵政面臨市場遭受瓜分,為了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中華郵政需改善其經營模式,以提供更符合顧客之服務,進而提升顧客滿意度,增強其自身的競爭力。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如何提升中華郵政新型包裹服務的顧客滿意度。 本研究以商品企劃七工具作為研究架構,針對中華郵政新型包裹服務進行企劃與研究。第一階段透過訪談調查、意見調查、CS組合圖以及因素分析進行探討。第二階段則利用第一階段所得之企劃方向進行發想,並加以評估得到最佳創意,最後透過聯合分析找到中華郵政新型包裹服務的最佳組合。 本研究透過聯合分析結果顯示,整體受測者之屬性偏好順序分別為「A.營業時間便利性

(26.012%)」>「C.優惠方案20.476%」>「B.指定遞送的方式19.301%」>「D.寄送包裹等候時間(18.227%)」>「E.廣告媒體(15.983%)」而整體受測者偏好的最佳服務組合為「A2增加郵局假日的營業時間」、「B1寄送包裹時,提供可指定送達日期」、「C1集點優惠方案」、「D2提供網路預約寄送包裹時間」、「E2推出新服務時,利用中華郵政網站和瀏覽網站進行廣告」,因此未來中華郵政在企劃新服務時,可朝此方向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