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世界台灣版下載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迷你世界台灣版下載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克里斯.安德森寫的 長尾理論 - 打破80/20法則,獲利無限延伸 (最新增訂版) 和譚劍的 黑夜旋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迷你世界電腦版PC模擬器下載也說明:什麼是《迷你世界》電腦版 《迷你世界》是一款由SuperNice Digital Marketing Co., Ltd.開發的冒險 類app。本頁面下載的 迷你世界电脑版 是透過安裝安卓模擬器在電腦上運行。安卓模擬器是一款在電腦操作系統上模擬器安卓運行環境的軟體,其中雷電模擬器是一款在Windows電腦上運行的免付費安卓模擬器。雷電透過模擬Android 9.0手機運行環境,具有手機上沒有的多開視窗、巨集指令、操作錄製等強大功能,實現在電腦上暢玩手機遊戲。是一款專為遊戲發燒友而生的安卓模擬器。 用雷電模擬器安全嗎 雷電模擬器未經玩家允許,絕對不會在玩家的電腦上安裝任何恶意程序或侵犯玩家的隱私訊息,更不會使用用戶的電腦進行挖礦作業。具體可以查看關於 雷電模擬器安全性問題解答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下文化 和九歌所出版 。

最後網站我的世界電腦版下載免費則補充:.0. 開啟虛寶兌換網頁( 點我開啟).4.0下載下載-windows: minecraft pe 1.9版本教學Minecraft 我的世界1.org 辦公套件衍生版, 同樣免費開源,以Mozilla Public License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迷你世界台灣版下載,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長尾理論 - 打破80/20法則,獲利無限延伸 (最新增訂版)

為了解決迷你世界台灣版下載的問題,作者克里斯.安德森 這樣論述:

  《長尾理論》甫問世便登上各書市的暢銷排行榜,三年來各界討論持續不斷,「長尾」一詞也成為新的商業流行語,奠定了克里斯.安德森在網路新經濟這個領域的發言位置。   在前作問世後三年間,新虛擬市場裡逐漸站穩的Youtube、MySpace、Facebook、Google等平台又將網路勢力重新洗牌,創造出無線延伸的商機。最新增訂版延續了作者對網路世界的詳盡研究,不只修正了所有數據資料,更增加了多篇作者的犀利觀察。   當前景氣混沌不明,許多商業模式面臨重新思考與重整,本書不論是對企業端或顧客端,都能提供新的方向。 作者簡介 克里斯.安德森 Chris Anderson    在網路新經濟這個領域

,安德森被譽為是論據最充分且觀察最犀利的作者。他的一系列觀點超越時代的文章及著作,不只定義了新經濟裡的數種關鍵趨勢,也描繪出這些趨勢所代表的新商業模式與商機。2007年獲《時代》(Time)雜誌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位人士」之一。   安德森在《長尾理論》這本暢銷著作中,點出了利基商品在當代經濟中逐漸崛起,成為新興的強大力量──未來的商業是銷售少量多樣的商品給特定的不同群體;各種小社群如何形成一股龐大的市場潛能;而受惠於數位及網路科技的效能,這一切都將成為真實。   安德森自2001年起擔任《連線》(Wired)雜誌總編輯,在他的帶領之下, 《連線》五度獲得「美國國家雜誌獎」(Nation

al Magazine Award)提名,並曾獲卓越雜誌首獎(General Excellence)。安德森也曾獲《廣告年代》(Advertising Age)封為「年度總編輯」(editor of the year)。   安德森過去曾服務於《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等雜誌,也曾在洛塞勒摩斯(Los Alamos)國家實驗室擔任研究員。他目前和妻子與五個兒女住在北加州,並即將出版他對網路商機的最新觀察與研究成果:《免費!》(Free: The Future of a Radical Price)。   安德森的網址為:ww

w.thelongtail.com。 譯者簡介 黃秀媛   台大外文系畢業,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碩士,曾任《聯合報》、《世界日報》編譯。譯有《巨龍》、《生命在愛中成長》、《愈成熟愈快樂》、《男人新中年主張》、《十誡》、《半斤非八兩》、《杜拉克精選:社會篇》、《完全通路行銷》、《關鍵十年》、《藍海策略》等(以上皆為天下文化出版)。 序文   長尾年代來臨 趙義隆 誌謝 前言 第1章 長尾市場第2章 暢銷商品的興衰第3章 長尾簡史第4章 長尾的三股力量第5章 新生產者第6章 新市場第7章 新品味塑造者第8章 長尾經濟學第9章 短頭爭霸戰第10章 選擇的樂園第11章 利基文化第12章 無邊無際的螢

幕第13章 娛樂產業之外第14章 長尾原則第15章 長尾行銷學 結語:明日的長尾後記 資料來源與延伸閱讀 前 言   我們的文化猶如大型的人氣競賽,追蹤暢銷排行榜的名次變化已成了全民運動。我們為「暢銷商品」付出許多心神,去製作它們、選擇它們、討論它們、和追蹤它們的起落。每週末都有電影票房的排行榜;電視節目必須拼得你死我活,唯有適者才能在螢幕上繼續播出;少數幾首熱門歌曲在廣播電台上一播再播;而這些產業的高級主管則忙於尋覓下一個熱門商品。   這個世界是暢銷商品撐起來的。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大眾媒體和娛樂產業能夠成長,是靠賣座電影、暢銷唱片、以及電視節目兩位數的收視率。這也難怪我們會透過「暢銷商品

」這個透視鏡,觀察自己的文化。社會名流和大眾商品標示了我們的年代,這些人與物成為我們共同的經驗。好萊塢在八十年前開始了製造明星的生意,現在在每個商業角落,從鞋子乃至餐廳大廚都可見他們的影子。簡而言之,唯有暢銷,商品才會受重視。 不過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戰後崛起的電視和廣播時代,現在已顯露疲態。暢銷商品開始有氣無力,也不像以往那樣吃香。暢銷排行榜上的第一名固然還是第一名,但銷售量卻不如往昔驚人。   歷年唱片暢銷排行榜前五十名,大多是在一九七○年代和八○年代錄製的,像是老鷹合唱團(Ealges)與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2000年之後錄製的專輯,沒有一張擠進榜內。二○

○五年,好萊塢票房縮水6%以上,雖然人口增加,上電影院的人反而減少。   在數百個分眾利基的有線頻道影響下,無線電視台的觀眾逐年流失。十八歲到三十四歲之間的男性是廣告業者最想拉攏的族群,但他們卻開始關掉電視,轉戰網路和電玩世界。頂尖電視節目的收視率數十年來逐年下滑,現在所謂的收視率第一,要是在七○年代連前十名都擠不進去。   簡而言之,我們儘管仍執著於「暢銷商品」,但這股經濟力量已不若以往。這些善變的消費者跑去哪裡了?其實哪兒也沒去。當市場分裂成無數的利基分眾市場,消費者也散落紛飛。網路是唯一出現驚人成長的領域,但它包含了上百萬個無從分類的網站,而每個網站都以自己的方式顛覆了媒體和行銷的傳統邏

輯。   iTunes殺了廣播明星   我十幾歲的時候,正好碰上大眾文化於七○和八○年代的高峰。當時一般青少年家中的電視都有六台頻道,每人收看的節目差不多就是那幾個。每個小鎮都有三、四家搖滾樂廣播電台,當時聽眾聽什麼音樂,大多由這些電台主導;只有少數幸運兒有大把鈔票可以蒐集各種唱片。   我們暑假去戲院看同樣的熱門電影,收聽同一家報紙和廣播的新聞。除了主流媒體之外,只有圖書館和漫畫書店可去。就我的記憶所及,當時除了大眾文化之外,我們只有看書或和朋友閒扯淡。 班恩這個十六歲少年的青春期則大不相同。他出身富裕,是家中的獨子,住在拉風的北柏克萊山莊(North Berkeley Hills)。網路伴

隨著他成長;他的房間有蘋果電腦、以及灌滿音樂的iPod(每週還有零用錢可上iTunes消費),他同一掛朋友也是一樣。和他同輩的青少年完全無法了解沒有寬頻、手機、MP3、TiVo及線上購物的世界。   在這樣網路連結的影響下,人們可接觸到各式文化和內容,從主流文化到最邊緣的地下產品,網路都大開方便之門。在班恩成長的世界中,傳統媒體和娛樂產業的主導勢力大不如前。如果你在本書看不到自己的影子,請想像一下班恩的世界,他正走在未來的最前端。 從班恩的角度來看,文化的風貌沒有貴賤之分,商業和業餘性質的內容同樣能引起他的注意。主流暢銷和地下分眾這兩者,對他也沒有差別。面對無盡的選擇,他會從無邊無際的選擇中挑

出自己喜歡的東西,不論是好萊塢電影或個人製作的電玩電影,他都有興趣觀賞。 班恩每週只花大約兩小時看電視,主要收看的節目是「白宮風雲」(West Wing,當然他不是在電視播出時收看),及「螢火蟲」(Firefly,他是透過TiVo數位電視錄放影機,觀賞這部早已停播的太空影集)。他還利用比特洪流(BitTorrent)這種點對點(peer-to-peer,P2P)的技術下載卡通;因為這些卡通起初是在日本的電視播放(英文字幕多由影迷自行加上),所以也算一種電視節目。   至於電影,他是科幻片迷,所以他的品味相當主流。他熱愛「星際大戰」及「駭客任務」,不過他也看網路下載的電影,例如機造影片(mach

inima,是由電玩主角演出的動畫片)及「星際大戰啟示錄」(Star Wars Revelations);後者是一部由影迷自行製作的影片,特效不輸給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的原版電影。 他的iPod檔案中,有些是從iTunes下載,不過大多數是他朋友提供的。他們這群人只要有人買了CD,就會為大家拷貝一份。   班恩喜歡的音樂主要是古典搖滾,像是齊柏林飛船(Led Zeppelin)和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此外就是一些電玩主題曲。他只有在父母車上打開收音機時,才會收聽廣播。 班恩閱讀的書籍相當廣泛,從「星際大戰」小說到日本漫畫都有涉獵,另外還看許多網路漫畫。他和某

些朋友一樣,對日本的次文化相當著迷,甚至在學校還修日文。我當年唸書時,學生修日文是因為日本是重要的經濟強國,人們認為加強語文能力有助開創事業。   但現在的孩子學日文,卻是為了想自己翻譯動畫字幕,並深入鑽研動畫世界。 班恩有空時多半在上網,有時隨性的到處瀏覽,有時則加入「最後一戰」(Halo)、「星際大戰」的討論。他對新聞不感興趣,他既不讀報紙、也不看電視新聞,但他卻會上電腦新聞網站Slashdot和另類新聞網站Fark,以了解科技產業和次文化的最新趨勢。他整天跟他十個最好的朋友上即時通聊天。他不用手機打簡訊,不過有些朋友喜歡狂傳(常在外頭四處跑的人比較喜歡用手機傳簡訊,但經常待在自己房間的人

,會偏好即時通這種聊天管道)。   班恩還與朋友一起打電動,他最常玩的是線上遊戲。他覺得「最後一戰2」實在很棒,尤其是使用者修改過的部分更妙。 有時我不禁在想,如果我晚生二十五年,我的青春歲月應該和班恩小弟的生活極為類似。班恩和十幾歲的我最大的差異在於選擇。我那時候只能看電波傳送的電視和廣播節目,他則可以上網;當時的我可沒有TiVo(我連有線電視都沒有);除了這些,他還擁有比特洪流,我卻完全不知道世上有日本動畫這種鬼東西。我要是能和朋友在魔獸世界(World of Warcraft)建立線上部族的話,還會一遍又一遍的看影集「夢幻島」(Gilligan's Island)的重播嗎?我很懷疑。 七

○年代的電視節目比現在受歡迎,不是因為當時的節目比較好看,而是因為當時節目的選擇較少。   所謂大眾文化崛起,其實主要靠的是電視聚合觀眾品味的力量,而不是好萊塢的天才創意。 電視最棒的一點是能把一個節目傳送給數百萬觀眾,但它不能把數百萬個節目帶給每個觀眾,而這卻是網際網路勝出之處。電視需要賣座發燒片吸引龐大的觀眾,才有經濟效益。寬頻時代卻正好相反,在最適宜點對點傳播的網路世界裡,同時為數百萬觀眾提供一樣的節目,是極為昂貴、浪費的作法。 超級賣座的商品還是有其需求,但不再是唯一選擇。熱賣商品現在必須和無數大小利基商品競爭。市場愈多選擇,就愈獲消費者青睞。   一項產品賣遍天下的時代已經結束,繼之

而起的是一個多重選擇的嶄新市場。 本書要講的就是這種市場。 主流文化瓦解,化成無數碎片,讓傳統媒體和娛樂產業陷入無盡的苦海。企業高級主管過去幾十年來不斷砥礪自己,發展自創、挑選、和推廣暢銷商品的能力,但這些暢銷商品在一夕間,卻再也不夠看了。觀眾逐漸轉向擁抱一堆模糊不清的……嗯,這種非熱賣商品並沒有貼切的名詞,只能稱它們為暢銷商品之外的「其他商品」。 這個「其他」的類別備受冷落,真是很古怪的事。畢竟,我們講的可是「其他商品」。   多數電影都不賣座,多數唱片擠不進百大排行,多數書籍也登不上暢銷排行,多數電視節目根本不用勞煩媒體研究公司尼爾森(Nielsen)調查收視率。儘管如此,許多不叫座的商品

在世界各地卻擁有數百萬觀眾;只不過因為不夠暢銷,根本沒有人去估計其銷售成績。 不過,過去的大眾市場正分化成許許多多的「其他商品」。以往只有少數幾項暢銷商品受重視,其餘一點都不重要;這幅單純的圖畫現在已變成令人眼花撩亂的馬賽克圖案,由數百萬個迷你市場和迷你明星組成。大眾市場逐漸分裂成眾多利基市場。 利基商品其實一直存在,不過隨著取得成本(消費者找到利基商品,及利基商品找到消費者的成本)下降,這些商品在文化和經濟層面,驟然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新的利基市場並沒有取代暢銷商品的傳統市場,只不過這是頭一次雙方同台較勁。過去一世紀以來,由於貨架空間、螢幕、頻道、和注意力的成本昂貴,為了做最有效率的運

用,商家去蕪存菁,只留下賣得最好的商品。現在,在消費者網絡化、一切數位化的時代中,網路幾乎深入每項產業,只需花費以前成本的一小部分,網路就可化身為商店、戲院、電視台,利基商品配銷的模式已徹底改觀。 各位不妨把配銷成本想像為下降的水線或退潮。當水位逐漸下降,原本在水面下的土地就會浮現。眾多的利基商品以往因為不符合經濟效益,所以未能浮上水面,但這些商品大部分其實已存在許久,只不過不易為人見到或找到。舉凡是各地戲院沒有上映的電影、各地搖滾電台沒播的音樂,沃爾瑪(Wal-Mart)百貨沒賣的運動器材,都屬於這些利基商品。現在透過Netflix、iTunes、亞馬遜、或是某個Google幫你找到的網站,

以往隱形的利基市場終於清楚可見。 有些利基商品則是全新問世的。   創造他們的產業,界於商業和非商業之間的模糊地帶。部落客(blogger)、地下樂團、自製影片的人,都屬於這個領域。拜「數位發行」(digital distribution)之賜,他們突然之間都能找到觀眾。  98%法則 本書寫作的起點,始於我猜錯一個問題。身為《連線》雜誌的編輯,我的工作之一就是發表科技發展趨勢的演說。我當初從科技界起家,接著在《經濟學人》雜誌服務期間學習經濟,所以我在判斷發展趨勢時,會先看實實在在的數據,幸好這個時代一點都不缺數據。從eBay到沃爾瑪百貨,這些企業的伺服器蘊藏了二十一世紀的經濟趨勢。儘管想取得

原始數據並不容易,但這些企業主管每天優游於數據之海,對重點數據已培養出絕佳直覺,因此向他們請益是我追蹤趨勢發展的秘訣。   我在二○○四年一月進入Ecast執行長羅比.凡艾迪比的辦公室,向他請益。Ecast是家「數位點唱機」(digital jukebox)公司。數位點唱機和一般點唱機(酒吧裡常見這種機器,配備龐大的喇叭和閃爍的燈光)差不多,差就差在傳統點唱機只有一百張CD,而數位點唱機卻可透過寬頻網路下載數以千計的音樂專輯,並存在每台機器的硬碟,讓顧客隨意挑選。 我們聊天的時候,凡艾迪比說他們的點唱機收錄了一萬張專輯,要我猜猜,裡頭有百分之幾的唱片,每季至少會賣出一張。 我當然知道凡艾迪比

這個問題有陷阱。如果是一般情況,根據「80∕20法則」(由經驗得知,這個法則到處都用得上),我會回答20%,也就是說,80%的銷售額都來自20%的產品(通常來說,100%的利潤都是來自這個部分)。 不過凡艾迪比是在數位內容產業,情況就不同了。所以我覺得我可以大膽猜測,在這一萬張唱片當中,高達50%的唱片每季至少會賣出一張。 表面看來,這個數字高得離譜。普通大型書店排名前一萬名的書,有半數每季賣不出一本。沃爾瑪百貨排名前一萬張的CD裡,也有一半CD每季一張都賣不出去;其實,沃爾瑪百貨陳列的CD根本連一萬張的一半都不到。   不管是什麼市場,實在很難想像,在龐大的庫存中可有這麼高比例的產品有銷路。

不過,我覺得數位產業不一樣,所以便冒險說出一個很大的數字。 不用說,答案差了十萬八千里。正確答案是98%。 「實在很驚人,對不對?」凡艾迪比說道,「大家都猜錯。」就算他自己也對這個數字大吃一驚。當該公司蒐集的唱片愈來愈多,遠超過多數唱片行的規模,深入到利基分眾和次文化的世界之際,他們的銷售成績持續開出紅盤。這家公司收錄愈多唱片,銷量就愈多,暢銷金曲之外的歌曲,似乎擁有無限的市場需求。的確,這些歌曲儘管沒有驚人的銷售量,但幾乎都有銷路。而且在資料庫裡,這些音樂不過是資料庫的位元,儲存和傳送幾乎都無須耗費成本,就算只有一、兩張銷量,還是能夠源源帶來收益。 凡艾迪比發現到,整體的利基音樂市場非常龐大

,而且幾乎無邊無垠。他將這個現象稱為「98%法則」。誠如他日後跟我說的:「以這種形式呈現的內容,幾乎無須包裝成本,而且可以即時取得,在此情況下,消費者幾乎什麼都看。我相信,內容提供者勢必得做出重大改變;我只是還不確定要做什麼改變!」 所以我下定決心要找出答案。凡艾迪比的數據看似違反常理,其中卻透露出數位時代中娛樂產業的新經濟學。供應無窮無盡下,我們對暢銷商品和利基商品之間相對關係的假設也就完全錯誤。物資稀少時,人們需要暢銷商品;如果貨架或電訊波只有這幾個位置,自然得擺上銷路最好的商品,那麼大家也只能購買這幾種商品。 不過,如果空間無限呢?或許只著眼於熱門商品並不正確。   畢竟不暢銷的商品比熱

門商品多得多,而且現在這兩者同樣都呈現在消費者眼前。要是不暢銷的商品(從頗被看好的利基商品,一直到超級冷門的商品)全部加總起來,規模不下於暢銷商品,會是怎麼樣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很明顯:世界上某些最大的市場將會因此徹底改頭換面。 我於是展開一項研究計畫,遍訪新興數位娛樂產業的領導者,從亞馬遜到iTunes,都是我登門拜訪的對象。我所聽到的說法千篇一律:暢銷商品固然大好,但利基市場也前景看好,未來將成為一個嶄新的龐大市場。98%法則這下子幾乎放諸四海皆準。蘋果電腦曾表示,iTunes的資料庫中儲存了一百萬張唱片(目前增加到兩倍),每張都至少賣出過一次。Netflix則說,他們二萬五千部的DVD(現

在有五萬五千部)中,95%的DVD每季至少會出租一次。亞馬遜沒有提供確切數字,但是有家獨立的學術研究單位,計算過亞馬遜的書籍銷售情形後表示,排名前十萬本的書中,98%的書籍每季至少會賣出一冊。我訪問的公司,每家都這麼說。 英國連續劇DVD在Netflix上大受歡迎,老專輯在iTunes大賣,大家以往認為這些商品不符合經濟效益,而不放在眼裡,現在竟能激發出這樣的需求量,企業界無不驚奇。這時我才領悟到,我終於看到了我們文化的真正需求型態,它完全不受稀少性的限制。   說得清楚些,這種需求型態真的有夠詭異。當你想到基本上任何貨品都賣得出去,會覺得奇怪。不過這是因為我們通常不用每季是否賣一單位的角度

思考。傳統零售產業只考慮什麼產品會有很高的銷路,對於偶爾才有銷路的商品則興趣缺缺,因為對傳統零售業者來說,一季只能賣出一張的CD,跟一季銷量高達一千張的CD,一樣要占半英吋的貨架空間。這個空間可是很有價值的:租金、經常性支出、人事成本等等都要算,每個月必須有相當數量的存貨週轉次數,才能彌補過來。換句話說,銷量只有一、兩張的CD根本是浪費空間。   然而,當這樣的空間再也不用什麼成本時,這些冷門產品突然有了價值,並再度受到矚目。亞馬遜、Netflix、以及所有我訪問過的公司,都已悟到這一點:傳統零售業的經濟效益越來越低,而網路零售正方興未艾。這些冷門商品的銷量還是不多,但將許多這類商品總合在一起

,卻能締造相當可觀的業務量。 二○○四年上半年,我根據以上的研究結果發表多場演講。起初我把講題取名為「98%的法則」,後來則改為「新娛樂產業的新法則」(我當時實在欠缺取名的靈感)。 不過,拜網路音樂市場巨擘狂想曲之賜,我那時已掌握了一些實際數據。我將他們提供的單月顧客使用量資料繪製成圖後,赫然發現,眼前的曲線和以往所見截然不同。 這條需求曲線一開始與一般需求曲線無異,都是根據產品的熱門程度排列。曲線最前頭是少數幾個下載次數龐大的暢銷專輯,然後就陡降到比較冷門的部分。不過有趣的是,這條曲線從不會降到零。   我找到第十萬張專輯,把圖放大之後發現,它每月還是有數千次的下載次數。而且這條曲線一直延伸

到第二十萬、三十萬、四十萬張專輯,我往下看去,需求仍舊存在。儘管在這條曲線最末端的專輯,每月只有四、五次的下載次數,但曲線一直沒有降到零。 這樣的曲線在統計學上稱為「長尾分布」(long-tailed distribution),因為曲線的尾巴比前端長很多。由於我的焦點是在這尾巴部分,因此我為這曲線取了一個貼切的名稱:「長尾」(Long Tail)。起初我是在發表「新娛樂產業的新法則」的一場簡報時,在第二十張幻燈片上提到這名詞。不過Netflix執行長李德.海思汀斯的一席話,讓我了解這樣並未凸顯焦點。所以在二○○四年夏天,我只以「長尾」為題發表演說,並為我的雜誌以同樣的題目寫了篇文章。 「長尾

」於二○○四年十月在《連線》發表之後,即成為這本雜誌有史以來最受各界矚目的文章。   這篇文章有三個重點:(1)各類商品之多、尾巴之長,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2)各式各樣的商品現在都能以合乎經濟效益的方式接觸到消費者;(3)這些利基商品一旦整合在一起,可創造非常龐大的市場。在前所未見的龐大數據印證下,這三大重點更是讓人無法反駁。  隨處可見的長尾 這篇文章發表後引起廣大回響,最教人振奮的是,回應的人士來自各行各業。   這篇文章起初是分析娛樂產業和媒體產業的新經濟情勢,我只在文中帶到eBay(二手商品)和Google(小型廣告商)之類的公司也有長尾。不過讀者卻發現長尾現象其實無所不在,從政治乃

至公共關係、從歌本樂譜乃至大學體育都有條長尾。 由於配銷、製造和行銷的效率增長,各行各業對商業可行性(commercially viable)的定義也徹底改觀。換句話說,效率的增長將以往無利可圖的顧客、產品和市場,變成有利可圖。這種現象在娛樂和媒體產業特別明顯,不過透過eBay可發現到,這種現象已發生在更廣的層面(從汽車到手工藝品)。   擴大來看,長尾理論的重點其實在於「豐富經濟學」(economics of abundance):卡在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瓶頸消失,所有商品都可被人們取得的情況下,供需雙方所產生的變化。 曾有許多人要我舉出幾個長尾理論不適用的商品項目,我通常會回答:同質性高的大宗

商品(commodity)。這些商品不但缺乏變化,而且消費者也不需要太多選擇。好比說麵粉,我記得在超級市場裡,大大的麵粉袋上總是印著「麵粉」字樣,別無其他選擇。在一次偶然踏進「健全食品」(Whole Foods)連鎖有機食品商店之後,我才發現自己大錯特錯:這家公司販賣的麵粉種類超過二十種,從全麥和有機麵粉的基本品項,一直到紫紅色和藍色的玉米粉都有。麵粉界裡也有長尾,真令人驚訝。 以往人們在購物時,只買便宜又有品牌(甚至沒有牌子)的大宗商品;但隨著生活日益富裕,我們已成為迷你鑑賞家,可從數以千計的商品中挑出能凸顯個人獨特品味的東西。現在有許多前後矛盾的名詞用來形容這種新的消費者行為,像是「大眾專

享」(massclusivity)、「小眾細播」(slivercasting)、以及大眾客製化(mass customization),在在顯示出愈來愈多的長尾市場已然成形。    預覽二十一世紀經濟趨勢 本書有一部分是來自一項經濟研究計畫,由史丹福、麻省理工、及哈佛商學院師生通力合作所成。有一部分是我在一百多場演說、腦力激盪會議、以及拜訪許多身受長尾效應影響的企業之後,歸納而得的成果。另外還有十多家公司和其主管提供大量的內部資料,讓我對網路時代的市場個體經濟學有了嶄新的看法。 教人興奮的是,二十一世紀經濟情勢的輪廓已可從Google、亞馬遜、Netflix及iTunes等公司的資料庫看得出來

。消費者在選擇無限的市場中會有什麼樣的行為模式?這個問題近年才開始受重視,現今的重要性更是有增無減。我們可從這些公司數兆位元的用戶資料中,一窺此問題的答案。 但令人驚訝的是,分析過這些數據的經濟學者寥寥可數,主要是因為他們並不注意這類議題(我合作過的學術界人士大多來自商學院,只有少數是經濟學者)。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經濟學者哈爾   .瓦里安在Google兼職,還有拍賣理論(auction-theory)的經濟學者也愛研究eBay,不過他們只是少數。本書引用的數據當中,有一些根本不曾見過天日。 在這片處女地,我獲得各界專家的大力襄助。起初出於實驗的性質,我架設了自己的網站thelongtai

l.com,在這裡公開解決許多難解的概念和議題。我通常是這樣做的:例如在解釋「80∕20法則」的變化時,我會把尚未成熟的想法貼到網站上,接著會有數十位讀者寫下他們高明的評論、電子郵件,或在他們的部落格建議我如何改善。這種腦力激盪的方式看似不可靠,但平均每天卻吸引五千多名讀者。 軟體業者在開發新程式時,會對最期盼嘗鮮的使用者公開測試版(beta)的程式碼。這些使用者在自家電腦上,以自己的方式進行測試,找出軟體開發者疏漏之處,結果可協助軟體開發者寫出功能強大的應用程式。   我希望透過同樣的流程,公開的對許多想法進行壓力測試,以期寫出更好(或至少更為周全)的書。 在此我要提醒各位,公開測試軟體和公

開寫書過程之間有所差異。雖然許多人已經嘗試過後者(在網路上公開各章節的草稿,有時甚至公開稿子讓大眾集體進行編輯),但我主要是在部落格上公開研究進度,至於實際的寫作過程、內容的遣詞用字,則是在離線的環境進行。 最後,我要再提到本書的源起。「長尾」這名詞固然是出自於我,但是這種創新概念的出現(透過網路零售業的經濟效益,來結合大批銷售量較低的商品)可不能由我居功,而是由亞馬遜的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在一九九四年前後首創。   我和貝佐斯、Netflix與狂想曲的創辦人、以及多年來一直這樣做的企業主管深談之後,才對此現象有深入的了解。 這些企業家才是真正的發明者,我所做的不過是整理出一套

架構。當然,經濟學者做的就是這種事情:找出明確、易於了解的架構,來描述現實世界的各種現象。架構的提出固然重要,但真正厲害的卻是率先發現這些現象、並充分把握契機的創新之士。 序言 趙義隆台大國際企業學研究所教授《長尾理論》中文版  導讀人《長尾理論台灣版》  編輯顧問 長尾年代來臨!──麻雀不必變鳳凰,小卒無須逞英雄   自從2004年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提出「長尾」(Long Tail)的觀察現象以來,他在部落格和網站(www.thelongtail.com)上面,不斷更新資料,也提出許多新的事證、雜誌文章、和學術期刊,加入探討和分析,其中有些觀點是點點滴滴,有些則是

可以匯成細流,於是這本《長尾理論最新增訂版》就再度問世了。   對於我個人來講,這3年多發生了什麼變化呢?就如同我在《長尾理論台灣版》的導讀所說的,「Outside in and inside out」,由於推廣介紹此一觀念的緣故,我有許多機會和全國各地的先進朋友交流互動,他們有的是在民間企業工作,有的在公務部門服務,有趣的是:「英雄所見略同」。仔細對照這本書的新增內容,真的十分相似,例如推動長尾的「三股力量」與「九大法則」是讀者們比較關心的,其中第一股力量的「生產大眾化」加上第八項法則的「放心讓市場做事」,就是新書第15章的核心觀念,再上網檢索GM汽車的Chevy Tahoe車種與創業家川普

(Donald Trump)主持的電視節目「誰是接班人?」(Apprentice),就可以進一步理解運用長尾如何在美國汽車市場創新行銷。   我也有許多機會蒐集台灣的新案例,雖然比不上安德森所討論的那麼突出,但在台灣參與長尾理論研討的朋友,也不斷地會提出新的觀察、想法與做法;例如海角七號成名「暢銷」之後,「馬拉桑」和「勇士之珠」未來會有什麼常銷的「長尾」方法?其他小米酒和琉璃珠之類的長尾產品可以怎麼做?一位知名的演講者對聽眾、傑出的企業家對員工幹部,會不會有80/20或長尾現象?我們從新書中可以看到,安德森把一般社會大眾和經理人比較能夠感應到的消費與行銷長尾活動,匯集成一章「行銷的長尾」,再添

加了「讓顧客自己動手」的3D印表機(3D printer, 但不是紙與平面的印表機),另外,《長尾理論》2006年6月出版以來得到的各界回應也收錄在本書中。   我有時候,也把「長尾現象」叫做「麻雀不必變鳳凰,小卒無須逞英雄」,重點在於如何善用它本身獨特的三股力量與九大法則,研擬出創新的經營之道。有創意又用功的台灣讀者,如果有好想法或意見,不妨提出來一起切磋切磋。 第15章 長尾行銷學:如何在推銷行不通之處行銷2006年初春,位於底特律郊區華倫市(Warren)的康艾廣告公司(Campbell-Ewald)總部有組企畫人員觀賞了漢堡王那支蠢到爆(居然也紅到爆)的互動式網路廣告「聽話雞」(Su

bservient Chicken),於是想汽車廣告該怎麼做才能有同樣炫的效果。這廣告的主角可不是普通的車,而是雪佛蘭那款耐用的塔霍(Tahoe)休旅車。雪佛蘭的母公司通用汽車近十年來靠它賺了一大筆,現在卻正巧碰上1加侖3美元的高油價時代。康艾廣告創辦人康貝爾和艾華德在1914年認識了雪佛蘭車廠創辦人路易士‧雪佛蘭(Louis Chevrolet),此後便一直為雪佛蘭廣告操刀,而康艾始終努力擺脫歷史包袱,但又不忘風格的傳承。這一次,他們顯然不能只是拍拍廣告,市面上的汽車廣告林林總總,不缺他們這一支。傳統方式行不通原因之一是,電視廣告的效果已大不如前。顧問公司麥肯錫預測,到了2010年,電視廣告

所能達到的效果僅及1990年的三分之一,這都要歸因於成本飛漲、收視率衰退,然而廣告片卻暴增,另外,拜隨選視訊TiVo所賜,觀眾現在可以過濾廣告。其他原因還包括伊拉克戰事、氣候變遷、橫掃全美的環保意識思潮等,這些議題都讓這具大型耗油機的行銷手法變得比平常更難拿捏。康艾廣告的團隊希望從網路上為塔霍找答案。不只是因為互動式的網路行銷活動比被動式的電視廣告更能打動人心,也因為它能觸及不再注意電視廣告的消費者。電視網觀眾就代表全美觀眾的時代已經過去。18至34歲男性這個廠商搶著巴結的人口族群,有愈來愈多人在網路上活動,不管是打電玩或是自己挑時間看電視。同年齡層的女性也緊跟著他們的腳步,踏入網路世界。錢愈

多的人,愈可能運用像TiVo或機上盒等數位錄影機,改換收視時段,藉此避開廣告的干擾。康艾的想法大致如下:既然雪佛蘭的廣告標語是「一場美式革命」,那麼,我們就來搞點革命吧!標準的互動式網路廣告(用滑鼠開車)不夠看,我們要更上層樓,辦一場網路大賽,看誰的新塔霍電視廣告最有創意。雪佛蘭會提供影片和配樂,大部分是塔霍獨自馳騁在空曠的美景裡,停在雄偉峭壁邊緣或是駛進原始粗獷但路途崎嶇的壯?天地等尋常內容。參賽者可以將這些影片重新剪接,配上自己的文案。連30秒廣告片的創作都可以利用維基化的方式(wikification),還有什麼比這一招更具革命性?這項比賽三月開跑,為期四週。他們在「誰是接班人」的一集特

別節目裡,邀請觀眾上網參觀一個全新專屬網站Chevyapprentice.com,鼓勵他們用網站裡的影片和簡單的編輯工具創作廣告。這項比賽吸引了三萬多件參賽作品,大部分是中規中矩的鼓吹塔霍休旅車的許多賣點,如全拆式座椅、電動掀開式後艙門、相對(「相對」是重點)省油。不過,其中也有來鬧場的作品,藉全球暖化、社會責任、伊拉克戰爭和超級大型車在性別心理層面的絃外之音等議題,巔覆塔霍的產品訊息。討厭的是,有些來搗蛋的參賽作品竟是絕世佳作。「喜歡夏天嗎?趕快適應高溫氣候吧!」「石油即將耗竭。或許你應該走路。」當然,「耶穌會開什麼車?」也是一絕。在參賽網站上,塔霍成為各種議題的被告,從道德衰敗到非人道犯罪

,應有盡有。更糟的是,其中最顛覆、最搞笑的作品被網友上傳到YouTube,觀賞人次衝破數十萬人,比雪佛蘭專屬網站的觀賞人次還多。康艾廣告想要創造像「聽話雞」一樣的熱潮,也的確如願以償,但整個方向卻偏了。有個網路暴民趁機掀起一波批判塔霍的運動,廣大的網路鄉民樂得隨之起舞,看著這個美國知名品牌出糗,跟著拍手叫好。部落客和記者沒多久就察覺到,Chevyapprentice.com有點不對勁。起初人人都以為,這不過是大企業前進網路卻「不夠上道」的另一個悲慘教訓。接著,那些廣告居然並沒有被立刻移除,他們也以為雪佛蘭已經亂無頭緒,因此無心注意自家網站的動靜。後來,人們逐漸恍然大悟,雪佛蘭根本不打算移除這些

攻擊它的廣告作品。事實上,康艾廣告團隊早就料到會出現負面反應,但他們認為,剔除任何一則負面作品都會損及整個行銷事件的公信力。雪佛蘭的總經理佩柏(Ed Peper)在通用汽車部落格「快車道」(FastLane)裡貼文指出,塔霍可以用乙醇做燃料,每加侖可跑里程數也優於其他大型休旅車,可是這也無法讓雪佛蘭扳回一成。當時的廣告業界,創意顧問無不津津有味的旁觀這場網路暴動,藉以向客戶證明,你不能把品牌這等大事交給粗鄙無文的廣大群眾。可是,不管從哪個客觀標準來看,塔霍的誰是接班人活動都算成功。到了四月底公布冠軍得主是安娜堡(Ann Arbor)的佘拉姆斯(Michael Thrams),此時活動網站已經吸

引了62.9萬參觀人次。這些訪客平均在網站上停留超過九分鐘,其中有將近三分之二會接著點閱雪佛蘭的網站Chevy.com;活動開跑三週,Chevyapprentice.com為雪佛蘭企業網站吸引的訪客數,多於從Google或雅虎的連結而來的訪客。許多進入企業網站的訪客都會索取資訊或是點擊經銷商網站。

迷你世界台灣版下載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2016年9月6日
影片為大家介紹新鮮出爐的台灣版雷達、搜尋器,想捕獲稀有寶可夢的你絕不能錯過哦。

這次影片就為大家帶來新鮮出爐的台灣版寶可夢雷達,搜尋器。

P.S建議同時間不要點選太多寶可夢,否則可能會出現卡屏或網頁遲鈍的現象。

*分享該搜尋器、雷達並不是鼓勵大家使用作弊器,只是在不同的情況下可能會有不同的需求,有時間還是建議大家到戶外走走跟朋友一起補抓寶可夢會更開心哦。

影片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作為標準,遊戲開心就好。

想下載或查看影片內的資料請前往(J Channel竹子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J-Channel-162244390482389/

想了解更多歷代改版的內容與微調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JEO0GDn6o4

想了解更多如何正確使用遊戲內的sighting功能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VHV4iXIPnY

想了解更多選擇寶可夢技能時該考慮的因素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Z5PzR1Kbuk

想了解更多亞洲區十大最難入手寶可夢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GeT4kAILGY

想了解更多為何官方遲遲不推出交易與第二世代寶可夢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ihUrWS_1MM

想了解更多新版本微調(進化動畫實際時間,道館經驗降低)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kYUHkdYmio

想了解更多目前還有效的雷達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_s4U18kJEM

想了解最新0.41.2版本更新內容一覽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9EfWjkHYdg

雷達被鎖別擔心,學會十字搜索與三角定位技巧自救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bS1LPSsiUA

想了解如何花寶可幣最值得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ibuqY90Qj4

想了解更多挑戰道館高端閃避技巧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ayk9s4BVg8

想了解更多即將更新的成就獎勵增加捕獲率功能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IJjwDc5UbU

想了解更多未來遊戲可能加入太陽/月亮亞種寶可夢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6crxM0OM4A

想了解更多即將到來的改版微調道館詳情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4l3ncpVa1o

想培養火,普通,妖精系寶可夢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XfMEBrZR1c

想了解更多模擬器遊玩0.39版本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5N_aGIIuUI

想了解如何在補給站獲取大量道具或寶貝球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w63NwvHZis

想快速升級寶可夢道館至10級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zEdmWP0Y5U

想了解更多2合1雷達(雷達加通知功能)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7_eM6XpW78

想了解更多道館進攻寶可夢最新技能組合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twYb9M-9w4

想了解更多寶可夢即時通APP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H7m0jQvtOc

想了解更多最新巢穴變動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4oPa-_0sSQ

想了解更多遊戲未來可能推出的寶可夢交易系統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s2R6PREuAY

想使用或了解更多世界通用寶可夢雷達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G0TUE_exPE

想了解更多0.39或1.9版本更新所做出的變動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HcSCopAUR8

近期不能錯過的遊戲微調,高IV御三家大量產出,詳情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kc2XfKcqf0

想試試不一樣的技能配搭(快速集氣+50%暴擊率)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KWpu6GBnHU

想了解未來即將加入的第二世代寶可夢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wyB4i6Kskk

想了解更多角色升級獎勵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aZl8dK6ApQ

想了解各種寶可夢的出沒地點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SNQfcKxacY

想了解更多寶可夢的技能配搭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3-gQkoaBJc

想了解遊戲內的各種成就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P21VlZ45tg

想了解夥伴功能的里程數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osIpW6orJA

想邊抓邊檢查最新寶可夢IV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JyCdaCnTaI

想了解更多0.37版本無法遊玩的情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zS-zrWQbdc

想了解如何設置夥伴和獲取無限糖果與皮卡丘彩蛋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gIJfg3skeI

想培養超強力的寶可夢前10強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PgbETCLu8

想了解最新0.37或1.7版本的更新內容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PPxmfd-PmY

想了解寶可夢的捕獲率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gdcZ-Pk5qc

想了解寶可夢逃走率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sNIFY3hsZo

想了解更多寶可夢的隱藏等級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mW2_FUAwu0

想了解即將到來的隨從功能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eLGATj1rUc

想了解台灣寶可夢搜尋器、雷達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qzYhuHIzYA

野外郊區薰香遇快龍?!(網絡流言是真是假?!)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bjhQON5aMI

想了解如何獲取免費的pokecoin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onZ-9Mnwo

想了解如何分配背包內的物品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eIBihPFzM

想了解0.35或1.5版本的寶可夢跟新隱藏技能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QofzHgUdRY

想集齊145只寶可夢?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9rUQjtWjrc

欲了解屬性相剋問題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JHq5ANEyog

被軟禁等待數小時以上?5分鐘以內解禁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izNBEhKidY

不懂如何選擇寶可夢技能?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x5yMiI13aU

想快速提升主角等級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zp7R0Nv3mQ

想要補獲更多迷你龍與鯉魚王請看(迷你龍與鯉魚王巢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PRb61pe3TM

想了解寶可夢準確位置請看(香港地區寶可夢搜尋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XV6RG_JEIk

欲了解最新版本寶可夢巢穴更新狀態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Lr1aM78sIo

欲了解更多Appraisal(評估)功能請看(NPC句子後面的意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AlXpaODJ-E

如果你不懂或不了解IV值,請看(教學講解影片)
目前影片有誤,請查看影片下方的詳情欄獲取正確的計算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D3L6DbVfxA

電話遊玩太耗電,出門太累,宅在家裡,電話配置不足,
不能遊玩寶可夢GO,請看(宅在家裡也能玩教學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CRxt0JUkTc

不懂要培養什麼寶可夢比較實用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mrrAvDXTKU

想培養一隻完美的暴鯉龍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seNEXT3EIs

最後,如果大家有時間,還是希望大家親身出去到處走走抓抓寶可夢,別一直宅在家裡哦~

如果大家有想看或想玩的遊戲想要竹子試玩,歡迎留言~

當然您也可以分享任何意見或心得。


-更多關於-竹子
----------------------------------------分割線----------------------------------------------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J-Channel-162244390482389/
----------------------------------------分割線----------------------------------------------
►Twitter: https://twitter.com/JunoChannel
----------------------------------------分割線----------------------------------------------
►Blogger: https://junochannel.blogspot.my/
----------------------------------------分割線----------------------------------------------
►Insta: https://www.instagram.com/juno1004/

黑夜旋律

為了解決迷你世界台灣版下載的問題,作者譚劍 這樣論述:

新世紀情調的都會故事!七個人,七宗罪,七種欲望,七種迥然不同的價值觀,奏出一首首人物命運交纏、彼此消費和吞噬的黑夜旋律。Sony:高科技產品是他崇拜的圖騰,苦苦追尋的聖物。老林:守不住他的小書店,加入地下組織對付跨國企業。黑帝:為鞏固在電玩設計界的地位和權力,狠心對付後起之秀。奈美:為在美食和纖廋間保持平衡,毅然把奈米機械人吞進肚裡。Alexa:屢次遇人不淑。相信理想的男人,最終可透過「關鍵詞」找到。電影男:窩居在家,除了不能自拔的數位收集癖外,還要一個實實在在的女人。Medina:白天是教授「銷售劇本」的導師,晚上是追求肉體美麗和歡愉的蕩婦。 本書特點★創全球華文文學獎項最高獎金,「九歌二百

萬元長篇小說徵文」複審入圍作品!★自世界各地華文創作菁英的212件參賽中脫穎而出的傑出作品。★名作家司馬中原、平路推薦 作者簡介 譚劍 學歷:1972年生於香港,英國倫敦大學電腦及資訊系統學士、英國布拉德福德大學企管碩士 得獎紀錄:以《黃昏的人》獲香港新雅少年兒童文學創作獎科幻小說組冠軍《斷章》獲幼獅文藝科幻小說獎張系國特別推薦發表《免費之城焦慮症》獲倪匡科幻小說獎 著作:《虛擬未來》、《換身殺手》。 002 評審委員推薦 司馬中原 平 路007 第一部053 第二部093 第三部131 第四部161 第五部187 第六部209 第七部243 多音交響式的書寫  —譚劍談《黑

夜旋律》 多音交響式的書寫  —譚劍談《黑夜旋律》   問:請問你故事的靈感來自何處?為什麼會在書中設定七個角色,是否刻意與「七宗罪」有所連結?   答:我非常喜歡「七宗罪」(Se7en)這部電影,看了好幾十遍,最喜歡看的就是結尾高潮大戲前三大主角同車對話的那一場,雖然不見刀光劍影,對話卻是機鋒處處流彈四射。連環殺手說了句很精彩很吊詭也很發人深省的話—也就是我放在書裡頭那句「七宗死罪隨處可見,只是我們習慣了,覺得不過是小事,微不足道」(原文為We see a deadly sin on every street corner, in every home, and we tolerate

it. We tolerate it because it's common, it's trivial. We tolerate it morning, noon, and night.)—深深打動了我,說是打動也許不夠恰當,應該說,啟發了我,寫一本小說探討這個問題。 當初曾想過把這題裁寫成犯罪小說,但「七宗罪」的劇本實在出色,就算Andrew Kevin Walker構思過的另一個結局,我也看過,自問沒辦法超越他,只好故意寫成和「七宗罪」大相逕庭的樣子:不錯同是七個人,每人背負一個罪行,卻沒有偵探和受害人之分,而且一部多條敘述主線、非線性結構的故事,類似外國影評人如Roger Ebert提

及的hyperlink cinema。   問:本書中,有哪些部分是來自你的真實生活?   答:主角的興趣很多都是真實無比,像聽電影原聲音樂和古典音樂,看電影,喝茶,這幾樣也是我寫作時不可或缺的靈感來源。 那個名為「科魔大戰」的電玩,也是我愛玩的,原名為Glest,是個開放程式碼的實時戰略遊戲,可以免費下載。 在網路上結識女孩子也是真的,不過是至少十年前的事。我現在已經很乖了。 我從未從事遊戲產業,黑帝那部分只好靠資料搜集而來,再加上我自己在IT產業的經驗合成。不過,箇中的妒忌心,不惜一切打壓對手的辦公室政治,卻是百分之百真實,是我親眼所見。 開書店,則是我的興趣,做過很仔細很徹底的市場調查,

連地址也想好了,結果發現不論是繁簡中文或者英文書店,都不太可行,鐵定賠本,所以才打消念頭。朋友說簡體書店開業門檻最低,可以一試,但想到要是人民幣升值就大事不妙,結果書店沒開成,倒是去銀行開了人民幣戶口。   問:書中哪些人物原型是你熟識的人物?   答:其實我最熟識的人物,還是我自己,所以書中每個人物的原型,都有一點我的成分,可能是興趣,可能是對事情的看法。這本書等於是我一人分飾七角。 不過,我的人生沒有一眾主角那麼精彩,不少地方還是找其他人合成,像Sony這種科技狂熱愛好者我便認識很多,你總會認識幾個這樣的年輕男女,在追逐科技產品上有超乎想像的熱情。 好色的Medina,來自我幾個以前認識的

人,男性,無性不歡,愛好炫耀,行為之荒唐叫人聽了汗顏,幾年來都沒有消息,除了其中一個有很多傳言,據說惹上了某由四個英文字母組成的不治之症。 也許最真實的角色,不是人,而是那條和一眾角色打交道的狗。那條迷你品壓根就是我的狗。所不同者,抱回家時已有七歲,原主人養了七年後決定不要,丟到街上,捉狗隊抓去再轉交給愛護動物協會,最後給我領養回家。我經常幻想牠前半生的生活,結果就寫進這故事裡。牠的照片在我的部落格上可以找到,很受網友歡迎。   問:你過去創作過小說嗎?   答:我以往寫的大部分都是科幻小說,雖然拿過倪匡科幻獎,但開筆時的風格比較接近張系國老師那一派,我非常喜歡《星雲組曲》,自費兼得到香港藝術

發展局資助出版第一本書《虛擬未來》時也很榮幸得老師賜的大序。 出了第一本書後,接下來就好辦得多。我找到出版社再出兩本科幻小說,總數三本後來也相繼出了台灣版,還有一本在大陸意想不到給出了盜版。 除了出書,我也拿了些科幻小說的獎項,支持我不斷寫作下去。雖然發表的多是科幻小說,但打從我十六歲創作小說以來至今二十個年頭,一直構思不同的故事,科幻、推理、武俠、愛情等都有很多想法,只是年輕時,限於寫作技巧和人生歷練不夠,只能發表沒有那麼寫實的科幻小說,以創意支撐故事,其他類型的用大綱一一記下,到現在我的電腦裡已存了好幾十個。   問:是甚麼動力驅使你寫下這本小說?   答:大概是所謂的中年危機吧!我在IT

產業工作了十五年,期間念了個企管碩士和考了幾張專業認照,雖然很忙,但還是對說故事念念不忘,我很喜歡看小說和電影,不限類型甚麼都看,鑽研各種說故事技巧的書,甚至連輔導寫作的軟件也玩過,用像reverse-engineering的方法反向思考它們的設計理念。 最後,我發現過了一定年紀,多了經歷,長了見識,才是最大的寫作本錢,那些故事自然就會像紅酒般逐一成熟。距離上次出書,已是八年,久到有人問我自己書裡的情節時還要說不好意思我忘了。   再過幾年,也許我在人生上會有別的看法和顧慮,如今我準備充足,倒不如趁機換跑道,做我最喜歡做的事情。從酒庫裡拿出來開瓶的第一支就是這本。我現在正動筆寫第二本,大概三個

月後就會完成。  問:這本創作跟你以前的作品有何不同? 答:最大的分別,就是類型不同,以前我發表的多是科幻小說,這本卻糅合了科幻、奇幻、愛情、推理等諸多元素。你可以當它是流行小說,懸疑的手法借鑑自推理,機關布景來自科幻,也可以視為後現代的書寫,裡面的典故和隱喻多不勝數,注解除了解釋,還和文本互動,製造多音交響(polyphony)的效果。 說起來,彷彿本書和以前的作品沒有關連,可是如果沒有以前諸多科幻小說做練習做各種寫作的試驗場所,是不可能寫出這本書來,而且裡面提及的好幾種科技至今仍未面世,故事場景並不是現在,而是幾年後大概二○一三左右吧! 所以,如果要把本書歸類為科幻小說,我也不會反對,反正

,科幻小說長很多不同的樣子。 也許我只能說,這書是我創作至今幅度最長,人物最多,野心最大,內容最複雜,設計最精密的一本。   問:可以談談這本小說的創作經過嗎?花了多少時間完成?   答:這本小說花了好多年醞釀。開筆前,我把研究七宗罪的網路資料和書籍都收集好,仔細研究這七宗罪是怎麼一回事,畢竟從提出七宗罪至今,世界已經翻天覆地變化了好幾十次,很多觀念都不同,連托馬斯阿奎拿和但丁的看法都相異,我則按他們的思想脈絡構思七個罪人,編寫他們在當代社會可能犯下的罪行,決定他們的結局,大綱寫好了,才開始動筆。前期作業要一個月,小說寫了大概三個月。   不過,最後寫得很匆忙很驚險足以寫成一篇驚險故事:我原本

以為兩個半月內可寫完,然後給自己放大假去摩洛哥旅行,豈料截稿前大病一場整整兩個星期內總共只寫了千多字,結果我只好把故事帶上旅途,在飛機上寫,在來回馬拉客什和Fes上的火車也寫(和我鄰座的年輕人看到我的電腦畫面說我們用的文字還真複雜),晚上也要躲在riad裡寫。   白天嘛?自然還是要到處看。 出發前我查過,無線上網在摩洛哥非常普遍,我住的好幾家riad也提供免費上線服務,豈料我的筆記簿電腦裡面那個最新型的作業系統竟然無法連上,連續幾家都如是(後來查出是bugs),可是我要過了截稿日期後才回家,老天,我幾乎昏倒客死異鄉,還要在非洲那麼遠。 最後,我提早去巴黎轉機,在酒店付費上線安然無事。我把自己

關在酒店裡不眠不休一天一夜校畢全書後,把電子檔傳回老家,由家人印出後火速送去台灣。   問:這些七個角色的名稱是否都您想要傳達的意念,如Sony、奈美等?   答:我本身不相信姓名學這回事,不過,在小說創作裡,堅信命名這回事殊不簡單,不能掉以輕心,設計得宜,還能提供多層次的思考,像Sony這名字你看到最後,便知道它除了是品牌,指陳主角的性格喜好,也宣告了他無可避免的宿命。奈美乍看是「奈米就是美」,到最後卻是大大的諷刺。其他幾位都埋下伏線,讀者可以從中找尋樂趣。 除了人名,其他很多名稱也如是,像Middle Kingdom便是陸崑崙一系列唱片的名稱。 拿名稱來玩,說穿了,只因名字除了是身分,在網

路時代,我們也可以給自己多次重新命名權,連名字也可以拿來消費,很配合故事的主題。所以,故事的結尾,就是追尋名字,當然,要追尋的也不只是名字。 不過,就算不去追究那個命名的理由,對閱讀並不會構成障礙。    問:在這樣七個角色七條敘述主線的寫作過程中,是否曾發生錯亂的情形?   答:我是念資訊系統出身的,也帶過好幾個跨國的大型項目,再大的工程,只要用 divide-and-conquer的方法,也能一一征服。不過,面對七條敘述主線的方法,我仍然不敢掉以輕心,除了上述方法,還在心智圖上寫好大綱,敲定結局後才動筆去寫。 因此,錯亂的情形,從來沒有出現過,我面對的是另一個難題:如何把這七條敘述主線連

結起來。如果只是讓人物純粹簡單的擦肩而過,或者只是聊幾句話,我並不甘心。我希望他們彼此相遇後,對本身的人生和故事發展都能引發更強大的衝擊力。畢竟,人生的際遇,往往在很多不自知的地方受到改變,像去面試工作拿到聘書,你願不願意去做這份工作,除了決定你自己的前途,也左右了其他求職者的前途,他可能會在這家公司裡遇到他的太太,也許會生孩子,還有種種其他後續發展。就如在本書裡,要不是奈美推卻了Sony,就不會有後來他和Medina的故事,很多事情都是始料不及。    問:本書中透露出對全球化議題的關心,當初為何選擇這樣的議題來創作?   答:我來自一個都市化得有點過火的城市。這裡沒有農村,沒有眷村,沒有

鄉土,沒有湖光山色,甚至乎,很多人說,沒有多少文化,是文化沙漠。對身處這個城市的作家來說,要認真創作小說是很困難的,可以選擇的題材著實不多,然而,換個角度來看,思考這種限制及其成型的過程,本身就是絕佳的創作題材。 這個城市為甚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它本來只是一個小漁港,是滿清戰敗簽和約割讓出去的。為甚麼洋人會打過來?因為他們汲收了我們的指南針,展開了大航海時代,後續的殖民歷史及人口販賣才能啟動。這幾個大轉折無一不是全球化下的景觀。 當然那時還沒有全球化的名稱,但已涉及了財富、科技、族群、理念等的版塊移動,是國與國的衝突(當時的殖民者還有些漂亮的藉口,叫落後的族群心悅誠服,也成為後殖民理論的議題)。

幾百年後,大部分殖民地相繼獨立,構成今天的「世界是平的」和「世界是不平的」兩種同樣言之有理的看法,還有「經濟殺手的告白」和「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等不滿。 本書以全球化為經,以七個罪人的故事為緯,在個人和國家兩個層次面對七宗罪的主題。   問:開始寫作時,你就知道小說的結局嗎?   答:我要知道小說的結局才能開筆,不是我不敢冒險,而是因為一眾主角也是芸芸眾生,也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即使像電影男那樣的數位收集癖,瘦身狂奈美,色鬼Medina等也不例外,他們信奉各自的人生哲學,相遇衝撞後不外乎只有幾種結果,如果不是這樣反而不合理。我只能在好、壞和不好不壞中間挑一個,看他們的造化。 結局不是一面倒的全好

或全壞,有些下場悲慘,有些依然故我,有些改過自新,各有不同,這就是人生。 有了這種的設定決定了各人結局後,我就任他們自由碰撞,看會跑出甚麼來。最後會死去的那個主角,其下場並不是我本來的構思,只是寫到後來,他已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勇氣和動力,在電腦畫面上向我求死,我只好讓他早日往生。另一個主角也失去求生意志,自尋短見,我認為他命不該絕,救了他一命。他日後也許還有機會和心儀的女性再見面,天曉得。 1. Sony「頂著白底紅字的三十呎長新力廣告看板的公寓,全城只有五十七個。上頭還有個年輕美女拿起相機的看板,更只有二十七個。我們公司買下其中十七個。公寓裡會盡量使用新力電器。客廳配備新款的家庭影院和遊戲機

,雪櫃可以配合RFID發出食物到期提示,洗手間裡裝了電視,你可以一邊沖泡泡浴一邊欣賞節目或或連線,放心,當然沒有鏡頭。全屋配上最先進的無線網路,所有電器都可以彼此溝通,和新力陳列室沒兩樣。監視系統只限客廳,如果你養狗狗的話,還可以用手提電話和狗狗打招呼;如果養的不是新力的機械狗而是真狗,更可以添置食物機,即使你遠在歐洲,也可以遙距餵飼;糞便收集機可以幫你善後,完全自動。不是我多說,機械狗容易打理也聰明得多,和公寓一起買下來,還可以給你打折頭。」仲介商是個三十來歲的女人,束馬尾,穿便服,伶牙俐齒得很,Sony幾乎沒有機會發言。其實Sony也無置啄之地。雖說是已有二十年樓齡的中古屋,但經過翻新後滿

屋的新力高科技產品把他環抱,壓根就是他的 dream house(縱使只是單幢公寓,大廈卻有個響噹噹的名字:自由之丘。原裝正版的在東京都目黑區,Sony去過)。他一定要買下來,不過,價錢要盡量壓低。他裝出不以為然的撲克臉,但他實在很喜歡這公寓。為免嘴角不自覺向上彎,心裡想法被洞悉,只好走到窗前,讓自己冷靜冷靜,抽離一陣。陽光燦爛像印象派油畫的星期五下午,三十七層樓底下黑壓壓的人群如螻蟻,營營役役,為口奔馳。他居高臨下,從天界俯視人間,很有睥睨眾生的自豪感。……2. 奈 美站在名店裡的奈美,實在又累又餓。已是中午十二點半,還要再等兩個小時才到午飯時間。這段時間特別難過。可是省掉早餐,體重馬上給

控制下來,不再節節上升,否則只會一磅一驚心。又一個女人走進店來,身上浮現了她的個人資料和各種顏色的消費指標,可解作「她要人讚美要吹棒,願意掏錢買新貨,價錢不是問題。」中央電腦系統建議用叫「皇后」的銷售劇本進攻。奈美和另一個獲安排的同事交換眼神,自己做先頭部隊。「小姐,讓我介紹新到的大衣,有幾件很適合妳。對,全部都是今年最流行的深綠色。來,試試看。我替妳拿手袋。妳穿起來很不錯。鏡子在這邊。很漂亮,對吧。妳可以再穿大一個碼。看,你穿起來真高貴。」同事幾分鐘後才走過來,臉上盛滿幾乎倒瀉的笑意。「小姐妳這件大衣穿得真好看,連我站在遠遠都忍不住要走過來看看。這件衣服,很多人都可以買得起,卻不是所有人都可

以穿得漂亮。妳穿上了,簡直可以去拍時裝雜誌的廣告。」女人沒有脫下大衣,也沒有經過太長的考慮,很快刷卡離開。「皇后」是眾多銷售劇本裡最容易用的,遇上適合的顧客,幾乎無往而不利。……3. Medina……肉身容易修補,保持記憶力卻不是易事。坐在地下鐵裡的Medina緊握最新的劇本在心裡默默演練了好幾遍,始終無法完全牢記,其實來來去去才不過幾個要點,總有東一塊西一塊的遺忘。也許,她該服些「補腦丸」,給自己好好進補。早上八點,車廂裡的人不多,她喜歡早點出門回訓練中心,畢竟已不再年輕,沒有本事像沙甸魚般和陌生人擠車,為一口氣爭得你死我活。到時有幸逃出車廂,燙得再漂亮的衣服也變得皺巴巴,不再光鮮,人也因此

失去豔光,像落難的名媛。美麗的女人,不該接受擠車的折磨,而應該享有專屬車廂侍候。她注視躲在車窗裡反射的自身。還很年輕,一頭長髮烏黑發亮,色澤不錯,五尺八的高佻身材配上修身剪裁的大衣,讓窈窕的她看來比實際年紀年輕不少。怎看也只像個二十來歲的女人。可是,有些東西,即使騙得了人家,騙得了自己,也騙不過老天。……4. 老林老林細看離開書店的每一個人,記清他們的模樣,不少都是曾經陪伴他多年的老主顧,如今終於一一離去,再也不會回來。在芸芸讀者裡,以好幾天前來過的某位女讀者最為特別。持續光顧了小林書店也許快二十年,樣子卻好像沒怎樣變。難道書看得多了,氣質竟會出現變化,就像白先勇筆下的尹雪豔總也不老,或者像金

庸筆下的小龍女練了玉女心經後永遠年輕?她看來還有那種現時已不多見的純。他其實好想找機會和她攀談。可惜兩人的大部分接觸,都只限於在櫃台裡的買書找贖,頂多,就是在書架裡為她奔走找書,她也總會站在他身後默默等待。一切都成為過去。她已不會再來。小林書店的最後一夜。從小林到老林,從憤怒青年到中年,開了三十多年的小林書店終於結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