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同義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遙遠同義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後藤多聞寫的 何謂中華、何謂漢:追逐彩虹的草原男兒 和AntonioDamasio的 感與知:讓「心」有意識--神經科學大師剖析感受、心智與意識之間關係的科學證據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八旗文化 和商周出版所出版 。

臺北市立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 林慶彰所指導 李麗文的 民國時期詩經修辭學史 (2019),提出遙遠同義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民國時期、詩經、1912-1949年、修辭、詩經修辭學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英美語文學系 Yi Peng所指導 曾心民的 從鄭捷事件為出發點檢視當代台灣自戀論述 (2017),提出因為有 自戀、當代台灣、鄭捷、2014年臺北捷運隨機殺人事件的重點而找出了 遙遠同義詞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遙遠同義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何謂中華、何謂漢:追逐彩虹的草原男兒

為了解決遙遠同義詞的問題,作者後藤多聞 這樣論述:

推翻「五胡亂華」的漢人中心史觀, 解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國族白日夢——   中華≠中華民族,漢≠漢族,中國史≠東亞史! 「五胡」並非亂「華」,而是亂「漢」! 騎馬民族在漢人土地上建立的胡人國家,便是「中華」! 「中華民族」,便是漢人偷走胡人「中華」的扭曲產物!     NHK知名歷史節目製作人後藤多聞受司馬遼太郎啟發,   走訪中、台、日三地,深入考察「中華」起源的獨到之作!     本書以「彩虹」比喻騎馬民族/胡人建立「中華」的悲壯夢想,   生動描繪了歷史人物的鮮明性格,構成了宛若壯闊大河小說的歷史繪卷!     ◎胡人男兒追逐的第一道彩虹:   前秦苻堅發動淝水之戰,不在於征服漢

人,而是建構「胡漢共榮」的帝國!     ◎胡人男兒追逐的第二道彩虹:   北魏孝文帝的政治改革,並非單方向的「漢化」,而是具有強烈鮮卑意識的「胡漢融合」!     ◎胡人男兒追逐的第三道彩虹:   隋煬帝楊廣不是單純的暴君,而是試圖建立「華戎混一」的帝國,才會受到漢人的指責!     ◎胡人男兒追逐的最後一道彩虹:   唐太宗李世民締造的大唐盛世,胡漢融合、多元開放,是東亞歷史上第一個「中華」帝國!     今天的中國,將「漢族」視為民族主體的「中華」概念,真的符合東亞歷史的演進過程嗎?「中華」在成為現代民族的概念之前,在東亞歷史上的意涵又是什麼呢?要認識真正的「中華」,我們得從早期東亞大陸

的騎馬民族歷史開始說起。     ■真正的「中華」,源自於騎馬民族/胡人所建立的「胡漢一體」國家!     最早的「中華」,起源於所謂「五胡亂華」的時代。西元四世紀初,自北方草原的「胡人」,包括匈奴、鮮卑、羯、氐、羌等騎馬民族部落,趁著西晉內亂紛紛南下,試圖在「漢人」的土地上,建立如同漢王朝般的偉大帝國,名為「中華」。這樣的夢想,本書比喻為猶如「追逐草原上的彩虹」般虛幻與悲壯。     在本書中登場,試圖建立「中華」的胡人男兒,一共有四位,他們分別是:氐人的前秦昭宣帝苻堅、鮮卑人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以及具有鮮卑血統的隋煬帝楊廣與唐太宗李世民。前三位胡人君主,都試圖透過戰爭或政治改革,建立「胡漢

一體」的國家,最終都以失敗收場。     「中華」的夢想,直到李世民建立大唐後,才得以成功實現。李世民集前人大成,積極提倡「胡漢一體」的政策;在他統治之下的大唐,是東亞歷史上第一個以「中華」為名號的帝國,具有開放與包容的文化風氣。因此,本書認為「中華」一詞,所蘊含的歷史意識是:「儘管彼此(胡漢)間的差異頗多,仍然應該試著摸索出相互親合的道路。」     ■近代的「中華民族」,其實是漢人偷走「中華」後的扭曲產物!     「中華」概念歷經南北朝到隋唐時期的演化,不只是國家概念,更是具有胡人特色的文明標籤。本書以胡人與佛教的關聯性作為切入點,探討為什麼胡人君主多是虔誠的佛教徒?佛教早在漢代傳入東亞

,為何直到南北朝時期,才開始出現大量的佛像石窟?這不禁讓人思考,我們過往對東亞文化的認識,是否只是停留在漢人的單一視角上?     這或許是因為在宋、明以後,漢人王朝的興起,促使「中華」一詞成為漢人正統的象徵。因此,我們不再記得「中華」的胡人意涵,歷史真相也隨之被遺忘。再者,作者認為隨著清末民初之際的漢人民族運動興起,「中華」更被漢人革命家如章炳麟、孫文扭曲為「中華民族」──也就是「將非漢族吸納為漢族」的近代民族主義產物,導致「中華」幾乎成為「中國」、「漢人」的同義詞。      今天所謂的「中華民族」,以當代中國的定義而言,是指「中國五十六個民族的統稱」,但其中又以「漢族」作為主體民族。「漢

人優先」所產生的誤解及扭曲,最終讓「中華」喪失了原有的開放及包容性,反而禁錮著中國內部具有獨立宗教信仰與文化的少數民族,如蒙古族、滿族、藏族、維吾爾族。這是立基於東亞史視角的本書所致力批判的歷史謬誤。     ■本書是受司馬遼太郎啟發、探究「中華」真相的精采之作!     《何謂中華、何謂漢》的作者後藤多聞,長期擔任日本NHK歷史節目製作人,是位學識廣博的文化人。一九九六年,後藤多聞在製作一部以中國與台灣兩地故宮館藏為主題的歷史紀錄片(《故宮──從故宮珍藏所見的中華五千年》)時,受到日本「國民作家」司馬遼太郎的啟發,而開始深入東亞歷史進行研究。此為本書的緣起。     司馬遼太郎認為,「漢」與

「中華」有著完全不同的歷史及文化脈絡,因此今天以「漢族」為中心所建構的「中華民族」是錯誤的概念。促使後藤多聞深入爬梳歷史文獻,更前往台灣及中國等地進行研究,親身考察中國北方的騎馬民族遺跡,重建「中華」原本所具有的胡人意涵。因此,本書不論是在歷史脈絡的解釋,或是對歷史人物的描寫上,都有著精彩而獨到的見解。

民國時期詩經修辭學史

為了解決遙遠同義詞的問題,作者李麗文 這樣論述:

《詩經》修辭相關著作,以專書、專書之章節及單篇論文三種為主。對於作者所列舉的修辭方法,加以系統的闡釋,範例解說詳實,資料援引豐富,有系統地研究修辭學,有助於了解民國時期《詩經》修辭發展的概況。全文分五章,運用綜合、歸納、比較法,由形式、內容、目的三方面,來探討《詩經》修辭學史。《詩經》修辭學史,依論文撰寫時間先後,分三期:《詩經》修辭研究的先導與萌芽(1912-1926)、《詩經》修辭研究的成長與茁壯(1927-1936)、《詩經》修辭研究的斷層與沒落(1937-1949)。各作者的論文內容,分別就三方面分析:一、生平與著述 二、內容與簡介 三、優缺與評價,呈現民國時期《詩經》修辭學史的全貌

。第一章,「緒論」,首述《詩經》研究動機、目的與方法,研究目的分二類:(一)《詩經》修辭藝術的特質、(二)《詩經》修辭藝術的影響;研究方法分二類:(一)研究資料、(二)研究綱目;次論探究《詩經》修辭學史的定義與內涵;次論《詩經》修辭學史的起源與發展;最後《詩經》修辭前人研究的成果。第二章,《詩經》修辭研究的先導與萌芽(1912-1926),分兩期:一為《詩經》修辭研究的先導 (1912-1918) ,包含:日本諸橋轍次;一為《詩經》修辭研究的萌芽(1919-1926),包含:程俊英、謝无量、唐圭璋三人。第三章,《詩經》修辭研究的成長與茁壯(1927-1936),分兩期:一為《詩經》修辭研究的成

長 (1927-1931),包含:張壽林、胡樸安;一為《詩經》修辭研究的茁壯(1932-1936),包含:徐 昂、黎錦熙、林之棠、日本兒島獻吉郎、徐澄宇、唐圭璋、王俊瑜七人。第四章,《詩經》修辭研究的斷層與沒落(1937-1949),分兩期:一為《詩經》修辭研究的斷層 (1937-1945),包含:日本目加田誠;一為《詩經》修辭研究的沒落(1946-1949),包含:胡德執。第五章,結論。分兩方面分析:一為《詩經》修辭學史的特色,分四個面向探討:1.修辭分類 2.修辭數量 3.詩經內容 4.詩經時代;一為《詩經》修辭學史的影響,探討《詩經》對後世修辭之影響。分就中國、臺灣、日本、韓國、美國等

剖析。附錄,內容包含:修辭格分類簡史、《詩經》修辭簡史、《詩經研究•修辭》諸橋轍次與謝无量對照表

感與知:讓「心」有意識--神經科學大師剖析感受、心智與意識之間關係的科學證據

為了解決遙遠同義詞的問題,作者AntonioDamasio 這樣論述:

重量級神經科學家最新作品,了解意識不可或缺的重要指南! 頂尖神經科學家結合生物學、神經科學、心理學和人工智慧等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與哲學新展望,提出對腦與人類行為理解的獨特研究結果與洞見,提供了解開人類意識之謎的可能工具。   本書是針對意識現象所進行的研究調查,內容簡單扼要、具啟發性、且引人入勝。 最傑出的神經科學家之一的安東尼歐.達馬吉歐(Antonio Damasio)最新作品,在本書輕薄短小的48個章節中,他幫助我們了解意識與心智的關係、擁有意識與清醒或感知的差異、情感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以及生物腦與意識的發展。本書結合各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與哲學的新展望,最重要的是,還提出了改變我們對腦

與人類行為的理解的獨特研究結果。 意識是人類傳達與轉化自己對周遭世界的體驗與自己在其中地位的感知的基礎能力。想要了解意識,這是一本不可或缺的重要指南。 【推薦人】(依姓氏筆畫序) 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張智宏 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黃揚名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 謝伯讓   達馬吉歐在書中提到的,不論是關於什麼是心智、什麼是意識,以及感覺,我認為都相當有啟發性,甚至有些是讓人有點意外的。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黃揚名   在達馬吉歐的這本最新著作之中,你將會見識到一位學界領袖的獨特洞見。他的文風獨樹一格,用與眾不同的詞彙描繪出心靈的機制與風貌。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 謝伯讓 既大膽又重要……達馬吉歐的觀點提供了身與心合一的新穎且獨特論點。 ——《自然》(Nature)   在本書中,大師級科學家與滑順的散文造型師聯手,產生一則又一則激動人心的見解。……達馬吉歐成功地縮小了身心之間的差距。 ——《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達馬吉歐簡潔、精確和清晰的散文有效地傳達了他幾十年來提煉出來的核心洞察力:情感——包括情緒、感覺、動機和情緒——對於理解我們所做的事情、我們的思考方式和情緒的核心,以及我們是誰,是相當重要的。 ──《科學》雜誌(Science)

  達馬吉歐撰寫了清楚面對大眾讀者的清晰散文。更妙的是,這本書簡潔而有益地分為幾十篇短章節,很多只有一兩頁。但是,請不要搞錯,達馬吉歐是熟悉諸多學科的深刻思想家,因此本書既是哲學著作,也是硬科學。熟悉大學程度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讀者會發現有價值的見解。 ——柯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s)

從鄭捷事件為出發點檢視當代台灣自戀論述

為了解決遙遠同義詞的問題,作者曾心民 這樣論述:

本文透過自戀概念在精神科學(精神分析、心理學、精神醫學及心理治療)、犯罪學、文化論述等不同領域的知識生產及轉變,檢視1950年代至今臺灣自戀論述之發展。當今自戀概念已脫離其原生之佛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脈絡,被不同學科使用並在大眾文化中逐漸被視為自負與個人中心的同義詞。本文由2014 年臺北捷運隨機殺人事件(又稱鄭捷事件)做為問題意識出發,探查在此事件之前臺灣自戀論述之歷史與發展。追溯跨學科之文本與材料,本文希望發掘形塑今日鄭捷事件中自戀論述發展的力量,並分析此事件作為當代自戀論述發展的反思。透過歷史化自戀論述,本文希望能將自戀概念視為鑲嵌於不同時間脈絡中,人與世界複雜的互動之產物,並由此提供一

個觀看當代自戀論述不同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