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局代收掛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郵局代收掛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翔寫的 差差工作日誌 和邵根才 編著的 郵電往事:新中國上海郵電收據集錦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2023 郵局查詢包裹 - bizedemiabi.online也說明:LABEL}} 郵局「代收貨款」服務結合郵局安全便捷的物流、金流系統,提供您 ... 的郵件編號輸入以下欄位,以查詢掛號郵件*、特快專遞和郵政包裹的狀況。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有鹿文化 和上海人民出版社所出版 。

銘傳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班 汪渡村所指導 蔡岱靜的 郵件寄送之相關法律問題研究-以消費者保護法為中心 (2011),提出郵局代收掛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民法、消費者保護法、郵政法規、郵件寄送、郵局、中華郵政。

而第二篇論文高苑科技大學 經營管理研究所 謝國榮所指導 王治中的 快遞競爭策略之研究 -以統一宅急便、台灣宅配通、中華郵政國內快捷為例- (2010),提出因為有 國內快捷、宅配產業、SWOT的重點而找出了 郵局代收掛號的解答。

最後網站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客戶服務則補充:您可依本公司寄給您的繳款說明,至代收金融機構全省分行填寫存款單。 ... 款日期及金額分別開立支票,先以電話與本公司客服人員聯絡,再將支票全數掛號寄給我們即可。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郵局代收掛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差差工作日誌

為了解決郵局代收掛號的問題,作者李翔 這樣論述:

十一年、一萬小時、十萬公里的旅程 「情感先決」攝影術,每個畫面都有說不盡的動人故事   ★最會拍照的郵差,超人氣Instagramer首部攝影作品   ★騎著郵車,在工作的美麗瞬間,記錄台灣最溫暖的人文風景   ★100張+攝影作品動人呈現,精采訪談收錄   「拍照的同時,自己對生活一定要有深刻的體會跟感觸,比如身邊的空氣味道、光線對比,牢記每一個時間、空間所呈現的樣子,這些加總起來就是你自己拍攝照片的DNA。」—「差差」李翔   他認真投遞信件,投遞溫情,活進別人的生活之中   每天買早餐看到的阿姨、工作時送信遇到的好心民眾、一年四季大地呈現不同的樣貌、鄉下充滿著個性的生活習性、

農地的土味在下雨前後的空氣差別、烈陽下光線的對比、每一天騎著郵車奔馳四十到六十公里,在交投掛號跟民眾的互動下,用十一年的時間反覆累積。   他用鏡頭譜下一首首土地戀歌,讓人不禁跟著哼唱著,所有動人的影像,是對攝影的愛好,是對溫情的不斷尋覓,更是對生活的一往情深。   他是李翔,大家喜歡叫他「差差」,希望你也會喜歡他拍的照片。  

郵件寄送之相關法律問題研究-以消費者保護法為中心

為了解決郵局代收掛號的問題,作者蔡岱靜 這樣論述: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利用到郵局,與郵局間之利用關係密切。而近年來消費者意識之高漲,消費者的權益甚值重視。隨著郵政機關於92年改制為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與用郵民眾間之法律關係是否產生改變?究屬公法關係或私法關係?是否對消費者之權益產生影響?郵政法規、民法法規及新興的消費者保護法,各個法規間究竟該如何適用?是不是一昧的以郵政法規是特別法來排除他法之適用?中華郵政公司於改制為公司後,對於郵政之公用事業,仍負有公益性質之政策性任務。對於負有公益性之任務目的之郵政法規與重視消費者之權益之消費者保護法、攸關民事權利之民事法規…等,於郵件寄送契約產生糾紛、發生之衝突與如何調和、適用,公益與消費者權益間如

何衡量?是值得探討的問題。本文係從消費者保護之立場出發,就實務上曾經發生之郵件寄送問題,如:郵件遺失、毀損、被竊、遲到……等,來探討其中相關之法律問題。

郵電往事:新中國上海郵電收據集錦

為了解決郵局代收掛號的問題,作者邵根才 編著 這樣論述:

本稿分郵寄費收據、報刊費收據、匯款費收據、電話費收據、電報費收據五大類及附錄郵戳。收藏品是一種歷史文化載體,本稿所匯編的這些貌似平常的單據,忠實地記錄了上海郵電事業60年來的變化,讓人們看到上海城市發展的軌跡。這些單據,已是不可多得的史料。 作者簡介:邵根才,1939年5月生,上海市奉賢區四團鎮人。上海百老德育講師團團員、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上海收藏協會會員、奉賢區收藏協會理事、上海工藝美術協會會員。1958年12月參軍,曾駐守海防前線,1963年10月轉業後去貴州、廣西,1985年回家鄉奉賢四團工作。一生熱愛收藏,長期從事票證、標簽、單據等民生檔案的收藏和研究。藏集

有《中國糧票》、《中國布票》、《中國船票》、《上海昔日百姓票證》、《昔日百姓逢年過節》、《上海浦東地區老票證》等12部30多集和《奉賢民生檔案儲蓄盒》40只,藏品三萬余件,涵蓋清代、民國、新中國成立初期、「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時期。收藏的壹錢糧票、3錢肉票等12類20種最小面額票證種類,榮獲「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證書。2006年5月13日,在市、區百人參加的「邵根才票證收藏研討會」上飲譽業內,受到高度評價。從1987年以來,先後在鎮、區、市舉辦個人藏品展20余次;2003年後,無償向中國人民解放軍檔案館、中國航海博物館、上海郵政博物館、上海市檔案館、鎮江市檔案館、上海浦東新區檔案館、奉賢區檔案

館等捐獻了老照片、老票證、老標簽、老地圖、老圖片和珍稀文獻等2954件,在「城市記憶開發工程」中,為保存國家和軍隊的歷史資料作出了貢獻。辦有家庭年刊《藏寓》。著有自傳《生命的火花》。傳略已入編《奉賢縣續志》、《四團續志》、《平安續志》、《江海續志》、《庄行續志》等多部地方志。

快遞競爭策略之研究 -以統一宅急便、台灣宅配通、中華郵政國內快捷為例-

為了解決郵局代收掛號的問題,作者王治中 這樣論述:

摘 要本研究在探討台灣「宅配」快遞競爭發展的歷程、影響發展的主要因素。藉由統一宅急便、台灣宅配通、中華郵政國內快捷等三家主要相關因素的探討與趨勢預測,希望發掘可待發展的空間。研究採用文獻探討法與個案訪談法進行,再依訪談結果分析其影響發展之相關因素,並配合文獻、資料分析,找出最主要之影響因素,探討各自的競爭優勢與策略。研究發現:目前影響國內宅配服務系統發展的主要因素有,一、便利性:包括寄件、送件之便利、寄件花費時間之長短、收件時間點的配合、寄送點代收之便利等;二、時效性:商品到達時間的快速是宅配主要強調之一項重要項目,也是消費者所在亦的一項重要指標;三、網路購物的興起:隨著消費型態的改變以及

網路的普遍性,網路購物市場所帶來的商機也是越來越興盛,項目種類也越來越多樣、繁雜,是一項頗具長遠潛力可待開發的目標;四、主要業務項目的競爭:大宗及最主要的項目依舊是一般常溫的宅配服務,也是宅配服務最根本的項目。 「中華郵政」因應整個社會工商經貿環境之需要,自1978年2月開國際快捷郵件業務,並於1984年10月在台灣北、中、南重要地區開辦國內快捷業務(宅配),迨1986年3月以後全台灣各重要郵局均開辦,此項業務開辦初期,業務量逐年大幅成長頗受公眾歡迎,不過最近三年已來,由於民間快遞業者如雨後春筍,如台灣宅配通、統一宅急便,新竹貨運…等,紛紛設立快遞公司,使國內遞送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因

此,在民間搶分快捷郵件市場之情況下,中華郵政快捷郵件業務成長緩慢,其至形成負成長,本研究經廣泛蒐集資料,進行訪查,深入的對現行制度及實際作業之得失,對宅配產業進行五力分析,進而對「中華國內郵政」快捷SOWT之競爭策略之分析與研擬,結論述之如下:一、 利用機會,使用郵局更強勢。二、 由掛號及限時窗口服務人員隨時促銷。三、 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四、 與民營便利連鎖商店合作。並提供以下建議:一、 改進「國內快捷」(宅配)郵件業務之缺失二、 適度調整「國內快捷」(宅配)計費標準三、 掌握「國內快捷」(宅配)郵件業務發展流向,配合實際需要提升工作效益四、 針對民間快遞公司競爭之壓力,改進快

遞郵件作業,提升服務品質,增強競 爭能力五、 有效解決各郵局辦理快捷(宅配)郵件業務所遭遇之問題:關鍵字:國內快捷、宅配產業、SW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