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數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趣味數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RobEastaway寫的 一條線有多長?:生活中意想不到的116個數學謎題 和MiloBeckman的 不用數字的數學:讓我們談談數學的概念,一些你從沒想過的事……激發無窮的想像力! (電子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趣味數學 - 博客來也說明:中文書自然科普數學趣味數學. ... 啟動數學腦這樣學:43則活化思考、提升數感的實用趣味題. 作者:佐佐木淳. 79折優惠價$253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臉譜 和經濟新潮社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數學系 洪萬生、楊凱琳所指導 楊清源的 建構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 (2020),提出趣味數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德懷術、數學普及書籍。

而第二篇論文健行科技大學 國際企業經營系碩士班 孔維新所指導 張雨恬的 中學生運用ICT情形對數學素養影響研究─以PISA 2012為例 (2015),提出因為有 PISA 2012、ICT運用、使用電腦的態度、數學素養的重點而找出了 趣味數學的解答。

最後網站數學教學的趣味運用設計. 下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3􀆰趣味性情景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采取趣味性情景教学,可以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趣味數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一條線有多長?:生活中意想不到的116個數學謎題

為了解決趣味數學的問題,作者RobEastaway 這樣論述:

最受歡迎的生活數學暢銷書《為什麼公車一次來3班?》續作 116個隱藏在日常生活中,有趣又好玩的數學謎題! 符合PISA數學素養精神,培養數感,打開你的數學腦! 「對大多數的讀者來說,『只有在熟悉的環境背景中學習,才能真正理解數學。』…… 作者們所提出的問題儘管近乎『粗淺俚俗』,卻總是在最後提供了出人意表但又極有意義的解答,而擴充了我們的知識視野。…… 想要讓數學教學變得有趣一點的數學老師,本書絕對是值得珍藏的武林祕笈。」 ――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 洪萬生 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不是直線? 明明是兩個選一個,為什麼機率不是五五波? 如何在方形中放入最多的圓形硬幣? 慢速行駛高速公路,車

資會變多? 如何精準估算傳染病感染人數? 明年冬天,我會感冒嗎? 電梯怎麼等這麼久還不來,走樓梯會不會比較快? …… 我們的生活裡原來處處隱藏了數學魔術, 讓人驚呼「數學真是太有用、太有趣了」! 你知道嗎?荒腔走板的歌聲也有可能是天籟美聲!利用數字1就能看破騙術,而且1%也能變成50%,還有堅守「37%原則」就可以覓得佳偶!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一星期有七天?為什麼球員變強了,比賽卻輸了?八卦新聞為什麼散佈那麼快?為什麼頭彩得主很少獨贏?如何計算一個都市的平均車速?計乘車司機怎樣讓收入提到最高?……在我們的生活裡,隨處都是有趣的數學謎題。    本書兩位作者是熱愛猜謎及解決數學問題的暢銷書

作家,而各行各業的專家也為本書助了一臂之力,例如知名的電梯公司主管解釋電梯升降的邏輯、倫敦運輸局專家揭開計程車表的奧祕,以及其他諸如手稿鑑定專家、傳染病醫療專家、流行音樂界專業人士等,讓本書具高度的娛樂性,同時提供權威的科普知識。 在生活中解答數學謎題,不但趣味橫生、驚奇不斷,更能培養最佳數感!  

趣味數學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桌遊人生
#加減吃水果
適合4歲以上,2~6人共同遊玩。
遊玩時間約10~15分鐘。
#幼福文化

「加減」吃水果,
遊戲名稱取了個很有趣的諧音,
就是跟大家說,多少都要吃一些水果啦!

因為諧音跟台語的「加」、「減」一樣,
就變成這款遊戲的名字了,

所以,大家一看就知道這款桌遊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了!
沒錯,就是一款要一直加減水果的遊戲了,

其實,就是一款UNO like的遊戲,
也就是說,類似UNO玩法的意思,
玩法很簡單,就連低年級的小孩也很容易上手,
如果孩子們點數的能力不錯的話,就可以玩得更好囉!
所以,有點需要認知能力好一點的遊戲了!

雖然類似UNO的玩法,但是加了一點小巧思,
讓遊戲變得比較有教育上認知功能性,
因為出牌的時候要數卡牌上的水果數量,
有比某一種水果數量多的時候,就可以出牌,
一直玩到某位玩家的手牌全部出完,遊戲就結束!
手牌越快出玩越好!
也有功能牌可以出,功能牌可以害人,也可讓自己的手牌更快出完!

UNO玩法的節奏會比較慢一些,
若是大小孩可能會覺得有點枯燥,
所以,我就自己想了一個不同的玩法,
也是比較快速反應的玩法,
節奏快很多,大約5分鐘就可以玩完一場,
而且,小孩就很喜歡這樣的玩法!
尤其是我家小花姐姐,就會一直找我挑戰!

有多刺激呢?!
看我們玩的影片就知道了!

若想知道原本的玩法,也可以參考教學影片連結!

原本的玩法比較適合低年級可以玩,
若是小孩比較大一點了,可以參考我的玩法喔!

當然,也有我自己調整後玩法的遊戲影片,
跟大家分享囉!

#桌住親子好關係
#Fun4Kids親子桌遊遊樂園:http://myfun4kids.blogspot.tw

建構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

為了解決趣味數學的問題,作者楊清源 這樣論述:

本研究目的有二:建構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以及應用指標分析不同類型的數學普及書籍。針對第一個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取文獻探討法、德懷術與焦點團體討論,以洪萬生等人(2009)的優良數學普及作品標準為主要參考依據,藉由數學普及書籍與書評定義指標內每個子維度1至5星等的定義及對應例子,初步建構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形成第一回德懷術問卷。以14位專家學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兩回德懷術問卷調查,透過專家意見與統計結果,以及與焦點團體討論,判斷專家意見是否收斂、指標是否有越修越好的趨勢,確定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針對第二個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取內容分析法,從2021年臺灣數學史教育學會推薦書單,依據數學普及書籍

(包含數學小說類、趣味數學類、數學知識演化史類及數學教育議題反思類),每類挑選2本,共挑8本數學普及書籍作為研究對象。再以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作為分析架構,分析不同類型的數學普及書籍之特色。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包含三個維度「A. 知識的實質內容」、「B. 形式或表達」、「C. 內容與形式如何平衡」,再細分為15個子維度,分別為A-1認識論面向、A-2方法論面向、A-3歷史或演化面向、A-4哲學面向、A-5教育面向,以及A-6與自然科學、人文社會乃至生活經驗的連結;B-1創新手法、B-2數學知識的洞察力、B-3歷史事實的洞察力、B-4異文化的啟蒙意義、B-5忠實可靠的參考文獻

、B-6敘事的趣味性、可及性與一貫性,以及B-7中譯本的品質;C-1青少年層次和C-2教師層次。其中,每個子維度皆有1至5星等的定義與其對應的例子。

不用數字的數學:讓我們談談數學的概念,一些你從沒想過的事……激發無窮的想像力! (電子書)

為了解決趣味數學的問題,作者MiloBeckman 這樣論述:

  當數學裡沒有數字,會發生什麼事? ——沒有練習題,沒有標準答案,剩下的是發現、探索、推論,以及解謎的樂趣!   這本書除了頁碼之外,完全沒有數字,同時還有100多幅由紐約當地藝術家M手繪的插圖。作者利用文字和圖像來傳達重要的數學概念的感覺,並省去了公式和計算。 雖然沒有數字,但這本書對於數學是什麼?數學涵蓋哪些部分?最有趣的地方在哪裡?這些探索是絕不打折,而且能讓您對於數學,有更廣闊的了解。 例如,有什麼東西比「無限大」更大嗎?世界上總共有多少種形狀?現實生活中什麼時候會用得上這些?這些問題其實都有答案,但答案都不是數字。 從本書一開始,作者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奇妙的「現

實平面」。在這個平面上,正方形是圓形、賽局是樹,自然世界則是電腦模擬。對於學過九九乘法之後就不再關注數學的人而言,數學真的是抽象怪異到了極點!但是,數學為什麼還那麼有用呢? 這本書寫來生動活潑,而且極富原創性,它帶領我們認識抽象數學的三大分支:拓樸學、分析和代數,把這三個領域解釋得很清晰而有趣。作者說,其實關鍵就是掌握模式。這本書一反傳統的教學方式,邀請讀者運用創意,來思考空間和維度、無限大和無限小、對稱、證明、結構,以及這些概念如何結合在一起,最後,將這些概念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歡迎來到人類知識的最前沿,體驗數學的美麗與奧祕。   專業推薦 李政憲,新北市林口國中老師 洪萬生,臺灣數學史教育

學會理事長 游森棚,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   我要大力推薦這本書!有鑑於拓樸學、量子力學以及相對論極有可能成為本世紀下半葉的公民基礎素養,我尤其希望有語文閱讀自信的讀者,一定要特別注意這一類數學普及書籍的問世,因為這攸關公民科學素養的必要選項。 ——洪萬生,臺灣數學史教育學會理事長   這是一本非常特別的數學科普書!我欣見這本書的出版,也佩服作者的宏觀與有趣的文筆,把數學某些本質層面藉由適當的選材呈現出來。本書的視野和高度在數學科普書中是非常少見的,足以讓讀者對數學有完全不同的認識與體悟。 ——游森棚,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   什麼?學數學可以不用數字?!作者深入淺出,以圖文介紹了許多看似

難懂的數學名詞,以及這些概念與生活、遊戲與哲學等面向的連結,若你覺得不知道數學有何用處,或是有興趣想研究更多數學面向,這本書值得一讀。 ——李政憲,新北市林口國中老師、藝數摺學FB社團創辦人、教育部師鐸獎得主   《不用數字的數學》以迷人的魅力、堅定的熱情和大量插圖,帶領讀者進入高等數學的花園。 ——喬登.艾倫伯格(Jordan Ellenberg),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數學教授、《數學教你不犯錯》作者   就像在跟你聊天一樣,這是一場愉悅、迷人的數學世界之旅,還有它與現實世界的關係——而且看不到一個數字!每個人都該讀讀這本有趣的書,數學家也是。 ——伊恩.史都華(Ian Stewart),

英國華威大學數學教授、《改變世界的17個方程式》作者   《不用數字的數學》探討深奧的數學主題,呈現數學家的思考方式,再以十分淺顯易懂的方式傳達給讀者。謎題和遊戲更增添本書的趣味性,讀來十分愉快。 ——威爾.舒爾茲(Will Shortz),《紐約時報》填字遊戲編輯   淺顯易懂地引介一般大眾不熟悉的概念,說明現代數學為何是人類思想中最迷人且最具成就感的領域。 ——格拉漢.法梅洛(Graham Farmelo),《The Universe Speaks in Numbers》作者   本書文句淺顯,又有插圖輔助,讓了解複雜(而且讓人望而生畏)的數學概念變得異常容易。貝克曼輕鬆的筆調和Erazo

可愛的插圖相輔相成,娓娓道來深刻又有趣的數學故事。 ——喬琪亞.盧比(Giorgia Lupi)和史蒂芬妮.波薩維克(Stefanie Posavec),《Dear Data》及《Observe, Collect, Draw!》共同作者   非常可愛的一本書!數學好玩、令人驚奇又迷人,但這些特質往往被嚇人的方程式和形式主義掩蓋。米羅‧貝克曼徹底揭露數學的迷人之處,讓大家體驗。 ——蕭恩.卡羅爾(Sean Carroll),加州理工學院物理教授、《Something Deeply Hidden》作者   本書完整呈現數學的有趣之處,同時避開令人生畏的技術細節。我的書架上又多了一本好書。 ——謝里

夫.傑克森(Shareef Jackson),STEM多樣性倡議者

中學生運用ICT情形對數學素養影響研究─以PISA 2012為例

為了解決趣味數學的問題,作者張雨恬 這樣論述:

本研究相關資料取自台灣PISA 2012的學生問卷,實際有效樣本5660筆,其中男學生有2758人、女學生2902人。本研究採用敘述性統計、路徑分析、迴歸分析從事資料處理,以瞭解台灣中學生在運用ICT的情形及使用電腦的態度上對數學素養表的影響。故本研究結果顯示台灣中學生在運用ICT對數學素養表現的影響為:(1)家中ICT設備以「網路連線」比例最高。研究顯示家中ICT設備越齊全,在課業上使用電腦的態度越良好,也越能增進數學素養的表現。(2)在校外使用網路的時數上以「一天1至2小時之間」為最多,研究顯示校外使用網路時數越多,在課業上使用電腦越覺得便利而有用,但對於數學素養表現卻有不利的負面影響,

需透過在課業上使用電腦的正向態度,才能增進數學素養的表現。(3)學生在課業上運用ICT的頻率最多為「每月1或2次」,研究也顯示使用頻率越高,在課業上使用電腦越覺得便利而有用,對數學素養表現也呈現正向的影響。(4)在課業上使用電腦的態度越好,數學素養的表現就越高。(5)男女學生在家中ICT設備數量、使用網路的時數、在課業上運用ICT的頻率、在課業上使用電腦的態度等變項中,都無顯著的差異,但研究顯示在上述變項同樣的條件下,男生的數學素養表現是優於女生的。上述研究結果可提供家長調整學生在校外使用電腦的時數和增加運用ICT在課業學習的頻率,以及提供教師們在增加運用ICT完成作業和設計評量練習上,有所依

據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