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開銷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越南開銷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萬樂剛寫的 胡璉與18軍戰史:國共內戰部分 和(美)特雷西·吉德爾的 譯文紀實:非虛構的藝術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2023河內自由行全攻略】越南深度景點行程/機票/住宿/交通 ...也說明:【2023河內自由行全攻略】越南深度景點行程/機票/住宿/交通花費美食懶人包 ... 越南在這幾年成為許多台灣人旅遊的目的地,更是許多歐洲人對亞洲的主要印象,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時英 和上海譯文所出版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東南亞學系 林開忠所指導 黃乙蓁的 苗栗縣頭份市印尼女性移工匯款行為的探討 (2021),提出越南開銷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女性移工、跨國遷移、匯款行為。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東南亞學系 龔宜君所指導 釋善香的 從「寺田」到「服務」:當代越南順化佛寺的經濟轉型 (2020),提出因為有 越南、順化佛寺、佛寺經濟、經濟轉型、儀式服務的重點而找出了 越南開銷的解答。

最後網站越南人吃火鍋不分寒暑台灣品牌插旗爆朝聖潮|新南向 - 僑務電子報則補充:到店用餐客人多為商務客與年輕白領,此外也有很多家庭聚會在此進行。 越南工商部指出,民眾每個月有35%的開銷花在吃上面。有專家預測,隨著越南中產階級的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越南開銷,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胡璉與18軍戰史:國共內戰部分

為了解決越南開銷的問題,作者萬樂剛 這樣論述:

  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的五大主力中,第5軍、第74軍、新1軍、新6軍,都是抗戰爆發後,才正式設立的軍級部隊,只有國民革命軍第18軍的歷史可以說是最為悠久,早在1930年即由陳誠建立,並由此開枝散葉,成為中央軍嫡系內的最大軍隊派系--「土木系」。所謂的「土木系」,是指主要出身於國軍第18軍第11師的將領集團,因「土」字拆開就是「十一」,「木」字拆為就是「十八」,故而得名。這是陳誠賴以起家的部隊,在陳誠開明的領導以及嚴格的訓練下、18軍成了當時國軍的勁旅,歷經中原大戰、五次圍剿、八年抗戰、國共內戰,18軍在每個階段都有出色的戰績,即使國共內戰尾聲,18軍在淮海戰場上被共軍包

圍於雙堆集,幾乎全軍覆沒,但重建後迅速恢復戰力,在奠定兩岸分治的重大戰役---古寧頭大捷中,再次獲得決定性勝利,扮演了關鍵性的救世主角色。   18軍參加的戰役戰鬥,也就是說他的戰史,始於北伐,直至戡亂,多到幾千次,最著名的有抗日戰爭的石牌戰役、戡亂戰役的南麻戰役和金門古寧頭戰役。   由於這是個巨大的工程,實在無法一一完成,再說中原大戰、五次圍剿、八年抗戰部分由於沒有禁忌,兩岸前人所述所評甚多,似乎也無贅述之必要。而兩岸由於各種原因,過去從未有過一本像樣的、完整的、正確的有關18軍戰史國共內戰部分的專著。   本書將專門介紹共軍所稱呼的五大主力之一整編11師、整18軍在國共內戰(戡亂戰

役)中所取得的巨大戰績。   希望憑藉一己之力填補一段民國軍事史的巨大空白。   胡璉是什麼人,想必所有軍戰史愛好者都已經清楚,就是那個被毛澤東譽為「狡如狐,猛如虎」的國軍名將。胡璉是陝西華縣人,字伯玉,畢業於黃埔四期,和共軍名將林彪一樣,同為黃埔四期高材生。胡璉一生奮戰,指揮所部無論是參與中原大戰、五次圍剿、八年抗戰還是戡亂戰役,都是所向無敵,從無敗績,這在國軍將領中是極為罕見的。   胡璉的聲名由於抗戰的卓越戰功而鵲起,胡璉指揮的著名的石牌戰役,被譽為東方的「斯大林格勒戰役」,阻擊了日寇滅亡中國的夢想,從而獲得國府青天白日勳章,贏得了「中國朱可夫」的美譽;湘西雪峰山會戰,胡璉的18軍

打垮了日軍的主力,迎來了抗戰的勝利。由於這累累戰功,胡璉成為民國軍事史上老幼皆知、名震華夏的奇才。  

越南開銷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請訂閱黑鬼兒~https://pse.is/HNDFA 各國省錢旅遊 https://pse.is/KRX8K
我從不記帳到現在每天記
想要還是需要可以思考清楚再下手
不然賺再多錢也都會被揮霍掉

淨水器在這,現在有粉絲破盤優惠價喔
我裝的不用插電型號:HCR-05
吾懂淨水速成班https://www.facebook.com/igotitsoon/

封面:陳玠安
---------------------------
工作邀約請寄信[email protected]✉️✍️

FACEBOOK:http://bit.ly/2COSVfT

instagram:http://bit.ly/2EU92c8
-------------------------
熱燒影片:
泰國曼谷六天六夜台幣17000元玩什麼?http://bit.ly/2N2G9jX
長輩出國就需花大錢??大阪六天17000元大分享http://bit.ly/2YRPJNu
世界古蹟吳哥窟總花費只要台幣XXX而已! http://bit.ly/2Spqb37
日本福岡七天六夜!台幣25000就搞定!?https://heiguir.pros.si/GB7Z8
菲律賓長灘島玩6天台幣15000搞定!https://heiguir.pros.si/N9ELC
台灣綠島怎麼玩!https://heiguir.pros.si/MQ7SY
越南胡志明市六天五夜17000元攻略https://heiguir.pros.si/NUF5V

大阪交通篇基礎🚆(1000¥機場到難波再轉一次車)http://bit.ly/2ovR9JH
大阪關西機場到市區難波超快速34分鐘!?https://heiguir.pros.si/NQW3R
大阪關西空港到京都 直達車1600日幣搞定https://heiguir.pros.si/NT98H

生活/搞笑/料理
超好吃乾麵只要8元搞定!沙茶/蔥油/香辣!https://heiguir.pros.si/PYP4B
扁身?圓身?肉女秋冬穿搭術攻略 feat.大饅大力http://bit.ly/2APdAQ5
超強肉肉女夏日穿搭小訣竅feat.大饅大力https://heiguir.pros.si/MMUAK
日本人挑戰台灣菜市場早餐的反應!feat.片山陽加http://t.cn/EMysJ4N
在家就完成的超好吃簡單壽喜燒🍲http://bit.ly/2orWkdC
整!男友吃不吃得出來女友的料理呢? feat.古娃娃http://bit.ly/2Aa7lGh

---------------------------
以下都是我實際體驗過分享的項目

東京推薦:
東京迪士尼門票最快速方便:http://bit.ly/2Efvo6q
東京成田機場往返東京市區 CP值高:http://bit.ly/2qNva1V

大阪推薦:
大阪環球影城:http://bit.ly/2HTjWjM
環球影城VIP入園手環http://t.cn/R1C1WKz
關西空港到大阪市區超值車票http://t.cn/R1CBvS3
大阪必備一日/兩日周遊券::http://bit.ly/2HWoB4A
京都和服體驗(有會中文):http://bit.ly/2HZ4cMh
大阪-京都-神戶坐到飽:http://bit.ly/2roRUWf
大阪-京都來回坐到飽車票http://bit.ly/2PHFOSo

福岡推薦:
JR Pass 全 / 北 / 南九州鐵路周遊券:https://pse.is/NG2DJ
豪斯登堡(門票 /一日護照):https://pse.is/LC4MJ

長灘島推薦:
長灘島水上拖曳傘滑翔體驗 https://reurl.cc/07md6
長灘島日落遊船體驗 https://reurl.cc/e1py7
機場接送 卡利博機場(KLO)至長灘島市區 https://reurl.cc/8deXd

曼谷推薦:
古城76府 & 三頭象神博物館門票 https://reurl.cc/WlbA7

苗栗縣頭份市印尼女性移工匯款行為的探討

為了解決越南開銷的問題,作者黃乙蓁 這樣論述:

論文名稱: 苗栗縣頭份市印尼女性移工匯款行為的探討校院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文學院東南亞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頁數:80畢業時間:中華民國111年7月 學位別:碩士研究生:黃乙蓁 指導教授:林開忠博士摘要受到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世界經濟活動跨越國界,勞動力也在國際間移動,女性移工在跨國遷移流動的歷程中,持續的回匯母國,為母國帶入巨額的外匯收入,幫助母國經濟成長,不可否認,她們是「國家英雌」,許多文獻也以匯款接收國的角度來探討移工匯款對國家經濟、社會貧窮的

改善,然而在微觀的個人匯款行為層面上較缺乏相關研究。本研究採半結構式訪談為研究方法,以立意抽樣的方式訪談 12 位在苗栗縣頭份市的印尼籍女性家庭看護工,從微觀的角度出發,將焦點放在印尼女性移工的個人家庭背景差異分析,藉此找出女性移工不同匯款行為之脈絡。透過研究發現受訪者跨國遷移的動機,優渥薪資是主要因素,但追求現代性,即對於城市現代性的嚮往也是本研究對象跨海工作的原因之一,同時受到受訪者個人與家庭狀況影響,移工匯款行為的背後動機不是單一自利或利他,而是兩者兼具的。

譯文紀實:非虛構的藝術

為了解決越南開銷的問題,作者(美)特雷西·吉德爾 這樣論述:

《非虛構的藝術》記述了一位作家和一位編輯在近四十年的共事中所汲取的經驗教訓。它的目標受眾是讀者和作家,是那些關心寫作、關心如何寫作和提高寫作的人。我們基本的前提,就是你有能力學會如何寫得更好。在堅持事實方面,我們毫不含糊。非虛構遠不止於事實確鑿,可是它的出發點,就是不要憑空捏造。如果事件發生在星期二,那麼星期二就是它發生的時間,哪怕星期四會構成一個更有條理的故事,也不能因此改動時間。 當然,這並不等於把事實和真相混為一談。我們同樣相信故事和人物的力量。我們認為,小說的各種技巧從來都不是虛構作品的專利;除了企圖以虛構冒充事實之外,對於非虛構作家而言,沒有哪種講故事的技巧是禁區。我們還認為,無論

是故事、論證還是沉思,圖書、隨筆還是家書,每一樣都要做到新穎而準確,能夠表達出一種獨特的人的存在。過去三十年裡,美國文化變得更加喧囂、快速、碎片化。就直接效果而言,作家趕不上流行音樂或是動作電影、有線電視網新聞或是即時通信。 我們認為,作家不應該也沒必要試圖趕上這些。我們知道,寫作仍然是通往明晰思想和情感的最佳路線。《非虛構的藝術》是一本源於實踐的書,是多年來嘗試寫作三類散文的產物:寫世界、寫觀念、寫自己。換句話說,這是我們倆嘗試寫作和編輯各種敘事文、隨筆和回憶錄的產物。 特雷西.吉德爾   Tracy Kidder 1945年生於紐約市,哈佛大學英語學士和艾奧瓦大學寫作

碩士,現居麻塞諸塞州。他是一位多產的非虛構作家,榮獲普利策獎、美國國家圖書獎等多個大獎,作品包括《劫後重生的力量》(2009)、《我的支隊》(2005)、《越過一山,又是一山》(2003)、《家鄉》(1999)、《老朋友》(1993)、《學童中》(1990)、《住屋》(1985)和《新機器的靈魂》(1981)等。 1開頭001 2敘事009 故事009 視角015 人物027 結構035 3回憶錄046 4隨筆065 5超越準確080 事實080 超越事實082 6風格問題104 新聞腔111 新俗語115 制式腔118 宣傳123 7藝術與商業127 8作家與編輯137

被編輯137 編輯159   用法釋義175 語法選注183 寫作指南和參考書目188   我們倆第一次見面是在波士頓《大西洋月刊》(下文簡稱為《大西洋》)的編輯部。確切是哪一天記不清了,不過肯定離1973年7月我們倆作為作家和編輯首次合作發表文章的日期不會太遠。 那時,《大西洋》已經誕生一百十七年。它的總部是一座赤褐色砂石牆的古老宅屋,位於阿靈頓和瑪律伯勒兩條大街的拐角處,面向波士頓公共花園。一步步朝這座老宅走去,你能感受到傳承。它固然是頂級的房產,但位於波士頓,而不是紐約或洛杉磯。這家雜誌社的總部仿佛在昭告世人: 我還沒染上銅臭氣。正如一則老掉牙的笑話裡富有的波士頓主

婦說:“我們的帽子不是花錢買來的,而是家傳的。”鍋爐房的喧鬧聲在樓上的辦公室裡微弱地鳴響著,辦公室顯示出“品位高雅的破落相”: 牆上褪色的紀念品,華美的裝飾嵌線上一層又一層變色的油漆,露出底子織線的地毯。在賽拉斯·拉帕姆①的時代,這座建築一度是一棟獨戶公館,當年的樓層佈局大都保留了下來——後面有很多小房間,以前肯定是僕人住的;前面是帶有壁爐的辦公室,當供暖設備不足以抵禦波士頓的嚴冬時,編輯們會時不時使用這些壁爐。 記憶裡,這樣的時代看來比我們今天更接近《大西洋》的悠遠往昔,一個打字機和秘書的時代——秘書們大多是年輕女孩,說話冷嘲幽默,受過第一流的教育,力求在出版界開拓一番事業。也有少數幾位年

紀大一點的女性,其中有兩位是編輯,一位在案頭時戴一頂帽子。這兩類女性的上班時間都很規律。男人們上午過了一半才來,不久就去吃午餐。“我去買個三明治就回來。”總編鮑勃·曼寧《大西洋月刊》第三任總編輯威廉·迪安·豪厄爾(1837—1920)的長篇小說《賽拉斯·拉帕姆發跡史》(1885)中的主人公。——譯者羅伯特·曼寧(Robert Manning, 1919—2012),《大西洋月刊》第十任總編輯(1966—1980)。——譯者在前往清一色男性組成的酒館俱樂部享受全套午餐時,會這麼跟助理說。他走後不久,職位較低的男士們就會溜出門,最後往往去裡茲酒吧,在阿靈頓大街上,走過一個街區就到了。編輯如果帶著一

位作家,那麼可以把午餐的費用記在雜誌社的賬上。幾塊火腿蛋松餅,兩小瓶白葡萄酒,然後回到工作崗位,一般不會晚於兩點半。很多下午都是這麼興高采烈。 《大西洋》當時幾近破產,好不容易才能勉強應付各項開銷,對於東主而言,是文化赤字開支的一種操演。編輯們薪水微薄,一年掙不到2萬美元(那時2萬塊能買到的東西比現在多,當然,部分是因為那時沒有現在這麼多東西可以買)。青年作家按件計酬,一篇花費四個月心血寫出來的長文章,最多也不過兩三千美元。 《大西洋》的檔案室裡有一個寶庫,收藏了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早期幾乎每一位美國主要作家的報刊文章、小說和詩歌。這份雜誌依然是美國赫赫有名的文化權威之一,可是要發揮這種

作用變得越來越難。政治上,《大西洋》長期以來一直代表著自由派思想。如今,它的編輯們張大眼睛朝窗外望去,在外面的世界裡,自由主義被左右夾擊——一邊是“氣象員”正式名稱為“氣象地下組織”,美國的一個極左派組織,活躍於1969年到1970年代中期,反對種族歧視和越南戰爭,號召以暴力革命推翻美國政府。其名稱來自鮑勃·狄倫歌曲《地下思鄉藍調》中的歌詞:“你不需要氣象員就知道風朝哪個方向吹”。——譯者,一邊是尼克森的白宮。每個月編輯部都要為雜誌的封面爭來論去,最後敲定的版本往往色彩鮮豔、誇張,徒勞地希望來點聳人聽聞以提高報攤銷量。可是這樣的封面威脅到這本雜誌的文化傳承,對於鐵杆讀者和許多在那兒的工作人員來

說,這才是雜誌真正的魅力所在。   四十年是一段漫長的歲月,長到足以讓昔日的“我們倆”現在回想起來好像是“他們倆”。我們倆當時很年輕——吉德爾二十七,陶德三十二——兩人全力以赴將前途押在文學事業上。對於陶德來說,擔任《大西洋》的編輯是個體面活,就像擁有一件精美的古董。要是他能說了算,雜誌會恢復全盛時期的單色封面。 至於吉德爾,不管發表在哪兒,只要作品能夠登出來,他就感恩不盡了,而在《大西洋》上發表文章的想法更讓他激動不已。當時打電話很貴,研究補助金又少得可憐。對一位囊中羞澀的青年作家來說,在雜誌社的大樓裡,去很多空著沒人的辦公室打打地鋪,給提供消息的人打打長途,還是蠻便利的。在大樓裡吉德爾度

過了不少個日夜,耗費很多時間跟陶德合作——陶德的辦公室有一個壁爐,還看得到外面的風景。至於下班後的食品供應,你可以走過大廳,在曼寧辦公室的吧臺上找到。 我們倆彼此以姓氏相稱,在陸軍基本訓練中我們的中士也是這麼叫對方的。在吉德爾看來,陶德簡直就沒有童年,肯定一生下來就老成持重,另外,很可能他天生擅長反諷。在陶德以及差不多所有其他人看來,吉德爾老大不小,卻還是一副年少輕狂的做派。他毫不掩飾自己的勃勃雄心,可是他的自信往往在卑躬屈膝和自吹自擂間搖擺不定。有一次,在一個拖得太長的耶誕節交際宴會上,他和鮑勃·曼甯正面交鋒,宣稱“我他媽的是西半球最棒的新聞記者”。第二天早上,他帶著宿醉表示後悔,陶德安慰

他說:“最起碼你還沒自稱是全世界最棒的。”兩個人都覺得,是自己在耐著性子容忍對方。 吉德爾發表在《大西洋》上的第一篇文章,寫的是加利福尼亞州的一起連環殺人案墨西哥移民胡安·柯洛納謀殺二十五名農場流動勞工,把屍體掩埋在果園,1973年被定罪。——譯者。他寫完第一稿後,又改寫了好幾遍。他把這篇作品視為《冷血》美國作家杜魯門·卡波蒂(1924—1984)的代表作,1965年出版,被譽為“真實罪案”類非虛構文學的里程碑。——譯者的續篇。有一次,鮑勃·曼寧把吉德爾的手稿退還給陶德,在上面草草批註道:“我們得承認事實,這小子不會寫東西。”陶德對這句評語守口如瓶,只是告訴吉德爾稿子仍需要修改,於是改寫繼續

進行。 自此開啟了一段漫長的交往。陶德唯一拿得准的,就是手上有一位精力無窮的作家。對於吉德爾來說,獲許改寫稿子而且沒完沒了地改寫稿子是一種特殊待遇,不管怎麼說都比退稿強多了。至於陶德,能預見到一位樂意改寫的作家可能終究會出人頭地。陶德曾經對一群學生說過一句話,沒想到事後被傳了出去:“吉德爾有一大優點,就是不怕寫得爛。”實際上,吉德爾很怕在公眾面前寫得爛,可是在陶德面前,他不怕。吉德爾會把多篇還沒寫完的手稿交給陶德,甚至會在電話裡自說自話地向陶德朗讀未完手稿的段落。很快陶德就明白,吉德爾需要從自己身上獲得的並不是批評意見,而是撫慰,以幫助他樹立信心,於是他會說:“不錯。接著寫下去。”當一篇稿件

完成後,陶德會指出“一些問題”,由此開啟另一輪改寫。 這套流程在初期就被確立下來,貫穿了吉德爾的多篇文章和頭兩本書。終於有一天,在吉德爾創作《學童中》(Among Schoolchildren)的中途(這本書寫一位小學五年級的教師),陶德還沒來得及審閱稿子,吉德爾就開始自行修改了。這是一種不斷拖延批評意見的手段。即使心裡不承認,吉德爾的目的無疑是,只要不停地改寫稿子,就可以快活地欺騙自己。這種局面持續了一段時間,終於陶德用最嚴肅的口氣說:“吉德爾,你老在我沒來得及看書稿前就改稿子,你要再這麼幹,我再也不看了。”吉德爾收斂了,之前的工作慣例被重新確立。 《大西洋》最終易手。圖書出版部門被廉價

出讓,總部被遷移,古老的大樓被翻建成一棟商務辦公樓。我們倆流連了一段時間,在新任總編威廉·惠特沃思威廉·惠特沃思(William Whitworth, 1937—),《大西洋月刊》第十一任總編輯(1980—1999)。——譯者手下工作。對於我們倆威廉就是典範,他曾經告訴吉德爾:“每一位元作家都需要另外一組眼光來檢視自己的作品。”當陶德轉行創作和編書之後,吉德爾跟隨了他。 本書的一部分記述了經驗教訓,是一位作家和一位編輯在近四十年的共事中所汲取的經驗教訓。《非虛構的藝術》的目標受眾是讀者和作家,是那些關心寫作、關心如何寫作和提高寫作的人。我們基本的前提之一,就是你有能力學會如何寫得更好。只要是

聰明人,就不會否認天資的神秘莫測,或是靈感的神秘莫測。可是,如果說否認這些神秘力量是虛榮心作祟,那麼一味依賴它們卻只會一事無成。沒有任何其他的藝術形式具備如此無窮的可變性。寫作就是修改。寫文章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我們應該承認一些其他的稟性。在堅持事實方面,我們毫不含糊。非虛構遠不止於事實確鑿,可是它的出發點,就是不要憑空捏造。如果事件發生在星期二,那麼星期二就是它發生的時間,哪怕星期四會構成一個更有條理的故事,也不能因此改動時間(至少根據我們的經驗,到頭來,星期二通常會構成一個更有趣的故事)。當然,這並不等於把事實和真相混為一談,下文會探討這個議題。 我們同樣相信故事和人物的力量。我們

認為,小說的各種技巧從來都不是虛構作品的專利;除了企圖以虛構冒充事實之外,對於非虛構作家而言,沒有哪種講故事的技巧是禁區。我們認為,對嚴肅的非虛構作家來說,名不見經傳的人物或是環境可以成為合適的寫作物件。我們還認為,無論是故事、論證還是沉思,圖書、隨筆還是家書,每一樣都要做到新穎而準確,能夠表達出一種獨特的人的存在。 過去三十年裡,美國文化變得更加喧囂、快速、碎片化。就直接效果而言,作家趕不上流行音樂或是動作電影、有線電視網新聞或是即時通信。我們認為,作家不應該也沒必要試圖趕上這些。我們知道,寫作仍然是通往明晰思想和情感的最佳路線。 《非虛構的藝術》是一本源於實踐的書,是多年來嘗試寫作三類

散文的產物: 寫世界、寫觀念、寫自己。換句話說,本書是我們倆嘗試寫作和編輯各種敘事文、隨筆和回憶錄的產物。我們給出建議,甚至偶爾會設定規則,同時謹記自己的表態不過是經驗之談,我們倆並非無所不知,只是通過嘗試解決散文中的各種問題,學到了這些心得體會。對於我們而言,學到的心得體會本身,就是一段合作和友誼的故事。  

從「寺田」到「服務」:當代越南順化佛寺的經濟轉型

為了解決越南開銷的問題,作者釋善香 這樣論述:

順化(Huế)位於越南(Việt Nam)中部,過去是阮氏政權(十六世紀-1945年)的所在地,除了富有故宮、皇陵等世界遺產之外,佛教信仰和佛寺建築也是順化名聞內外的精神與物質遺產。據統計,順化的佛教徒佔全省人口的60%,約有1847位僧尼,516間佛教道場,含國寺、官寺、祖庭、私人寺、村寺、匡會、精舍與浄室等八種類型,其中前面四種有僧眾(含尼眾)居住數量為多。那麼,順化佛寺的物質基礎如何形成?在歷史演變中,從形成與發展,歷經衰退,走到今日的興盛時期,佛教徒如何維持與發展佛寺宗教生活與信仰活動?僧眾在寺內的日常精神與物質生活,包括宗教活動、清規、管理制度等為何?佛寺的物質基礎,即僧尼經濟生活

的維持與發展為何?這都是本論文所要探討與釐清的主要內容。在進行探討與釐清的過程中發現:當前的順化佛教結構,從譜系、戒律、清規或管理制度到經濟選擇等範疇,均出自於中國大乘佛教的臨濟與曹洞二大宗。並且筆者發現,自改革開放後,政府引進市場經濟模式,佛寺經濟選擇從早期靠寺田耕作或工廠生產等體力勞動形式,到今日已轉型成仰賴佛教祈禱儀式服務的情緒勞動形式,而祈禱儀式又成為宗教市場上的一種商品。為了爭取市場競爭的優勢以及個人的經濟效益,部分年輕僧眾開始投入大量時間在祈禱儀式的技藝訓練,並將各種巫術成分加進去,使佛教祈禱儀式日益走向商品化/巫術化。追究其因,卻與社會變遷,人們面對社會風險的因應方式存在極大的關

聯。其中越南人追隨風潮與炫富的行為已造成佛寺經濟生活與政治變遷的原因之一。另外,佛寺在提供因應社會風險方式的過程中,已將僧眾從出世走到入世,從導師身份走向服務身份;信徒對佛教的信仰行為也走向祈禱化等。由於受到經濟轉型的影響,部分年輕僧眾在面對世俗生活時已被異化,出現追求物質及享受生活的現象,導致僧團走向分裂,政教關係中人際關係走向複雜化等消極結果。不過,本研究也發現,雖然經濟轉型會給佛教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但因祈禱儀式是養活佛寺的田地;是佛教傳播的工具;是順化重要的文化遺產等原因,因此順化佛教的領導階層不能限制/禁止佛教祈禱儀式的發展。