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尿管鏡碎石術健保給付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不愛喝水生結石此碎石術不痛免留疤 - 社團法人台南市藥師公會也說明:一是體外震波碎石術:侵犯性最小,但若結石大於2公分,因健保給付關係,效果則較為受 ... 第三種方式為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使用可彎曲的軟式輸尿管鏡,經尿道自然孔道 ...

國立中山大學 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在職專班 徐士傑、邱兆民所指導 許旆瑄的 創新醫材優勢分析暨推廣策略之研究:以單拋棄式腎臟軟鏡為例 (2018),提出輸尿管鏡碎石術健保給付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腎臟結石、泌尿道結石、結石廓清率、單拋棄式腎臟軟鏡、經皮穿刺腎造廔碎石取石手術。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陽明大學 醫務管理研究所 唐高駿、藍祚運所指導 洪嘉辰的 體外震波碎石術支付方式改變對於醫師醫療行為的影響 (2017),提出因為有 體外震波碎石術、健保支付制度、供給誘發需求的重點而找出了 輸尿管鏡碎石術健保給付的解答。

最後網站疾病保健室-小心痛起來要你命-尿路結石的治療及預防則補充:常見上泌尿道結石相關手術包含「體外震波碎石術」、「硬式輸尿管鏡碎石 ... 但一樣有結石大小的限制(腎結石2-2.5公分以內),且目前健保未納入給付。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輸尿管鏡碎石術健保給付,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創新醫材優勢分析暨推廣策略之研究:以單拋棄式腎臟軟鏡為例

為了解決輸尿管鏡碎石術健保給付的問題,作者許旆瑄 這樣論述:

摘 要泌尿道結石和腎臟結石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疾病。輸尿管軟鏡取石手術、經皮穿刺腎臟造廔碎石取石手術、逆行性腎臟內取石手術以及體外震波碎石手術更是現在最常治療結石的方式,而我們台灣健保新制度自開始辦理以來,一直是論病例計酬之方式來讓病患支付醫療費用,經皮穿刺腎臟造廔碎石取石手術的支付點數也為給付項目之一,但也因為為開放性手術,術中失血量及術後照護時間也相對較長,故在醫學求精求益的精神下,逐漸往微創手術的方向前進。本研究除瞭解以目前經皮穿刺腎臟造廔碎石的取石頭手術的手術後結果外,更進一步研究如何借由單拋棄式腎臟軟鏡的推廣,來提高南台灣結石手術的廓清率、降低醫院的醫療成本,更降低病患的感染率,進而

提高病患的就醫安全之相關研究。 本研究以南部某醫學中心為例,說明如何利用單拋棄式腎臟軟鏡來提高結石手術的廓清率,降低醫院的醫療成本,同時降低病患的術後感染率,進而提高病患的就醫安全。 此外,也針對國內醫療環境以及醫院採購決策流程,初步制定「先大後小、先私後公」的推廣策略。

體外震波碎石術支付方式改變對於醫師醫療行為的影響

為了解決輸尿管鏡碎石術健保給付的問題,作者洪嘉辰 這樣論述:

中文摘要研究背景及目的:台灣的全民健保自1995年3月實施以來,多次面臨收支不平衡的財務危機,而總額支付制度是中央健康保險署為了抑制醫療費用成長的一項重要政策工具。體外震波碎石術是尿路結石最常被使用的治療方式,支付點數也是門診各項診療項目中單次給付之冠。本研究探討在全面實施總額支付制度後,於2007年1月1日起將體外震波碎石術排除於門診手術保障1點1元之外,泌尿科醫師使否會因為浮動點值造成收入下降,而誘發體外震波碎石的使用量。方法:本研究以健保資料庫2005年承保抽樣歸人檔為研究樣本,分析從2000年至2013年共14年間,上尿路結石病患的盛行率、人口學特質以及治療趨勢。並進一步以廣義線性模

式趨勢分析,來瞭解支付方式改變前後,體外震波碎石術的使用趨勢變化。結果: 上尿路結石的病人由2000年的4303人增加至2013年的5887人,增加了36.8%。診斷的年齡由2000年的47.4歲(標準差14.2)到2013年為53.1歲(標準差14.4),男性:女性比率平均為2.03:1。體外震波碎石術佔上尿路結石治療的比例由2000年的64%增加至2013年的68%,輸尿管內視鏡碎石術比率由2000年的32%為降至2013年的29.5%,傳統開刀治療的比率由2000年的1.3%降至2013年的0.3%。體外震波碎石術使用量增加趨勢以區域醫院最明顯,地區醫院次之,醫學中心最低。廣義線性模式趨

勢分析得知,支付制度改變後,體外震波碎石術治療人數佔上尿路結石診斷人數比率增加,每人每年接受體外震波碎石術次數,超過兩次的比率增加,皆具統計意義。結論:體外震波碎石術支付方式改變,會藉由降低治療標準或延長治療次數來誘發體外震波碎石術的使用量,尤其在區域醫院和地區醫院更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