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進出口統計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農產品進出口統計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中華徵信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寫的 2021年台灣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 和桝潟俊子谷口吉光立川雅司等的 食農社會學:從生命與地方的角度出發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中華徵信 和開學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農業經濟學研究所 雷立芬所指導 陳榮裕的 台灣盆栽產業之探討 (2013),提出農產品進出口統計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盆栽、盆景、情勢分析、發展策略。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應用經濟學系所 萬鍾汶所指導 高佳筠的 國產精品咖啡消費偏好及利基市場發展策略之研究 (2012),提出因為有 精品咖啡、利基市場、聯合分析法、願付價值的重點而找出了 農產品進出口統計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農產品進出口統計,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2021年台灣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

為了解決農產品進出口統計的問題,作者中華徵信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這樣論述:

  台灣地區製造/服務/金融/公營/外資等產業最新排名資訊。   公民營企業混合排名、產業及行業別排名、經營績效八大指標排名、科學園區及加工出口區排名、聯屬公司排名…等項目。   適用於財務分析、授信審查、市場研究、企業投資、商務拓展等多方面。   16       出版弁言 20       編輯說明 28       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研究說明 38       TOP5000 簡易導讀 42       總述 5000 大企業.....................................................................

......................................................................... 42 500 大公民營企業................................................................................................................................... 62 500 大製造業......................................................................

..................................................................... 80 500 大服務業........................................................................................................................................... 92 100 大金融業....................................................................

..................................................................... 104 公營事業及外資企業............................................................................................................................ 112 121   綜合篇 - 混合排名 5000 大企業混合排名...........................................................

................................................................ 122 323  綜合篇 - 企業經營績效排名 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圖表說明....................................................................................................... 324 5000 大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前 1000 名.................................................................

....................... 326 前 500 大企業經營績效前 50 名.......................................................................................................... 366 500 大企業行業別分配圖.................................................................................................................... 370 5000 大行業

別經營績效綜合指標排名............................................................................................. 372 科學園區及加工出口區營收淨額排名.............................................................................................. 380 389   綜合篇 - 聯屬公司排名 聯屬公司合併報表業績排名.............................................

.................................................................. 390 467 製造業篇 第 1 名至第 2,521 名製造業營收淨額排名........................................................................................ 468 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前 500 名......................................................................................

.................. 496 前 500 大企業經營績效前 50 名.......................................................................................................... 506 前 500 大企業行業別經營績效排名................................................................................................... 510 前 500 大企業行業別股市上市未上市公司投資報酬

率比較......................................................... 522 500 大製造業行業別分配圖................................................................................................................ 526 各行業營收淨額排名...............................................................................................

............................. 530 農產品及食品業 530...................................... 農、林、漁、牧業 530...................................... 罐頭食品及調味品業 530...................................... 冷凍食品業 531...................................... 乳品業 531...................................... 飲料業 531...........

........................... 食用油脂業 532...................................... 飼料配製業 532...................................... 米麥粉及其製品業 532...................................... 調理食品業 533  其他食品業 紡織業 534...................................... 棉紡織業 534...................................... 毛紡織業 534..

.................................... 人纖紡織業 535...................................... 染整業 536...................................... 成衣及服飾品業 536...................................... 其他紡織及製品業 皮革、毛皮及其製品業 536...................................... 皮革、毛皮整製業 536...................................... 鞋類業

537...................................... 皮革、毛皮製品業 木竹藤製品業 537...................................... 木竹藤製品業 紙漿、紙及紙製品業 537...................................... 紙漿、紙及紙製品業 印刷業 538...................................... 印刷業 化學材料及其製品業 538...................................... 基本化學工業 538..............

........................ 石油化學製品業 539...................................... 化學品 539...................................... 肥料業 539...................................... 人纖製造業 540...................................... 合成樹脂及塑膠業 541...................................... 合成橡膠業 541.........................

............. 精油及香料業 541...................................... 塗料、染料及顏料業 541...................................... 油墨業 542...................................... 製藥業 543...................................... 清潔用品及化妝品業 544...................................... 膠水及接合劑業 544..............................

........ 膠帶業 544...................................... 潤滑油業 544...................................... 電子用化學材料業 其他化學材料及化學製品業 橡、塑膠製品業 橡膠製品業 塑膠製品業 非金屬礦物製品業 陶瓷製品業 玻璃及其製品業 548...................................... 水泥及其製品業 548...................................... 耐火材料業 549..............................

........ 石材製品業 549...................................... 其他非金屬礦物製品業 金屬基本工業及其製品業 549...................................... 鋼鐵基本工業 551...................................... 鋁基本工業及其製品業 552  銅基本工業及其製品業 552....................................... 鎂基本工業及其製品業 552....................................... 其

他金屬基本工業 552....................................... 金屬家具及裝設品業 552....................................... 鋼鐵製品業 553....................................... 五金製品業 554....................................... 其他金屬製品業 555....................................... 鍋爐及原動機業 555..............................

......... 農業及園藝機械業 556....................................... 金屬加工機業 557....................................... 專用生產機業 559....................................... 建築及礦業機械設備業 559....................................... 事務機器業 559....................................... 污染防治設備業 559..................

..................... 通用機械設備業 560....................................... 其他機械業 資訊電子及通信器材業 561...................................... 電腦製造業 562...................................... 電腦終端裝置業 562...................................... 電腦週邊設備業 563...................................... 電腦組件業 565.........

............................. 有線通信機械器材業 565...................................... 無線通信機械器材業 566...................................... 網路設備業 566...................................... 資料儲存媒體製造及複製業 567...................................... 半導體業 568...................................... 被動電子元件業 569.....

................................. 印刷電路板業 571...................................... 光電材料、元件及成品業 573...................................... 其他電子零組件業 消費性電子產品業 576...................................... 視聽電子產品製造業 577...................................... 家用電器業 電機器材及設備業 577...............................

....... 電線及電纜業 578...................................... 電力機械器材業 579...................................... 照明設備業 579...................................... 電池業 579...................................... 其他電力器材業 運輸工具及零件業 580...................................... 船舶及其零件業 580............................

.......... 軌道車輛及其零件業 580...................................... 汽車及其零件業 582...................................... 機車及其零件業 582...................................... 自行車及其零件業 583...................................... 航空器及其零件業 583...................................... 其他運輸工具及零件業 光學及精密器械業 583...........

........................... 精密儀器製造業 584...................................... 光學器材業 584  醫療器材及設備業 585...................................... 鐘錶製造業 其他工業製品業 585...................................... 育樂用品業 586...................................... 其他工業製品業 589 服務業篇 第 1 名至 2,270 名服務業營收淨額排名.........

.................................................................................... 590 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前 500 名........................................................................................................ 614 前 500 大經營績效前 50 名..................................................................

................................................. 624 前 500 大企業行業別經營績效排名................................................................................................... 628 前 500 大企業行業別股票上市與未上市公司投資報酬率比較..................................................... 636 500 大企業行業別分配圖.....................

............................................................................................... 638 各行業營收淨額排名............................................................................................................................ 642 電力燃料供應業 642...................................... 電力供應業 64

2...................................... 氣體燃料供應業 642...................................... 加油站業 643...................................... 其他燃料供應業 營造業 643...................................... 營造業 工程技術服務業 644...................................... 工程技術服務業 建物裝修及裝潢業 646...........................

........... 建物裝修及裝潢業 百貨批發零售業 646...................................... 百貨公司業 647...................................... 超級市場業 647...................................... 便利商店業 647...................................... 零售式量販業 647...................................... 汽車買賣業 649....................

.................. 一般批發零售業 652...................................... 無店面零售業 餐旅業 運輸倉儲業 652....................................... 旅館業 653....................................... 餐飲業 655....................................... 航運業 客運業 倉儲貨運業 運輸輔助業 郵政及快遞業   電信及通訊服務業 658......................

................ 電信業 658...................................... 通訊器材批售業   投資控股業 一般投資業 659  創業投資業 不動產業 660...................................... 建築投資業 662...................................... 不動產經紀業 662...................................... 不動產服務業 租賃及分期付款業 662......................................

租賃及分期付款業 663...................................... 智慧財產租賃業 專業技術服務業 663...................................... 室內設計業 663...................................... 商品檢驗服務業 664...................................... 顧問服務業 664...................................... 環境檢測服務業 664................................

...... 生物技術服務業 664...................................... 其他專業技術服務業 資訊服務業 665...................................... 電腦軟體服務業 665...................................... 遊戲軟體業 665...................................... 電腦及其週邊設備、軟體批售業 667...................................... 電子零組件批售業 670.................

..................... 積體電路設計業 672...................................... 電腦系統整合服務業 673...................................... 資料處理服務業 673...................................... 網路資訊供應業 674...................................... 其他資訊服務業 廣告業 674...................................... 廣告業 醫療保健服務業 674.....

................................. 醫療保健服務業 出版及行銷業 675...................................... 出版業 675...................................... 電影業 675...................................... 出版行銷業 傳播媒體業 675...................................... 傳播媒體業 進出口貿易業 677...................................... 進出口貿易

業 其他服務業 687...................................... 用水供應業 687...................................... 休閒服務業 688...................................... 保全服務業 688...................................... 支援服務業 688...................................... 環境衛生及污染防治服務業 689...................................... 維修

服務業 689  其他服務業 691 金融業篇 金融業資產淨額排名............................................................................................................................ 692 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前 100 名........................................................................................................ 698 各行業資產淨額排名...

......................................................................................................................... 700 金融業 700...................................... 銀行業 701...................................... 信用合作社 701...................................... 農漁會信用部 701.......................

............... 票券金融業 702...................................... 金融控股業 各行業營收淨額排名........................................................................................................................... 703 保險及輔助業 703...................................... 人壽保險業 703..................................

.... 產物保險業 703...................................... 人壽保險代理人業 704...................................... 產物保險代理人業 704...................................... 保險經紀人業 704...................................... 其他保險業 證券及期貨業 704...................................... 證券商 705.................................

..... 證券金融業 705...................................... 證券投資信託業 706...................................... 證券投資顧問業 706...................................... 其他證券業 706...................................... 期貨業 706...................................... 其它期貨業 706...................................... 電子票證

業 707 公營事業篇 公營事業營收淨額排名....................................................................................................................... 708 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前 10 名......................................................................................................... 709 711 外資企業篇 外資企業營收淨額排名........

............................................................................................................... 712 外資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前 100 名............................................................................................... 716 719 中文索引篇 中文名稱索引.................................................

....................................................................................... 720 805 英文索引篇 英文名稱索引........................................................................................................................................ 806 891 廣告索引 序   在 COVID-19 疫情擴散、台灣自 5 月下旬實施三級警戒情況下,

很高興 2021 年版的《台灣大型企業排名 TOP5000》能夠照常上市,實屬不易。這也是 CRIF 華徵信所持續第 51 年來發表的大型企業排名調查。不過和往年在 6 月下旬出版,今年則因受到疫情影響延至 7 月下旬出版,這還是史上的第一次延遲出版。除了在疫情期間進行這項調查的難度比往年高,也因我們在 5/17 開始全員居家上班,增加了作業團隊在作業分工上的困難,尤其大量實體問卷的傳遞耗時,審查及校對時間也跟著拉長,而印刷廠也因為分流上班因素印製工作天數比往年多出了 1/3 的工作天, 儘管延遲了一些時間,但總算是圓滿出版。   在疫情中檢視台灣 5000 大企業在 2020 年的表現,看

到 5000 大企業雖然營收總額小幅衰退1.70%,但是稅後純益總額大幅成長 20.03%,且以 3 兆 3,157 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著實令人感動。當許多國家因為疫情封城,跨國工廠停擺,供應鏈面臨斷鏈危機時,台灣在全球產業供應鏈的重 要性,就非常鮮明的被顯露出來。急單蜂湧而至,使 5000 大企業在 2020 年後兩季營運有如倒吃甘蔗,訂單能見度一直看好到 2021 年底。2020 年 5000 大企業的稅後純益率高達 8.99%,創下 5年來新高,這也透露出台灣產業在國際供應鏈中價值的全面提升。   特別是進入 5G 時代,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的戰略地位,已經是美、中、歐、日各國所爭相拉

攏的對象,深怕沒有搶占產能隨時發生斷鏈。甚至以台灣車用晶片換取台灣所需的疫苗在國際也時有所聞。   我們一方面驕傲,2020 年在半導體業及積體電路設計業 (IC 設計業,屬服務業 ) 領軍下, 5G、電動車、雲端伺服器、車用電腦、互聯網產品、智慧製造及AI 產品,台灣的電子、機械、電機、精密儀器製造業( 含測量儀器及控制設備、光學器材、醫療器材及設備) 緊密連結。上游從矽晶圓、DRAM、SRAM、IC 製造,零組件從印刷電路板、連接器、電源供應器、被動元件、面板、太陽能電池、遠距網路設備,下游組裝的 5G 手機、筆記電腦、平板以及更多的智慧穿戴裝置在未來三年景氣都可維持一定熱度。零組件供應

鏈供貨緊俏的情況仍然會不時出現,例如台積電已經預 告 5 奈米到 3 奈米電子產品將會有大量市場需求,車用電子IC 的吃緊可隨時間拉長慢慢平衡,但並不表示價格會鬆動。原因就在於COVID-19 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模式,遠端連結、實體零接觸的智慧生活已經展開,將有更多智慧產品在半導體技術支援下迅速的產生,而這正是我所看到 的台灣機會。   不過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提醒產官學界,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鋒芒畢露,所產生出來的負面影響。例如美國拜登總統上台後,對美中關係正式定調為戰略競爭對手,期待美中重新磨合的想法落空,因為拜登對中國大陸更重視的是「從法制化去規範與中國大陸的談判協商基礎」,同時對於全球太

倚賴台灣半導體供應鏈,也已經決定要補助美國廠商進行研發及設廠,以規避台海兩岸的政治風險,一方面這對於全球供應鏈投入更多新的變數,另一方面這對 5000 大企業的長遠發展來說,具有潛在風險。   2020 年版我們提出「兩岸產業共榮」形勢出現巨大改變,目前仍處於現在進行式。今年我們更進一步的提出「台灣產業新藍圖」概念提供產官學參考。   所謂的「台灣產業新藍圖」概念,是在台灣目前具有全球供應鏈產業優勢的產業中,找尋出這些產業的優勢要如何去結合,以便整合出全新的先進科技產業。台灣必須把超大型企業也形成一個全新的打群架團隊,分別針對未來 10 年到 20 年的全球產業新趨勢,傾全國之力作巨量的研

發投入,在最可能的科技領域中找到新的定位,使得台灣不只有一座台積電「護國神山」,而是創造一座產業的「護國神島」。   面對新美中關係的形勢,台灣必須講求「科技自主」。對台灣來說沒有要做全球科技霸主,因為台灣沒有那個能量。但是台灣 5000 大企業一定要在全球最先進的科技供應鏈中維持一個全球零組件中心及零組件整合中心的優勢,任美、中、日、歐、韓都無法甩鍋的供應鏈夥伴。   此外,全球原物料價格自 2020 年 11 月起呈現報復性反彈,到 2021 年中仍然沒有改變。就必須小心通貨膨脹或許來得比預想更快。從英國在 2021 年 5 月通膨脹率就達到 2.1%,快速超過英國央行 2% 的目標,

就顯示全球主要經濟國家在原物料價格飛漲的情況下,在 2022 年下半年就會面臨通貨膨脹失控的危機。美國聯準會在 2021 年 6 月中旬才宣佈 2023 年要升息,就已經引起美股的波動,正是另外一個市場警示。   最後,我們非常感謝各大企業在報稅季節的忙碌中,數千家企業仍然願意提供財務資料供我們進行排名。除此之外,在上市櫃公司採用IFRS 財報,與部份非公開發行公司仍適用ROC 會計準則的差異, 所帶來諸多作業上的困擾,我們都逐一克服,因而本版仍能依計畫準時出版,但本版排名的資料受限 編務時效,係以 5 月 15 日為資料截止日期,迄後各公司資料如有異動,實難在本報告中加以補正,尚祈諒解。

導讀   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 TOP5000(以下簡稱 5000 大企業)是一部多用途的財經工具書,無論是股市長期投資、業務開發、簡易徵信、總體經濟或產業研究等, 都是不可或缺的經典工具書。   別看這是一本厚重的大部頭工具書,以下的導讀,相信可以讓您拿到書就能即刻上手運用。   調查方式及排名門檻       所謂 TOP5000 排名,是指中華徵信所針對年營收一億元新台幣以上的公民營企業,所進行的排名調查,最後以營收淨額排名取其前 5000 家公司,故稱為 TOP5000,或稱 5000 大企業。這項調查,於每年三月底至五月中旬,針對資本額 6,000 萬元以上的製造業及資本額

3,000 萬元以上的服務業,至少 12,000 家企業樣本進行問卷普查。   排名方式       TOP5000 排名,目的在於比較大型企業經營良窳及對競爭力的檢驗。TOP5000 的排名種類大致分為四類:   第一類排名,是以企業的營收淨額進行排名。例如 5000 大企業混合排名、製造業排名、服務業排名、公營事業排名、外資企業排名,以及各行業排名都是以營收淨額進行排名。比較特殊的是金融業排名,因為銀行的放款規模主要與資產規模有關,因此是以資產規模進行排名,而不是以營收淨額進行排名。   第二類排名,是以經營績效進行排名。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排名,是 1991 年由中華徵信所獨創

的企業綜效排名,目的在於檢視企業的經營綜效的良窳。排名係依據營收淨額、營收成長率、稅後純益、純益率、資產報酬率、淨值報酬率、每一員工銷貨額及生產力指標共八項指標的綜效評估所進行的排名。包含 5000 大企業、製造業、服務業、金融業、公營事業、外資企業都會進行此項排名。   第三類排名,是以產業的經營績效進行排名。本版將 5000 大企業依其行業屬性,分為 179個行業,並且以企業經營績效的評估方式,對行業的整體表現進行排名。   第四類排名,是以聯屬公司合併報表業績進行排名。聯屬公司合併報表業績排名,顧名思義是將一家公司與其符合會計準則第 7 號公報的子(孫)公司共同編製的合財報業績予以排

名。此項排名的目的是用以檢視母子公司合併經營的成果,主要是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大型企業或大量對外投資或是進行多角化投資經營,僅以母公司財報的資訊往往無法充分展現完整的經營結 果,只有透過合併財報的表達才能完整展現。(有關各項排名基礎請另詳參編輯說明)。   分析解讀       除了 5000 大企業的總體分析外,另外針對重要性較高的 500 大公民營企業、500 大製造業、500 大服務業、100 大金融業、公營事業及 300 大外資企業進行圖文剖析,讓您可以從長期的比較,快速掌握各個 500 大企業的總體脈動。由於 5000 大企業總體經營的好壞,是台灣總體經濟的縮影,因而 5000  

大企業的績效,絕對是台灣經濟的先行指標。   資料活用-股市長期投資       5000大企業排名,一方面進行了企業競爭力評比,但除了學術研究外,其實是可以運用在各種商業用途。以長期投資而言,看的是一家企業的基本盤,運用 5000   大企業排名和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排名,就是找尋企業長期基本盤的最佳工具。因為經由八項指標的嚴格綜合評比, 企業必須在各指標都有突出表現,否則就難以名列前茅。因此投資者可以先參考 5000   大企業排名連續三年度排名上升的企業,再透過行業排名是否上升找尋初步標的;然後再透過三年經營績效綜合排名的升降,檢驗初步標的長期績效是否穩定,最終從客觀基本面篩選符合

股市長期投資的標的。不止運用於股市長期投資,這套模式,也適合運用在想要進行市場購併的企業篩選標的。   資料活用-業務開發       對於業務開發來說,5000 大企業排名,相對提供了 5000 家企業的業務機會。例如對直銷業或保險業而言,5000大企業即是最明確的業務標的。一般業務單位也可從年度排名上升的公司中,找尋營收成長率較突出的企業,營收成長率高,顯示這類企業正在快速擴張,各種辦公設備 需求也會較大。其次是賺錢的企業(稅後純益較高),採購能力也比較強。同時也可利用負債比 率低且淨值(股東權益)較高的企業,尋找潛在的業務夥伴或結盟對象。   行業排名則提供了企業在經營行業中的地位

重要性高低,因此業務單位若要進行市場評估, 或者分析產業趨勢,行業排名相對提供了最佳的分析基礎,尤其行業排名也針對行業的營收及營益提供統計資料;同時也可依此項排名評估競爭對手的財務結構和獲利能力。   資料活用-簡易徵信       企業可從 5000 大企業的各項排名,進行客戶的財務檢視,對於排名下降、綜合評比不佳的客戶,進行適當的控管,以降低交易的風險。相對的未在 5000 排名的企業,雖不能印證其營運不佳,但至少顯示其企業資訊透明度低,往來交易時也應謹慎。   5000 大企業排名中處處商機昂然,但資訊運用存乎一心,如果您能多花一點時間善用這些資訊,相信本書帶給您收獲將是您所預想不

到的。

農產品進出口統計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農委會的注意義務
十年前,因為貪圖便宜,引進中國含有病毒的廉價九孔種苗,導致曾經有一千噸產量的新北市名產東北角貢寮九孔產量銳減,努力十年後,現今還是只有兩三百噸的產量。即使是替代性雜交鮑魚,亦是難以為繼。大秉在此強調,農委會應該要肩負起農產品進出口把關的角色,並應適度保護本國農產技術,不要一有好技術、好種苗就帶到中國,然後在中國沿海複製後又回頭和台灣競爭。
 
#連動債的責任釐清
農業金庫於九十六年間購買連動債及相關衍生性商品約五十億,收回約十五億,但根據連動債受害人於大秉辦公室陳情的經驗,大多數賠付五成上下,為什麼農業金庫只賠了三成呢?連動債處理方會拍賣、清算該販售機構,發回給購買者,為什麼農業金庫那麼低?是不是有怠惰或者其餘錯誤的可能?
 
#農地重劃執行率低落
由於台灣地區農地細分,農戶持有農地面積平均僅1.1公頃左右, 規模過於細小,農業經營效率無法有效提高,為推動農業現代化,改善農場結構,必須有賴農地重劃以達成調整農場結構,擴大經營規模,改善生產環境等現代化農業經營方式。
計畫目標:2013-2016年,以10億8千萬預算,完成2160公頃重劃。
現況:依農委會網站統計,迄今完成170公頃,計畫時間剩一年不到,完成率7.9%。


◆訂閱吳秉叡Youtube頻道:https://goo.gl/yN4LCH
◆吳秉叡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Wubray
◆加Line好友:http://line.me/ti/p/%40ubt7534c

台灣盆栽產業之探討

為了解決農產品進出口統計的問題,作者陳榮裕 這樣論述:

盆栽藝術或盆景是中華民族優秀古早藝術之一。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為材料,經過藝術創作和園藝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優美景色,達到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同時以景抒懷,表現深遠的意境,猶如立體的山水畫。以往盆栽藝術或盆景的消費族群必較侷限,然而,隨著所得提高以及求美的風氣逐漸普及,對盆栽藝術或盆景的需求越來增加。不過。國內盆栽藝術市場尚未完全成形,譬如沒有公開市場供買賣雙方交易,所有的交易都是以議價方式,有關產品資訊或銷售對象也都有限。因此,若能對目前產業情況深入了解,將有助於提昇盆栽產業能見度以及為來發展。本研究透過問卷訪問產業界人士,蒐集資訊與意見,探討盆栽產業的現況,

並透過管理學理論規劃盆栽產業未來發展成盆栽藝術或盆景產業的策略。綜合研究發現,建議既有盆栽業者,必須先從提昇自我競爭力,再追求國際化發展的契機: 一、汰弱留強:大型或巨型盆栽,僅留少部份小型盆栽當母本或留給初入門技術工練習使用。 二、盆栽行銷策略:台灣盆栽業行銷手法仍較為傳統,宜以協會名義延聘招攬有經驗行銷高手規劃進行盆栽業的宣傳。 三、差異化競爭策略: 應取材多樣、如多搭配景石或高級盆器,以生產與日本及大陸地區不相同的盆景而建立特色。 政府應該重視盆栽藝術產業,並且協助業者蒐集資訊以及舉辦盆栽展覽及盆栽競賽活動。譬如2-3年至少舉辦一次國際型盆栽展覽,維持盆栽熱度,使社會民眾對盆栽產

業不陌生。更重要的是,鼓勵學術界重視盆栽藝術相關研究,以強化產業基礎而能往上提昇。

食農社會學:從生命與地方的角度出發

為了解決農產品進出口統計的問題,作者桝潟俊子谷口吉光立川雅司等 這樣論述:

糧食是社會變遷的鏡子   隨著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的興起,公民退位為消費者;生產者與消費者、農村與都市的矛盾逐漸拉大。繼之二戰後由美國主導的發展主義與對環境、生態的不當掠奪,後果就是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糧食問題,甚至危及人類生存尊嚴。   本書集結日本食農專家的十四篇專論,探索食農議題的各個面向以及建構新倫理,讓讀者再度從消費者化身公民,奪回自主權。   食與農從人們對飲食認知出發,藉另類食物選擇(網絡)的呈現,擴及農業生產、品種改良、食品加工、廚藝呈現的統整並觸及各類的矛盾,甚或基因改造對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衝擊;延伸人民生活在鄉村的種種可能,意味著地方社會的再認識,地方並非空間場域而是

歸屬、記憶、認同、味覺、風土與習慣的形塑之處。 ──蔡培慧   台南社區大學與成功大學通識課程規劃選書 名人推薦   王俊秀(清華大學社會研究所教授)、   李丁讚(清華大學社會研究所教授)、   周素卿(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陳東升(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   郭華仁(台灣大學農藝系暨研究所教授)、   曾旭正(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   蔡培慧(立法委員、台灣農村陣線前秘書長) 作者簡介 本書主要編著者: 桝潟俊子   現任:淑德大学社區發展政策学部教授   主要著作:『有機農業運動と<提携>のネットワーク』、『地域自給のネットワーク』(共編著) 谷口吉

光   現任:秋田県立大学地域連攜・研究推進中心之教授   主要著作:「坂ノ下の桃源郷──持続可能な社会における農業・農村の姿とは」『生活協同組合研究』422:38-48、『戦後日本の食料・農業・農村9──農業と環境』(共著) 立川雅司   現任:茨城大学農学部教授   主要著作:『萌芽的科学技術と市民』(共編著)、『遺伝子組換え作物と穀物フードシステムの新展開』   其他作者包括古沢広祐、久野秀二、須田文明、大塚善樹、水野玲子、大山利男、相川陽一、高橋巌、靏理恵子、青木辰司、秋津元輝、記田路子、小口広太、西川芳昭、江頭宏昌、土居洋平。 譯者簡介 蕭志強   專業日文譯者,譯

有《鴉片戰爭》(遠流)《武士道解題》(前衛)等書共250冊,擔任台南社區大學農耕工作坊教師、奇美農場假日農夫班教師。   鍾怡婷   台灣大學農業推廣所博士,現職為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著有《環境永續之農漁村傳統智慧集錦:稻作文化》,並任《巷仔口的農藝復興》、《藏種於民》之共同撰稿人。   林朝成  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台南社大校長。譯有《佛教與生態學》(法鼓文化),於成功大學開授「農村社會與文化」、「里山里海方案規劃」等課程。   王偉綱   日本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學士,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社會組碩士。學術領域興趣為社會理論、文化研究、次文化。現任職學術出版社編輯。

推薦序 譯序 前言 序章 掌握食農問題核心—農糧社會學及其發展 1 食與農—社會學新課題 2 對鄉村社會學的批判及「農糧社會學」之形成 3 飲食社會學及其鄰近研究領域 4 日本的農糧社會學相關研究 第一部 工業化與全球化 第 1 章 與地球共存的「食農世界」—危機重重的全球社會 1 不斷消失的生物、食與農 2 食農相關的世界與文明發展—兩種世界的接觸與美洲文明 3 巨大食物系統之矛盾 4 恢復「食農之尊嚴」重視自然恩惠的心情 第 2 章 多國籍農業綜合企業—對農業、糧食、種子的支配 1 黑箱化的現代農食系統 2 看不見的巨人—嘉吉(Cargill) 3 世界最大食

品企業—雀巢(Nestle 4 掌控全球種子與基因的人就可以稱霸世界—孟山都(Monsanto) 5 農業與糧食的全球治理—多國籍企業規範與爭取糧食主權 第 3 章 地方品牌—針對兩個本真性 1 需要「貨真價實」的產品 2 地方品牌實績與對生產者的貢獻 3 規格化與可及性 4 食物的文化遺產化與地方振興 第二部 危機、安心、安全 第 4 章 現代科學技術—從科學的生命理解觀點出發 1 有機農業應排除基因改造技術 2 機械論與生機論—生命思想的兩極 3 食農科學技術的機械論與生機論觀點 4 21 世紀生機論所代表的意義 第 5 章 農藥開發—以新菸鹼類農藥為例 1 農藥的歷史—安全神話之

形成與崩潰 2 新農藥「新菸鹼類殺蟲劑」登場 3 農藥對人體的影響及預防原則 第 6 章 畜牧業—從工業化與產業化的角度觀察 1 現代的畜牧業系統 2 動物福利的問題 3 畜牧業經營規模擴大及其影響 4 放牧畜牧業及其可能性 第 7 章 廚餘垃圾與堆肥—地方循環型農業之崩潰與重建 1 廚餘垃圾全部送進焚化爐的不可思議 2 垃圾處理的架構 3 江戶時代的「有機物地方內循環」 4 現代化導致「地方循環型農業」之崩潰 5 重建地方循環型農業 6 物質循環、生命循環與社會連結 第三部 在地的實踐活動 第 8 章 食農在地化 1 食與農如何產生連結 2 美國有機農業的「工業化」 3 重新建構土地

與人的親密關係 4 日本民眾對地方與「在地」的看法 第 9 章 中山間地區—從生活場所的角度進行觀察 1 中山間地區可發展成永續社會 2 日本「中國地方」山區的四季 3 什麼是「中山間地區」? 4 活用地方資源的生活原貌與崩壞 5 撐過「過疏時代」仍留在農山村的居民 6 地方活化之工作 第10 章 農之擔綱者—多樣化的方法 1 「農」與多樣化的擔綱者 2 由國家培育「擔綱者」 3 高齡化下「農之擔綱者」現況 4 新進從農與退休歸農之實況 5 「從農」的相關變化 6 支援中高年齡層從農並培育青年擔綱者的必要性 7 因應擔綱者的「多樣性」給予支援 8 多樣化擔綱者相關政策的強化 第11 章

農村的女性—培力與價值創造 1 農村女性的主要變化狀況 2 農村女性創業的實況及其社會學意義 3 還需努力的課題與今後展望 第12 章 都市與農村交流—以「農村綠色旅遊」為例 1 什麼是「農村綠色旅遊」?—和觀光的差異 2 都市與農村交流的必要性 3 新階段日本所應努力的農村綠色旅遊 4 綠色旅遊可以為農村帶來什麼? 5 將公平旅遊的理念帶進綠色旅遊之中 終章 重新審視食農相關倫理思考 1 晚餐吃什麼? 2 飲食消費實踐的現代特徵 3 自給自足思想的推廣 4 如何建立具有時效性的食農倫理思考 後記 作者簡介 人名索引 事項索引 專欄 1英國料理與法國料理 2 糧食體制(Food Reg

ime) 3 以食農為主題的影像作品 4 種子的「智慧財產權」與「農民的權利」 5 削減農藥使用量與新菸鹼類農藥的諷刺關係 6 聚落全體經營有機農業—琦玉縣比企郡小川町下里一區作法 7 傳承本土作物與種子 8 女性對農業下挑戰書 推薦序 日常生活的實踐 蔡培慧(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副教授)     翻閱《食農社會學》常常讓我想起小時候愛吃的「時計果」,成長於山村的童稚時期,總在下雨過後或傍晚時分走進小丘矮叢中採摘野生的「時計果」啊,喜愛不只在於果子香甘甜,遇到產季還可以多採一些,賣到雜貨店,換回一點點零用錢。早期花卉燦爛、經常結果,而被稱為「時計果」、「四季果」,如今統稱「百香果」,命名的

視角可能從採摘的角度轉化為在果菜市場遠遠聞到特殊香氣的消費角度,食與農的連結轉化有趣的發酵。是的,這是一本從生活中出發的書,也是一本牽動觀察食物視野/視角/遠見的書,更是讓我們找到真正食物的書。     日常生活的實踐彷彿是亙古思維,意味著你我的飲食選擇,意味著你我的消費模式,意味著你我的生活依賴,之所以亙古連結著身土不二、醫食同源、地產地消的農藝文化根基。食與農是人們生活的根本,但是商品化、機械化與高速運轉的生活中,食與農被無限區隔,食物取得脫離與農的連結,成為商品必需,在市場經濟中透過貨幣轉化方能交換;然而何以致此,難道非得依附持續高度生產與持續消費的擴張邏輯?難道台灣今年(2016)極端

氣候所帶來降雪、暴雨、劇颱尚未讓我們意識到現存的「生產擴張」已經耗盡地球資源?此時此刻必需尋求、展開、落實「生產循環」。食與農、消費與生產正是互惠共生、城鄉共好的生產循環之道。     《食農社會學》是一本建基在反思工業化農業與市場化邏輯的生活實踐的另類選擇,也是食農社會學教科書。過去鄉村社會學的研究著重:1. 農村社會文化的轉變;2. 從供需交換的農業貿易到被壟斷資本掌握的國際農糧體系;3. 農業生產型態轉化,第一波綠色革命的品種改良與擴大生產,第二波綠色革命基因改造形成的社會衝擊與健康影響。以外顯的形式縱然足以探究鄉村社會結構議題,卻也讓鄉村存在遠方,成為觀察而非身處其中。唯有理解食與農,

方能重置從土地到餐桌的食物鏈(Food Chain),知悉潛藏在婦女手中的漬、醋、酒等釀造文化、感受到豐收是從土地出發的生命滋潤,感受萬物循環道法自然的思維,細緻地呈現生產者與消費者的互惠關係。     當然食與農的連結並不停留在口腹之欲,食與農從人們對飲食認知出發,藉另類食物選擇(網絡)的呈現,擴及農業生產、品種改良、食品加工、廚藝呈現的統整並觸及各類的矛盾,甚或基因改造對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衝擊;延伸人民生活在鄉村的種種可能,意味著地方社會的再認識,地方並非空間場域而是歸屬、記憶、認同、味覺、風土與習慣的形塑之處。     或許找個時間吧!走進田梗觀察農耕,假日時節早上到菜市場走走,帶回你

心中的記憶食材,走進廚房留下簡單悠遠的美味。 第2章多國籍農業綜合企業—對農業、糧食、種子的支配 1 黑箱化的現代農食系統 農產品貿易在統計上反映了國與國的關係,WTO(世界貿易組織)農業協定與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等與農業有關的貿易自由化談判,也是各國你爭我奪的一部分。畢竟農產品是構成國民經濟與國際經濟不可或缺的區塊,然而,只剩下少數國家和農產品項目還是採取由政府統一進行管理的方式,大部分已變成民間企業在承攬經營全球農產品貿易,跨越國境進行交易者也很多,其中,彼此對峙的並非A 國農民與B 國農民與糧食消費者,而是把農產品當作商品處理的多國籍農業綜合企業。只是,香蕉或鳳梨等以都樂(Do

le)、奇基塔(Chiquita)、德爾蒙(Del Mote)等企業品牌行銷生鮮青果之外,大多數農產品在國際貿易過程中並不會出現貿易商名字,因此人們食用進口蔬果之際,不一定聯想到背後控制的那隻多國籍農業綜合企業的手。但事實上如後述,很多穀物與油料作物種子幾乎都由嘉吉(Cargill)這種大企業一手操控。 另一方面,加工食品經過製造與流通過程,誰製造、誰進出口都得標示,消費者一目了然。日本也有許多食品加工企業生產大量外銷產品,例如各種調味料、糕點、餅乾、速食食品、冷凍與半調理食品,都可在世界各國的超市或超商看到。同理,美國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雀巢、法國達能(Danone)以及美國卡夫食品(Kra

ft),這類世界級食品大企業產品,也大量銷往日本。各國食品相互進出口本身不是大問題,目前較令人憂慮的是超大型多國籍農業綜合企業在世界各地設立工廠,製造販賣該公司產品,愈來愈明顯地寡佔各國與各商品市場。日本市面上販售的外國品牌加工食品,大多在日本設廠;反之,進口冷凍食品也有一些從日本出口原料到海外工廠生產,做成產品之後再回銷至日本。而且加工食品包裝標示有一項規定,只要部分原料在國內取得,就可標示「日本製造」。因此,只看最終商品有時很難了解其生產過程。然而,若是回溯原料農產品的生產與運送過程,便可發現農與食兩端之間的空間距離十分遙遠—也就是「農食黑箱化」這樣的狀況已十分明顯。針對這樣的困境,我們勢

必得清楚在生產與消費之間,多國籍農業綜合企業所進行的事業全球化過程之實貌。

國產精品咖啡消費偏好及利基市場發展策略之研究

為了解決農產品進出口統計的問題,作者高佳筠 這樣論述:

全球資訊科技快速發展促進各國消費市場經濟快速連動,最明顯的例子之一乃是被視為嗜好品代表的咖啡產業。受國際化影響國人的咖啡消費習性快速轉變中,引發許多潛在咖啡業者正積極獲取國內這塊市場大餅。在主流大眾市場中通常存在著諸多尚未被滿足需求層次的利基市場(Niche Market),供給者若能有效地掌握目標族群,創造出其所需產品的附加價值,便能從中獲取更大的利潤。因此,本研究欲透過實證分析國產精品咖啡消費偏好以研判潛在利基來源,進而針對各利基市場研擬適用的發展策略。 首先根據Kotler (1980)提出利基市場所需的五大基本要素,以及參考沈仰東(2008)對利基市場的發展階段,將市售國產

精品咖啡產品特徵細分為酸度、額外香氣、場域風格、包裝特色及價格等五個屬性構面及屬性細部水準,應用聯合分析法(Conjoint Analysis)以推估消費者對特定潛在偏好屬性之願付價值(WTP)。實證方法為透過隨機效用理論模型導得多元羅吉特模型,來推估代表樣本對國產精品咖啡各屬性的偏好程度。樣本以臺中城市咖啡合作店家抽取300個顧客進行16組替選偏好方案之評價。 實證結果顯示,眾多屬性水準中消費者對具有「創意個性」的場域建築風格平均每磅咖啡豆願意多支付206元,而特色包裝中「在地文化」與「手繪創作」則是願意多支付224元與276元。對於國產精品咖啡附加屬性組合中以「無酸度、花香、創意個性、

在地文化」的願付價值最高(1333元/磅),次之為「無酸度、花香、自然風景、手繪創作」組合1179元。替選方案組合中屬性水準皆可能是製造差異化之來源,個別產銷業者應依自身優勢著力於不同屬性水準上以取得顧客的忠誠度。由之推論本土咖啡之潛在利基市場的區隔訴求可採取「場域風格」及「包裝特色」兩方向,而非單就咖啡品質上製造差異。 研究結果發現除了在咖啡品質上的提升外,透過營造創意個性建築及提供在地文化或創作元素提升國產精品咖啡附加價值以鞏固利基市場。根據消費者所表現的未被滿足的需求,將國內精品咖啡的利基來源界定出「在地創意素材包裝」、「氛圍情境實地體驗」、「在地服務共創價值」三個潛在利基市場,透過

在地認同、情境服務將有限資源善加利用以發揮最大經濟價值,後續如何佔領利基市場甚至進入主流市場,都需倚靠有意進入市場業者自行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